青羚網訊 日前,有市民向西海都市報記者反映,西寧市區部分人行天橋膠皮墊脫落,影響行人通行和市容市貌。另外,自行車、電動車、摩託車在天橋上通行,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在鹽莊過街天橋看到,天橋臺階上不少防滑膠皮墊脫落,有的裂開後與臺階底部相連,有些膠皮墊脫落後不見蹤影。
市民趙先生說,天橋臺階的膠皮脫落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一不留神就會絆倒,之前就有人摔倒過。
「光建好不維護也不行啊,這些膠皮墊都成這樣了,從這裡通過,稍不留神可能就會絆倒,而且還很不美觀。」市民劉先生說。
勝利路人行天橋上,一輛電動車從人行道上徑直駛上天橋,電動車一路按著喇叭提醒前方的行人避讓,在轉彎的地方,電動車上的餐箱還蹭到了一名行人。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不停地剎車,天橋上的塑膠顆粒被蹭下來不少。
小橋三田商貿城附近的天橋上,僅15分鐘時間,就有7輛電動車從天橋上經過。
「我平時過馬路都要經過這裡,經常能看到電動車、摩託車經過,有一次一輛電動車把一個小姑娘給撞了,真的挺危險。」市民邢女士說。
人行過街天橋無障礙設施是西寧市「暢通西寧」建設中的一個點,對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西寧市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市政科工作人員介紹,天橋上鋪設的路面其壽命在3年至5年,出現破損的原因,除了正常的損耗外,還有一個就是人為的原因,例如車輛違規上橋等,會造成路面的破損。
西寧市城北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市政科科長聶華平說:「天橋人行坡道是無障礙公共設施,為殘障人士的輪椅提供便利,而摩託車、自行車、電動車、三輪車是禁止駛入天橋的。」
記者調查得知,天橋上鋪設的路面,從以前的拼塊升級成現在的金剛砂和陶瓷顆粒材料,無論從美觀程度上,還是壽命和耐久度上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不容易脫落,但維護起來比較困難,成本較高。
對於天橋路面維護的問題,各區對人行天橋制定了日常的巡護制度,安排專人對轄區內的天橋實行一周兩次的巡查,對於出現損壞的地方及時修補。
相關人士說,自行車、電動車、摩託車駛入天橋,不僅對天橋路面有破壞,而且對天橋上行人的安全也產生了很大的隱患,管理上還存在很大的困難,希望市民能自覺愛護公共設施,共建美麗家園。
一輛電動車駛入鹽莊附近的人行天橋。
作者:見習記者 才讓三智 記者 祁曉軍 文/圖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