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文雀匯」後搖音樂節,今日正式開票+ 全陣容公布!『12月14 / 15』北京·糖果三層,各路後搖中堅力量將在此集結,以雙日雙倍陣容的形式,給樂迷們一次過癮的極致饗宴。
2019文雀滙後搖音樂節海報
Vision by :浮生若夢工作室
作為近年來在國內廣受歡迎的音樂形式之一,後搖滾從誕生之初便伴隨著不同定義,更是被形容為「搖滾樂中的怪胎」。
1991年,Slint樂隊發布的《Spiderland》與Talk Talk樂隊發布的《Laughing Stock》,被公認為後搖滾的開山之作。兩張專輯風格雖截然不同,但各自破舊立新的膽識和魄力都對後搖音樂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1994年,英國音樂評論人兼音樂史學家Simon Reynolds在評論Bark Psychosis的新專輯《Hex》時,提出「Post Rock」的概念。而後在前衛音樂雜誌「Wire」上,更多風格千差萬別的樂隊被他熱情納入後搖版圖。他堅信,一個輝煌的音樂時代正在拉開序幕。
1996年,被Simon Reynolds推崇備至的Tortoise,發布專輯《Millions Now Living Will Never Die》,成為了後搖音樂可被辨識的裡程碑。1997年,來自蘇格蘭的後搖「魔鬼」Mogwai,發行的處女專輯《Mogwai Young Team》,一舉打入英國專輯銷量榜單前80位,從此將後搖滾帶入主流視野。
2000年,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發行的雙CD專輯《Lift Your Skinny Fists Like Antennas to Heaven》,以帶有明顯跳音的刻錄碟形式流傳於大洋彼岸,影響了當時國內一批搖滾先鋒。其中就包括堪稱中國後搖/器樂搖滾先行者——上海樂隊「戈多」 與「布拉格」。
2002年6月「布拉格」樂隊發布《Printemps》,這張封面設計烏龍,專輯標題漏寫一個「s」的專輯,成為了上海後搖的第一張實體作品。
此後,惘聞、沼澤、48V、花倫等國內後搖中堅勢力開始陸續湧現,在廣大的後搖版圖中,找尋屬於自己的道路——融入中國元素衍生出獨具風格的本土化特色,或向技術更為複雜的數學搖滾等方向延伸,以不同表現方式共同構築起中國後搖音樂的獨特聲景。
2009年9月,在廣州舉辦的「聲銳」後搖音樂節上,中國後搖滾第一次在現場集體發聲。2011年10月22日,北京首個以『後搖滾』風格為主題的音樂節「MAKO後搖音樂節」,在麻雀瓦舍LiveHouse上演,再度集結國內後搖力量。
2017年12月,由「文雀音樂工作室」發起的第一屆「文雀匯」後搖音樂節,在北京糖果三層成功舉辦。匯集華人世界的優秀新老後搖樂隊,和廣大樂迷共同製造了帝都冬日最獨一無二的音樂現場,並延續成樂迷一年一度的後搖盛會。
在此之後,2018年北京草莓音樂節首設「後搖舞臺」,後搖滾的魅力開始在更大範圍內得到集中延展。同年12月15日,第二屆「文雀匯」後搖音樂節再度順利舉辦,「後搖滾」在國內獨立音樂場景中終於有了自己的專屬領地。與此同時,國內多個後搖樂隊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開啟巡演,將後搖音樂的蓬勃生命力不斷彰顯。
作為國內現存唯一的後搖音樂節,「文雀滙」在著力展現優秀後搖音樂與樂隊之餘,始終專注於華人後搖/器樂搖滾的推廣。在國外樂隊開始逐步席捲國內後搖演出市場的紛雜環境下,「文雀滙」為華人後搖音樂勢力開闢出一片專屬自己的靜謐領地。也為國內廣大後搖樂迷,構建了一個可以專注於精神體驗的音樂場景。
2019年12月14/15日,第三屆「文雀滙」後搖音樂節再度來襲,讓我們先從陣容開始,看看今年有哪些勁旅將成為你的「催眠大師」?
