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農學院:專家下田入戶助生產

2021-01-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春耕時節,天津農學院農學與資源環境學院研究員謝曉東忙完鹽鹼試驗地春播後,馬不停蹄地驅車170多公裡來到薊州區,選擇適宜試驗地塊,開展藜麥生態適應性鑑定工作。轉天,他們又匆匆趕到靜海區子牙鎮和蔡公莊鎮,就藜麥春播試驗地選擇、生產安排,與當地有關部門進行深入溝通,並相繼在兩個村開展藜麥春播試驗。

蔡公莊鎮順小王村作為典型的農業村,長期以來農業產值較低。如何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提升農民收入,是農業生產需要面對的問題。

謝曉東團隊近年從拉美以及北京、甘肅、雲南等地引進多份藜麥優異種質資源,在此基礎上開展品種創新,篩選出適合天津地區生產的藜麥品種,今年在村裡重點推廣。團隊還引進藜麥全覆膜旋耕精量穴播聯合作業機一臺,該設備具備旋耕、施肥、噴藥、播種等多種功能,大幅度提升了春耕工作效率,得到村民交口稱讚。

「我們積極服務春耕備產,希望推動藜麥產業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推動鹽鹼地春小麥的遺傳改良,為農村產業興旺和脫貧攻堅貢獻力量。」謝曉東說。

大港馬棚口二村村民王學治,今年年初正進行菲律賓蛤仔越冬養殖,如何應對池塘結冰期讓他一籌莫展。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研究員郭永軍通過電話和微信對他進行了技術指導,幫助他解決了難題。

疫情發生後,郭永軍團隊持續為天津沿海地區養殖戶開展線上技術服務:對牡蠣產業進行調研,了解冬季牡蠣的採收與銷售情況,指導春季牡蠣資源增殖措施,並協助企業進行網絡平臺銷售;指導企業進行貝類池塘越冬養殖、單細胞藻類培育以及貝類苗種繁育……3月中旬後,郭永軍還帶領團隊來到沿海地區開展現場指導。

進入4月份,他們指導養殖戶開展濾食性貝類的池塘養殖生產,並進行苗種投放,陸續投放了菲律賓蛤仔等貝類苗種,養殖水面達到1萬餘畝。在苗种放養的過程中,郭永軍在塘邊全程指導,直接參與放苗,保障了苗種的存活率。

孫英峰是天津農學院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學院副研究員。疫情發生以來,他採取遠程病理診斷技術,累計為50多家生豬散養戶解決了春季常見的生豬產房腹瀉、斷奶保育仔豬呼吸道疫病等問題,大大降低了生豬死亡率,為生豬穩產提供了保障。

