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文力推工業大數據發展 傳感器、5G迎新動能

2020-12-15 RFID世界網

9月4日,工信部發布了《工業大數據發展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工業大數據資源體系、融合體系、產業體系和治理體系,並設置了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培育3-5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供應商、創建一批推動工業大數據集聚發展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具體目標。

  今年全國兩會,「工業網際網路」首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業網際網路正成為諸如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重點發力的領域,也是新經濟的藍海,而工業大數據則是工業網際網路的「糧食」。在業內人士看來,工信部《徵求意見稿》的出臺正當其時,有助於解決工業大數據行業當前存在的「數據孤島」、基礎設施缺失等一系列問題。

  5年建成工業大數據體系

  工業大數據是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正在對製造業生產方式、運行模式、生態體系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推動工業大數據發展,是促進工業經濟向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轉變的關鍵。

  對於大數據產業發展目標,《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工業大數據資源體系、融合體系、產業體系和治理體系,形成從數據集聚共享、數據技術產品、數據融合應用到數據治理的閉環發展格局,使工業大數據成為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和創新引擎。

  《徵求意見稿》還設置了一系列「具體目標」。在數據資源高效匯聚方面,將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製造強國產業基礎大數據平臺等國家級基礎工業數據資源平臺。在融合應用繁榮發展層面,將培育3-5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增強技術實力方面,將形成一批技術先進、可滿足重大應用需求的大數據軟硬體產品,創建一批推動工業大數據集聚發展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

  另外,為完善工業大數據治理體系,《徵求意見稿》提出完善工業大數據法規標準、推動工業大數據分類分級管理等強化發展保障。比如,組織開展工業大數據分類分級、全生命周期處理、數據管理等標準的研製工作,促進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等各類標準之間的銜接配套;制定《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實現數據的差異化管理。

  打通「三網」是關鍵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數據。」A股一家主營人工智慧的大公司高管從自身實踐出發如此對記者分析稱,目前各企業依然是「數據孤島」,並不會給工業大數據公司「分享」數據,自己也面臨沒有足夠的數據量,無法進行大數據分析,也無法對數據供應商提供增值服務。此外,工業大數據還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完整的難題。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很大,而現狀則是,最基本的底層控制設備和設施也不完整,比如數據採集的通訊設施、傳感器設施等。

  「解決目前瓶頸的辦法就是打通『三網』。」上述高管人士認為,工業網際網路實際上就是企業內網、企業外網、企業控制網等「三網」的互聯互通;企業第一要務是建立自己的基於雲(公有雲和私有雲)的三網,第二就是開啟數據搜集、清洗等工作,第三則是賦能產業,包括將數據分類後分發給不同的使用者、提供數據增值服務等。

  「這其中蘊含了巨大的商業機遇。」在企業控制網端,則需要網絡設施、通訊設施、基礎的計算存儲和交換、MES等軟體、端到端設備等設施,又涉及數據採集的傳感器等,這將催化雲計算、邊緣計算、智能傳感器等產業。

  「行業處於初級階段,還需要很長的發展期。」對於工業大數據產業前景,上述高管認為,行業前景毫無疑問一片光明,但基於面臨的瓶頸、困難,產業發展可能比預期的要慢。

  傳感器、5G等迎新動能

  發展大數據產業,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徵求意見稿》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落地方案,傳感器、5G、NB-IoT等迎來新的發展動能。

  在構建工業大數據資源體系層面,《徵求意見稿》提出,推動工業大數據全面採集,支持企業加快部署傳感器、射頻識別、數控工具機、機器人、網關等數位化工具和設備,提升設備數據、產品標識數據、工廠環境數據等生產現場數據採集能力。推動工業大數據傳輸交互,將推動5G、NB-IoT等技術在工業場景中的應用,推進IPv6規模部署,改造升級工業企業內外網絡。

  據介紹,傳感器是一類將環境中的自然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半導體器件,是數據的採集入口,是物聯網、智能工業、智能設備、無人駕駛等的「心臟」。目前,智能傳感器已取代傳統傳感器成為市場主流(佔70%),其中,MEMS傳感器更是備受重視。未來物聯網、自動駕駛、工業網際網路都將是MEMS傳感器發展的重要動力。「智能傳感器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會應用非常大,需求也會非常大。」有智能製造公司人士如此表示。

