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簡稱,也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而甲狀腺激素不能滿足機體正常功能的需求,所引起的一系列全身症狀。
其中,成人最常見的甲減原因有橋本甲狀腺炎、甲亢或甲癌放射性131I治療或手術後、亞急性甲狀腺炎和藥物引起。兒童則多見於缺碘導致的先天性甲減,也稱為呆小症,患兒多有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的症狀。
患有甲減之後,最重要的就是積極的接受治療,除了常規的補充甲狀腺激素之外。患者也可以通過平時的飲食調整,來幫助促進甲減病情的恢復。
患有甲減該如何讓調整飲食,能更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1、限制脂肪的攝取:稍微了解過甲減的人應該都清楚,患有甲減,患者的身體代謝會下降。血漿膽固醇會受影響,排除緩慢,引起血膽固醇的濃度上升。在患病期間,應該要限制高脂肪的食物攝取,以期能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濃度。
在生活中,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動物內臟、蛋黃、奶油、油炸食品、肥肉等等食物。最好要減少或避免使用,尤其是在病情較重的時候,更要嚴格控制。
2、不要吃得太鹹:很多甲減患者會出現「黏液性水腫」,而攝取過多的食鹽會加重面部和全身水腫。所以在日常飲食中,甲減患者要適當的減少每天的鹽量攝取,以免加重水腫情況。
3、少吃可致甲狀腺腫的食物:甲減患者應該要少食用捲心菜、西蘭花、花椰菜、蘿蔔、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因為此類蔬菜含有硫氰酸鹽,可以跟甲狀腺細胞的碘泵結合,抑制甲狀腺聚集點,幹擾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最終導致甲狀腺腫大,所以甲減患者在平時最好的不吃或少量進食,但不建議生吃。
4、高纖維素飲食:因為甲減患者多有腸胃蠕動較慢的問題,往往有腹脹、便秘的情況,最好食用膳食纖維的食物豐富的食物。以期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預防便秘。
5、供給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因為甲減患者的腸胃功能下降,對於蛋白質的吸收不良,患者可以適當在飲食中增加富含優質的蛋白質食材。例如常見的蛋類、乳類、肉類、魚肉等。並要注意植物性蛋白質與動物性蛋白質的平衡互補,以期能維持人體蛋白質的平衡。
6、視具體病因決定是否補充碘:因為有些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是由於過多的攝取碘導致的,所以甲減患者需不需要碘,要根據不同的病情而定。對於由橋本甲狀腺炎引起的甲減,是不建議補碘甚至要控碘的,避免甲狀腺自身抗體的升高。
並且,短時間內過量的攝碘也會引起甲狀腺炎病情波動,使得病情不穩。甲減患者要不要補碘,在自己不太清楚的情況下,應該要詢問醫生,根絕醫生的建議,考慮是否有補碘的需求。除了飲食上選擇上,甲減患者在平時,如果要進行重體力活動或者運動前,最好要及時補充食物,不要空腹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