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機對於現在的年輕玩家來說,相當的陌生,可能大多數都不知道紅白機到底是幹嘛的。但是對於80後的玩家來說,這是遊戲生涯最深的記憶,它不僅只是一個遊戲機,更是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當年的歡聲笑語至少有一半是紅白機上的遊戲帶來的
可能說紅白機大家的印象還不是那麼深,畢竟在那個年代,能第一時間入手的只有兩種,第一是家庭條件非常好,思想比較前沿的。第二就是會做生意的,也是最早的遊戲房,在92年左右,小編當地想玩的話,好像是8毛錢一小時,那時的小編只能由堂哥帶去看看,根本沒得玩,經濟條件不允許。
當年大多數玩家玩到FC遊戲,都是用的學習機,曾經以學習的名義讓父母買來的機器,只是為了能更加方便地在家玩遊戲,和學習基本沒有一點關聯,這可能是玩家對父母撒的最大的謊言。
那時同學夥伴之間,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遊戲,遊戲卡帶也是相互之間借來借去,借到最後大概率會失蹤。當時如果手上有一盤好玩的遊戲卡帶,那麼你就是最受歡迎的,課間休息時總會有同學拿著辣條來賄賂你,只為了你借卡帶給他玩,讓他也有吹噓的資本。
當那些橫版過關遊戲已經成了人人都玩過的遊戲時,自然,就會有更加高端的卡帶出現。智力卡就是這種存在,當同學之間還在聊忍者龍劍傳,快打旋風時,你突然加進去吹噓重裝機兵,吞食天地,勇者鬥惡龍這些是如何如何好玩,那麼迎接你的就是那些羨慕的眼光和更加多的零食賄賂。
說到智力卡遊戲,真正優秀的也不是很多,能讓玩家記住的就更加少了。每個玩家心中可能都對當年的智力卡遊戲有一個排名,但基本都不可能出現相同的結果。自己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和你有相同的看法,那麼這個排名最終只能存在於自己心中,當說出來後,難免會有爭議。
當年的紅白機吞食天地系列,一直是小編非常喜歡的遊戲,哪怕過了20多年,依然記憶深刻。最早的吞食天地是1989年由卡普空發行,日文版的,小編第一次接觸時已經是98年小學四年級,卡帶的由來也是一個遠房表哥不玩了免費送的。
那時的日文版吞食天地對於小編來說,同樣有著無窮的吸引力,不為別的,只為了能在同學之間有更加多的吹噓資本。但是因為對於日文的一竅不通,最終在玩到收趙雲那裡徹底卡死,曾以為是在前面劇情漏掉了什麼道具導致不能收趙雲,然後反覆多次,依然在相同的地方卡死,這時才意識到,當語言不通時,想玩好一個角色扮演遊戲,無疑是天方夜譚,這不再是那些橫版過關遊戲,即使什麼都看不懂,依然可以上去一通亂捶最後通關。
或許一些朋友會說,都98年了,還在炫耀一個89年發行的遊戲,這不是瞎說嗎。可能小編所處的城市比較落後,在那時才是智力卡真正流行起來的時間,所以每個地方不一樣,對於遊戲接觸的時間也會不同
放棄日文版的吞食天地1後,對於這個遊戲一直念念不忘,在一次偶然間用智力卡加錢去換別的智力卡遊戲時,發現了一款叫三國志英傑傳的遊戲。因為對三國遊戲的偏愛,毫不猶豫就換了,拿回去一玩,發現正是自己心心念念期盼的吞食天地1中文版,當時的心情可謂是相當激動。
對於喜歡智力卡的玩家來說,外星科技的大名必定知道,三國志英傑傳就是由外星科技根據吞食天地1漢化而來的,雖然漢化得非常不好,甚至一些關鍵屬性都弄錯了,對話方面也需要加入一定自己的理解才會通順。但這都不是問題,只要能順利玩下去,那就相當滿足了
在玩吞食天地1時,俘虜收服敵將是早期最大的樂趣,現在還記得當時收了個李儒來當軍師是什麼心情。但是因為絕大多數武將升級都不增加兵力,那麼遊戲中的主力陣容實際上就是那固定的幾位,除了早期收的武將還有機會上場,後面完全就只是滿足收集愛好。
遊戲的劇情從討伐黃巾開始到打倒司馬懿後統一華夏結束,大致上和三國演義的主線劇情差不多。其中收諸葛亮不知道難倒了多少英雄好漢,不止是叫醒他睡覺那麼簡單,還有徐庶走馬薦諸葛的劇情那裡,必須要有神行符才可以通過,不然徐庶堵門,遊戲直接卡死,這應該是一個遊戲bug吧!
