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歷了美國第24次人口普查,一言難盡……

2020-12-13 澎湃新聞

因為新冠疫情,美國持續一百多年、已經進行了24次的人口普查,今年草草收場。前些日子觀察者網也報導了這條新聞:美國人口普查欲草草了事,最高法院「將就」了。作為這次美國人口普查的親歷者,忍不住在評論區吐了下槽,被左欄阿周發現,想讓我再具體談談自己的經歷。正好最近中國也在進行第7次人口普查登記,我就多說一些,觀友們有人經歷過國內人口普查的,不妨也談談國內的做法,對比一下。

1. 背景:人口普查在美國的歷史淵源和政治意義

可能與很多人的觀感不同,只有約240年立國史的美國,是世界上具有至今連續人口普查歷史最長的國家。

美洲已知最早的人口統計是今秘魯、玻利維亞等地的印加人進行的

一般說,較成熟的國家文明都有政府統計全國人口的歷史記載。例如我國歷代均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人口調查,早在睡虎地秦簡中就有「縣上食者籍及它費大倉,與計偕」之類記載。漢朝在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時進行了一次有精確記錄的人口普查,得知當時我國戶口共計12366470戶,人口57671401人,是近代以前世界上有精確數字流傳至今的最早的人口普查記錄。可惜民國時代遭逢亂世,中國的人口統計間斷了,除1912年有一次普查外,僅有民國17年(1928年-1929年)進行過一次全國性清查,數據標準五花八門,只有參考價值。今天的民國人口數據都是估算結果。

世界上第一次由法律規定周期性舉行、並具有近代社會科學意義的人口普查,則是由建國初期的美國開創的。當時,美國十三個殖民地已積累了七八代移民,各州並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大陸會議的代表數也不固定,投票實際上是每州算一票。1787年憲法頒布後,國會參議院每州固定兩票,而眾議院席位則根據各州人口比例進行分配。因此,在聯邦的層面精確了解各州人口狀況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1790年,第一屆國會通過了《人口普查法》,將當年8月2日定為「人口普查日」,派出普查員,統計每個家庭裡當天居住的全部人口。當時查出美國共有389萬3635人(不含印第安人,但包含69萬4280名奴隸)。

華盛頓、亞當斯等在《1790人口普查法》上的籤名

這次普查產生了深遠影響:

首先,它奠定了美國後來歷屆人口普查的特色和基調。

a) 從調查內容上,指定當年某一天為普查日,一切居住、生死數據都以這一天情況為準。這是人口普查史上的一次重要技術進步。順帶一提,有些觀友認為懂王叫停普查是為了避免查出美國多死了幾百萬人。實際上,懂王沒必要靠這個捂蓋子,因為美國今年的普查日是4月1日。

b) 從調查途徑上,普查並不是村、市、縣、州政府逐級調查、層層上報,而是由一個單獨的組織(1790年是包給全美16名治安長官加上當時還未建州的田納西地區總督。現在則是美國人口普查局USCB,或Bureau of the Census)自己僱人完成的。因此,一方面,美國的人口普查和其他大多數統計工作不屬同一體系,非法移民幾乎可以放心參加,而不用太擔心個人信息流入FBI或邊境保護局。另一方面,普查以合法地址而不是單位/社區隸屬關係為依據。居住在合法地址的美國人、外國人、甚至奴隸都會被計入,而四處遊獵的印第安部落民和居住地未納入郵政系統的人,都趨於被忽略(原本憲法規定「不納稅的印第安人」應當直接忽略,現在保留地不知是如何執行的)。1790年的普查結果出爐後,華盛頓等人都認為不可信,因為數字比他們感覺的美國人口少太多了。

c) 深刻綁定美國的選舉政治。每次人口普查後,美國政府都會根據人口分布變化重新確定眾議院的議席數和分配比,這會導致各州在眾院的勢力此消彼長,因此人口普查成了「美國民主的支柱」(南希·佩洛西語),人口普查局本身也逐漸成為美國政治生活中的一方勢力。

一個典型例子是,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中,人口普查局未能在規定時間內精確查出猶他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的人口數,根據自己用統計算法近似估計的結果得出了這兩個數字,導致隨後的眾院議席分配中,猶他州丟失一席,而北卡羅來納憑空獲得一席。猶他州因此告到最高法院,稱普查局的統計構成「採樣」,違反了普查「應依法直接」進行的法律。結果,普查局說服了最高法院「使用統計算法估計不算採樣」,使猶他州敗訴。

d) 在c)基礎上,普查是不精確和遲緩的。1790年的人口普查,不同地區連問卷題目都不完全一樣,賓州治安官Clement Biddle的團隊自行搜集了一些居民的職業等信息,實際上開了統計經濟數據的先例,而紐約治安官William Smith僱的人則自行按性別進行了調查。在現代美國,人口普查問題已經標準化了,但類似1790年南卡羅來納州治安官Isaac Huger錯過提交結果截止日期和佛蒙特州治安官Lewis R. Morris把一些自由民誤算成奴隸的事,似乎至今也沒有杜絕。

還有一個核心問題,至今在法律上也未嚴格明確:普查的對象到底是誰?

