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現甲流死亡個例 流感可令健康成年人死亡

2020-12-19 搜狐網
  專家表示,甲流能令完全健康的成年人死亡

  據新華社電 香港特區衛生防護中心昨日接獲香港醫院管理局通報,本月11日被證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37歲菲律賓女傭,昨日下午死亡。這是香港出現的2例與甲型H1N1流感有關的死亡個案。

  據介紹,該名女子於6月28日抵港,翌日出現發燒、喉嚨痛、流鼻涕和腹瀉等病徵,她於7月7日入住香港基督教聯合醫院深切治療部。病人情況一直危殆,需要靠呼吸器輔助,隨著病情持續惡化,該病人被證實於昨日17時47分不治死亡。

  香港首例與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關的死亡個案出現在本月10日,該名42歲的菲律賓籍船員被證實感染社區型金黃葡萄球菌及甲型H1N1流感兩種病毒。

  截至27日,香港共確診2855例甲型H1N1流感個案,目前1人情況嚴重,4人危殆。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說,香港2例相關死亡個案顯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令完全健康的成年人死亡。

相關焦點

  • 北京兩例甲流死亡 寶寶如何預防甲流
    >北京兩例甲流死亡 寶寶如何預防甲流2013-01-07 12:26:3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有市民擔心甲流是否會「捲土重來」。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昨日表示,廣東的流感高峰期比北方滯後幾個月,一般3月份才進入高發季節,目前全省監測哨點尚未發現甲流病例,但建議體弱市民抓緊打流感疫苗。
  • 上海報第五例甲流死亡病例 中小學師生今起接種
    上海報第五例甲流死亡病例 中小學師生今起接種 H1N1流感死亡病例。這名57歲的男性也是此地發生的第5例甲流死亡病例。  市衛生局今天上午通報說,本市第5例甲流死亡病例是11月28日被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專家的會診意見是「危重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重症肺炎)伴有基礎性疾病」。雖經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專家全力搶救,終因患者病情突然惡化,於今天凌晨在醫院病逝。
  • 甲流疫苗再致胎兒死亡 引發信任危機(組圖)
    甲流疫情爆發至今,關於甲流疫苗副作用的質疑聲以致不斷,今日,香港又曝出一名孕婦在注射甲流疫苗後胎兒死於腹中。甲流疫苗接種後是否有副作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針對孕婦注射甲流疫苗有無否作用,專家一直給出否定的回答,此次甲流疫苗致孕婦胎兒死亡事件更引人擔憂。
  • 滬出現第三例甲流死亡 為53歲男性患有基礎性疾病
    東方網12月10日消息:上海昨天出現第三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死亡病例,該患者為53歲的男性,患有基礎性疾病,昨天上午10點40分在新華醫院死亡。截至目前,上海現有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35人,但沒有聚集性疫情發生。
  • 今日熱點及個股點睛:香港流感死亡人數超SARS
    【香港流感死亡人數超SARS預防類中藥受關注】香港衛生署披露數據顯示,2017年5月5日-8月3日,與流感相關的嚴重個案總數達458宗,共造成315人死亡,死亡人數上已超過香港SARS時期。同時,流感傳播風險有所提升,深圳出入境檢疫部門7月1日-26日檢出流感病例1222宗,增加約五成。珠海出入境部門6月檢出流感確診病例232例,同比增長1189%。
  • 關於甲流(甲型流感)你需要知道的六件事
    但1997年香港首次報導發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說明這種甲流病毒已經突破種族界限,引起全球對禽流感的關注。專家預測,病毒可能會再進一步的變異,有造成人際間傳播的潛在威脅。  你知道嗎?甲型流感病毒曾多次引發流感世界性大流行!
  • 甲流傳染性並不比季節性流感強
    目前甲流疫情怎樣?患了感冒如何應對?接種疫苗何時開始?針對市民許多疑問,今天上午,上海市衛生局邀請專家答疑。上海市醫學會肺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市呼吸病防治專家組組長白春學教授指出,目前看來甲流並不比季節性流感傳染性強,本市發病人數少,重症病例僅個例,無死亡病例,並不可怕。
  • 美國甲型流感已致約萬人死亡 1/6人感染過甲流
    美國甲型流感已致約萬人死亡 1/6人感染過甲流 中國新聞網 2009年12月11日12:39   中新社華盛頓十二月十日電(記者李靜)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十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每六人中便有一人感染過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自四月以來,甲型H1N1流感已導致約一萬人死亡
  • 流感下的悲劇:從發熱到死亡僅13天,香港226人死亡,敲響警鐘!
    感冒也能導致死亡,這在很多人認知裡是不可能的事:感冒不就是個小病嘛,不吃藥都能好,會死真的太誇張了! 不!一點也不誇張。 感冒不僅會導致死亡,而且病情發展速度超出常人的想像。
  • 陝西新增42例甲流確診病例 全省累計報告888例
    本報訊 (記者 李琳) 記者昨日從省衛生廳獲悉,截至7日15時,我省累計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888例。其中,西安市877例,鹹陽市1例,寶雞市5例,銅川市4例,延安市1例。目前已治癒出院729例,無重症和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 南昌調整甲流防控停課策略 日發10例流感班級須停課
