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體育學院:探索體育院校深度參與教育扶貧新模式

2020-12-25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一、工作背景

2014年起,成都體育學院先後定點幫扶達州市達川區、米城鄉尖山廟村、吳家營村和樂山市峨邊縣建華村,以及對口支援西昌民族幼專,參加涼山州教育扶貧。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成都體育學院黨委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精神深入推進教育扶貧工作,將教育扶貧擺在突出位置,突出體育特色,堅持智志雙扶,探索出一條高等體育院校深度參與教育扶貧新模式。

(一)充分整合行業資源,大力推進峨邊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積極爭取行業資源提供資金,學校提供師資,實現優勢資源互補,加大體育教育扶貧力度和效果。學校聯合國家體育總局體彩中心、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對峨邊彝族自治縣開展「公益體彩 扶貧支教」項目,開展體育教育支教、特色公開課、大課間等工作,重點解決貧困地區長期存在的體育師資匱乏、體育運動項目單一、體育鍛煉方法不科學等問題。該項目實施以來,累計投入近300萬元,共派出260餘名師生長期駐地支教,支教課時量達6萬餘課時,實現了峨邊縣34所中小學支教工作全覆蓋,使峨邊縣體育師資匱乏現象得到有效改善,讓更多中小學生認識和了解體育運動、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培養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並注重引導青少年學生把這種良好品質轉換到脫貧奔康的偉大志向中去,構建了體育課程標準體系,學校體育在峨邊得到全面展開。

(二)聚焦辦學關鍵環節,助力西昌民族幼專快速發展。在承擔對口支援西昌民族幼專任務後,學校立足幫助其體育學科的快速發展,確定了以「體育專業、公共體育、衛生與健康、體育圖書資料建設」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統籌調配全校資源、先後派出兩批專家指導其申報體育類專業,幫助其理清辦學思路﹔籌措近50萬元資金用於購買專業體育器材設備和圖書文獻資料,幫助其提升體育辦學基礎條件﹔對西昌民族幼專體育教師開展專題培訓,派遣優秀專業教師支教並組建了男、女籃球代表隊,首次參加四川省高校聯賽就表現出了頑強拼搏、敢打敢拼的作風,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三)實施中小學體育扶貧,阻斷少數民族地區貧困代際傳遞。為助力涼山州打贏教育扶貧攻堅戰,向涼山州昭覺縣、布拖縣選派扶貧支教師生430餘名,對37所中小學開展為期3年的頂崗支教工作,累計投入近500萬元。通過體育教育支教、創新大課間、組織體育比賽等措施豐富貧困地區校園文化活動,布拖縣、昭覺縣中小學生已初步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體育師資不足和人才短缺問題得到有效改善,培養了當地中小學生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四)實施體育師資精準扶貧,解決人才短缺問題。為打造一支業務精、能力強、技術硬的體育教師隊伍,學校從2014年起投入40餘萬元,連續為峨邊縣、達川區舉辦6期體育師資培訓班,累計培訓達800餘人次,為兩縣(區)體育教師更新知識理念,提高專項技能和教學技能,提升體育教育及體育管理水平,打造出了一支帶不走的專業體育教師隊伍。

(五)開展體育基礎設施扶貧,點亮鄉村文明。將體育元素融合到基礎設施建設中去,啟動「成都體育學院點亮鄉村工程」,先後投入20萬餘元在建華村、吳家營村安裝太陽能路燈100餘盞,安裝了220盞院壩燈﹔捐贈4萬餘元修建520米的休閑健身步道,形成建華村健身步道環線﹔投入24萬元修建村級休閑體育廣場,加強體育場地建設、配齊體育基礎設施,使村民農務閑暇時有休閑健身之地。引導四川省搏擊運動協會、四川省運動舞蹈協會等協會向建華村和吳家營村捐贈10萬餘元設施設備和書籍。基礎設施建成使用後,村上參加健身走、跳廣場舞和鍛煉的群眾明顯增多,形成了良好的體育健身氛圍,有效提振幹部群眾脫貧攻堅精氣神。

