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晚報消息 現在正值寒冷冬季,容易出現感冒發燒、季節性過敏等症狀。許多市民抱著「大病去醫院,小病靠藥房」的想法,更願意就近找家藥房買藥緩解症狀。近日,合肥市民宋先生反映,白天藥好買,一到深夜,滿大街的藥店通通關門,著急用藥的他只得「打的」找24小時藥房。
針對市民「深夜買藥難」的問題,前段時間,安徽省藥監局出臺了《促進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健康發展具體舉措》,明確藥品零售企業在註冊地址範圍內,可按照藥品儲存要求設置自動售藥機銷售乙類非處方藥,提供24小時便民服務。12月10日凌晨,記者探訪了多家24小時藥房。
【深夜探訪】
24小時藥房大多營業 藥品以家庭常備的應急藥品為主
深夜11時50分,瑤海區長江東路沿街的商鋪大多關門,只有與銅陵路交口的一家24小時藥房在黑夜裡亮著燈,藥店門頭的顯示屏上「24小時營業」的字樣和藥械廣告一起循環滾動著。店內,兩個藥師正在收銀臺前忙碌著。儘管已經快到零點,但「光顧」這家藥店的市民還真不少。
家在附近的張大哥說,這幾天著了涼,頭疼得厲害,家裡也沒有備緩解頭痛的藥,知道附近有家24小時藥房,就趕緊來買藥應急。張大哥剛結算完藥品,一位代買藥的「跑腿小哥」走進來,轉了一圈沒找到藥品,撥通了電話:「你好,你再和醫生講下需要什麼藥。」詢問完病人情況後,藥師從藥架上找到對症的藥品。
「剛才那位小哥是替家裡小孩發燒的女士代買退燒藥的。」這名藥師告訴記者,夜間賣出的多是腸胃、感冒、皮膚過敏等應急藥品。「夜裡買藥的人很多,店裡只有我們兩個人值夜班,也不敢打瞌睡,因為也有不少人過來諮詢,頭腦得時刻保持清醒。」另一名藥師則向記者「吐槽」:「夜班特別累,營業時間從晚上9點到次日早晨7點半。現在這個季節頭痛腦熱的多,有時候後半夜更忙。」
離開這家藥店,記者又在附近轉了一圈,發現只有這一家是24小時營業。儘管街頭藥店很多,有的間隔兩三家店鋪就是一個藥店,但大多已經拉下了捲簾門,停止營業。
相較於這家店的忙碌,阜陽路的一家24小時藥房的工作人員則比較「清閒」。「到了後半夜,基本沒什麼人了。但是得有兩個人守在這裡。我們倆就是分上、下半夜,交替值班。」記者看到,另一名工作人員已經在收銀臺旁支起的小床上睡下,顯然對這種「守夜」模式習以為常。
少數藥店標榜「24小時」
實際有些「名不副實」
記者沿長江路繼續探訪發現,大部分標著「24小時營業」的藥房都「如實」營業,但遠離老城區,記者還是發現了一些24小時藥店「大門緊閉」的情況。
凌晨零點48分,記者來到位於隆崗路的一家24小時藥房,儘管手機地圖上顯示這是一家24小時藥房,但此時卻是大門緊閉。再往北去,記者又發現了兩家「名不副實」的24小時藥房。門口「24小時營業」燈牌非常醒目,但除了作亮燈「指路」之用,只是形同虛設。記者上前敲了敲捲簾門,也無人應答。
隨後,記者上網查閱資料得知,合肥市有2000多家零售(連鎖)藥店,但開設夜間藥房的藥店不足30家。早些年,合肥多家連鎖藥房推出「24小時藥店」,來解決市民夜間急用藥的需求。但由於營業時間拉長,水電、員工工資補貼等成本增加,夜間營業額又不足以支撐成本支出,部分24小時藥店打起了「退堂鼓」,還有些沒撤掉「招牌」的藥店也提前結束營業時間。
藥房與自助售藥房同開
24小時自助售藥機「上崗」也遇冷
在合肥大藥房長江路店,這家24小時藥房亮著燈,但門上已是「鐵將軍把門」,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一名藥師正坐在收銀臺前。聽見記者敲門,這位藥師沒有打開門,而是隔著門詢問了藥品後,轉身去拿藥品和POS機。
