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心追求大道,而且道家重在悟,所以對於弟子也只是點撥,不會像我們現在這樣諄諄教誨。即使這樣,他的弟子也個個都是牛人。雖然歷史上的記載模糊不清,撇開神話傳說不談,各種典籍說得比較多的有關尹子、文子、孔子、鬼谷子。
相傳老子騎青牛雲遊天下,以傳講道家學說經國濟世,向西域開化。時任函谷關令的尹喜派人灑掃道路,焚點香火,恭候聖人到來。老子行至函谷關,尹喜聞訊,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禮,再三叩拜,接受老子的教誨,從而開發智慧,修證大道,之後尹喜便託病辭官,隨老子一起西行。尹喜著有《關尹子》一書,在堅持重本的同時,以「貴清」為思想的主旨。後世尊稱關尹子,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教樓觀派祖師、文始派祖師。
老子最沒有爭議的弟子是文子,《漢書·藝文志》道家類著錄《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條文下註明:「老子弟子,與孔子同時」。常遊於海澤,越大夫範蠡尊之為師,授範蠡七計,範佐越王勾踐,用其五而滅吳。可見文子也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著有《文子》一書,其思想尚陽,是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
說孔子是老子的弟子是因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禮記·曾子問》、《莊子》中《知北遊》、《天道》、《天運》等古籍中均記載有「孔子問禮於老子」一事,但因為老子的身世撲朔迷離,而且後來儒家得勢,認為這樣太抬舉道家,所以經常不承認。當然,也可能孔子只是請教而已,或者是相互討論,算不上師徒關係。既然這麼多古籍均有記載,那麼「孔子問禮於老子」一事不會是子虛烏有。
孔子已經是響噹噹的人物,號稱千古聖人。但是要說老子的最得意門生無疑應該是鬼谷子。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創建鬼谷門派。鬼谷子曾任楚國宰相,身懷曠世絕學,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是縱橫家的鼻祖,無所不通、無所不精,更是偉大的教育家。
關於鬼谷子並沒有詳細的具體事例記載,最早記載鬼谷子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蘇秦列傳》中說:「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很多有關鬼谷子壽命和本事的傳說已經超出了世人的常識,所以也有學者認為並不存在鬼谷子其人。但其許多威名赫赫弟子的記載又能看出應該有鬼谷子存在。
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遊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崩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而這兩人都公認為是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孫臏以及魏國名將龐涓也一起拜師於鬼谷子學習兵法。關於這四位的師從鬼谷子的說法,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但有人認為商鞅、呂不韋、白起、李牧、王翦、甘茂、樂毅、毛遂、趙奢、李悝等也是師從於鬼谷子就沒有明確的記載了。
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一書,深受《道德經》哲學的影響。該書以政治、軍事鬥爭案例和商用案例為經典案例,深入剖析《鬼谷子》的智慧謀略,汲取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精華。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日本著名企業家大橋武夫,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斯賓格勒等世界精英名流都曾仔細深入研讀鬼谷子的智慧,給予鬼谷先生崇高讚譽。
鬼谷子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享譽海內外。然而,就是這一本赫赫有名的書籍,因為所崇尚的是謀略,權術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思想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大相逕庭,因此,歷來被視為洪水猛獸,甚至被禁而毀之。隨著時代的進步,鬼谷子的學術思想日益受到社會關注和推崇,鬼谷子也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