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拼命擇校 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

2020-12-16 央廣網

據媒體報導,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一些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尤其一些二線城市還不足夠富裕的家庭,更青睞於此。原因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比在國內與英美讀國際學校便宜;二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國際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三是為逃離激烈的教育競爭。

這種現象背後依然帶有擇校的影子,可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

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默認這樣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可能上好大學。即單方面認為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在國內不能擇校或者無力負擔英美私立學校的家長,在一些中介機構的慫恿下,便盯上了泰國這片留學「新大陸」。

其實,學習永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不學,不要說好老師,就是神仙來了也沒有用。比如人大附中很好,每年考上清華北大近200人,但每年大部分孩子也是考不上985院校的。國內所謂的「超級中學」也都類似,你看到別人的孩子被名校錄取,這僅僅是媒體報導的冰山一角。

一所學校之所以成為一所好學校,首先是因為優秀學生大量聚集,而非教師,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而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決定性因素是什麼?除了個人的努力,來自家庭的教育同樣重要。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家長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才能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才是所謂的資源支持,提供好的物質條件等等。

家長與其拼命擇校,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這其中,核心是讓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自律。其實人與人優秀與否的區別,就在於能管住自己多少,該學習就學習,而不是放縱自己玩遊戲、睡懶覺。所以,我們經常說,優秀是一種習慣,而不單純是父母會輔導孩子什麼,會教孩子多少文化課。

另外,這種現象背後,又牽涉到國際化教育與培養國際化人才。什麼是國際化人才?和一個英國人相比,和一個美國人相比,我們的優勢是什麼?絕不是英語,不是英國文化,而是漢語和中國文化。國際化人才不僅要懂外國語言文化,更重要的是精通中國文化。這是送孩子到國外讀中小學,值得關注的問題。

國際間學生流動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欠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流動。儘管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但奔赴泰國,甚至柬埔寨留學,就一定會輕鬆嗎?就一定比在國內更好嗎?

至於逃避應試教育,留學泰國也很難達成目的。應試教育的本質是教育的功利化。雖然送孩子到泰國讀國際學校,但如果家長仍然以功利心待之,然後如報導中那般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以博一個好成績,上一個好大學,我們豈不是把應試那一套搬到了泰國,這哪裡又談得上逃離呢?