記者正打算離開藥店時,看到主店面旁邊有扇打開的小門,裡面放置了兩臺自助售藥機,上面貼著「24小時自助售藥」的字樣。走近一看,售藥機裡都是感冒發燒、消炎、清火等家庭常用的非處方藥。如若購藥,只需要在觸摸顯示屏上選擇刷臉或掃碼支付,選擇售藥機內的藥品,付款完成後機器就會掉出市民所購藥品,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就能完成。
「24小時自助售藥機能降低我們24小時藥房的營業成本,也可以滿足市民的應急所需。」藥店工作人員表示,「雖然有24小時自助售藥,但是我們藥房還是安排人值班,因為夜裡還是有不少人來諮詢用藥。」
儘管設置了自助售藥機,市民們似乎還是習慣「問診買藥」模式。「我嗓子發炎了,過來買藥,我看到旁邊有自助機器,但是就怕自己買藥不對症,還是過來問一問比較保險。」李先生告訴記者。
和李先生一樣,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記者看到兩三位買藥的市民選擇敲門詢問。
【官方回應】
無權強制要求「24小時」
自助售藥機設置有範圍限制
探訪結束後,記者心裡有眾多疑問:是不是每家藥店都必須24小時營業?24小時藥店「名不副實」又該如何處理?
12月11日,記者電話諮詢了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管理處,負責人瞿德勇表示,「這是藥店的一種經營行為,我們監管部門無權幹涉,也不能強制要求零售藥店一定要24小時營業,目前只是提倡他們這樣做,方便市民夜間買藥」。
瞿德勇認為,24小時自助售藥機的出現並不能從根本上代替24小時藥房。「目前,24小時藥房營業時仍有店員值班,方便前來購藥的市民諮詢事宜,以及一些處方藥的購買」。
一方面是24小時藥房成本高,收益低,另一方面是市民夜間急用藥,合肥從2018年開始,嘗試通過24小時自動售藥機等方式來緩解這一難題。瞿德勇介紹,去年8月,合肥望江西路與石臺路西邊就設置了首臺「24小時自助售藥機」,也是安徽省首次「嘗鮮」。不過到目前,合肥24小時自助售藥機點位不多。「與24小時藥房一樣,監管部門目前無權強制要求各零售(連鎖)藥店設置24小時自助藥房。」瞿德勇呼籲,「這些藥房可以合理地設置自助點,解決市民深夜買藥難的困擾」。
針對11月2日安徽省藥監局出臺的《促進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健康發展具體舉措》,瞿德勇認為,市民可能會出現想法「誤區」。「24小時自助售藥機不會分布到居民小區、火車站、商店等一些場所」。
對於新舉措,瞿德勇的解讀是:「註冊地址範圍內」是監管的重點。「24小時自助售藥機只能設置在藥品零售企業,也就是藥房旁邊。」這樣一來,藥品的投放由藥房工作人員負責,確保藥品來源渠道和質量安全有保障。與此同時,對於藥品的特殊儲存方式也有藥店的專人負責管理。「有些藥品需要避光,有些對溫度有要求。設置在藥房旁邊,藥店工作人員既方便投放、更換,也實時了解售藥機裡的溼度、溫度等情況,確保藥品質量安全」。
相關連結
同城送藥服務開通 從24小時「營業」到24小時「服務」
為了解決市民夜間買藥難的問題,去年10月份,阿里健康與支付寶、安徽國勝大藥房合作,推出24小時送藥服務。繼杭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和武漢、成都之後 ,合肥成為了開通24小時送藥服務的第九個城市。
合肥市民夜間急用藥,可以通過支付寶搜索「送藥上門」或藥品名稱,系統會自動選擇有急送藥服務的門店,市民線上買單後,藥店會在規定時間內將藥品配送到位。
24小時送藥服務的開通,對於藥店來說,是24小時營業到24小時服務的轉變,只需要安排專人值班,保證藥品即時配送。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晚間送藥上門服務的門店覆蓋有限,距離過遠也會額外多出配送費用。
記者 胡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