(六)開展體育文化衛生扶貧,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在達川區、峨邊縣、布拖縣等地建成「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先後派出30餘支志願者小分隊400餘人次赴7個貧困村開展體育培訓、舉辦文體活動、關愛留守兒童等,投入50餘萬元資金,累計服務9000餘人次,進一步豐富貧困地區群眾文化體育生活,形成積極、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促進貧困村風氣好轉。組建醫療志願服務隊積極開展健康衛生志願服務,與峨邊、達川醫療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定期對合作醫院進行醫療培訓和指導﹔開展義務診療活動8次,累計捐贈醫療藥品10萬餘元,宣講醫療衛生健康知識,受益群眾5000餘人次。

三、經驗啟示

經過多年努力,學校扶貧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定點幫扶的達川尖山廟村、吳家營村、峨邊建華村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建華村還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2018年,學校被評為省級優秀「五個一」幫扶單位。

(一)充分發揮黨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學校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切實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先後召開50餘次黨委常委會、聯系會等研究部署扶貧工作,明確學校扶貧工作思路、方向路徑。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推動國家體育總局體彩中心、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與學校的合作項目。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先後40餘次赴峨邊縣、達川區、昭覺縣、布拖縣及幫扶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黨委號召全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近年來師生捐贈扶貧資金75餘萬元,捐贈慰問品價值20餘萬元。黨員幹部始終沖在扶貧一線,先後派出的6名精準扶貧幹部均為黨員,全校500餘名師生黨員直接參與體育教育幫扶工作。

(二)堅持智志雙扶,培育扶貧內生動力。脫貧攻堅不僅是各級黨委政府職責,更是貧困群眾自身的迫切要求,歸根到底還是靠扶貧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教育貧困是影響社會發展的深層次根源,扶貧先扶志,扶貧先扶智,推進教育扶貧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緊迫任務。學校積極推動貧困地區體育教育事業發展,不斷提升體育師資隊伍能力,讓貧困地區孩子能接受科學的體育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為服務地送去體育健康,培養勇於拼搏和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三)立足學校特色和優勢,強化頂層設計。高等學校扶貧工作既有「規定動作」,又有「自選動作」,尋求一條最佳幫扶路徑則是個關鍵問題。學校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辦學特色,強化頂層設計,探索出一條體育院校深度參與教育扶貧新模式,即圍繞「一個中心」、堅持「多點發力」、積極整合資源。堅持圍繞「體育教育扶貧」這個中心,聚焦中小學體育、體育師資、體育基礎設施、體育文化衛生等方面「多點發力」,積極整合資源,利用體育行業社會資源和學校優勢資源,形成合力。

(責編:羅昱、高紅霞)

