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老人推著輪椅買站票,連夜趕去北京,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2020-12-17 饞茶壹胃

84歲老人推著輪椅買站票,連夜趕去北京,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從古至今,我們都聽到過很多動人的愛情故事,比如說梁山伯與祝英臺,許仙與白娘子等等,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愛情故事,有很多人都非常羨慕那種比翼雙飛的生活,歷史上也有很多文人,對那些愛情故事進行大量的文學讚美。

其實藝術源於生活,在生活當中也存在著很多平凡而又偉大的愛情,今天去跟大家說一位84歲的老人,他推著輪椅買站票,連夜趕去北京,原因讓人淚目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就在今年的1月份,在江蘇的淮安就發生了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84歲的喬老先生推著輪椅去到車站買票,由於春運期間人非常的多,去北京的票只剩下了站票,但是他還是堅持要去。

後來在工作人員的詢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喬老先生的老伴,因為患了肺癌在北京治療,這幾天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他就決定前往陪伴,之所以帶著輪椅,是因為他擔心自己在路途當中如果累壞了的話,就可以扶著輪椅前行,在這期間他還說出了一句非常感人的話:「我不能等她死了再去,我現在就要去看她」。

這句話讓在場所有的工作人員非常的感動,這位喬老先生也向人們證明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堅貞愛情,其實小編覺得,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小感動,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那麼就會活在感恩當中,也能看見更加美好的世界,各位小夥伴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84歲老人買火車票千裡看望癌症老伴:站票也行,我要去見最後一面
    1月14日,江蘇淮安火車站來了一位特殊的乘客,只見他佝僂著腰推著輪椅來到火車站。當售票員看到這位乘客蒼老的面容後感到非常的驚訝,因為老人是獨自一人來買票的,而且說話語氣似乎有些著急。據了解,這位喬大爺今年84歲了,這次買火車票去北京是為了看望重病的老伴。當記者詢問大爺老伴情況時,大爺的眼中充滿著無奈和悲傷。
  • 奶奶將5歲孫子栓垃圾車4年,背後原因令人淚目,網友抹把鼻涕
    導語:奶奶將5歲孫子栓垃圾車4年,背後原因令人淚目,網友抹把鼻涕 城市之所以美麗,還要感謝為城市默默付出汗水的環衛工人,環衛工人真的很辛苦,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工資也不是很高,可他們依然每天默默的工作,從沒有一句怨言。
  • 費玉清發表聲明退出娛樂圈,背後原因令人淚目!網友:心疼!
    費玉清發表聲明退出娛樂圈,背後原因令人淚目!網友:心疼!近日費玉清在微博上面發表了自己親手寫的告別信件,內容就是說要退出娛樂圈的聲明,讓很多網友大呼:「心疼」!「不要啊」!「我爸媽要傷心了」!退出娛樂圈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雙親紛紛過世,所以覺得在這個舞臺上面沒有了親人的關注,讓他感到無比的孤獨,表示再也無力前行。
  • 洛陽:迷路老人電動輪椅失控,7歲男孩衝上馬路關掉輪椅電源
    4月17日中午,在洛陽市宜陽縣城紅旗東路,一位迷路老人乘坐的電動輪椅由於操作失誤,在道路中間不停打轉。危急時刻,一位7歲男孩急忙跑上去,機智地關掉電源,迅速將老人推到慢車道,並和媽媽一起將老人安全送回家。
  • 「暖心」圖書館:閉館日為84歲老農一人開放,背後故事令人動容
    然而7月20日,恰逢閉館的麗水市圖書館卻破例為84歲的老農朱貞元敞開了大門,不僅如此,還讓老農無押金辦讀者證,破例外借十多本期刊。這背後又有怎樣暖心的故事呢?老人名叫朱貞元,今年84歲,是位普通的農民,年輕時曾在民辦學校當過代課老師,就在7月19日,他曾坐半小時公交、步行40多分鐘來到圖書館。
  • 八旬老人坐輪椅趕火車 艱難 鐵路職工熱情提供幫助 點讚
    全媒體記者 校愛玲 實習生 買淑敏李如意幫助老年旅客來到站臺上。劉女士供圖9月16日18時20分許,60多歲的劉女士和兩個姐妹帶著87歲的父親和83歲的母親來到開封火車站,準備乘坐K1063次列車前往重慶,其母腿腳不便坐著輪椅。由於當時正逢新兵乘車入伍,他們不能從綠色通道進站,要準時登上19時04分發車的K1063次列車有點困難。
  • 68歲老人用輪椅推患腦溢血後遺症的老伴鍛鍊,每天步行8公裡
    近日,攝影師騎行外出採風,回城的路上經過一個立交橋,老遠看到車流中一位穿黑短袖的老人,弓著身子使勁的推動著一輛輪椅在向前行走,輪椅上坐在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金色的夕陽照在兩位老人身上,一幅溫暖感人的畫面呈現在眼前。
  • 餵飯、換尿不溼、推輪椅...雲南父子帶兩個八旬老...