全陣容介紹:
12月14日
「沼澤樂隊」即使在世界範圍的搖滾領域,也堪稱蹊徑獨行、自成一派。2006年,沼澤樂隊開始探索融入有著古老歷史的中國樂器——古琴,並逐漸打造成古琴加搖滾三大件的經典範式。柏林WOMEX創始人Christoph Borkowsky曾形容,「沼澤是中國的Pink Floyd」。南美媒體Rockaxis Colombia將沼澤在南美首演評選為2017年度最佳演出之一,與U2、SigurRos等名團同列。
有著「京城後搖傳說」之稱的「文雀樂隊」成立於2008年,是中國知名的後搖樂隊之一。去年在籤約摩登天空後發行全新EP《廟雨連珠》。如今已是一支國內「OG」級後搖樂隊的文雀,不僅關注自身創作,更同時著眼於國內後搖音樂的發展。2017年文雀音樂工作室發起「文雀匯」後搖音樂節,並延續至今年第三屆,希望以此推動華人後搖/器樂搖滾的發展進程。
「鯨魚馬戲團」為李星宇的個人音樂人項目。李星宇希望透過創作傳達這樣的理念:「我永遠不會給自己設定框架,希望大家在我的音樂裡找到各自的影子,那些熟知的生活細碎,共同編織起的這個世界。希望大家聽到的,是來自一個真實的人說給自己聽、說給每一個人聽,與每一個生命所共通的、發自內心的言語。」
「仙童」是由吉他手董恕組建於2016年的一支個人後搖團。「感覺這個城市就挺後搖」 董恕說,「選擇做這種音樂和我們的性格也有很大關係,我們想找到一種適合我們的表達方式,即不想受別人影響,也不想隨大流。」2019年3月,仙童發布首張專輯《泳客》,收錄了包括《宇宙盡頭的餐館》《汙雲之夢》等作品。
「天聲」是一支來自於青藏高原的器樂搖滾團體。擅長將民族音樂元素與搖滾、電子、實驗音樂融合。自2012年組建以來,樂隊在創作中不斷進行創新與突破,致力於打造非同凡響且極具張力的音樂空間。多層次的元素組合與音樂中的對立衝突帶給聽者極大的感官體驗,也表達了天聲對生命以及社會的反應與思考,使天聲逐漸成為一支擁有獨立美學語彙的器樂搖滾團體。
終於,他們中不再有人能夠拿起「回龍觀學生」的樂隊標籤,在各自的十字路口上做出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出海部」—— 雖然對未來有所憧憬,但仍然在後搖、噪音和盯鞋的漩渦裡無法邁步向前;想要熱血地吶喊,卻只是晦澀難懂地表達出經歷過的和期待經歷的青春故事;望向大海的時候,眼前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是翩翻還是暗湧。
12月15日
「悽曠之情已沉為清逸之緒,悲賦之秋已澱為寒碧奕秋。」 —— 來自山東濟南的黑金屬樂團「葬屍湖」無疑是當代中國在營造音樂氛圍上最為出色的樂團之一。不論是全長專輯《孤雁》《奕秋》還是短小精悍的 EP《深庭》《弈秋》,都足以讓你徹底沉淪在他們所營造的優美、破敗、孤獨而黑暗的世界之中。此次文雀滙,葬屍湖將首次上演多首未表演過的曲目。他們將以「冬霾」為主題,在「冬至」來臨之前,以全新的樣貌帶給你一次絕佳的「冬日現場」。
作為「城市頑童」的「晨光廊」,音樂有鮮明的目標:洗滌現代人的心靈。他們對音色、和弦都有細緻的要求,必需是乾淨,正向的。與其鋪陳一塊隆起的波濤,不如維持一定的跑速向前衝,這就是浪漫得無可救藥的晨曦光廊。
「Fayzz」的音樂形式一直是一個沒有邊界的存在。資深音樂愛好者可能從中發現Post-rock、Math-rock、Chill out和Jazz的元素交織出現。他們妄想在一些傳統的音樂形式裡嘗試開闢一絲新的縫隙並將他衍生開來。有別於傳統後搖滾的世界觀,Fayzz更多去捕捉人群周遭細微的情緒波動。Fayzz的音樂不是一個能治療你的方式,只是帶你短暫逃離這堅硬固執的牢籠。
「話梅鹿」是來自香港的數學搖滾/後搖滾樂團,於2013的初春組成。話梅鹿的音樂帶著微微的夢幻感,旋律時而溫柔、節奏時而激昂,不斷變化的拍子和段落貫穿了他們的音樂。樂隊演出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的音樂節及Live House。
「shanghai qiutian」是由來自巴斯克的Enaut以及瑞士的Florian發起,建立於上海的數學搖滾樂隊。遵循著規則卻又打破規則的Math Rock風格,在人聲以及旋律優美的創作前提下,用奇數拍作為武器營救渴望自由的人。他們不願意被標籤「老外樂隊」所以在上海找了三位中國樂手;不願使用英文單詞,從而以qiutian取代autumn作為樂隊名,並吟唱中文歌詞。19年10月,他們已將巡演腳步踏向了歐洲。
組建於2015年的「16層」,作為京城器樂搖滾的後起之秀,在短時間內受到了大批樂迷的推崇和好評。2018年籤約摩登天空,次年發行首張正式專輯《鹿亦微燈》。他們將後現代解構主義落地於音樂形式,在樂句編織的城市場景中融入人聲元素,呈現多層次的衝擊和新鮮聽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器樂美學體系。
「後搖」,這個由樂評人創造出的名字,如今作為一種影響力頗為廣泛的音樂風格,以其獨特的生命力,收穫著越來越多的忠實樂迷。此屆「文雀滙」,你將在器樂交織的綺麗聲景中,見證華人後搖/器樂搖滾的新發展,與這些優秀勢力一道,構筑後搖音樂在中國更廣闊的未來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