「在孫老師的指導下養豬,生豬存活率與經濟收益得到極大提高。」生豬養殖戶秦建光說。

與此同時,孫英峰還大力助推天津食品集團「百萬頭生豬」項目。通過電話視頻會議,他先後向天津市多家生豬養殖龍頭企業詳細講解了疫情下生豬養殖場如何採取有效措施保護人畜安全等熱點問題。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24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天津高校——天津農學院
    #高校#天津農學院(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於天津市,學校是天津市屬的一所高等農業類院校,是國家「973計劃」、「863計劃」承擔高校、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入選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天津農學院始建於1976年。
  • 院校介紹:天津農學院
    天津市高校農經學科發展概況1、天津農學院(天津市近郊西青區)(本、碩授權點)天津農學院位於天津市近郊,始建於1976年,是天津市唯一一所高等農業類院校。學校以農科為體,農學、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協調發展。
  • 2019天津專升本升本院校介紹:天津農學院
    一、校園簡介:天津農學院始建於1976年,是天津市屬唯一的一所高等農業類院校;是國家「973計劃」、「863計劃」承擔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是以農科為主體和優勢,農學、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文學協調發展的都市型現代農業院校。
  • 天津農學院何時更名天津農業大學?官方:已上報教育部
    北方著名農學類高校天津農學院何時更名為「天津農業大學」備受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有網友今年6月初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詢問「天津農學院更名大學進展」:天津農學院是市屬公辦高校,天津其他同級別高校都已經完成相關更名工作,就差天津農學院一個了。之前有消息稱更名工作已開展,我想知道最新的進展。大概到了哪一步?什麼時候可以完成?
  • 天津農學院動物醫學專業
    天津農學院動物醫學專業 2013-07-06 16:3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天津市內知名高校,中國民航大學和天津農學院
    中國民航大學和天津農學院兩所學校都位於天津市,確實屬於同城高校,而且在天津市內都比較有名氣。兩所學校都是天津市的「唯一」院校,天津市內農學類高校,就天津農學院這麼一所;而天津市內民航領域的高校,也只有中國民航大學一所。
  • 天津農學院--天津天獅學院(天獅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沿革
    2020.8.23 1.天津天獅學院(天獅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沿革1999年民辦天獅職業技術學院創建2008年民辦天獅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天津天獅學院 2.天津農學院歷史沿革1976年天津農學院(籌)創建1982年天津農學院(籌)升格為天津農學院2002年天津城鄉經濟學校併入天津農學院1973年天津市農業學校創建1975年天津市農業機械化學校創建
  • 天津農學院2021研究生招生專業
    天津農學院是一所位於天津市的高校,是一所農林為特色的高校,2021年天津農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如下,有意報考的2021考生可以多多關注了解下。
  • 天津農學院2020年普通本科高職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為了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依法招生,結合天津農學院招生工作實際,制定本章程。第二條 本章程是社會了解天津農學院有關招生政策、規定及相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天津農學院開展招生諮詢和錄取工作的主要依據。
  • 北京農學院研究生獎助政策問答 - 北京農學院研究生招生網
    北京農學院研究生獎助政策問答  1. 研究生獎助學金政策的基本組成有哪些?  我校實行新制研究生獎助學金政策。在實行收費制度、健全成本分擔機制的同時,更加注重財政撥款制度和獎助政策體系的完善。我校及時制定新獎助政策,研究生所獲資助總體上超過其應繳納的學費,資助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不會增加研究生經濟負擔。  8. 除獎助學金政策以外,學校在研究生培養方面還有哪些政策?
  • 天津農學院畢業生就業報到證補辦代辦服務
    辦理內容天津農學院天津農學院和天津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一、諮詢輔導員或就業辦老師二、前往學校和天津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辦理
  • 2020級天津農學院志願填報、新生交流互助群速來
    2020級天津農學院志願填報、新生交流互助群速來      這兩天各省市的高考分數陸續出來了,努力終於有了回報,欣喜,激動,如釋重負.......但還有一道難題擺在各位考生面前,那就是志願填報。
  • 科技扶貧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記天津農學院教授班立桐
    班立桐,無黨派人士,天津農學院教授,天津市科技幫扶骨幹特派員,天津市技術幫扶專家,天津市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食用菌崗位專家,天津市薊州區科技特派員,甘肅省武威市科技特派員。
  • 天津西青區中北鎮雷莊設施花卉基地成農學院實踐基地
    中國園林網8月6日消息:日前,天津農學院大學生實踐團來到中北鎮設施花卉基地參觀學習,並將雷莊設施花卉基地正式確立為該院的社會實踐基地。雷莊設施花卉基地以「前店後窖」的生產經營模式,成為全區設施農業建設的又一亮點。此次與天津農學院的合作,將在花卉培育、水產養殖、植物栽培、溫室技術等多個農業科技領域展開深入研究。大學生們的專業知識與優秀創意將被吸收進花卉基地的建設,這將增強花卉基地的產品自主開發能力。
  • 農學院變成「香餑餑」,為啥?
    那麼,為何農學院突然又成了「香餑餑」?專家表示,這與當前我國發展現代農業、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關。鄉村振興需要人才相繼成立農學院的高校有哪些?有專家認為,短時間內,多家高校皆瞄準農學這個傳統老牌學科發力,是順應國家大力倡導鄉村振興,培養現代農業人才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三農」的關注提升到了新的歷史高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 天津農學院師生共上特別開學季的「開學第一課」
    按照天津農學院的校歷,2月24日是新學期的第一天。這個新學期是個特殊的時期,在這樣一個「開學季」,天津農學院黨委書記孫守鈞、校長王延文和全體師生共上「開學第一課」,一起暢談感受,交流思想。    天農師生感悟,愛黨愛國是大家共同的情懷。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
  • 比你更懂你的農學院!
    Faculty of ALES 歡迎來到UA農學院指南!在這裡你將會了解到:農學院必修/選修課程和推薦教授;農學院專業介紹及不同專業的課程選擇 ;農學院的實習機會,為了少走彎路儘快完成你的UA農學院學業,請繼續往下看吧!
  • 【教師風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張正茂:守望麥田助高產
    「同學們看,這就是大米的整個生產流程,收割回來的稻穀在這裡通過礱穀、碾米、色選、分級以及拋光等工序,就變成我們日常食用的大米了。」9月15日,筆者見到張正茂時,他正帶領著自己的學生在陝西省西安愛菊集團生產車間裡參觀學習。今年59歲的張正茂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的研究員和碩士生導師,同時也是科克舍套農業科技示範園首席專家。
  • 農學院笑了
    一旦開始入坑農學院美食,你就會發現一片廣闊的美食天地 ——比如剛剛說的麥片,還能搭配院裡專家培育品種下的雞蛋售賣,怎麼說,這感覺既像是在菜市場,又像是在高端有機超市,明明白白顯示著不平凡事實上,不少農學院的同學除了研製新食品外,有時候還會在學校裡養豬、養雞,從而實現從原材料到製作全線生產和監督,確保食品數據的可觀測性。
  • 農學院笑了
    本來,農學院食品作為隱藏的美食寶庫一向鮮有人知,但最近卻在某音和某書火出圈,不少美食達人推薦測評,硬生生把土味農學院產品,給變成了新晉網紅。△不用去食堂吃飯是真的嗎,食科院的同學咱們評論區嘮嘮上流君就曾經有個農學院同學,每到夏天他們就會培育出各種大西瓜,然後抽幾個取樣測定,然後分析口感、味道以及甜度等等。不過,有時候頻繁試吃也會讓人崩潰。比如這位同學就當過農學院的「小白鼠」試咖啡,試到最後都分不清苦和酸,中間休息給吃根青瓜,保證味覺完了接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