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谷灘新區作為南昌的新城區,經過十餘年的建設發展,如今已趨成熟。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稱,紅谷灘新區的配套設施雖較為完善,但公園數量及綠地面積都不足,與老城區相比差距較大,希望相關部門予以重視,以滿足市民休閒娛樂需求。
對此,南昌市城鄉規劃局紅谷灘分局的負責人稱,公園和綠地是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紅谷灘新區早在建設之初就做好了公園及綠化用地的規劃,已規劃到位,只待逐步實施。
記者了解到,這兩年,贛江市民公園三期、麗景路公園、臥龍山森林公園、龍崗公園等多個公園將開工建設並投入使用。屆時,將滿足市民日常休閒娛樂需求。
反映
紅谷灘新區公園不足只有贛江市民公園
南昌市民周先生於2007年從老城區搬到紅谷灘新區居住,他發現一個現象:紅谷灘新區的公園數量和綠化面積都不如老城區,印象中只有一個位於贛江江畔的公園(贛江市民公園)。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發展,紅谷灘的生活配套設施日趨完善,然而不足的地方是公園數量及綠地面積都不足。」周先生說,老城區有人民公園、八一公園、青山湖公園、陽明公園等,但紅谷灘新區只有一個贛江市民公園。贛江市民公園由於比較狹小,較高大的綠化樹很少,不能滿足廣大市民的休閒娛樂需求。
周先生表示,公園綠地是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美化環境,淨化空氣品質,還可以滿足市民休閒、娛樂需求。紅谷灘新區在這方面的規劃建設不足,希望相關部門對此予以重視。
回應規劃部門稱已規劃到位只待逐步實施
「公園和綠地是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一般來說,公園、綠地用地面積佔到了城市總用地面積的30%。」南昌市城鄉規劃局紅谷灘分局局長金效東告訴記者,就紅谷灘新區來說,公園、綠地面積已達到了國家標準,應該說完全可以滿足市民的休閒娛樂需求。
「按照紅谷灘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紅谷灘中心區將形成以市政府廣場為中心的綠化主軸,這條綠化主軸東至贛江,西至新建縣。」金效東指著紅谷灘新區中央商務區(CBD)規劃地圖向記者介紹。
據他介紹,即使在寸土寸金的紅谷灘中心區範圍內,規劃部門也規劃了不少公園或綠地,有不少是街頭綠地,按照要求,紅谷灘每隔300~500米就設置了一塊街頭綠地。
「在紅谷灘一些主要道路上,其中間設置了20~30米長的綠化分隔帶,比如鳳凰大道、豐和大道等,這些中央分隔帶其實也屬於城市綠化用地。」金效東說。
金效東坦誠,南昌市紅谷灘綠化用地早已規劃到位,只是部分尚未實施到位,據他初步估計,紅谷灘已實施的公園綠化工程還不到規劃的50%。比如紅谷灘中心區綠化主軸的西段就尚未開建,不少地方預留的綠化用地也還未開工。
「規劃的實施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紅谷灘的規劃藍圖已繪就,只待一步一步實施。」金效東說。
盤點紅谷灘規劃建設中的公園
據悉,紅谷灘新區已規劃了若干個大小不一的公園,這兩年將逐步開工建設並投入使用,屆時,市民將增加不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1、贛江市民公園。贛江市民公園是南昌綜合開發贛江的重點項目,它沿贛江西岸而建,呈帶狀分布,已成為南昌城市建設的一張耀眼名片。該公園由一期、二期、三期組成。
贛江市民公園三期南起八一大橋,北至贛江大橋,全長3.7公裡,規劃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目前,該公園正在全速建設中,預計明年建成並向市民開放。
該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硬質景觀面積約11萬平方米、園林綠化面積約12萬平方米,將種植桂花、樟樹、樸樹、櫻花等5800餘株,鋪設觀光小火車軌道約3.5公裡。
此外,在規劃設計上,贛江市民公園三期將按照地域特點,彰顯地方文化特色,打造魅力濱江景觀,形成三橫三縱總體規劃布局。規劃布局可概括為「三條脈絡,三大節點」,三條脈絡即以流動的公共空間為特色的綠脈,以流動的3.5公裡觀光火車軌道為特色的動脈,以沿江濱水慢步道為特色的河脈,同時突出工業長廊、親水廣場、濱江綠地三大節點。
2、麗景路公園
南昌市城鄉規劃局紅谷灘分局局長金效東介紹,規劃部門在鳳凰大道與麗景路交界處(省殘聯附近)預留了一塊公園綠化用地,這塊綠化用地面積較大,計劃在此建設一個公園(麗景路公園,尚未定名)。目前該處被附近居民用作菜地。
據透露,目前,紅谷灘新區正對該公園進行前期設計,有望今年之內開工建設。
3、臥龍山森林公園
該公園位於紅谷灘新區紅角洲片區,具體位置為豐和南大道以西,前湖以東,佔地面積約1.9平方公裡。
4、龍崗公園
該公園位於紅谷灘新區九龍湖片區,南昌西站附近,具體位於九龍大道以西、西站大街以北,佔地面積約26公頃。
5、虎形山公園該公園位於紅谷灘新區九龍湖片區,具體位於學府大道以東、騰龍大街以南,佔地面積約74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