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高效能航空SAR遙感應用系統...
2012年10月16日,科技部在青島組織召開了「十一五」國家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重點項目「高效能航空SAR遙感應用系統」驗收會。 項目面向「西部測圖」、「國家自然災害響應」等國家重大工程與應用需求,以獎狀II飛機為平臺,開展了高效能航空合成孔徑雷達(SAR)遙感應用系統平臺總體設計和系統集成研究,完成了X波段雙天線幹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P波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PolSAR)、地形測圖處理系統、地形測繪應用示範系統、減災救災應用示範系統的研製,並先後在川西山區、遼東和膠東沿海進行了應用示範,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
航天「十二五」收官:高分四號發射 同類型衛星中「視力最佳」
高分四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工程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將顯著提升我國對地遙感觀測能力。至此,2015年19次航天發射全部成功,將45顆中外太空飛行器成功送入太空,中國航天發射「十二五」任務圓滿收官。 按照計劃,「高分四號」衛星於29日發射後,將在4日後進入地球同步軌道,進行五六個月的在軌測試後投入應用。
-
機載SAR 遙感測圖技術及應用
我國幅員遼闊,存在大範圍的多雲霧測圖困難地區,同時,我國又是災害頻發的國家,迫切需要適應雲霧天氣、能全天時工作的測圖與快速應急響應裝備。相比光學航空遙感系統受天氣、光照影響較大,機載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測圖系統以其反應迅速、能全天時全天候工作的特點,成為多雲霧測繪困難地區測圖和應急響應不可或缺的手段。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五專業知道嗎?北航同學最想去的專業有哪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1988年,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989年,學校成為國家八五期間全國14所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
-
專業分析——工學(081602 攝影測量與遙感)
本專業研究以航空航天攝影、近景攝影與遙感技術獲取的影像,通過對影像的量測、處理、分析和解譯來獲取目標及其環境空間信息,以應用於國民經濟各部門。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攝影測量與遙感生產設計、規劃、管理、科研和教學的德智體全面發展高級專門人才。要求掌握攝影測量、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基本理論與作業方法,了解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的研究進展,能獨立承擔本專業科研與教學任務,具有組織工程生產的能力。
-
太原理工大新建「航空航天學院」
關鍵詞:專題會太原理工大學官宣——8月4日,太原理工大學專題會議,就推進航空航天學院建設太原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及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湖北蔚藍國際航空學校相關負責人參會。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武宏文,副市長郭蕾,市政府秘書長董建中,大同市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任希傑,山西大同大學校長馮鋒、副校長姚麗英及大同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等一同調研。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航天宏圖的遙感夢:讓遙感走進生活
面對商業衛星加速發展的機遇,公司將利用更為豐富的數據源提供更準確的服務,持續推動遙感技術走進生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高敏對話航天宏圖董事長王宇翔——《航天宏圖的遙感夢》下篇《讓遙感走進生活》。中央廣播電臺總臺央廣記者高敏採訪航天宏圖董事長王宇翔高敏:公司在上市前和上市後有什麼變化?
-
數據分享 | 高光譜遙感影像數據集匯總
高光譜遙感是將成像技術和光譜技術相結合的多維信息獲取技術,可以同時獲取目標的二維空間信息與第三維的光譜信息,得到高光譜解析度的連續、窄波段圖像數據。 新增提示:在上次發布高光譜遙感數據集的基礎上,主要是增加了雄安新區(馬蹄灣村)航空高光譜遙感影像分類數據集,由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張立福教授團隊提供,同時還補上了cuprite數據集和Bostswana數據集,再次感謝提供數據集的團隊!