    10例以上新發流感病例(或超過班級人數20%)的班級應立即停課。  通知要求,除對符合衛生部、教育部《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試行)》停課標準(以實驗室檢測確診病例為準)的班級、年級、學校,仍按規定嚴格執行外,對1天內出現10例以上新發流感樣病例(或超過班級人數20%)的同班級或同宿舍(或集體單位),或3天內同班級累計20例流感樣病例(或超過班級人數30%)以上同班級或同宿舍(或集體單位),可立即對該班級採取停課措施,對達到所規定停課班級超過本年級班級數
  • 韓國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已有25例,到底流感疫苗能不能接種?如何...
    根據韓聯社10月22日報導,從韓疾病管理廳獲悉,截至當日下午4時,已有25人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公眾對疫苗安全性的擔憂日益增加,一線醫院和保健中心收到了大量諮詢電話,大韓醫師協會也發出了正式勸告,表示儘管接種疫苗與死亡之間的因果關係尚未得到明確說明,但希望將接種流感疫苗的時間推遲一個星期。
  • 全球每年新增10億流感患者:若感冒時出現這4個現象,警惕是甲流
    甲流的歷史但甲流H1N1並不是在2009年初來乍到的,早在1918年,西班牙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疫情,波及全球各地,後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在西班牙流感肆虐全球後的100年,人類終於識別了這種病毒,就是A型流感病毒H1N1,也就是我們說的甲流。當時的西班牙,元氣大傷,確診感染人數800萬例,死亡人數約30萬例。其次,很多國家也未能倖免,人口就像韭菜一般。
  • H5N1禽流感(甲流)又來了?如何防治甲型流感
    不少朋友疑惑了,H5N1到底是禽流感還是甲流?其實而這些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都隸屬於同一個類型——甲型流感病毒。  甲流病毒是甲乙丙型流感病毒中最「善變」的,因不斷的變異而經常導致流感小流行甚至全球性大暴發,甲流的防控一直是公共衛生的一大難題。  為何說甲流很「善變」?
  • 新疫情爆發判定標準:一天5例急性流感班級可停課
    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試行)》進行了調整和修訂,修改了學校暴發甲流疫情的判定標準。《方案》仍將學校甲流疫情分為三個階段,其中兩個階段較試行方案有所調整。方案還在學校出現甲流暴發疫情時班級停課的條件上有了變化,規定:如班級當天新發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達5例及以上,或發現當天內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學生累計達30%及以上,即可實施停課。
  • 香港中學停課 流感疫情持續發現第4起死亡個案
    繼前天全港小學、幼兒園及特殊學校停課之後,香港昨天有一所中學也開始停課,還有中學為避開流感高峰期,將停課的時間放在了下周一。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預計此次流感高峰期還將持續數周。  [進展]發現第四起死亡個案  根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昨天公布的數據,繼3名兒童相繼因出現流感症狀死亡後,又有一男童染流感入院。
  • 半個月浙江確診甲流34例 對付甲流疫苗最有效
    甲型H1N1流感症狀圖(資料圖片)昨天,記者從浙江省疾控中心獲悉,今年1月份的上半個月,浙江省共發現流感病例78例,其中34例確診為甲型H1N1流感,所幸的是,沒有死亡病例。浙江半個月已確診甲流34例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昨天人滿為患,輸液室裡坐滿了感冒發熱的寶寶,而且,一個小朋友至少有兩三個家長陪著,這使得本來空氣流通就不夠的輸液室更加悶熱。要是小朋友們得的都是甲流,這樣的場面不是更加容易傳染?
  • 香港流感已致327人死亡!別再把流感當做感冒了!
    這幾天,一則香港流感暴發流行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更有「標題黨」,把這次流感和非典聯繫起來,一時之間,人心惶惶。買醋黨,板藍根黨蠢蠢欲動。從香港衛生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嚴重流感個案絕大部分屬甲型流感(H3)。患病者中65歲或以上長者佔多數,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高於其他年齡組別。大部分嚴重個案病人有長期病患,較易出現併發症甚至引致死亡。
  • 我國內地新增2600例甲流確診病例
    我國內地新增2600例甲流確診病例 2009-10-27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編:聶娟             中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中國衛生部26日通報,10月23日15時至10月26日15時,中國內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2600例,其中八例為境外輸入性病例,2592例為境內感染病例。
  • 中國31省共確診甲流4.2萬例 重症66例 治癒3.1萬
    中國網10月29日訊 截至10月28日,中國31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甲流確診病例4.2萬餘例,已治癒3.1萬餘例。19個省(區、市)累計報告重症病例66例,已治癒11例。衛生部應急辦副主任梁萬年29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