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歲臺灣爺爺赴武大讀博:備考一月每天泡圖書館12小時
來自臺北的李常生,是今年武漢大學文學院的博士生新生,而且還是一位「爺爺」。他祖籍河北滄州,1949年生於江蘇常州,在臺灣長大,今年69歲。 7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見到了這位進入暮年仍求知不止的老先生。在武漢大學,他師從宋代文學專家王兆鵬教授,專研宋代文學、蘇軾文學。
-
69歲臺灣爺爺赴武大讀博:備考一月,每天泡圖書館12小時
來自臺北的李常生,是今年武漢大學文學院的博士生新生,而且還是一位「爺爺」。他祖籍河北滄州,1949年生於江蘇常州,在臺灣長大,今年69歲。7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見到了這位進入暮年仍求知不止的老先生。在武漢大學,他師從宋代文學專家王兆鵬教授,專研宋代文學、蘇軾文學。
-
蘇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蘇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來源:清心詩苑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到:「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是蘇軾被廣為流傳的一句經典名言。蘇軾七歲知書、十歲能文,被鄉親鄰居們誇讚為神童。於是,蘇軾難免有點志得意滿,就隨手寫了一副對聯「遍識天下字,讀盡人間書」,還將它張貼在書房門口。有一次,一個老人來家裡作客,看到了門上的對聯,就從袖筒中抽出一本書向蘇軾討教。
-
蘇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會形成一個人的人生格局
無論何時何地,蘇軾都有一種不畏艱難坎坷、積極面對人說的超然格局,這是因為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讓蘇軾形成了獨特的人生格局。【讀過的書】蘇軾自幼七歲知書、十歲能文,絕對是可以說是別人家的孩子,少年時便寫了一副對聯「遍識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張貼在自己的書房門口,足以可見蘇軾對自己的文採還是非常得意的。
-
武大華科新生數據公布!有人21歲讀博、有人51歲讀研
「00後」開始讀博「60後」與「00後」成為同窗……近日,隨著華科、武大開學新生數據也曝光了一起來看看華中科技大學今年,華科錄取了9619名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總體為1.31除了華中科技大學公布了新生數據今天,武漢大學也發布了新生數據武漢大學今年,武漢大學共錄取研究生新生9218人男女比例接近1:1年齡分布上博士生最小21歲,
-
武大華科新生數據公布:有人21歲讀博、有人51歲讀研
「00後」開始讀博「60後」與「00後」成為同窗……近日,隨著華科、武大開學今年,武漢大學共錄取研究生新生9218人男女比例接近1:1年齡分布上博士生最小21歲,最大51歲碩士生最小18歲,最大51歲詳情戳下圖↓↓↓(溫馨提醒:請翻轉手機觀看)
-
71歲「學霸」爺爺武大蹭課 立志80前戴上博士帽
原標題:71歲「學霸」爺爺武大蹭課 立志80歲前戴上博士帽 71歲武漢大學蹭課準備考研的「學霸爺爺」寇學東,現在成了一名傳播正能量的紅人。昨日,寇學東表示,立志在80歲之前能戴上博士帽。
-
很奇怪,有些研究生入學時不想讀博,但當畢業時,卻拼命地想讀博
可是當我們真的要面臨畢業時,發現越來越多當初不考研的學生最終還是選擇考研,而這便和一些碩士研究生入學時不想讀博,但到了畢業時,卻拼命的想讀博,有異曲同工之妙。 真的很奇怪,按照道理讀研的我們,思維已經足夠的成熟,但為何快畢業時,卻要推翻之前的決定呢?難道他們不知道讀博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嗎?難道他們不知道博士畢業很少能夠準時嗎?
-
當駱嘉杉遇上櫻花雨……武大迎來2020級本科新生
原來,父母為了不給孩子壓力,從來沒說過希望她考上武大。廖櫻花雨高考理科647分,原本填報第一志願的學校在湖南省的投檔線是645分,如果不是臨時改志願,她就會與武大擦肩而過。如今,她正式成為新設立的武大工科試驗班的學生,「武大就是我命中注定要來的學校!」
-
周一專刊「一路薦讀」第二十五期——與你一起品讀蘇軾:讀過的書...
