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款式新潮的男裝好像都不太多?」
「我們要保證一件衣服的受眾可以從十五歲覆蓋到五十歲的年齡層。」批發市場某男裝店主如是回答道。
株洲服裝批發市場,被稱為我國中南地區最大的服飾物流中心、「全國十大服飾市場」之一。
這邊的衣服是些什麼款式?潮不潮?是否便宜?帶著這些好奇,筆者和朋友相約來到了這裡,好奇的同時主要想在這裡為自己挑選幾件合適的服裝。
株洲服裝批發市場靠近當地火車站,一出站就能目睹這裡的繁華,行走在街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多,甚至可以說是擁擠。男女老少閒逛於此,馬路上隨著可見從全國各地店主趕來「進貨大軍」,大家背著一個又一個裝滿了貨物的黑色塑膠袋子,忙碌又趕時間。
這裡很大,整個片區連著的好幾棟樓都屬於服裝批發市場,每棟樓分別被賦予著不同的名字:歐洲城、中國城、華麗、蘆淞、蘆東、金輪……每棟大樓的服裝又分別針對不同人群:女裝、男裝、童裝、中老年服裝,能有效方便「進貨大軍」快速找到自己想進的衣服類型。其中,服裝最多的是女裝,女裝批發市場不一定有男裝,但不管哪棟批發大樓都一定有女裝,女裝格外受到市場歡迎。
據本地人透露,服裝批發市場各大樓一般從早上七點營業到下午四點,如果有進貨需求,這是最合適的時間,來晚了,大樓則已經關門謝客了。
不過到了晚上,這邊則又成了較有地標性的夜市,街道兩邊夜宵店林立,馬路中間活躍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攤主,賣衣服、做美甲、貼膜、小吃……應有盡有,攤主與路人淪為一體,大家說說笑笑,持續到第二天凌晨。服裝批發市場帶火了當地「夜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服裝批發市場還是夜市,這邊售賣的男裝更顯大眾化、商務化,也普遍偏向成熟化,較少有潮流和凸顯個性的服裝。我們幾乎逛完了批發市場的男裝店,耗時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沒有找到符合自己審美的衣服。「這邊衣服就得呈大眾化,一件衣服的年齡層要可以從十五歲覆蓋到五十歲,進多了偏年輕化的衣服怕銷不好導致虧損。」批發市場某男裝店主如實回答。一位從外地過來進貨的店主則表示,這邊的衣服更適合她們縣級城市和地方鄉鎮,「他們沒你們這麼挑,只求衣服便宜和舒適。」
在這裡,服裝分為「單買價」和「拿貨價」,後者更受店主青睞,同樣一件衣服,「拿貨」可以直接少到六十以上,「專業人士」甚至能將一件賣至上千的服裝砍成幾百元。會砍價是每位進貨人員的必備技能。不過砍價既分人也有學問,筆者唯一在一家號稱「原單」的潮牌店看上一件服裝,店主叫價498,剛叫完價便改口願意妥協到四百賣,筆者依然嫌棄價格偏高,更覺得它不值這個價,直接殺價到150,被店主以「不是來自這個星球的顧客」冷嘲熱諷了一番。而筆者認為,如果一件還湊合的衣服被叫到四百以上,那為什麼不直接選擇快時尚服裝品牌呢?對此,該「潮牌店」店主給出了回答:「來我們這買服裝的人沒有幾個人聽說那些牌子。喜歡那些牌子的人也不會來我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