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母嬰期刊
「他怎麼套進去的,我的天哪!」
「別動,別動,別把小孩弄疼了。」
以上是一段消防員叔叔和孩子媽媽的對話,估計不用我多加贅述,你們也應該能將「故事梗概」,猜得「八九不離十」。
小孩子「調皮」玩鍋蓋,將其頂在頭上。不巧,玩著玩著,鍋蓋正好「卡」在他腦門上。為將孩子頭上的鍋蓋取下,家長嘗試了許多辦法。最終,是通過消防員往孩子頭上塗抹潤滑劑,才幫他取掉了這頂「新式帽子」。
看到這則視頻,網友們紛紛留言:心疼又好笑、看了這個我是啼笑皆非、雖然可憐但是真的好好笑……
確實,把這個故事當個「笑話」來聽,很可樂。但是,笑過之餘,我們是不是也會覺得哪有點不對勁?視頻結尾孩子頭上的鍋蓋是被取掉了,那如果沒有取下來呢?
估計,他會更「遭罪」。
「鍋蓋俠」故事的結局擺脫了鍋蓋的束縛。不過,也在提醒我們,在對待孩子安全性的問題上,家長一刻都不能「打盹」,否則遭罪的不僅僅是孩子,父母也可能抱憾終身。
有關兒童安全性的問題上,到底存在哪些隱患,需要家長注意呢?
1、喉嚨被食物卡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一個熱播劇,劇中男主的妹妹就是因為被核桃卡住了喉嚨,窒息而亡。
由於核桃屬于堅果類的食品,比較堅硬。所以,有的寶寶可能牙齒還未發育完全,不能進行充分咀嚼,就直接吞咽下去。此時,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幫助Ta排出「異物」,孩子短時間內就會因缺氧而窒息身亡。
除了核桃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食物,比如:果凍、湯圓、麻團、帶刺的魚……當孩子食用這些東西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發現異樣情況,應立即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排出異物。
2、溺水身亡
「天天晚上都哭,12歲了,能不想嗎?」
上面是一位父親在得知兒子溺亡後,每天心情的真實寫照。不幸的是,同時去世還有其他的兩位小朋友,他們的家長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擦去這段痛苦的記憶?怕是需要一輩子。
有數據顯示,中國溺水死亡人數居全球首位。
因此當孩子外出玩耍時,一定要叮囑Ta遠離水庫、河流等水位較高的地方,以防意外的發生。有些河流的水位比較高,孩子一旦落水,生還的機率很小。
3、車內窒息而亡
如果一輛車在26.7℃的陽光下,停放一刻鐘左右,車內溫度會達到42.8℃,容易導致車內人員患上「熱射病」。
它是一種因高溫導致調節功能失調,繼而引發神經受損的疾病,病死率很高。
也就是說,一名兒童,如果不小心在被父母反鎖車裡半個小時,由於車內溫度過高,Ta體內的調節功能很快就會「罷工」,繼而神經系統紊亂,導致休克、最後死亡。
危害兒童生命安全的事情還有很多,像誘拐、觸電、燙傷等等,我們不再一一列舉,接下來,主要想跟大家探討下,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1、安全教育既要常常講、也要實踐
有的父母可能會覺得,我天天叫Ta注意安全、注意安全,過馬路時靠邊走。可孩子根本不聽呀,還覺得我嘮叨。
即使被孩子嫌煩,父母也要常常給孩子講安全教育相關的話題。想要避免孩子對父母的嘮叨產生逆反心理。不妨,我們換個「主講人」。比如:給孩子買一些講兒童安全教育類的繪本,或者播放此類型的教育短片。每周固定一個時間,陪寶寶一起「學習」。
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數少之又少。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學校會經常組織學生進行逃生演練。充足的預演經驗使得他們在地震來臨時,可以有秩序地逃離,降低死亡人數。
2、兒童傷害預防SOS策略:看住了、管好了、用對了
國內有一部熱播劇,每天播放完就會登頂熱搜。網友紛紛吐槽劇中男主的媽媽的一系列歇斯底裡行為。其實,那些折磨人的行為究其根源,在於她原諒不了自己,當女兒被核桃卡住喉嚨窒息身亡時,她卻在外打麻將。
疏於關照孩子,釀成終身遺憾。這類事件時不時也會在我們身邊上演。其實,兒童受傷害的概率是可以人為降低的。父母,只要看住孩子、管好孩子、用對產品,就能人為降低兒童受傷害的機率。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
一起起兒童不幸遇難事件的發生 ,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鐘。對待生命,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自家孩子如果遇上了了以上某一種意外,受點皮外傷還好;萬一不幸喪命,父母得多悔恨。(作者:zqq11)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