相關焦點

  • 成都體育學院概況
    成都體育學院為原國家體育總局直屬的六所體育院校之一,現為四川省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院校,是國內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體育院校。學校本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區,毗鄰聞名中外的歷史名勝武侯祠。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餘人,博士與碩士研究生1300餘人。
  • 攜手MLB,德英樂教育探索校園體育新模式
    攜手MLB,德英樂教育探索校園體育新模式 德英樂教育首次聯合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簡稱MLB)舉辦「2020 MLB First Pitch長三角國際學校棒球聯賽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體育學院:守體育初心擔強國使命,探索
    守體育初心 擔強國使命山東體育學院主動探索服務奧運戰略新路徑近年來,山東體育學院秉承建設體育強國初心,自覺融入體育事業全局,以「對接需求、協同創新、集聚特色」為發展理念,主動探索地方專業體育院校助力中國特色競技體育改革發展的新路徑
  • 成都體育學院招生網
    成都體育學院招生網:http://www.cdsu.edu.cn/   【學校簡介】   成都體育學院是西南地區唯一的高等體育學府。原隸屬國家體育總局,現由國家體育總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學院前身系建於1942年的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1950年更名為成都體育專科學校。
  • 上海體育學院賀新春
    2020年,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以黨的建設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學校堅持以師生為本,同舟共濟防控疫情,確保人才培養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推動「三全育人」工作不斷深化,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一銀兩銅,在體育扶貧的廣袤大地上培育「行走的課堂」。學校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持續產出高質量決策諮詢成果,「社區健康師」項目積極培育主動健康新風尚,「科技冬奧」團隊助力冰雪項目備戰北京冬奧會。
  • 守體育初心 擔強國使命——山東體育學院探索服務奧運戰略新路徑紀實
    該隊在寫給山東體育學院的感謝信中說道:「25天的日照校區集訓,該校『全方位保障』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山東體育學院積極對接建設體育強國的需求,努力做到「服務保障『一體化』」。該校黨委書記王毅介紹:「中國的專業體育院校歷經60餘年的發展與競技體育共生共榮,具有建設「訓科醫教培」五位一體訓練基地的綜合優勢。
  • 成都體育學院召開在線教學階段工作總結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3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園)3月27日,成都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潘小非主持召開在線教學階段工作總結會,各二級教學單位負責人,教研室和教師代表,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質量評估中心負責人等40餘人參加本次騰訊視頻總結會。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五環模式」育體育匠才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發展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作為培養體育人才的主平臺、主陣地之一,大幅提升新時代體育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推進體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體育職業院校的使命所然、職責所在。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五環模式」育體育匠才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發展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作為培養體育人才的主平臺、主陣地之一,大幅提升新時代體育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推進體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體育職業院校的使命所然、職責所在。
  • 超競教育與山東體育學院完成籤約,打造本科電競教育新標杆
    山東體育學院副院長魏平、體育傳媒與信息技術學院院長兼黨總支書記張佃波、超競智庫秘書長、超競教育總經理邱基堂、超競教育校企合作中心商務總監晏潔、學院電子競技教研室主任閆紅橋等代表參加籤約活動。雙方共同就推動本科院校電競人才培養,深度推動產教融合,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建立健全企業參與的辦學體制等方面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關係。
  • 成都體育學院2018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
    經過70餘年的積澱發展,淬鍊形成了「以體為本,體醫滲透、體文結合」的鮮明辦學特色,學校現已成為在西南地區享有盛譽, 在全國廣有影響的體育院校。成都體育學院鮮明的專業特色和優勢,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完備的教學設施為學校學歷繼續教育的辦學和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成都體育學院舉行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仲祥)9月9日下午,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成都體育學院隆重舉行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該校全體校領導、在編在崗教職員工、學生代表參會,黨委常委、副校長鄔紅麗主持會議。
  • 首都體育學院用高教資源助力小學教育
    首都體育學院2017年「高參小」項目年終總結會日前在京舉行。北京市教委「高參小」辦公室主任甘北林,首都體育學院副校長駱秉全,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院長尹軍,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副院長陳鈞,安外三條小學、體育館路小學、和平裡第一小學、中古友誼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玉桃園分校、海澱民族小學項目負責人及教委督導人員等參加了總結會。
  • 中國最好的6所體育大學,北體一隻獨秀,成都體育學院排名意外
    北京體育大學辦學歷史:學校籌建於1952年,1953年舉行開學典禮,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3年8月,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財政部、國家體委聯合通知,確定「以北京師範大學體育係為基礎在北京成立中央體育學院」。
  • 成都體育學院2020年招生章程
    成都體育學院2020年招生章程  一、學校名稱:成都體育學院  學校代碼:10653  辦學類型:普通高等學校(公辦)  學習形式:全日制  層    次:本科  院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體院路2號  二、錄取原則
  • 15所體育學院的校訓裡,藏著這些體育精神
    成都體育學院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廣州體育學院創建於1956年,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體育院校之一。
  • 教育 體育
    【教育扶貧】1月,制定《2018年教育扶貧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和分工。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83年專科層次的攀枝花大學,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改建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攀枝花學院,2005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 託普學院與八所中小學、幼兒園籤約,將共同培養體育教育人才
    7月17日,四川託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與新都一中、天府新區煎茶小學、雙流縣黃龍溪學校等八所中小學、幼兒園籤訂校校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培養體育教育人才,著力提升四川省中小學體育教育水平。學院黨委書記楊秉楠、學院副院長黃海燕、陳元霞,院長助理陳浩出席會議,體育系相關負責人等參加。
  • 成都體育學院課程《桌球》上線「學習強國」平臺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嶽海鵬)近期,由成都體育學院四川省教學名師劉建和教授主講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桌球》教學系列,以微課的形式在「學習強國」平臺的「桌球教學」專題欄目中陸續上線,該課程是學校首門在「學習強國」上線的課程。這對學校課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學校課程建設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提升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 成都體育學院召開「一線兩翼」人才培養戰略座談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翔 袁歆越)9月15日,成都體育學院召開「一線兩翼」人才培養戰略暨術科院(系)科研工作座談會。該校黨委書記劉青出席會議並講話,黨委副書記潘小非,黨委常委、副校長何本祥,發展規劃處、教務處、科研處及各術科院(系)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