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河北大學校長康樂
近日,從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獲悉,我校校長康樂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成為該機構有機體和進化生物學(Organismic & evolutionary biology)學科組成員。康樂院士長期從事生態基因組學研究,是國際上生態基因學研究的領銜科學家,在飛蝗基因組學、表型可塑性和行為遺傳和表觀遺傳調控領域做出了突出成績。康樂院士最新發表的文章「4-Vinylanisole is an aggregation phenomone in locusts」在當期Nature雜誌的News & Views板塊被重點推薦。該研究成果被認為蝗蟲學研究的重要裡程碑,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與反響。
康樂校長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美國昆蟲學會會士以及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榮譽科學博士。現任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生物科學聯合會主席、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輪值主席。
「歐洲科學院」也被稱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是1985年在巴黎舉行的一次歐洲科技和文化部長會議上提出的,由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的國家科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際科學組織,總部設在英國倫敦。1988年9月,Arnold Burgen在英國劍橋將這個機構正式命名為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並擔任首屆主席。歐洲科學院根據不同的研究領域共設4個類別學部和23個學科組,包括來自物理科學和技術、生物科學和醫學、數學、文學和人文、社會和認知科學、經濟和法律的主要專家。現擁有院士4000餘位,其中包括7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來源:河北大學 信息來源 | 河北大學校長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