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打工換宿 我在西澳山上生活的日子(一)

2021-02-17 好奇星球常住居民

寫在前面:2016年11月26日,突然發現是個蠻特別的日子,這一天早上我讀了很喜歡的心理學科普公眾號Knowyourself的一篇關於他們的讀者們在26歲這一年故事分享的推送,感慨萬千。讀完那篇文章我自己寫的一些感想會放在這篇文章末尾,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今天我滿26歲兩個月了,還有一個星期我的澳洲打工度假籤證也要到期了。這一年走過了人生的第一個quarter,第一次感覺離古人說的三十而立這麼近。也不是沒有低谷與掙扎糾結痛苦,四年後我真的可以三十而立嗎?現在的我是走在正確的方向上嗎?但慶幸的是自己都挺過來了,誠然,那些深刻甚至痛苦黑暗的體驗最塑造我們的性格和價值觀,在那之後我們會有足夠的勇氣丟掉那些也許世俗都在追逐卻對自己的身心靈並無益處的東西,可以不再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可以過得簡單而快樂。這一年我體驗了許多以前25年的人生沒有體驗過的事情,也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成為一名qualified social worker(社會工作者)。另外,今天也是自己的新微信公眾號@天天探索世界(ID: funlearninglab)第一篇推送,舊的公眾號由於人在國外沒能及時驗證主體身份被凍結了,當時也是很受挫,不過就讓過去的過去,重新開始就好,不念過去,不懼未來嘛。 新公眾號名字應該還算挺直接的,會分享自己在世界各地觀察實踐的一些見聞,叫做funlearninglab中文直接譯過來是趣味學習實驗室,因為我相信體驗式學習最適合我自己,而世界也是展開在我面前的巨大的遊樂場和實驗室。願我們都不要太被社會標準和年齡束縛,Age is quite irrelevant when it comes to a lot of things, so take it easy and always keep the curiosity for the world and life.  願與各位共勉 :)


圖:Balingup小鎮裡的玫瑰小屋

       言歸正傳,這篇文章就來講講我最近一個月的生活,我在西澳的山上生活的日子……

    我目前生活的地方叫Balingup, 是一個距離西澳首府Perth開車兩個多小時的小鎮。鎮裡只有一條主街,上面分布著一家很小的general store便利店,一個很小但精緻可愛的visitor centre遊客中心,兩家咖啡店,以及其他幾家手工藝品店,再就是有一個小小的village green公園,裡面有一些諸如BBQ的公共設施。小鎮只有百位數級別的人口,在鎮裡住得久的阿姨告訴我,近些年來鎮子裡來了原本很多家住Perth,在這邊買下地和房子來度假的,真正的Balingup常住居民可能只佔總人口的一半。Balingup位於Blackwood River河谷裡,所以每當我登上小山丘,都可以看到美麗的山谷景色,真的非常令人放鬆而身心愉悅。如果你乘坐TransWA連接西澳的州際公共運輸,你會需要先搭火車兩個半小時左右到Bunbury,然後轉乘開往Walpole/Albany方向的巴士,再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就會達到Balingup。鎮子公路入口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Balingup Experience the Magic」。這個魔法是什麼呢?原來Balingup的森林裡生長著一種奇幻蘑菇,吃了它會產生幻覺,不過也會對食用者產生生命威脅,所以近些年來每到奇幻蘑菇生長的季節,當地警察都會提前封鎖森林裡主要的蘑菇產區,除掉這些蘑菇,並且會巡視這些區域保證一般人無法靠近。所以奇幻蘑菇也就成為了故事一般的存在啦。說到奇幻蘑菇,我想起一周前的周三送我的德國小男友離開鎮子的時候,我們兩個人像小孩子一樣突然蹲在地上,我說你看我們倆這樣像不像兩朵蘑菇,然後他突然對我說,「Do you know the magic mushrooms?」我搖搖頭,他又微笑著繼續說到」People will have hallucination after they eat the magic mushrooms. I ate a magic mushroom from China」。我笑了推了他一把,這平常安靜到有點冷的德國小哥,開起玩笑來也是有兩把刷子,就是一鳴驚人類型的。而我換宿的地方就在距離鎮中心主街走路15分鐘,開車2-3分鐘的山丘上,叫做Origins Centre。


