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前沿的科學探索將在西湖大學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2020-12-16 澎湃新聞

10月20日,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在浙江杭州西湖區宣告正式成立。現年51歲的著名結構生物學家、原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擔任西湖大學首任校長。在成立大會上,施一公發表題為《磨礪以須,倍道而進》致辭。

以下為致辭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我們相聚西子湖畔,共同見證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在今天,2018年10月20日,正式揚帆起航!

首先,我謹代表西湖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對前來參加成立大會的各位嘉賓,教育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各級領導,國內外大學校長和院校及研究機構代表,西湖大學董事會成員、顧問委員會成員、西湖大學榮譽校董和捐贈人代表,以及助力西湖大學創辦的朋友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向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西湖大學籌建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一、西湖之夢——大學的定位和目標】

從春秋戰國的古聖先賢到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教育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歷史上始終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40春秋,中國的高等教育總體取得長足進步,尤其是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的公立大學,多方位與國際一流接軌。但目前中國大學的現狀和可預測的未來發展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大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也不能滿足中國可持續發展和經濟轉型對尖端科技的需求。今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要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西湖大學,在科教興國的新時代為夢想應運而生!2015年3月,七位倡議人向習總書記遞交了《關於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型大學的建議》並得到積極批示。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設立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希望做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一直面臨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的困擾。西湖大學遵循「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借鑑國際化的做法,翻開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通過自己的實踐與探索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提供借鑑和參考。

西湖大學希望成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學校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創造了中國高校從博士生再到本科生培養的先例;聘任世界一流科學家,用一流科學研究支撐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西湖大學希望成為世界前沿科學技術的引領者。學校堅持發展有限學科,特別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強化基礎研究,努力實現原始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大突破。

西湖大學希望成為國際化的高等學府。在充分考慮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大學所有規章制度的設立都將遵循國際化的標準,在教學科研、行政服務、後勤保障、校園文化等各方面都將充分體現全球化的特色,成為世界範圍內學生學者鍾愛的家園。

【二、西湖之始——大學的籌建情況】

作為西湖大學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於2016年12月10日先期成立。依託西湖高研院,大學的創建工作在校園規劃、師資引進、人才培養、制度建設、資金籌措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西湖大學在杭州雲棲小鎮已經擁有一個佔地66畝的創建階段校區,也稱雲棲校園,可以容納120個獨立實驗室和2000位科研及輔助人員,基本滿足大學前三年發展的空間需求。位於紫金港科技城的雲谷校園已經於今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首期建築面積45萬平米,預計於2021年底交付使用,可容納300個獨立實驗室和3000名博士生。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之大,而在大師之大。西湖大學面向全球的學術人才招聘從2016年7月開始,截止今年9月,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五千多份申請,目前已有來自13個國家的68位優秀科學家籤約加盟西湖大學。這批創校教師,主要分布在物理、化學、工程、信息、生物、基礎醫學等學科,在各自研究領域擁有世界領先水平。從今天起,他們正式成為西湖大學理學院、工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的奠基教師。

被稱為「西湖一期」的首批19位博士研究生已於2017年9月在西湖大學註冊入學;今年8月26日,我們迎來了「西湖二期」的120位博士生。這139位同學無一例外地都曾擁有多種選擇,但他們為了追尋心中的夢想、都毫不猶豫地來到初創期的西湖大學開啟自己的科學生涯。

秉承教師治學,行政理校,學術導向決定行政服務的治校方針,西湖大學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國情而又與國際接軌的規章制度。職業的行政服務使教師免於事務性工作的繁文縟節;高效的科研平臺保障了尖端科學研究的順利進行;教師則負責制定大學治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並交與行政團隊和科研平臺具體執行。過去兩年,96位行政人員和159位科研團隊成員從五湖四海聚攏到了雲棲校園,作為西湖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努力工作,保障了大學的順利創建。

作為社會力量舉辦的大學,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是西湖大學發展的生命線。作為社會力量的代表,也作為西湖大學的舉辦方,西湖教育基金會面向大眾的募捐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善意理解和積極響應,為西湖大學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後盾。17位基金會工作人員,辛勤付出,使西湖大學無後顧之憂。

西湖大學是為中華民族的夢想而生!在這裡,68位創校教師,139位同學,96位行政人員,159位科研團隊骨幹,以及基金會17位工作人員,為了同一個夢想牽手同行、組成了一個擁有479位成員的西湖大家庭。眾志成城,夢想成真!