  已經有上市公司提前布局MEMS傳感器業務。漢威科技今年曾公告,公司以自有資金1223萬元通過股權受讓方式收購山西騰星傳感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向山西騰星原股東王曉平等支付終身競爭限制補償2000 萬元。有研報認為公司此舉是全面強化傳感器主業實力。此外,華燦光電2018年併購美新半導體,切入MEMS傳感器領域。該公司2019年的半年報披露,子公司美新半導體的加速度傳感器在工業領域被用於汽車自穩控制系統、機械控制和工業控制等,在消費領域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高精度磁傳感器被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無人機等領域。

  另外,一系列的「共性平臺」及技術也將迎來發展機遇。《徵求意見稿》提出,將推動工業大數據合作共享,將支持各地優勢產業上下遊企業與第三方機構加強合作,探索建立簡單易行、用戶友好的合作共享機制,鼓勵通過免費共享與付費購買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實現數據的互訪互操作。

  具體來看,工信部將指導建設國家工業基礎數據資源平臺建設工程,包括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重點產業及重大工程資料庫等,鼓勵企業、研究機構等主體積極參與區塊鏈、安全多方計算等數據流通關鍵技術攻關和測試驗證,降低工業大數據流通的風險。

  《徵求意見稿》還提及,組織開展工業大數據重點行業應用試點示範,支持能源、航空航天、建築、鋼鐵、化工、工程機械、消費電子、家電、紡織服裝、食品追溯等重點行業企業探索各具特色的數據應用模式。結合重點行業應用示範,梳理遴選重點企業數據應用標杆,面向地方和行業企業加大對接和推廣力度,複製推廣典型應用。

  可以預見的是,《徵求意見稿》有望加速推動中國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這事關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前景。「工業網際網路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和技術條件,將對實體經濟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馬化騰曾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如此說。