    本文原標題:《餵飯、換尿不溼、推輪椅...雲南父子帶兩個八旬老人13天遊6國!》雙口鋁鍋「終於到達昆明了,提心弔膽的行程終於走完。這次旅行對我和我家人都有著特別的意義。很多朋友問我去北歐是不是帶著愛人去,不,沒有,我和我爸帶著的是我的爺爺奶奶。」
  • 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背後原因令人淚目!每個人從小都有夢想,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做任何事情才會有動力,與時俱進的人是最出色的,不斷打造升級自己,與正能量的人為伍,這樣自己才會進步。自從進入科技時代,人們的生活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很多遙不可及的夢想都已實現。
  • 秦海璐也買不到火車票,站票也要湊合,蹲下來一樣優雅
    秦海璐作為新晉的金馬獎得主,最近風頭也是炒的比較足了,前幾天,這位新晉的影后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張照片,是她出門在高鐵上的場景,令人驚訝的是秦海璐竟然是在蹲在火車的地上。雖然蹲著不影響影后的美貌,影后就是影后,在鏡頭面前,時時刻刻都保持著自己完美的姿態,優雅絕倫,但是為啥影后要蹲在地上呢,不僅有人問道,是不是影后趕在客流高峰期沒有買到高鐵票,隨後影后在微博上回復予以確認,雖然態度比較侷促,可能也是有點小尷尬吧。
  • 澠池夫婦精心照顧百歲奶奶32年,推著輪椅去看戲有說有笑
    澠池縣張村鎮高橋村有一位叫張桂榮的老太太,今年100歲。老人一生無兒無女,一直希望身邊能有個孩子陪伴。由於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人來照顧他們,其孫侄女柴邦珍便留了下來(張桂榮系柴邦珍的姑奶),和張桂榮老人生活在一起。柴邦珍18歲結婚,其丈夫張友詳和她一起照顧張桂榮老人,如今已經32年。
  • 北京老人發明爬樓輪椅 來蓉捐給災區群眾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0日訊(記者 蔣亮)11月10日,六十五歲的北京退休老人李榮標帶著自己發明的爬樓輪椅來到成都並將其捐贈給地震傷殘老人。這種能爬樓梯的新奇輪椅一亮相,便引來眾多市民的爭相圍觀。
  • 老人希望怎麼改適老公園?電動輪椅別被攔,多建些「第三衛生間」
    天壇公園東門有無障礙通道,但電動輪椅不能入園。入園 電動輪椅不再被攔86歲的汪老爺子腿腳不便,外出活動要依靠電動輪椅。然而,恰恰是這臺帶給他諸多便利的電動輪椅,卻給他逛公園帶來了麻煩。北海公園是汪老爺子以前常去的公園。2017年10月中旬,北海公園貼出通知:為了保障安全,凡坐電動輪椅的遊客不得進入公園。無奈,汪老爺子只好轉戰他處。
  • 陝西農村:孝順孫子推著爺爺去理髮,10裡地12家店未能如願
    家住陝西農村的小五,怎麼也想不到,就簡簡單單推著爺爺剃個頭,竟會讓爺爺發這麼大脾氣。小五的爺爺今年84歲,腿腳不太方便,每天最大的娛樂活動就是拄兩根拐杖在門口曬曬太陽,或者在炕上帶著老花鏡看看報紙。如果想出去轉轉,必須得有人把他扶上輪椅,距離遠了,還必須得有人推著。