【三、西湖之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挑戰】

大學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大學通過教育和研究為世界打開新的視野,開創新的文化,培養有批判性思維而又富有社會責任心的人才,推動人類進步。

當今世界,人口的流動、信息的交流、觀念的撞擊、科技對社會的影響,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劇烈;每一個人也都逐漸具備了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能影響周圍世界的能力。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環境裡,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同時面對層出不窮的挑戰,怎樣才能培養出各行各業敢擔當、有作為的未來領袖?這是每一所大學都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展望未來,西湖大學將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科技評價標準、和現代大學管理機制的探索。我們會虛心向海內外兄弟院校學習、借鑑世界一流大學成熟的經驗;認真研判過去百年世界範圍內大學創立的經驗和教訓,取其精華、迴避陷阱,充分發揮我們的後發優勢。

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是西湖大學最根本的任務。大學創建的前六年(2016-2022),西湖大學只致力於培養博士研究生,依託優秀師資培養一批敢為天下先的優秀青年科學家,挑戰世界範圍內的科學難題,不斷推進人類的知識前沿。然而,我們深知,一所大學的靈魂無法僅僅用科技成就來體現。西湖大學將在2022年開始小規模本科生的培養;學生不僅要通識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也要了解世界和人類的發展與積累。唯此,才能夠批判性地思維,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切實增強社會責任感。

前沿的科學探索將在西湖大學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科學家對人類的文明和進步負有重大責任,今後十年,學校將聚焦理學、醫學、工學三個學科門類,實質推動跨學科交叉,深度創新,為世界和人類探索未知、開創未來。

西湖大學將建設鼓勵創新的學術評價體系。無論是學術論文的數量和引用率、還是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都不會成為西湖大學學術評價的主要指標;在這裡,對一位科學家的學術評價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劍指相關領域的最前沿以及實質性進展。這種評價機制所催生的人文關懷和學術氛圍,將形成西湖大學獨特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四、西湖之幸:感恩與致謝】

各位嘉賓,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落其實思其樹,飲其流懷其源。回望過去三年,西湖大學從一無所有到目前的雲棲校園,從寥寥數人的籌備小組到如今擁有479位成員的西湖大家庭,從一片空白到現在的科研設施初步齊備、尖端研究陸續展開,我深深感慨,並由衷感謝全社會的理解、鼓勵、關愛和支持!

首先要感謝黨和國家對西湖大學的關心和支持!過去三年,我們一直深感幸運,尤其感謝教育部,感謝你們對教育和未來的擔當,你們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保證了西湖大學夢想的起航!尤其感謝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西湖區委區政府以及三級政府相關各部門的各位領導和工作人員,我們慶幸當初選擇在杭州這座創新創業之城創辦這所新型大學,你們的全力支持和務實推動保證了西湖大學的順利起步!感謝杭州和浙江的百姓大眾;過去三年,我們充分感受到浙江「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精神特質!

衷心感謝海內外各大學院校和中國科學院各院所的支持,尤其是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的理解、支持以及兄弟般的無私幫助。沒有你們的支持和幫助,就不會有西湖大學的創立和發展!

作為一所非營利性質的新型大學,西湖大學的創辦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社會捐贈。今年7月,山東濟微中學年僅12歲的張子昊給我寫信,將他和兩歲弟弟攢下來的所有壓歲錢捐贈給西湖大學,希望自己能為大學創建出一份力。十天前,剛剛從美國堪薩斯城歸來的雷凱博士帶來了一張來自當地華人夫婦阮英鋼和李瓊丁的美元支票,他們的留言讓我感動「深知育人不易,能為你們建學校出點微薄之力是我們的福氣」。子昊年紀雖小,阮先生和李女士雖然和我從未謀面,他們卻和其他許許多多的捐贈人一樣,是西湖大學的同行者,也是最早看到西湖大學未來的一批人。

在此,我要對所有的捐贈人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感謝你們博大的家國情懷,始終關注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特別感謝所有的創始捐贈人,你們富而思源,為教育和公益事業提供了最好的企業家樣本;更要感謝你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企業家精神,與祖國偉大復興同頻共振!

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很高興地宣布西湖大學從2019年開始將設立四席永久性冠名講席教授的職位,其中包括一席「國華講席教授」和兩席「國強講席教授」,將授予西湖大學引進的世界頂尖教授。在此,我特別感謝楊國強先生和徐益明先生對西湖大學引智引才的鼎力支持!

