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發展
行業分為兩種:平穩型和周期型。
平穩型如:餐飲,服裝,酒店,教育,醫藥,娛樂,交通等等。
周期型如:新能源,汽車,建築,網際網路,外貿,環保,AI,5G通信等等。
平穩型拼的是經驗,越老越吃香。周期型拼的是前景,行業活力越大前途越好。平穩型行業前期做學徒後期拼經驗,下面主要聊聊周期型行業。
在周期型行業中,又可分為曙光行業(如AI,5G等)、朝陽行業(如網際網路,新能源,環保等)、成熟行業(如汽車,建築,外貿等)、夕陽行業(如煤礦,紙媒等)。
對周期型行業有四條箴言:投入朝陽行業,登上火箭船。規避夕陽行業,脫離被整合。小心成熟行業,溫水煮青蛙。謹慎曙光行業,看上去很美。
選行業是第一步,選職業是第二步。選職業又考慮:專業對口、學歷要求等客觀條件;城市選擇、個人興趣與能力、企業規劃與發展等主觀條件。總的來說,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又前景不錯的職業需要多方面思考、規劃。先做做自己的職業性格分析再調查選擇職業。有的職業對你的付出回報見效快,有的見效慢,做長久規劃,不輕易跳槽,沉澱能力,一鳴驚人。
二、創業風口
沒什麼風口不風口,但凡是能免費的擺在明面上說得東西,基本上就過了紅利期了。
只有思維方式,才是永遠不會過去的風口。
我就簡單講講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
不管你打算做什麼行業,記住下面這幾個點。
男人好色
女人愛美
老人健康
小孩教育
企業發展
個人成長
抓準人性的需求,才是你創業成功的基礎。
如果你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不知道如何開始,
那下面這個方法,或許能給你一點思路,
如果你是大佬,可以跳過,也歡迎與我交流。
簡單來說如果是做個人創業的話,需要有四個步驟,
1,行業調研
你有多少錢,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想賺多少錢?
不考慮複利投資的紅利,就只說單純的財富積累。
5年內,買個50W的車,買個200萬的房,子女教育應急基金儲備100萬。
就算是350萬的經濟基礎,5年內達成這個目標,每年70萬的收入,平均每個月5.8萬的收入,日入至少達到2000左右。
那麼我們需要明白這個公式:
利潤=(客單價-成本)X銷量
你做低成本的買賣就要走量,首推性價比,需要大量的流量。
你可以選擇賣襪子,做淘寶克,拉人註冊,賣玩具,賣課程,賣衣服等等任何東西。
最好是選擇復購率高、性價比也不錯的產品,這樣一單你賺10元,你每天至少需要成交200單,至少需要獲得20000次的曝光流量,與之對應的你的推廣渠道就要耗費更多精力。
如果是走高利潤產品,一單賺300-500,別說找不到,醫美、保健品、中高端服裝、教育市場、私人定製、虛擬產品等等,很多領域利潤甚至更高。。
那你每天只需要完成4-6單左右就夠了。需要600次的精準人群曝光,達到這個精力並不難。
但是有個前提,做高利潤買賣就要考慮做品牌,走服務,要讓人覺得你靠譜,且做好口碑。
2,產品挖掘
,結合前面的思路:
男人好色,女人愛美,老人健康,小孩教育,企業發展,個人成長。
現在我們就根據這些需求做一個簡單的流程拓展,
比如我們以一個大多數人都有的強需求的角度為切入點:口臭
別問我為什麼選這個角度,問就是,熱榜上找的。
最簡單的方法:
(1)搜索關鍵詞,觀察大家都在搜什麼問題。
別問我為什麼選這個領域
(2)搜百度指數,看每日搜索這個關鍵詞的人的數量
(3)搜同行競品,看這個產品一般售賣價是多少
(4)搜貨源網,看類似的產品批發價是多少
這樣算下來,是不是對一個產品的市場、價格、利潤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接下來,我們開始研究市場競爭。
三、競爭對手
想進入一個圈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模仿。
如果你連模仿都不會,你從何而創新呢?
創造一個新的產品,還得經過市場反覆驗證,與其把心思放在這種不可預估的事情上,不如從別人已有的成功方案入手。
那麼每天關注20個同行,觀察學習他們的廣告、文案、推廣、成交話術。
每天搜集1個同行最吸引你的10篇文章,保存起來,反覆看,揣摩他們的運營框架,投放渠道,變現方法。
四、項目準備
通過前面的1個月堅持積累,你起碼會關注500個同行,收集5000個案例素材,還有超全的話術合集。
現在你將這些東西整理出一個大綱,然後對應的部分填充最好的一個細節進去,這個不用最後來做,要在自己市場操作的過程中,根據數據反饋,不斷的去調整更換,用小步試錯的方式,最終打磨出自己的一套項目體系。
五、市場推廣
方法無外乎就兩種:
有錢的選擇暴利行業,去做競價,做推廣,找KOL,找MCN,砸錢換流量
看別人都投放了哪些渠道,是公眾號、還是網紅帶貨,還是營銷裂變,還是代運營團隊,或者是買流量,你就要去分析,每一種的投資回報比是多少。
剛開始去投資一些底成本的市場進行試錯,預估一下,比如投1萬塊錢去做信息流廣告,會帶來多少流量,這些流量會成交幾單,一單你的利潤有多少?
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前面的分析都是理論。
你看再多的市場報告,調研數據,也只是在規避市場風險。
最真實的數據只有實操投放後才能得出結論。
如果你的投資結果反饋數據顯示,這筆投資的回報是正的,那麼就加大投資,如果是負的,那就去思考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內容呢,還是合作的人,還是合作的平臺不合適的,慢慢的去優化這個結果。
好了。分享就先到這裡,假如現在的你還感到迷茫,又對現狀不滿意,不想每個月拿著上班的死工資的話,那麼我這有一份靠譜幾乎零成本的項目,願與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作。更多內況信息關注我,看我其他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