1

相關焦點

  • 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苗長興一行蒞臨九次方大數據,共推...
    8月7日,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苗長興、副主任羅俊章、會員部處長李方一行蒞臨九次方大數據北京總部考察調研,與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王叄壽針對如何運用大數據技術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與服務展開深入探討,並就共同推動中小企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 盤點工業機器人常見的六種傳感器類型
    12月14日,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孫峰在安徽蕪湖舉行的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上表示,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996臺,同比增長了21.7%;今年1到10月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產量達到56604
  • 2019年5G終端必現身 工信部將發5G臨時牌照!
    但由於牌照遲遲沒有音訊,導致人們對於國內5G終端設備的出現並不報以積極的態度,然而,就在開年後不久,工信部給了我們這一信心!近日,央視新聞在採訪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時表示,今年我國將進行5G商業推廣,一些地區將會發放5G臨時牌照,至下半年,還將用上諸如5G手機、5G平板電腦等商業產品。
  • 深度研究——「新基建」之工業網際網路,工信部10大工業互聯平臺
    >1.邊緣層:主要功能——數據採集,構建平臺的數據基礎;2.平臺層:主要功能——大數據處理、數據分析;3.應用層:主要功能——形成不同場景、不同行業的工業APP;硬體設備領域,目前大型工業傳感器、晶片、工業機器人等主要由美、日、德等公司主導;如傳感器領域的霍尼韋爾、MEAS,晶片中的英偉達、英特爾、AMD,工業機器人領域中的ABB等等。
  • 一文看懂稱重傳感器和力傳感器區別
    打開APP 一文看懂稱重傳感器和力傳感器區別 發表於 2019-09-27 10:57:13   力傳感器:   力傳感器(force sensor) 將力的量值轉換為相關電信號的器件。力是引起物質運動變化的直接原因。力傳感器能檢測張力、拉力、壓力、重量、扭矩、內應力和應變等力學量。
  • 浙江樂清:打造傳感器「新名片」
    到2035年,全球將有超過1萬億個IoT設備可在雲端保存傳感器數據。   抓住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有利時機,樂清充分發揮政府在產業初期的主導推進作用,並逐漸培養出重點企業帶動和先試先行的市場應用等優勢,形成了高低壓電器、電子信息等特色優勢產業,湧現出了以正泰集團為代表的一批電氣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合興集團、致威科技、國威科技等汽車電子骨幹企業,金龍機電等微特電機領軍企業。
  • 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工信部2019年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產品...
    212號),四方光電憑藉多年來在智能氣體傳感器領域的自主創新、先進位造、質量管控等硬實力,獲得國家工信部2019年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示範企業,標誌著四方光電智能氣體傳感器成為國家新型戰略產業鏈、供應鏈基礎關鍵部件。
  • 政策力推「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發展,這些概念龍頭股搶佔先機
    1月5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指出,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十三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長16.6%,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67%。肖亞慶表示,在產業數位化方面,要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聚焦10個重點行業,形成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爭取在更多工業企業落地。抓好工業大數據發展,構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
  • 「數據之母」——傳感器行業 應該如何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經歷了由政策推動的短缺經濟和由資源推動的過剩經濟,一舉成為製造業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已邁向以傳統產業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線、以數據為驅動力的創新經濟,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 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與可信邊緣計算...
    11月19日下午,由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聯合主辦,工業網際網路推進委員會、中國工業大數據創新發展聯盟、北京和利時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與可信邊緣計算專題」(以下簡稱「專題」)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
  • 盤點2020大數據下的工業網際網路:政企聯動激活內循環
    可提供從大數據採集接入、存儲管理、算法模型、分析計算到可視化展示的工業大數據平臺,對相關經濟數據分析預判,對相關指標做發展趨勢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預警和決策支持。此舉實現了由頂層設計輻射工業全產業鏈的重大成果。
  • 稱重傳感器張力傳感器測力傳感器品牌排行榜
    稱重測力傳感器演變考古資料證明,我國早在公元前16世紀(商朝、西周)時,就已有稱量物料質量的簡單衡器,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時期,《墨經·經下》中已對木桿秤有了文字記載。木桿秤已整整應用了3個世紀。時至今日,就我國來說,它仍然是一種民間最普及的衡器。而在工業發達國家,木桿秤已是一種難於尋覓的歷史文物了。
  • 工信部總工程師韓夏:將推動工業APP和信息消費發展
    【解說】12月15日,2020年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在湖南株洲舉行總決賽頒獎典禮。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表示,工信部將大力釋放消費潛力和內需動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工業APP和信息消費發展。
  • 工信部:開展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申報工作
    為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日前工信部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申報工作。通知強調,圍繞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民生大數據創新應用、大數據關鍵技術先導應用、大數據管理能力提升4大類7個細分方向,遴選一批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
  • 漳州「鏈式」招商 激活工業發展新動能
    圍繞「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做活做精產業鏈條招商,激活工業發展新動能,漳州全市工業轉型升級顯現高質量發展。地處龍海市的正新橡膠周邊正形成汽車集群產業。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漳州市緊緊圍繞「大抓工業 抓大工業」的目標要求,嚴格落實發展工業經濟的主要責任。但要如何在抓龍頭項目、鑄產業鏈條上下功夫?如何以工業項目大推進、大建設推動漳州產業發展的新突破、新提升呢?  「我們的做法是築巢引鳳築鏈條。」
  • 大數據時代必修課:讓傳感器採集的數據成為資產
    尤其是對於一些工業企業來說,從物聯網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用於預測分析、工業生產,這不僅是大數據時代下的必修課,也是推動企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包容性增長、可持續增長的強大驅動力量。而法米特的企業願景便是讓傳感器採集的數據成為資產。 法米特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於物聯技術的品牌,物聯網分析與傳統技術分析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使用的數據。
  • 工信部發布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雄安5G基站超270個
    豐田合成向IMUZAK投資5000萬日元   Cepton合作Dataspeed提供雷射雷達技術   OmniVision推雙模車用圖像傳感器   OmniVision推新款汽車圖像信號處理器   全球首次使用AR技術生產汽車
  • 工業領域應用的傳感器有哪些分類
    據預測,2016年-2021年,傳感器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為11%,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906億美元。小巧玲瓏的傳感器設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衝擊。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傳感器作為機械的觸覺,是實現工業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尤其在自動化生產過程中,這些毫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設備會將數據流轉化為意義重大的決策。
  • 智造頭條:工信部推進網絡數據安全,華為鴻蒙主要用於工業
    【工信部部署專項行動,提升網絡數據安全保護能力】近日,國家工信部召開全國視頻會議,深入部署專項行動,要求電信與網際網路行業提升網絡數據安全保護能力。工信部、各地區負責同志,各支撐單位負責同志,各基礎電信企業、部分網際網路企業相關負責同志,分別在北京主會場和各地分會場參會。會議解讀了《電信和網際網路行業提升網絡數據安全保護能力專項行動方案》。
  • 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如何搶抓產業數位化賦予的機遇,更好培育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