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十年,鬱達夫小說獎走過十餘年,當作家聚攏而來之時,從浙江生長的作家,也在文壇煥發出勃勃生機。
12月7日,浙江省作協《江南》雜誌社、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六屆鬱達夫小說獎頒獎典禮在鬱達夫故鄉富陽舉行。
第六屆鬱達夫小說獎頒獎典禮現場獲獎作家遲子建表示,鬱達夫的作品為後世作家樹立可貴的人性書寫標杆。因為有了鬱達夫,富陽成為一座富有人文關懷的城市。第一次來到富陽的徐則臣表示,他對鬱達夫有更深刻的理解,從文學史中抽象的鬱達夫轉為生活中鮮活、飽滿豐富的鬱達夫。「一個獎重要的是能否讓作家感受到與某種文脈接頭,鬱達夫獎做到了。」
獲獎作家遲子建現場發言頒獎現場,一場有關《江南》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的研討會召開,全國各大文學刊物編輯、作家和學者齊聚,共議文學雜誌的當下與未來。在《江南》雜誌40歲生日之際,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發來賀詞,肯定《江南》四十年為讀者留下了美好回憶,祝願《江南》在這蓬勃如春的大時代,前路似錦,風光無限。作家莫言作詩祝賀:「江南好,輝煌四十年,奼紫嫣紅三千篇,酸甜苦辣二億言,誰不誇江南。」此外,王安憶、李敬澤、阿來、畢飛宇等作家都向《江南》雜誌發來祝福。
獲獎作家斯繼東現場朗讀《禁指》文學刊物一定要姓「文」「江南理應萬物生長,熱鬧紛繁,這是理想的文學圖景。」浙江省作協原主席程蔚東表示。他回憶,自己當時接任《江南》主編一職時,曾多次寫信向宣傳部門申請辦刊經費,終於將原來每年僅有幾十萬的經費提升到每年二百六十萬,讓這本文學雜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同為《江南》前主編的汪浙成回憶,《江南》曾面臨著極大的困難。辦理工作接交時,《江南》帳上只有五千元錢,連發稿費都還不夠,還欠著新華廠兩期印刷費。在全民下海經商的熱潮中,很多文學刊物放棄原先的辦刊宗旨,改發休閒小品、武俠偵破、兇殺言情、明星逸事。當時他所面臨的考驗是:《江南》是不是也要隨波逐流?
「《江南》作為純文學刊物的方針任務不能變,《江南》一定要繼續姓文,決不能移名改姓成為消遣性的文化刊物。」這是汪浙成的堅持。之後,《江南》重整辦刊思路,逐漸站穩腳跟。1996年,汪浙成在退休前夕,為促進繁榮全國散文創作,聯合湖州南潯經濟開發區舉辦全國散文大獎賽。「當一等獎獲獎作家莫言收到獎金時大為訝異,說他從未收到過這麼高的獎金。」通過這些活動,《江南》在全國作家中的知名度也日漸提高。
「如果當年《江南》被金錢所誘惑,如今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江南》前主編袁敏表示。身為韓寒《三重門》、海巖《永不瞑目》《玉觀音》等暢銷圖書背後的「金牌出版人」,袁敏成為《江南》主編,正是為實踐自己的文學夢想和辦刊理想。「當今社會,有著太多的喧囂和紛爭,更讓人遺憾的是,當這種喧囂和紛爭挾裹著金錢名利的誘惑呼嘯而來時,讓許許多多人對它無法抵擋。」在她看來,文學是城市與國家的金名片,人們需要栽培、孕育更好的文學土壤,讓文學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江南》雜誌創刊四十周年座談會既要保持文學品質,又要追隨時代腳步《十月》主編陳東捷直言,隨著新興媒體的發展,如今的文學期刊已經走過曾經的輝煌時代,但對於文學品質的堅持不能放棄。「未來《十月》雜誌也希望與《江南》一起堅守文學品質。」談起對《江南》雜誌的印象,《文學港》雜誌主編榮榮表示,《江南》有其獨特的風格,是當下最重要的文學期刊之一。「有一種風格叫《江南》雜誌的風格,有一種格局是《江南》雜誌的格局。」
聽到《江南》歷任主編回憶《江南》的創刊故事,陝西省作協副主席李國平的眼眶稍有溼潤了。「伴隨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洪流,《江南》正逐漸形成屬於自身的特色。」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江南》是最重視海外作家創作的刊物之一,體現了中國文學的胸襟,應和文學和世界共同體的概念。在當今的時代,文學已經超越純粹的文學概念,不斷追求、弘揚更有人文感情的內容。
在《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黃德海看來,文學的繁榮與發展,也與當下的機制有關。人們對文學的發展應給予更多寬容和支持,同時,他希望看到文學期刊容納更多新興文學體裁,讓更多新文體湧現,包括虛構、非虛構、散文、小說乃至更多類型,呈現對時代的真實刻畫。
「文學雜誌是有呼吸的,始終接納著文學圈的創造、交流、分享、創新。」《十月》責編季亞婭說。「辦一本優秀的文學雜誌,也是讓文學行業不斷綿延、發展的寶貴源泉。」《當代》責編石一楓提到,文學刊物是踏入文學行業的門檻。《江南》起源於浙江,在全國保持重要的影響力,對他個人的文學事業起到很大幫助。「感謝江南,敬佩江南,希望江南越辦越好。」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表示,《江南》雜誌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一本刊物,40年來《江南》雜誌發表了大量優秀的中國作家作品,這些閃閃發光的文字都是作家和編輯共同努力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江南》雜誌作為一個文學載體,保證了文學的主流性。同時,《江南》雜誌對新人作家成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的《江南》雜誌既堅守了文學品質,在辦刊上也有了新的創舉,鬱達夫小說獎影響越來越廣泛。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對《江南》雜誌提出了希望:作為文學承載者和表達者,文學期刊既要保持文學品質,又要追隨時代腳步,適應讀者需求,在新時代下秉承文學傳統,堅守文學追求,兼具前瞻性與創新性的敏銳目光,開創文學期刊的行進之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