圖:登上Balingup的小山丘看到的美麗山谷景色

圖:在小鎮可愛的遊客中心與其他幾位中國小夥伴合影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換宿了,今年3月份我在維多利亞州墨爾本近郊的一個本地家庭短期換宿大半個月,但這次稍有不同,我換宿的地方是一個慈善機構Origins Centre。這間位於Balingup山丘上的靜修中心(retreat centre)成立於1983年,至今已經走過33個年頭了,是在Australian Charities and Non-for-profits Commission(澳大利亞慈善及非營利組織管理委員會)註冊的慈善機構。最神奇的事情是,這33年來,中心一直完全以捐贈Donation為經濟來源運營,也就是說,所有來參加中心課程或靜修住宿的訪客,都是隨心意和經濟狀況捐贈一定數額的金錢。而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無論全職(譬如中心管理者)、兼職(譬如目前在這裡換宿的我),都是志願者。想想在這個金錢主導的世界裡有這樣一片淨土的存在,也是很神奇,很幸運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推動這裡的可持續發展。


圖:Origins Centre官網介紹(截圖自官網)


    當初找到這個中心,是在換宿網站helpx上用yoga, meditation這樣的關鍵詞+地理位置Western Australia這樣搜出來的,其實他們的helpx頁面已經很久沒更新了。不過本著刨根問底的精神,我找到了他們的網站和facebook主頁,發現他們還有在更新近期的活動,就放心大膽寫了一封郵件表達了自己對於心靈成長的關注,對瑜伽冥想的興趣,並附上了一份主要highlight自己各種志願者經歷的英文簡歷。大約三天後,非常幸運地在我要去一個10天完全閉關的Vipassana Meditation內觀禪修課程之前,我收到了中心管理者Anne的回覆,我們經過電話溝通確定了10月31號周一開始換宿,我也算是在閉關之前心裡一塊石頭落地啦。然後我就放心地去閉關啦,關於那個10天閉關的冥想課程之後再單獨寫,總之是個很特別的人生體驗。


圖:夕陽山爬個山系列之山谷風景Valley View

      在10月的最後一天,我一大早來到Perth車站的3號站臺等待開往Balingup的車,沒去過這個站臺的小夥伴們要注意它不在Perth火車站裡面,而是在外面,入口處是一塊大大的橙色牌子。那天很幸運,在開往Bunbury的這段火車上,遇到一位正在環遊西澳的很健談的德國奶奶,我們一路暢聊了2個多小時,從旅行到人生哲學,不亦樂乎。她大兒子在丹麥讀書的時候遇到了現在的中國妻子,兩個人就在丹麥定居了。孩子們都長大了之後,她還沒退休(因為德國退休年齡很晚要65歲),但也會抓住各種假期在全世界旅行。我在澳洲打工度假這一年遇到很多這樣的爺爺奶奶,很佩服他們的態度和精神,想想我們自己的爺爺奶奶到了退休的年齡就是坐等抱孫子孫女而很少再去探索世界了。當然這和西方國家的個人主義以及家庭觀念息息相關,很多患病的老年人會被送到care centre的事實在我們的文化裡面會被認為是大不孝吧,但他們永遠有一顆年輕的心的態度(Forever young at heart)也仍然引發了我很多思考,我希望自己到了奶奶輩的年紀也仍然有這樣的勇氣和好奇心去探索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其實很多母文化的價值觀是在我們還沒有意識的時候就被不知不覺建構進我們的世界,而在世界不同地方生活,與不同文化和生活軌跡的人交談相處的收穫之一,就是意識到這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價值觀和活法,並沒有高下好壞之分,只是一種不同的選擇和道路,大可不必上到道德層面去批判,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旅行/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裡會讓人更包容的原因吧。很巧的是,德國奶奶也在用couchsurfing沙發客,我們分享了各種沙發客經歷,還在上面加了個好友,希望有機會再到德國見到她。


圖:沿途風景隨手拍

  

之後轉乘到Balingup的巴士,又遇到一位二籤在澳洲的香港打工度假小夥伴,因為一開始我都跟他講英文,他聽我口音以為我母語是英文,就很努力地和我講英文,跟我分享他在西澳農場裡的各種經歷見聞。雖然後面我告訴他我是中國人,他跟我講中文或英文都可以,他還是堅持講英文,跟我說到了澳洲就要多多練習英文。他之前英文還蠻爛的,也沒什麼信心講英文,但來了澳洲之後從最簡單的開始,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這一年多也就越來越好了。他說比起香港壓抑的工作和社會,他更喜歡在澳洲戶外農場工作的自由感,雖然很苦很累是真的,但也交到了很多各國朋友,而且自己也更加有勇氣說英文。我問他接下來的打算是什麼,他說可能會去申請其他國家的打工度假籤證。那一刻我也是深深地覺得,要是未來我們國家的年輕人也有更多的機會去申請不同國家的打工度假籤證(因為目前中國大陸年輕人只能申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個國家的打工度假籤證,且每年都有名額限制,澳洲5000人/年,紐西蘭1000人/年,申請者競爭很激烈完全成了拼人品拼網速),真的會是很好的學習更好地認識自我、腳踏實地深入地認識世界(因為打工度假籤證賦予我們在異國工作的權利,而不只是走馬觀花的遊客)、了解不同的文化價值生活方式的機會。