  • 13歲就已經是5個孩子的「爸爸」,背後真相卻令人動容,淚目
    5個孩子的13歲「爸爸」,年紀小責任大,背後原因卻令人淚目對於普通的孩子們來說,13歲這個年紀並不算大,剛剛只是從小學畢業,開始初中生活的年紀。但是對於有的孩子來說,13歲就已經必須要成長起來了。為了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們,他每天早早的就得提前起來給孩子們做飯吃,等到孩子們都準備好後,再分別送他們去學校。弟弟妹妹上學之後他也不能休息,他必須要回到家裡,處理家裡面的家務。
  • 輪椅上的老人無論怎樣艱難,都要來天安門看看,感受一下節日氣氛
    眼前的老奶奶來自甘肅,家人推著輪椅靠到離著天安門最近的柵欄旁邊,她默默地注視著天安門和毛主席像,久久不願意離去,一千多公裡的距離,沒有阻擋住她輪椅的行進,她手裡拿著一面小紅旗,像孩子一般,激動萬分。等到國慶節假期的時候,天門廣場和天安門前人流如織,這些坐著輪椅來的老人,就會淹沒在人海中,什麼都看不到,只能看人了。
  • 江蘇84歲老人,不顧冰冷河水和自身安危,跳河救起鄰居家3歲孩子
    據某媒體報導,12月3日,在江蘇無錫有一位84歲的老奶奶,不顧自身的安危,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當中,救起了鄰居家的3歲孩子,老人的英勇事跡被別人發現以後,一下就成為了當地的榜樣,網友們也為老人的行為紛紛的點讚,這麼大的年紀,不顧自身的安危,做出見義勇為的行為,實在是太令人敬佩了。
  • 電動輪椅沒電了!陌生人愛心接力幫八旬老人回家
    新華社瀋陽7月20日電(記者於力 於也童)電動輪椅沒電了,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孤身一人怎麼辦?好心人愛的接力,讓86歲老人順利回家。7月炎夏,這份正能量讓人們在酷暑中感受到陣陣舒心。19日,記者聯繫到了這位86歲老人孫明謙和他的女兒孫曉東,還原了當天「愛心接力」的全過程。家住瀋陽市和平區北市場附近的孫明謙因腦梗塞行動不便,平日出行依靠電動輪椅。18日,孫明謙沒有告訴兒女,自己坐著電動輪椅去北陵公園遛彎。「出去的時候電是滿格的,沒想到在公園裡遛了幾圈,到北陵公園南門出口上陡坡的時候,輪椅徹底沒電了,這一個小坡怎麼也上不去。」孫明謙說。
  • 60歲夫妻街頭賣煎餅,每天卻限量兩百個,背後的原因聽了心酸!
    60歲夫妻街頭賣煎餅,每天卻限量兩百個,背後的原因聽了心酸!這個暑假經常去接兒子去上補習班,在補習班的附近總能看到一對夫妻推著他們的一輛三輪車在做煎餅賣,這對夫妻都已經有60歲了。平時去接兒子下補習班回家,兒子都要炒著買著吃一個才肯回家。就這樣天天來他們攤上買煎餅也就和這對小夫妻熟了,他們做的煎餅很好吃,平時也是會有很多的顧客來這裡買煎餅吃,但是這對夫妻卻每天只限量賣200個,賣完就回家了。這讓我感到很好奇,生意這麼好怎麼只賣200個,是有錢不想賺嗎?後來得知了這背後的原因,讓人感到非常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