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北的寒冬裡,人們外出都裹著厚厚的羽絨服。在六個月寒冬的東北,人們外出更得裹得嚴嚴實實的。
在三個季節都是夏天的深圳,冬天白天平均溫度25℃,穿襯衣即可,天氣晴朗時,照常去海邊遊玩。有沒有羨慕?
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深圳的大梅沙。
對於深圳而言,大梅沙像一位成名已久的明星,令到過深圳的人,戀戀不忘,總愛提及。
前些天,給大家介紹的深圳楊梅坑,對於深圳而言,就像是一位後起之秀的明星。
大梅沙海濱公園,在1999年6月建成,位於廣東省深圳特區的東部。同楊梅坑一樣,大梅沙也是一處免費景點。不過,大梅沙需要先預約,再憑身份證入園。
冬天的深圳,有點兒像重慶的秋季,太陽曬著人,再也不炙熱了,人們也愛去戶外活動了,海邊自然是要去的。
冬天的大梅沙,即使中午,也不用怕曬。只是,這個季節,海水有些涼,最好別下海遊泳了。深圳的早晚之際,海風吹著,還是有些涼意,就要添加衣物了。
大梅沙的海岸線,長達1200米。沙灘上,沙子軟軟的,雖說不太細,不過,小孩子坐在沙灘上,玩起沙子來一樣的不亦樂乎。大人們可以在沙灘上散散步,或者安靜地坐下,看著碧綠海水中那一朵朵雪白的浪花,一波又一波地湧上海岸;再聽著譁譁譁的海浪聲,那可是大自然演奏的最美麗的音樂。
沙灘上,一溜兒大梅沙的拼音字母,除去冬季,大人和小孩子都喜歡坐在M字母下乘涼。其餘的字母,則成了他們的倚靠,斜依著看海,就當是一堵堅實的牆。
沙灘上,矗立著幾尊高大的天使塑像。站在天使塑像腳下,人們還不及天使塑像的小腿高。
那位藍色的天使正展翅欲飛;紅色那位天使,一隻翅膀高舉,頭微低地看著地面,好像在豎起大拇指表揚誰,一臉不服氣不行的樣子;黃色那位天使,抬起一雙翅膀,仿佛在翩翩起舞;紫色那位天使,高舉雙翅,低頭朝下看,似乎在說服誰;綠色那位天使,平展雙翅,身體前傾,像在跟小朋友們玩捉迷藏。
順著大梅沙海濱公園往西走,就是大梅沙海邊棧道了。海邊棧道長1000米。即使是旺季,這裡跟沙灘比起來,還是冷清得多。不過,站在這裡憑海臨風,在天氣晴朗之時,還可以看見對岸的香港。
走在棧道上,聽著海浪拍打礁石,探頭看海邊礁石,每一塊礁石都有刀砍斧鑿的痕跡。或許此刻還很溫柔的大海,說不定下一刻在風吹雨打之中,就露出廬山真面目來,開始猙獰地拍打著礁石,成年累月地拍打下來,造成了礁石傷痕累累的樣子。
夏天走海邊棧道的話,沒有遮陰的地方,容易被太陽曬傷。冬天天晴之時,到棧道走走,靜靜地看看大海,聽聽大海拍打巖石的聲音,反而很愜意。
大梅沙旺季在每年5月至10月,旺季時,大海沙的沙灘上,布滿密密麻麻的遊客,彼此擠得如同沙丁魚。在海水裡,那就更加地擁擠,一個個遊客泡在海水之中,如同煮了滿滿一鍋餃子。
在旺季的節假日,更加要建議大家錯峰出行了。
不如在淡季時,邀三五好友來自海邊,漫步沙灘,聊聊天,發發呆,也是極好的。
建議去海邊遊玩之時,大家多帶一個塑膠袋。這樣,自己在遊玩時產生的垃圾,就裝入塑膠袋內。離開之時,自行帶走塑膠袋,扔進附近的垃圾箱裡。
人人都這麼自覺的話,人與垃圾就不會一同泡在大海裡了。那樣的大海,真的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