我還要特別感謝在過去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白手起家摸索前行的西湖大家庭所有成員。我特別要感謝陳十一、饒毅、潘建偉、錢穎一、張輝、王堅、甘中學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戰友;特別要感謝以潘勳和楊文鑄為代表的一批對大學創建初期付出心血的同道;特別要感謝仇旻、許田、鄧力、朱曉芸、吉青克放棄你們自己原本舒適的職位加盟西湖大學再次創業、為打造一流的學術環境殫精竭慮!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每一位加盟西湖大學的學術人才和莘莘學子!自李牮博士從普林斯頓大學歸來成為西湖高研院正式入職的第一位教師那天起,我們建設一流師資隊伍的夢想就開始一步步變成現實。從程純等19位西湖一期的同學報到那天起,西湖大學培養創新人才的主戰場就正式拉開了帷幕。在這裡,你們將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來開啟西湖大學的前沿科學研究,求知、探索、厚德、擔當。作為探路者與追夢人,你們註定與眾不同!

【五、結束語】

縱有萬語千言,也無法表達出全體西湖人的感恩、渴求和期許。一路走來,所有的鼓勵和質疑,都讓我們更加堅定、更加成熟。親愛的各位同道,我期待著和你們風雨同舟、並肩前行,全力以赴去實現我們這一代人的科教興國夢想!

西湖大學來自於社會,服務於社會,也完全屬於社會和人民大眾。我們期待,十年、二十年之後,西湖大學將作為一所世界矚目的新型研究型大學,用自己的方式為世界文明和人類進步做出重要貢獻!