圖:傍晚爬山看見的美麗晚霞和星星

    快到Balingup的時候看到森林火災,身穿制服的森林警察們在滅火,便感慨這炎熱乾燥的西澳地中海氣候夏天果然快來了...後來被本地人告知有可能那是人為的預防性防火燃燒--經過了一個冬天的積累,森林裡有很多落葉枯枝,這些都是未來潛在森林火災的可燃物,所以在不可控的自然森林火災發生前,森林火警會進行主動的預防性燃燒Preventional Burning,也就是燒掉這些未來可能的可燃物。果然萬事不能看表面,帶著好奇心多問多查多google,就會一直學到新東西喲!三小時的旅程終於到了目的地,告別了這段旅程上的兩位新朋友,揮別了這一路上美麗的風景--果園、森林公路、漫山遍野的草垛、野花…我終於要上山啦!


圖:沿途的牛羊花草樹


圖: 預防性燃燒森林

---------------
下期預告:澳洲打工換宿|我在西澳山上生活的日子(二)
換宿的日常,我每天都要做些什麼工作呢?閒暇時光都在做什麼呢?山上的生活是怎樣的?敬請期待下篇!(先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呼呼~)


--------我是分割線-------
感謝你耐心地看到這裡啦!下面附上文章開頭說的自己早上閱讀有感寫的這段話,希望對你能有一些小小的啟發
     我今年26歲,我選擇了在澳洲打工度假一年之後留在這裡讀master of social work。曾經也意識到26歲就離三十而立不遠了,第一次感覺三十而立離自己這麼近。但也在這一年擁抱自然、從前期的痛苦焦慮掙扎中沒有放棄一直在嘗試重建自己的三觀、丟掉很多不必要的東西和觀念。

    現在可以過得簡單而快樂。現在的我相信Age is irrelevant,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情,我不再喜歡環遊世界,而是喜歡踏踏實實融入一個地方生活,活得跟當地人一樣,這樣獨特的視角和經歷真的是財富。其實哪有不糾結,在選擇留在澳洲讀書的同時,我還在想要去印度瑜伽發源地喜馬拉雅山下的小鎮瑞詩凱詩Rishikesh學瑜伽,我還想去美國西海岸的國家公園譬如黃石打工換宿…不過最後都要取捨,也許這些想法可以規劃到之後master期間的假期。我還想在假期去歐洲生活工作,我想作為一名social worker去做聯合國或歐盟的難民援助。我25歲的時候讀了當時同在Lean In的超姐張超的《我只想和你說說話》,當時還不能完全理解,現在總算是可以理解那句大概是說「我不懷念的我的18歲或是21歲,我最喜歡現在這個年齡的自己。腳踏實地,有方向,有力量。」

 今年我26歲,這一年我的人生發生了很多重大轉變,經歷了一些這輩子都沒經歷的事情,做從沒做過的職業,通過勞動去換免費的住宿和食物,和小自己好幾歲的德國人進入一段relationship……不貼標籤,越活越勇敢,帶著compassion,love,peace&wisdom踏實前行。無論前路如何,把握當下。

——————————————————
歡迎後臺留言、提問、建議意見,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打賞,讓我繼續創作下去,最近在換宿沒有什麼收入(捂臉),換宿只包住不包吃剛好飯量又比較大,人生也是有些艱難…金額隨意,打賞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感謝!!

微信支付二維碼


              支付寶支付二維碼


目前我也在為明年3月參與著名南北極探險家、環保活動家Robert Swan組織的南極科考2041項目籌款,如果你也關注環保、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等議題,如果你願意支持我6年的南極夢,歡迎你支持任何金額,回報在籌款連結裡面哦包括南極明信片等,先感謝鞠躬啦!籌款連結(或直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跳轉到籌款支持頁面):
http://m.qschou.com/project/index/55012fea-50ca-46bb-b3a9-086d51098844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文字圖片如非特別標記「轉載」「來源」字樣,均為作者天天原創。歡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一些有趣的觀點和機會,多看到一些可能性。其他公眾號或平臺轉載,請聯繫sarahzhao926@gmail.com。

