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如今,雖說醫療技術的普遍提高,提升了十月懷胎生產的安全性,但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飲食、環境等也對女性的生育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因此,懷孕期間胎兒是否能夠正常發育,準媽媽可通過是否達到這「四個標準」來進行自我檢查。
標準一:「吃的健康才安全」
★這些食物需及時補充
懷孕後,便秘是準媽媽容易出現的身體問題,因此,在飲食上可以通過攝入高纖維的食物來預防便秘,同時,及時的補充葉酸、鐵、蛋白質可起到滋養胎兒的作用。
另一方面,準媽媽每天的飲食量要保持充足,這對身體血量的增加有助力;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每天保持四次或五次的小餐)可維持身體血糖水平的穩定,還可預防暴飲暴食。
★這些食物避免攝入
懷孕後,不建議準媽媽喝咖啡,如果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想喝咖啡,建議每天攝入的咖啡因不超過200毫克。
尤其是肉冷、冷盤、軟奶酪、魚類等,即使是蛋類,也一定要保證熟了之後再吃。
★注意體重的增加
研究顯示,大多數準媽媽在懷孕期間都會出現體重增長過多的情況,而且超重的孕媽患妊娠併發症的風險也更大,其中包括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
同時,懷孕期間,準媽媽體重超標,還可導致胎兒體重過大,從而增加生產時的難度,引發難產問題的出現。
因此適當的控制體重,不僅僅是保護孕媽的健康,也是對胎兒的一種保護。當然,準媽媽們也不可為了在孕期維持身材,刻意的去節食。
標準二:「多運動好處多」
★多運動
準媽媽每周需保持六天或七天的運動量,每天的運動量至少需達到30分鐘,除非遇到特殊情況。
準媽媽孕期多運動的好處至少有這兩點:多運動可提升自我的心肺能力,這對生產有大大的好處;伸展運動在緩解孕吐、便秘、背痛等方面有不錯的效果。
★確保安全
懷孕之後,日常生活中除了需要避免小碰小撞、下蹲彎腰壓到肚子等之外,還要注意一些對身體可能會造成的大傷。
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調查,懷孕期間的傷病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機動車傷害是孕婦受傷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未系安全帶坐車的孕媽其流產機率大大增加。
因此,出門外出的孕媽在過馬路時一定要注意來往的車輛;坐車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保證安全帶橫跨在腹部以下和骨盆的區域。
另外,懷孕期間的家庭暴力傷害也會對孕媽造成傷害,如有發生,請及時尋求幫助。
標準三:「生活節奏把握好」
★尋找合適的醫生
懷孕之後,準媽媽選擇的產科醫生,不僅要具有良好的醫術,而且也要有醫德,尤其是那些曾經被診斷過某種生理疾病或者妊娠有併發症的孕媽,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良好的醫術可為懷孕生產提供專業的幫助,醫德好的醫生往往會尊重孕產婦的情緒和意見。
★注意危險的徵兆
懷孕期間,不論身體出現的不適情況有多輕微,準媽媽們也不要掉以輕心。
一般來說,孕後準媽媽身體出現頭暈、心跳過快、視力模糊、噁心、嘔吐、呼吸急促等這些看似比較小的生理問題,都有可能是跟胎兒有關。
當然,如果遇到像子宮持續性的疼痛痙攣、背痛、陰道出血、漏羊水等問題,一定要及時聯繫醫生。
★使用綠色產品
研究顯示,產前經常使用殺蟲劑會增加胎兒肥胖、不孕、認知障礙、注意力缺陷障礙等問題。
因此,在產前,準媽媽一定要避免接觸這些物質:
含有化學物質的物質,比如美容產品、油漆、清潔劑、殺蟲劑等化學用品;
雙酚A(BPA)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在很多產品中存在,準媽媽一定要避免接觸;
二手菸、園藝土壤、貓砂;
牆壁翻新的鉛灰。
標準四:「心情明朗是關鍵」
★提前計劃
在懷孕之前,不僅要做孕前檢查,還要在備孕期間,每天補充400毫克的葉酸、戒菸戒酒等。懷孕之後,遇到生理性疾病一定要妥善處理,尤其是藥物攝入方面,在醫生同意之後方可食用。
★保持客觀積極的心態
分娩時持續性的精神支持可減少產婦對緩解疼痛藥物的需求,還可避免剖腹產;並且最新研究表面,家人的情感支持,還可預防產後抑鬱症的產生。
因此,對於孕產婦而言,周圍親朋好友,尤其是家人們給予他們情感上的幫助,對他們的身體和情感來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緩解壓力
研究表明,孕產期的準媽媽壓力可影響到胎兒。
因此,準媽媽在懷孕期間需注重對自身壓力的緩解,可通過傾訴、發洩的方式,身邊的家人、朋友要給予他們最大的寬容。
十月懷胎,誰都不敢保證這個過程一定會一帆風順,只有準媽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切防範,才是對胎兒和自身健康的最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