西湖已至,未來可期;道阻且長,我們迎難而上!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施一公:學術評價不看論文數量
    在西湖大學成立大會上,校長施一公發表題為《磨礪以須,倍道而進》的致辭,以下為致辭內容節選:  當今世界人口的流動、信息的交流、觀念的撞擊、科技對社會的影響,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劇烈;每一個人也都逐漸具備了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能影響周圍世界的能力。
  • 施一公校長:西湖大學捐贈名單,河南企業家最多
    作為我國新型高等學校探索的先鋒,西湖大學從出生就註定不平凡。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等一批有崇高理想的科學家共同發起籌建的,借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秉承"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等3個學院,堅持"有限學科"定位,注重學科交叉,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 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道阻且長 育人育心
    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議,西湖大學創始捐贈人皆擔任西湖大學創校榮譽校董,包括馬化騰、王健林等在內。會議任命劉旻昊為校董會秘書。西湖大學的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於2016年12月10日。今年4月,西湖大學獲教育部批准設立。西湖大學定位為「小而精、高起點、研究型」的民辦高等學校,主要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著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 「跨越時空的糾纏」:潘建偉、吳國盛走進施一公校長的西湖大學
    施一公致歡迎辭科學就是用來解釋大千世界、生活百科的原理。」帶著這樣的認識,杭州學軍中學高中生何星佑走進了西湖大學湖心講堂。9月5日,西湖大學湖心講堂公開課第一講「跨越時空的糾纏」在杭州開啟。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和科學史家吳國盛給觀眾帶來了一堂精彩的講演。在這裡,何星佑找到了答案。
  • 西湖大學舉辦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施一公:西湖大學立志成為...
    在開學典禮上,274名新生一一上臺,接受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們贈送的禮物。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致辭,闡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科學探索的重要意義,以及西湖大學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他說:「西湖大學立志成為一臺人類文明的孵化器,為傑出學者們提供思想碰撞、免除後顧之憂的寬容環境。」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許犁野是布裡斯託大學機器人專業碩士畢業生,在報考西湖大學之前,他已經被布裡斯託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不過,在看到施一公闡述的西湖大學的辦學理念之後,他選擇了西湖大學。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開學典禮演講全文
    今天是西湖大學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校長施一公的一段演講視頻火上了熱搜,他說:「做誠實的學問是科學研究中一條不容突破的底線。」隨著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於洪濤教授的全職加盟,西湖大學三大學院的掌門人全部到崗,三駕馬車交叉合作、爭先恐後協同創新的局面已然形成!如今的西湖大學,經過了百事待興的初創三年,已經進入了蓬勃穩健的發展期,兵強馬壯、躍躍欲試。
  • 西湖大學第二批120名博士生入學,施一公寄語他們八個字
    施一公對於在座「西湖一期」、「西湖二期」的同學們,施一公寄語他們八個字:求知、探索、厚德、擔當。並鼓勵他們,「求知就是要保護你的好奇心,培養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和能力;探索是要進一步拓展人類知識的前沿和邊界;同時還要厚德和擔當,在這個充滿誘惑、千變萬化的時代,我希望每一位西湖人可以做到『做誠實的學問、做正直的人』,而且要勇敢擔當,以天下為己任,義無反顧地在最前沿的科學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發明最先進的尖端技術,為中華民族、世界文明和人類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 開學季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回答:什麼是西湖大學的使命所在
    在這不同尋常的一年,在入學的第一天,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從新冠病毒說起,向大家闡述了西湖大學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的責任與使命。我們正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想在變局中開新局,科學與技術的價值和力量日益顯現。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格物致知、揭示自然規律;分析人類面臨的緊迫難題並提供解決方案;探索人類未來的重大問題並給出科學答覆;傳承並創造人類文明;這,正是大學的意義所在,也是西湖大學創辦的使命之所在!
  • 西湖大學成立:前6年只招博士生 學術評價不看論文數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主任杜玉波、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共同為西湖大學揭牌。  2015年,施一公等七位學者提交《關於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型大學的建議》,後成立辦校主體「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2018年2月,教育部批准設立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的目標是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世界前沿科學技術的引領者、國際化高等學府。
  • 施一公:西湖大學的博士生將不受畢業年限的限制
    近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上介紹了西湖大學的近況。他表示,目前有104位一流科學家籤約西湖大學作為博士生導師,334位博士生在讀。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 顏寧的老師,施一公主導下的西湖大學離成功還有多遠?
    2008年2月,已是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的施一公,婉拒了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研究員的邀請,放棄了美國國籍,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 施一公:學術論文數量不會成為西湖大學學術評價的主要指標
    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作為西湖大學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於2016年12月10日先期成立。西湖大學希望成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學校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創造了中國高校從博士生再到本科生培養的先例;聘任世界一流科學家,用一流科學研究支撐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 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全職執掌西湖大學
    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他同時表示,這是為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籌建中的西湖大學,「腳踏兩隻船」也不符合他一貫的做事風格。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錢穎一等10人於2015年發起,是西湖大學的前身與籌建依託主體,由施一公擔任院長。
  • 西湖大學舉辦2020屆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施一公:西湖大學立志成為一臺人類文明的孵化器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致辭,闡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科學探索的重要意義,以及西湖大學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許犁野是布裡斯託大學機器人專業碩士畢業生,在報考西湖大學之前,他已經被布裡斯託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不過,在看到施一公闡述的西湖大學的辦學理念之後,他選擇了西湖大學。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新身份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當選為浙江省歐美同學會會長。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施一公同時是歐美同學會總會的副會長和常務理事。圖片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對歐美同學會,有留學經歷的小夥伴都不會陌生,它是由中共中央書記處領導、中央統戰部代管的全國性留學人員組織,2003年增冠「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名。
  • 西湖大學開學 施一公為120名博士新生上第一課
    清晨進行環湖跑校長施一公送給新生八個字就在開學典禮前,清晨5點,施一公校長和西湖大學的幾位同事一起去西湖完成了11公裡的環湖跑。跑完11公裡,他就在開學典禮上邀請學生們加入:「我期待我們的西湖長跑隊伍日益壯大,並肩前行!」
  • 施一公為創建西湖大學狂投200億,揚言5年內力超清華,結果怎樣了
    他們將精力全部放到學校的發展建設上面,積極探索民辦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努力開展複合型人才培養質量,兢兢業業,終得回報,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學成立大會在杭州舉行。在施一公等人的努力之下,成功創辦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打造「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單位,擁有獨特的辦學理念,著力打造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一級學科,注意學科交叉,使各個學科之間相互融合,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精煉學科,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學科特色。
  • 西湖大學舉行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 施一公這樣說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致辭,闡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與技術的價值與力量,以及西湖大學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他說:「西湖大學立志成為一臺人類文明的孵化器,為傑出的學者們提供思想碰撞、免除後顧之憂的寬容環境,治學育人。」當前,隨著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於洪濤教授的全職加盟,西湖大學三大學院的掌門人已全部到崗,正進入蓬勃穩健的發展期。
  • 豪言五年比肩清北的西湖大學怎麼樣了?網友:施一公失算了
    而引發關注的原因不僅僅是商界名流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等人的鼎力支持,而是西湖大學的首任校長施一公在學校成立大會上放出豪言壯語:5年後比肩清華、北大,15年後實力不輸加州理工學院。言論一出,網友們議論紛紛,有的表示相信西湖大學的實力,並對西湖大學的發展寄予厚望;而更多的網友則持懷疑態度,5年後西湖大學真的可以比肩清北嗎?
  • 【長城評論】施一公掌舵西湖大學能否回應「錢學森之問」
    4月16日,在杭州舉行的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會第一次會議上,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該會議還確定了西湖大學第一屆校董會成員。韓啟德等21位候選人為西湖大學首屆校董會成員,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擔任校董會主席,現年96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擔任校董會名譽主席。  西湖大學,從籌建的那一刻起就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