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來,儘管內需增速放緩,外需復甦緩慢,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仍存在,但許多紡織企業仍然能夠積極根據市場形勢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產業升級,迎來逆襲良機。
近年來,儘管內需增速放緩,外需復甦緩慢,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仍存在,但許多紡織企業仍然能夠積極根據市場形勢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產業升級,迎來逆襲良機。作為行業發展的晴雨表,於10月在上海召開的2014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如期舉行。據了解,本屆展出面積達到175020平方米,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超3800家展商參展,展品涵蓋了各類正裝面料、襯衫面料、牛仔面料、休閒裝面料、女裝面料、內衣泳裝面料及輔料。
參加展會的不少企業向《中國紡織報》記者反映,中國紡織企業經歷過不少困難時期,應對困難能逼著企業產生智慧,很多行業創新的舉動往往出現在行業困難時期。通過加快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創新開發新品,一些紡織企業今年反而市場銷售額擴大,利潤增加。
面料企業成「快速反應部隊」
毋庸置疑,現在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世界,如果公司的新產品比主要競爭對手的同類新產品上市晚上幾個月的話,在很多行業就意味著很難再有勝出的機會。在今年上海秋冬面料展中,不難發現——快速開發和加速上市新產品,並快速取得預期的投資回報已成為許多企業孜孜以求的目標。
「不少服裝企業、供應商的第一選擇就是繽曼。」紹興縣繽曼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辦龔威在與《中國紡織報》記者的對話中一直難掩自豪地笑容。據龔威介紹,如今繽曼早已開發完2015春夏乃至秋冬的所有面料設計,甚至2016春夏面料都已塵埃落定。如此迅捷的速度,讓大部分同行企業對此望塵莫及,「繽曼不滿足於只被稱為『時尚』面料企業,更希望成為引領潮流趨勢的面料企業。」 龔威總結道,「今年我們的銷售情況穩中有升。」據了解,Bellvilles、拉夏貝爾、太平鳥、秋水伊人、樂町等服裝品牌都是繽曼的忠實用戶。
所謂「快速反應」不只是儲備了「產品」,而是準備了各種「要素」,在用戶提出要求時,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時「組裝」,提供所需服務或產品。常州東恆印染有限公司顯然深諳此道,公司副總經理李中華告訴《中國紡織報》記者,現在東恆從客戶下單到提供樣品,開發環節只需一星期便可。「坯布大概2~3天就可以完工。」短短的7天看似簡單,背後則需要有公司上下協調、相互支持。李中華表示,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時候,企業更應該注意平時積累、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進行結構調整。
功能性環保面料繼續唱響「上海灘」
隨著綠色環保等健康理念的普及,不難發現眾多紡織企業拉開了創新求變的序幕,力求在環保面料上大下功夫。
海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次展會帶來的新型生物纖維舒彈絲便吸引了展會眾人的目光。「舒彈絲是由海興和美國杜邦公司合作開發成功的彈性短纖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能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生物質彈性短纖維。」 海興市場部產品經理高越向《中國紡織報》記者介紹道:「與傳統的氨綸彈性面料相比,舒彈絲既能賦予面料足夠的彈性以滿足消費者舒適的穿著體驗,又能防止面料鼓包、鬆弛。無論是多次拉伸、陽光下暴曬或者是經過苛刻的洗滌,舒彈絲獨特的分子結構和物理形態都能確保面料的彈性持久、穩定。」
同樣主打環保牌的還有上海裡奧纖維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據參展人員介紹,本次公司主打裡奧竹纖維,該產品具有高強力、天然抗菌抑菌性、抗紫外線等功效,集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的特點於一身,表面光滑圓潤,手感更加爽滑、纖維的光澤度也表現的更好。
致力於成為差別化纖維領軍企業的上海德福倫化纖有限公司,本次帶來的功能性面料更是多種多樣:咖啡炭纖維、超仿棉纖維、庫思瑪涼感纖維、遠紅外纖維、PTT纖維、負離子纖維、銀離子纖維……在總經理楊衛忠的眼裡,再生聚酯纖維已經隨著石油等自然資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不斷增加的需求量,成為市場潛力巨大的一種纖維產品。對於德福倫來說,開發出多種適合下遊應用企業的差別化纖維產品,是公司未來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展會採訪,《中國紡織報》記者了解到,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歐洲的經濟不景氣也給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遇。很多企業從今年開始展國際市場,擴大了外銷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