-
海南日報:走進遙感所 認識大白球
遙感並不遙遠 「海南以島嶼型經濟為主,普遍物流成本高,因此必須走高科技集約化發展之路。」楊天梁表示,三亞要發展航天遙感產業,最大優勢就是低緯度地理位置和優越的生態環境,「所以我們希望在做好遙感產業園,築巢引鳳,讓更多優秀的科研團隊進駐、科技企業落戶,將市場擴大到島外,甚至全球,打造海南航空航天遙感產業南部高地。」
-
遙感技術介紹
原始圖像被地面站接收後,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處理,才能提供給不同的用戶使用,他們才能用這些處理過的影像開展自己的工作。由於遙感在地表資源環境監測、農作物估產、災害監測、全球變化等等許多方面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它正處於飛速發展中。更理想的平臺、更先進的傳感器和影像處理技術正在不斷地發展,以促進遙感在更廣泛的領域裡發揮更大的作用。
-
「高效能航空SAR遙感應用系統」完成飛行試驗
8月5日,由中科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承擔的863重點項目「高效能航空SAR遙感應用系統——系統總體與系統集成技術」課題完成了飛行試驗,遙感飛機在我國四川地區進行18架次飛行作業,成功獲取機載幹涉SAR三維地形測圖數據。
-
圍繞這兩大重點,大同市政府與太原理工大學合作
日前,大同市人民政府與太原理工大學共同籤署航空航天領域產教研融合戰略合作協議、雲岡學與文物保護研究院框架協議,並舉行航空航天產教融合研究院、雲岡學與文物保護研究院揭牌儀式。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共建大同航空航天產教融合研究院和雲岡學與文物保護研究院,圍繞先進飛行器設計、航空製造與維修、新能源航空動力等領域,以建設「雲岡學」、提升大同市文物保護利用水平為目標,開展學術研究、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進一步助力大同市通航產業發展,推進「雲岡學」構建與文物保護。 據介紹,大同市近年來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
-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即將投產 年產20發火箭
即將投產的火箭產業園 通訊員沈雷平 攝 4月29日,記者從位於新洲區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獲悉,該基地快舟火箭產業園(快舟總裝總調中心)5月份即將投入運營,屆時將形成年產20 受疫情影響,比原計劃晚2個多月投產 快舟火箭產業園是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首個入駐項目。一期項目主要用於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的總裝測試,項目佔地45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主要包括總裝測試廠房、綜合廠房、綜合樓、動力站等。 該項目於2017年5月啟動建設,原定於2020年2月底前交付使用。
-
衛星遙感影像處理軟體進口將受限 業界呼籲全面啟動國產替代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限制文件的要求來看,新規限制的目標重點是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地理空間影像軟體,重點涉及影像處理分析和AI智能解譯。遙感領域基礎軟體開發投入大、技術複雜、專業門檻高,國際主流遙感軟體主要還是國外公司提供,包括美國Harris公司的ENVI、美國ESRI公司的ArcGIS以及加拿大PCI公司的PCI Geomatica、美國Google公司的Google Earth Engine。按照限制要求,上述美國本土製造的遙感影像處理分析類軟體首次被美國政府明確提出限制出口。
-
衛星遙感影像處理軟體進口將受限,業界呼籲全面啟動國產替代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限制文件的要求來看,新規限制的目標重點是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地理空間影像軟體,重點涉及影像處理分析和AI智能解譯。遙感領域基礎軟體開發投入大、技術複雜、專業門檻高,國際主流遙感軟體主要還是國外公司提供,包括美國Harris公司的ENVI、美國ESRI公司的ArcGIS以及加拿大PCI公司的PCI Geomatica、美國Google公司的Google Earth Engine。按照限制要求,上述美國本土製造的遙感影像處理分析類軟體首次被美國政府明確提出限制出口。
-
「一張圖認識攝影測量與遙感」與「一雙慧眼看河山」
攝影測量(Photogrammetry)指的是通過影像研究信息的獲取、處理、提取和成果表達的一門信息科學。它研究的內容有:獲取被研究物體的影像,單張和多張相片處理的理論、方法、設備和技術,以及將所測得的成果如何用圖形、圖像或數字表示等。最早使用「遙感(Remote Sensing)」一詞的是美國海軍研究局的艾弗林普魯伊特。
-
論文推薦| 季順平:遙感影像建築物提取的卷積神經元網絡與開源數據...
:2019-02-18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471288) 第一作者簡介:季順平(1979-),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導師。當前,基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遙感數據處理方法,特別是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圖像識別、目標檢測等技術的發展,為從遙感影像中自動化提取建築物提供了機遇和前景。然而,由於遙感成像機理、建築物自身、背景環境的複雜性,從遙感圖像中自動提取建築物迄今仍然停留在理論研究和驗證階段,尚無普適性和實用性的算法及系統出現。
-
研招資訊|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遙感信息工程學院2021年招生簡介
主要研究空間數據獲取和處理技術、遙感圖像處理技術、遙感智能解譯技術、遙感計算與可視化技術、時空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無人機載成像系統技術等。1.陳曦,2018屆畢業生,目前就職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2.趙建鵬,2019屆畢業生,目前就職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2020年8月獲得航天九院「最佳新人」榮譽稱號。
-
深圳崛起航空航天產業區域創新中心
作為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新興企業,航空航天產業是我國綜合國力的標誌之一,不僅能夠體現國家利益,也是加強和鞏固國防的重要基礎,對於國家安全與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此同時,在深圳的產業棋盤中,日漸成熟的航空航天產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從在衛星領域闖出一系列中國第一,將「深圳造」衛星產品推向「一帶一路」,到助力深圳打造微小衛星研製重鎮,推動衛星商業應用,再到建設「數字空間」、打造「空間大腦」,深圳航空航天產業持續發力。
-
遙感基本知識強力匯總,趕快收藏!
信息的處理 地面站接收到遙感衛星發送來的數字信息,記錄在高密度的磁介質上,並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如信息恢復、輻射校正、衛星姿態校正、投影變換等,再轉換為用戶可以使用的通用數據格式,或者轉換為模擬信號記錄在膠片上,才能被用戶使用。5. 信息的應用 遙感技術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它涉及到航空、航天、光電、物理、計算機和信息科學以及諸多應用領域,它的發展與這些科學緊密相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