小留學生泰國留學熱背後,實際是中國家長過度的教育焦慮。留學泰國還夾雜了異國留學的因素,對於小留學生來說,不僅僅是學習問題,還有成長的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過早的留學,尤其是在沒有父母陪伴情況下的中小學留學,對於孩子的成長都可能不利。千萬不要忘記,父母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才是第一位的,不要本末倒置!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與其拼命擇校 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
    根據《中國經營報》報導,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一些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尤其一些二線城市還不足夠富裕的家庭,更青睞於此。原因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比在國內與英美讀國際學校便宜;二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國際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三是為逃離激烈的教育競爭。
  • 與其拼命擇校,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
    根據《中國經營報》報導,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一些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尤其一些二線城市還不足夠富裕的家庭,更青睞於此。原因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比在國內與英美讀國際學校便宜;二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國際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三是為逃離激烈的教育競爭。
  • 留學泰國:瘋狂而荒誕的擇校
    這是中國式瘋狂擇校的又一荒誕故事。這一荒誕做法的背後,首先是因為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默認了一個荒唐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有可能上好大學。即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老師。
  • 過早讓孩子留學不如陪伴其健康成長
    這種現象背後依然帶有擇校的影子,可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默認這樣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可能上好大學。即單方面認為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
  • 「別人拼爹,我們拼命 」 ——努力、加油
    如果自身有天賦肯努力,日後在各領域都極有可能有所建樹,拿個諾貝爾獎也不是不可能的,前途可謂一片光明。別人拼爹,我們拼命。努力吧,加油「做了15年老師我想告訴大家,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他們拼爹,我們拼命。」「你的終點,還不如他的起點。」多麼扎心的一句話呀!
  • 開學了,告訴孩子: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優秀
    對此,資深班主任建議:開學前,為了幫孩子找回最佳狀態,家長們一定要跟孩子說這6句話!有的人看了新聞後表示:「當初我也很努力,只是不像他們那麼拼命,要不我也能行!」肯努力很不錯,但只有拼命才能做到無憾。於你而言,學習是現階段最應該拼盡全力、毫不保留去進取的事情。今天多學一點,明天就多一些實現理想的可能性。而從更功利的角度來說,拼命學,你將進入好大學、結識頂尖人士、進入大公司,並最終親自成為優秀的人。
  • 在工作中為什麼每天拼命的在努力的工作,有些時候卻不如別人的一句話?
    那是因為當你聽到別人這句話的時候,你自動忽略了人家背後比你更拼命更努力的事實。沒有無緣無故的認可,更沒有莫名其妙的否定。一時的被否定,不代表你的拼命和努力沒有價值。你為不如別人的一句話而煩惱是你有點急於求成了,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可以這麼處理:1、想想自己沒說出這樣話的原因拿自己曾做出的拼命和努力,跟別人的一句話對比,你覺得能比較出什麼嗎?除了為激起你內心的不平衡,還會影響你拼命和努力的節奏與質量。
  • 拼命考四六級不如買翻譯器?大學生們很惶恐
    拼命考個四六級 不如買臺翻譯器?無獨有偶,資深自駕遊旅行者齊飛今年也做了件大膽的事,他自駕穿行了美國4個州,還跑到墨西哥溜達了一圈。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英語水平還不如很多小學生。「我帶了手機和翻譯器,它們成了我的最佳助手。」齊飛說。翻譯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神器?一起去看看。
  • 北京疫情流調刷爆朋友圈:2000萬北京人在拼命幹活、拼命攢錢、拼命逼下一代學習
    以前見過一個北京滴滴司機,他每天7點出來接單,晚上11點回家,每天工作時間16個小時,中間有大概3個小時需要充電,每天純開車時間也在11小時左右:他每天早上在家吃完東西出來,中午大家休息時他是最忙的,所以午飯每天都是拖到下午三四點吃飯,然後下班高峰期到晚上都很忙,晚飯都是11點收工回家吃,每天開車十個小時以上,又累又困的時候想抽菸,只能忍著,因為一抽菸,下一個顧客可能就來投訴他。
  • 你那麼拼命努力,卻不賺錢?
       為什麼有的人拼命努力,賺了很多錢?  有的人拼命努力,把自己身體累壞了,都不賺錢?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你想透了,你賺錢的速度會加快  這個問題想不透,你再努力十幾年,還是白費勁  你再怎麼努力,可能都不如「有人拉你一把」。想要別人拉你一把,最起碼你要表現得「值得拉一把」。
  • 拼命工作,正在讓年輕人越來越窮
    拼命工作,一個男人到30歲能掙多少錢,可能永無止境。但是一個男人30歲存款沒有百萬,那麼可能就要被人嫌棄了。鄭州劉先生30歲,經人介紹認識一姑娘,第一印象挺好。但是對方了解到他沒有100萬存款,馬上被嘲諷:30歲男人沒有100萬存款,打一輩子光棍吧。
  • 不做拼命三娘後,謝娜開始拼命三胎
    世人只知道謝娜是個著名主持人,嘻嘻哈哈老上綜藝,殊不知,其實謝娜還是個「作家」。我大概想了一下,她不知不覺地,都已經出了兩本書了。第一本叫《娜寫年華》第二本就是這本《娜是光照亮的地方》也講了兩個事讓我感觸頗多:一個是謝娜說自己有了張杰之後不能再做「拼命三娘」。
  • 狀元告訴你,拼命地學 拼命地玩
    從各省狀元們的經歷看,「拼命地學,拼命地玩」,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  近來,遊戲《王者榮耀》引發了激烈批評。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部分補習班還會看準了家長焦慮的心態以及望子成龍的心思,順勢抬價,而家長沒辦法,儼然就是待宰的羔羊,只能忍氣吞聲地咬咬牙把錢遞上。為什麼會覺得讓孩子學會"拼音",家長要"拼命"雖然上面有明文規定,但是望子成龍的家長怎麼可能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
  • 拼命地教,可還是教不出好孩子,為什麼?丨轉給家長
    最近聽過一句話:很多父母,都被孩子慣壞了,很少有人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喜好,只是一邊拼命地灌輸,一邊惱怒地打擊。事實上,很多孩子會因此挫敗了自尊心和自信心,非但不會發憤圖強,更會在心中加固一個想法:我怎麼做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總有一個小孩比我優秀。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天使,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優點。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一個人也有自己的人生節奏,為人父母無須看到別的花早早地怒放,無端端做出「揠苗助長」的昏招。花有千百態,花開不同時。
  • 夢見有人追我我拼命跑和躲藏好不好 夢見有人追我我拼命跑什麼意思
    夢見有人追我我拼命跑和躲藏好不好夢見有人追你可能暗示你拒絕接受或承認某個觀點、思想或想法。可能表示真的有人追求或想追求你,多留意身邊異性朋友的言行舉動。懷有身孕的人夢見有人追我我拼命跑,預示生男。三、四月生女,防小產。
  • 我考公務員一次上岸,以其說是幸運,不如說是拼命+練習+方法
    我發現我單位這幾個小夥伴連續幾次參加公務員考試都沒有上岸,不是因為他們不厲害,而是他們缺乏一些必要的東:必勝的信心、堅持的耐心、拼命的精神。他們要麼沒有備考的準備,備考期間還在玩著LOL;要麼沒有亮劍的精神,報名了,但是備考期間三心兩意,沒有全力以赴,這樣備考不僅不會成功,還是在浪費時間,浪費青春。而我之所以一次上岸,是這樣拼出來的。
  • 拼命追求高學歷真的重要嗎?
    我身邊的一些親戚家的孩子就說過這樣的話:「本科生太多,沒有明顯的優勢,考研讀研就是為了找個稍好點的工作,但搞學術太苦太累,我可不想讀完碩士再去讀博士。」慢慢的到了大學這話變成了「本科生一抓一大把」、「本科生已經不值錢了」,於是有錢的報各種補習班,沒錢的拼命自學直到拿到那本寫著「碩士學位證書」或「博士學位證書」才甘心。於是在考研潮的影響下,原來沒有打算考研的很多學生也盲目跟風報名。不可否認的是報考的本科生越來越多,但有一個核心的數據沒有變,那就是錄取人數沒有突破77萬!
  • 那些拼命假裝不努力的人 都是怎麼想的
    &nbsp&nbsp&nbsp&nbsp那些拼命假裝不努力的人 都是怎麼想的&nbsp&nbsp&nbsp&nbsp期末考試又要到了,總有這麼一群人,天天說「又是沒複習的一天過去了」「又浪了一天好慌啊」,這種不學習的氛圍讓你也放鬆了緊繃的神經
  • 《三十而已》王漫妮:所謂的好命,只不過是拼命的別稱
    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代表了大眾女孩,出身在小鎮一個並不富裕但是卻充滿愛意的家庭中,擁有一顆敢拼敢做能吃苦的心,嚮往大城市的繁華,可是無論多麼努力,卻始終沒辦法紮根在那裡。多少懷揣著夢想的人走到大城市都和王漫妮的初心一樣,努力拼搏,紮根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