相關焦點

  • 「從打工度假到翻譯學碩士,在澳洲的這一年我經歷了什麼?」
    從今年的6月份開始我就在澳洲的西澳大學讀翻譯學碩士,我是一個愛好旅行,不斷探索自我和世界的人。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從打工度假到翻譯學碩士,在澳洲這一年的時間裡我經歷了什麼?,只有我留在學校裡修讀剩下的課程,在這一年延遲畢業的時間裡,我嘗試了很多新的事情,比如3個月學水彩,在國內做了很多打工換宿出去旅遊,還做了一些實習。
  • 第一次澳洲打工換宿的經歷
    他們的條件是至少呆兩周,農場裡有專門給這種來打工換宿的人們準備的住所,裡面各種生活設備都很齊全,只是吃飯需要自己解決,所以他們給每人每周80澳元做餐費。工作時間是周一到周五的早上6點-12點(中間有休息時間,而且沒有人監工,想偷懶也很簡單),具體工作內容根據他們當時的需要。因為農場很大,給了我們一輛看起來很老的車做代步工具,沒事兒時也會開著它在農場裡溜達溜達,但是不能開出去。
  • 國際打工換宿攻略
    我是在碩士留學期間的空閒時間去做了大概十次短期打工換宿,地點基本都集中在歐洲或者北非,比如荷蘭,德國,挪威,義大利,丹麥,摩洛哥。這第一篇指南主要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體會和功略,之後這個公眾號會收集一些國際義工的招募信息,也會幫大家避開一些常見的坑。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還請大家不要嫌棄我的老幹部風文筆)。
  • 非正式打工換宿經歷分享
    第一次接觸打工換宿是在我高三那年的下半學期,當時快要高考了。別人滿腦袋都是怎麼好好複習備戰高考的時候,我滿腦子是:終於要解放了!去哪兒玩?怎麼玩? 於是呢,就在微博上看到了Easin義工旅行的招人通知!!! 當時我對打工換宿這個概念可謂一竅不通,反正覺得挺有意思就轉發微博報名了!
  • 我也願意賴在愛麗絲泉做個土澳俚語收集狂!
    於是2017年申請了駐斯裡蘭卡英語翻譯的職位,三點一線的枯燥駐外生活在她存了九個月的錢之後就離職並回國申請澳洲打工度假籤。2018年雅思裸考7分,3月27號順利下籤,現人在愛麗絲泉工作,自稱"積累了最多澳洲俚語的打工度假者"。
  • 從1周100刀到1周1000刀,我在澳洲7個月找工作的心路歷程
    就在這時,我才知道還有換宿這回事,我是不是很傻,為了省住宿費,我第一次買了Hlepx的會員,懵懵懂懂的找了一家Host,一個人傻乎乎的跑到瑪格麗特河換宿去了,這段苦逼的經歷就不提了。我當時的想法是,至少住宿吃飯不用花錢了,我用這段時間開始踏下心來找工作。
  • Helpx換宿8條血淚經驗教訓...拿走不謝...
    澳洲辣莫大,在路上的Whvers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把每個嚮往的城市仔細探索一遍~在啟程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之前,通過換宿先找到落腳的地方是個不錯的選擇
  • 打工換宿換個方式玩三亞
    「這也是在衝浪店做義工與其他地方相比的特別之處,我可以天天下海,邊工作邊玩。」舒壽嘉說。做飯、打掃衛生、跟著教練下海給學員推板、給學員拍照留念……這些是舒壽嘉的日常工作。她說:「這裡與家裡是完全不同的環境和生活方式,讓我跳出了舒適圈,我需要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這樣的生活。打工換宿讓我變得更加獨立,對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 澳洲西澳大學亮點大揭秘來啦
    羅馬風格的建築坐落在花園般的校園內,西澳大學被譽為澳洲最美校園之一。西澳大學同時獲有AACSB和EQUIS兩大國際頂尖商學院認證,其本科金融專業受CFA協會認證,會計專業受澳洲會計師公會認證。,也是西澳地區唯一一所八大名校,強調科研和教育是西澳大學的特點。
  • 一言不合,她就去澳洲打工旅行重啟人生 | 墨爾本 · 李依晉
    本期人物:李依晉  澳洲打工旅行者微博:@我就是李依晉怎麼著●  ●  ●打工旅行,實際上最早開始在歐洲流行直到有天聽說她辭職去了澳洲,成為國內第一批赴澳打工旅行者。直接感嘆,真的是想做什麼就去做的人生啊!打 工晉爺去年一共從事了4份工作,在西澳大利亞呆了一整年。
  • 現實沒有理想豐滿:去澳大利亞打工度假那些事兒
    在異國他鄉,一邊打工一邊度假,你永遠都不知道明天迎來的會是一筆驚喜的小費,還是一封憂傷的辭退信,這樣出人意料的旅行方式是你的菜嗎?   去年5月,澳大利亞打工度假籤證(Work and Holiday Visa)登陸中國,5000個名額按批次發放,每批在轉眼間即被一搶而空。
  • 我在澳洲打工度假!
    也就是在這個關鍵的空窗期,我想讓自己好好的放一段長假,好好的到世界逛一逛,而當時這個想法,進而引發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念頭。如果你有一個機會去國外住一段時間,並在那裡工作,用你自己努力工作的薪水作為旅費,去看一看不一樣的風景,去體驗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你願不願意試一試?