這是蘇軾被廣為流傳的一句經典名言。蘇軾七歲知書、十歲能文,被鄉親鄰居們誇讚為神童。於是,蘇軾難免有點志得意滿,就隨手寫了一副對聯「遍識天下字,讀盡人間書」,還將它張貼在書房門口。有一次,一個老人來家裡作客,看到了門上的對聯,就從袖筒中抽出一本書向蘇軾討教。
-
學霸夫妻攜手進入武大讀博,兩人的碩士導師也是一對夫妻
他們從碩士時期相戀,雙雙考博進入武大開啟新的學術徵途,更巧合的是,他們倆人的碩導,也是一對夫妻。學霸夫妻攜手進入武大讀博兩人的碩士導師也是一對夫妻「我們剛結婚,就怕開學後太忙,沒時間!」 前段時間,武漢大學迎新點來了一對25歲的博士夫妻,他倆告訴記者,能一起考上武漢大學非常開心。
-
學霸夫妻,武大讀博
9月5日下午,武漢大學迎新點來了一對25歲的博士夫妻,他倆告訴記者,兩人所學的專業在武漢大學都很強,能一起考上武漢大學非常開心。雙雙收到武漢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8月9號,戀愛近8年的魏廣飛和陳慧芳領證結婚,因為「做科研很忙,要趁開學前把大事辦了」。
-
臺灣65歲「學霸阿伯」漳州讀博 鑽研閩南文化
這位「老學生」就是來自臺灣金門、現年65歲的吳啟騰。今年9月,他被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錄取,成為學校年齡最大的博士生。吳啟騰從小酷愛學習。他告訴記者,由於從小家境清苦,他又是家中長子,父親曾在其小學和中學期間兩度要求他輟學。「那時候我讀書總是第一名,老師輪流來家中勸說,都被父親趕走。」
-
學霸夫妻,武大讀博
9月5日下午,武漢大學迎新點來了一對25歲的博士夫妻,他倆告訴記者,兩人所學的專業在武漢大學都很強,能一起考上武漢大學非常開心。雙雙收到武漢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8月9號,戀愛近8年的魏廣飛和陳慧芳領證結婚,因為「做科研很忙,要趁開學前把大事辦了」。
-
臺灣70歲千萬富翁大陸讀博士 比導師還大6歲
臺灣70歲千萬富翁大陸讀博士 比導師還大6歲 這位70歲的學生認真地聽著課程,而授課的老師才64歲。黃祖申是四川大學目前年齡最大的在讀學生。 在學校,黃祖申是一位刻苦的老學者;在臺灣,黃祖申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據了解,黃祖申在臺灣讀完大學後,1974年開始在美國創業,後加入美國國籍。儘管有多重身份,黃祖申堅稱自己始終是一個中國人。
-
臺媒稱大陸現奇葩數學題:算完爺爺比爸爸大123歲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導 臺媒稱,「小明今年8歲,爸爸的年齡是明明的3倍,爺爺的年齡是爸爸年齡的6倍多3歲,爸爸、爺爺今年各多少歲?」11月4日上午,有江蘇宿遷網友在網上發布了這樣一道數學題,雖然答案很簡單,但算出的結果卻讓網友感慨:「生物老師看到後該哭了!」
-
19歲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情詩,不料卻流傳至今,讀完讓人臉紅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的文化,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隨口說出一兩句古詩詞,但如果要說最經典的詩詞還得是唐宋時期,當時是詩詞文化發展的頂峰,李白杜甫,李清照,陸遊等等耳熟能詳,特別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在詩詞方面做到了雅俗共賞,「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等等,
-
湖南大學69名準研究生放棄入學資格 「錄而不讀」是什麼原因?
該公示提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申請放棄入學資格,少數新生逾期未報到,以上共計69人,他們實際上是集體放了高校的「鴿子」,考上了研,不讀了。湖南大學起源於公元976年創建的嶽麓書院,是全國重點大學。很多人不理解,這樣的名校,為什麼一下子有這麼多準研究生「錄而不讀」?該怎樣妥善處理?
-
30歲北京在編行政人員,985大學博士已錄取,有必要辭職讀博嗎?
2019年7月12日,有個朋友在小西的文章評論留言:30歲北京專科在編行政人員,985學校博士錄取,該專業博士數量少,要辭職讀博嗎?最終她選擇脫產讀博,錄取她的專業和題主的性質有點類似,屬於"博士數量少"。但是,在她2018年畢業後,曾有去長沙幾所高校求職,結果不是很理想。"博士數量少"有可能意味著需求也少。最終,她選擇了1所大學先走"師資博士後"渠道,調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力爭博士後出站時留校任教。
-
湖南大學69名研究生新生放棄入學 業內曝背後原因
這則公示稱,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國、工作等個人原因申請放棄入學資格,另有少數新生逾期未報到,共計69人,湖南大學研究生院擬將取消這69名2019級研究生入學資格。湖南大學69名準研究生被錄取後,緣何會放棄入學資格?我國的法律法規又是如何看待這種「錄而不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