黑科技玩法就是入蜀在落鳳坡那裡,可以遇到兵力很多的小兵,打敗後經驗很多,練級的好地方,可惜的是當年懂得玩家不多,小編就不懂
吞食天地1裡面的軍糧是非常重要的,玩家時刻都要注意軍糧夠不夠,雖然每次打敗劇情敵將都可以得到一定軍糧,但是由於遊戲的遇怪頻率非常高,經常會在迷宮耽擱很久而導致軍糧不夠,所以每次進迷宮時都要檢查一下軍糧。
謀略對於戰鬥幫助非常大,但也只是針對於前中期,後期謀略除了補兵,其他打敵將的謀略傷害已經跟不上了。並且由於敵方也會使用謀略,補兵又過於誇張,導致最後打司馬懿時常常出現打不死的情況,想打死司馬懿需要時間和運氣。
總的來說,吞食天地1劇情不錯,玩法一般,遇敵設定比較差,屬於智力卡中等偏上的遊戲,和真正的好遊戲還是有點差距。
說完吞食天地1再來說說吞食天地2,這款遊戲對於絕大多數玩家來說,無疑是一款神作,也是很多玩家接觸到的第一款紅白機上的吞食天地作品。屬於智力卡中真正的好遊戲,加上那時買到的卡帶都是中文版的,這也變相讓玩家更加能接受這款作品。
遊戲劇情在大綱上相比吞食天地1縮減了不少,跳過了黃巾之亂和討伐董卓,也沒有伐吳劇情。但是在剩下的劇情上卻做得更加的精細,讓整個遊戲劇情非常流暢
吞食天地2的劇情為:河北篇,荊州篇,赤壁之戰,荊襄篇,西蜀篇,伐魏。看起來並不是很多,但是因為劇情細緻,遊戲時間也不會少
在吞食天地2中,加入了陣型設定,讓遊戲更加的多元化,因為陣型的關係,讓玩家在戰鬥中可以淋漓盡致地發揮武將文官的特長。
遊戲中升級後,所有正常收到的將領都會增加兵力,至少不會出現完全不能上場的存在。當然,武力高智力高兵力高的才會成為玩家的主力,不走尋常路的可能就喜歡用那些非常冷門的武將文官。
謀略是越到後期越能體現價值,甚至可以說,遊戲後期完全就是文官的天下。當然,如果你能升到70級,那麼後期武將同樣不差。但是大多數玩家通關的等級就是48級
遊戲中的終極裝備在當時知道的玩家很少,比如青銅劍,李廣弓,刀這些,大多數玩家通關很多遍也沒有打出來過
在當時玩這個遊戲時,玩家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遊戲戰鬥流暢,劇情豐富,還能學到不少三國知識。恨就是被劇情卡住,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會出現卡點,下面總的說說吞食天地2到底有哪些地方當年讓玩家差點放棄遊戲
1.收孔明,遊戲第一個難點,誰能想到和孔明對話選擇否以後不能繼續按鍵,需要等3秒他才會自動醒來。
2.赤壁之戰使用秘法書,遊戲第二個難點,在當時隊伍7人的情況下,孔明當軍師自然不能上場,而秘法書又必須孔明使用才可以,關鍵就是當時並不知道秘法書必須孔明來使用
找血書,雖然有百姓提示陵墓二層怎麼走,但並沒有過多的留意,以致於在陵墓中繞來繞去也找不到出路破落雷計,找不到黃石公要的道具,即使找到了,也不清楚他說得上上下下左右上下需要用手柄的方向鍵來按這4點就是當年遊戲最大的難點,如果是自己研究破解了這些難點,那當時的成就感和喜悅現在應該還記得
可能有些玩家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吞食天地2會被稱為諸葛孔明傳,這是因為最早的日文版就是這個名字,日文版玩過的玩家不多,發行時間是1991年。同樣是由卡普空發行,而這也是卡普空在紅白機上發行的第二款吞食天地,也是最後一款。
日文版相比中文版,在劇情對話和戰鬥方面會更加流暢,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中文版中對話和戰鬥選擇時,會出現閃屏的現象,而在日文版中不會出現。
吞食天地2無論是劇情,戰鬥還是音樂,以當時的遊戲環境來說,可以說是一款非常好的遊戲,這也是即使時隔20多年,小編依然不能忘懷的原因
或許玩家對於吞食天地遊戲很熟悉,卻不知道為什麼叫吞食天地。在1983年-1984年,由日本漫畫家本宮宏志創作的三國題材漫畫作品,名字就是吞食天地。所以遊戲名字完全就是根據漫畫得來的
這部漫畫差不多70%是原創,而30%是東漢末年劇情。大致上講訴了劉備和孔明當了龍騎士後,分別得到了膽量和智慧,中間穿插了東漢末年的亂世,最後登上泰山封禪成為聖天子。漫畫一共7卷,結束得有點突兀,差不多就是爛尾吧。
漫畫中的原創人物出現在吞食天地1中,當時沒看過漫畫,根本不知道火虎這些是虛構人物,甚至有玩家以為五虎將就是火虎,水虎,木虎,土虎,金虎。
同樣漫畫中劉備的武器也出現在吞食天地2中,那就是怒龍劍。
按照漫畫中的人物長相,吞食天地1比較符合,而吞食天地2人物做得更加精緻
說到這裡,差不多就結束了,如果你對於吞食天地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分享
謝謝你的觀看,通過文章,希望可以勾起你曾經美好的回憶,讓單機時代帶你回味經典
本文由單機時代原創,喜歡的朋友請關注一下,單機時代極力分享優秀的懷舊單機遊戲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