  • 穀雨影像|30歲媒體人辭職澳洲打工當農民,卻趕上全球最久封城
    30歲媒體人,辭職到澳洲漂泊一年,獨自旅行,當農民換宿。卻碰上了全球最久封城,他記錄下了自己這一年的遭遇。我把自己拋在空中 像五條人的塑膠袋一樣隨風遊蕩過去7年,我是一名媒體攝影師,走過很多路,見了很多人。這曾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但在高頻率的出差和高強度的壓力中,我積累的困惑越來越多。
  • 澳洲留學之西澳大學
    作為澳大利亞最具歷史、代表性和實力的著名頂尖研究型大學之一,西澳大學以世界領先的課程模式和高就業率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除此以外,你覺得西澳大學還有哪些讓人心動指數+∞的理由呢?劃重點03充滿活力、文化氣息濃厚的現代化城市01生活方式
  • 你所不知道的澳洲理想留學地——西澳州!
    首先,西澳州經濟相當發達,是個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非常豐富的地區,這吸引了許多能源企業和金融企業的到來,澳洲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設在珀斯,中國的央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銀行等澳洲總部都設在珀斯,幾乎所有澳洲的礦企在珀斯都有辦公室或分公司,世界五大油企也在珀斯設立分公司,西澳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說支撐了全澳近一半的出口額。
  • 澳洲大學專輯-西澳大學
    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簡稱:UWA創建時間:1911年     位置: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     校訓:Seek Wisdom(尋求智慧)             西澳大學是世界著名頂尖研究型大學,澳大利亞最具歷史
  • 為什麼勸我你不要去做義工(打工換宿)
    作為朋友圈裡比較會旅遊的我又開始承接一年中為數不多的旅遊諮詢工作了。最近有朋友問到我義工的事情,我覺得有必要寫一下。因為這個看似美好的詞彙可能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尤其是對一個女孩子而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始終沒有實現,今年臨近畢業的時候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去義工旅行。於是乎,2018年的7月份我就開始了我的麗江義工之旅。義工不是志願者首先我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謂的義工就是打工換宿。
  • 與中國無時差的QS世界大學TOP100的名校,澳洲八大名校之西澳大學
    西澳大學也被譽為澳洲最美校園之一。西澳大學位于于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珀斯是與中國沒有時差的國際城市。國內廣深使用的天然氣來自西澳,中國央行澳洲分行設立在西澳。很多人不了解,可能它的位置的原因。一、學術排名澳洲唯一一所具有通識類高等教育的大學西澳大學同時獲有AACSB和EQUIS兩大國際頂尖商學院認證,其本科金融專業受
  • 2020QILT,澳洲打工人平均薪資大賞~
    一句話來說,就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平均薪資。(打工人平均工資)這個排名並不是那麼的學術,相比於其他赫赫有名的排行榜(例如QS、泰晤士等)QILT聽起來有些陌生。但是對於澳洲留學生來說,特別是想在澳洲工作的小夥伴來說,這個排名數據就比較有意義了,它可以很好的幫助你選擇大學和專業,更好地規劃以後的職業生涯。
  • 第一家打工換宿——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所謂的打工換宿,就是以一天工作3-5小時的條件,來換取免費的食物和住宿。雖然沒有額外的工資,但對我而言,這是最能深入地了解體驗當地生活方式,和鍛鍊英語口語的方法。於是在網上搜尋各種工作信息,無意間看到有人在分享打工換宿的經歷,轉念一想,為什麼我不去試試呢?接下來我便在Helpx(專門提供打工換宿信息的網站)上搜索著布裡斯班周邊合適的host,幾經對比,挑選了一家還不錯的農場,發了郵件過去詢問。意外的是沒一會兒我就收到了回復,女主人說她們缺人,並希望我第二天就可以過去幫忙。對比我之後詢問了很多家都被拒絕的經歷,這真的是很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