目前,美國的人口普查無法區分公民/非公民或合法/非法身份。只要普查日住在合法地址,無論什麼人,原理上說都會被統計在內。

為什麼說「原理上」呢?因為實際上,美國人口普查這麼大的、由美國憲法規定的事,卻並沒有說明外國人和非法移民是否應算入總數或單列統計,憲法原文用詞是模糊的「居民」和「人口」,而不是法律上意義明確的「公民」。只是實踐中,每個合法地址都會被調查,而非美國公民不會被刻意排除在外,因此住在合法地址的外國人無論身份合法與否都會被算進去。

顯然,懂王這屆政府不喜歡這個實踐,因為這對非法移民和民主黨實在太有利了。懂王今年7月頒布的行政令裡明確指出:「……目前的估計表明,某個州(指加州)居住著超過220萬非法移民,佔該州總人口的6%以上。如果分攤議席時將這些非法移民包含在我國人口中,可能導致加州獲得的國會席位比原本應得的多2到3個。」南希·佩洛西簡直做夢都笑醒了。

其次,這次普查收集的性別、年齡、奴隸比例等宏觀人口信息,開了西方社會學定量研究的先河。

再次,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了,僅僅300餘年前,在保守的猶太教-天主教文化裡,人口普查還是招致瘟疫的大罪——雖然舊約聖經中的《民數記》實際上就是猶太民族出埃及後的普查記錄,但那是摩西以上帝耶和華的名義進行的;即使如此,每個被統計的人還要向約櫃的聖所繳稅,以免被神賜下瘟疫。而對人間領袖而言,「為顯榮自身數點百姓」是嚴重的僭越和瀆神。《舊約》中,大衛王晚年便因普查人口,遭耶和華降下疫情,殺死了七萬人。在這樣的教義威懾下,自羅馬帝國改信基督教以來一直到中古時代末期,歐洲的君主們除非與教會鬥爭白熱化到了一定程度,否則一般而言,很少會敢於清點自己的領地人口。這客觀上庇護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使王權和國家能力被限制在一個極低水平上。

美國定期強制人口普查制度的推行,實際上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打破了上述迷信的束縛,進一步奪取了對聖經和基督教義的解釋權,在基督教國家政治生活世俗化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隨著美國1790年人口普查的成功,西歐各國紛紛舉行了自己的強制人口普查,至少在政府層面,再也沒有人擔心「數點百姓」會招來瘟疫了。

2. 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宣傳、方式和被調查過程親歷

2.1 宣傳

我並沒有經歷美國的上一次人口普查,又錯過了今年國內的人口普查,無法做縱橫向比較。因此這裡只說說我們一戶對美國今年這次普查情況的直接觀感:一個字,亂,亂到我有點無語凝噎了。

按USCB官網,今年的普查在阿拉斯加1月下旬開始。因為當地寒冷,郵寄和上門調查效率較低。其他地方的普查工作是3月上旬開始的,不過實際上直到3月中旬,大家都在談論疫情,而且3月下旬各州都進入緊急狀態了,我看到人口普查廣告已經是3月20幾號的事,收到調查信(沒郵戳,但信中印的日期是3月12號到3月16號)時都四月初了。

美國這個國家不但不同於中國,甚至也不同於德國、荷蘭等,除了競選信息外,似乎任何實體公共空間都很難用於政治宣傳。我知道人口普查這回事,靠的其實是USCB投放在我看的連續劇前的YouTube廣告。

想必這個時間段在美國使用中文瀏覽器看油管的人很多都見過那個叫《坐言起行》(Getting Stuff Done)的視頻廣告,兩個穿得土裡土氣的亞裔老男人甲和乙在似乎是公園樹下的石桌下象棋,老男人丙急匆匆趕來,甲拖長聲音抱怨:「怎麼又晚啦!」丙:「這診所太遠啦,這裡多開幾間就好。」甲:「政府需要有我們的人,需求才會被聽到!」(原話如此)丙急了:「哎你這……」乙調解:「哎,你兩個都對,可光說有什麼用呢?填好2020年的人口普查,就可以協助公共資金的分配……想要給自己發聲啊,(掏手機戳)趕緊上網填,打電話也行……」然後三個人紛紛掏手機,廣告在念網址的甜美畫外音中結束。

怎麼評價這個視頻呢?一方面,作為一個針對少數族裔的宣傳品,它體現了一種典型美國白人社會的特色:讓你去參與(執行、學習)某件事前,會詳細地給你講清這件事的用途,而且通常並非「人口普查利國利民」這樣泛泛的大道理,而是對你自己、你本人和家人有利的地方——普查結果會導致「數十億」聯邦資金向你所在的社區傾斜;會使政府傾向於對你所在的利益集團(社群)有利,等等。

以前這是國內公知們經常讚美的一個點,並安上「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等許多好詞。但這些年來,我逐漸意識到,美國文化裡,政府這麼不厭其煩地講這些,原因其實不複雜——就是真有必要。在美國,真的有因為信舊約聖經(上面已提到)或不想向政府報告個人信息而拒絕接受普查的人口——例如2014年馬裡蘭州一對老夫婦請求當地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幫助他們拒答普查局問卷——如果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沒有寫入憲法,估計拒絕普查的人還會翻許多倍。政府只能指望用「對自己的利益」來說服他們中的至少一部分人。這個就不展開了。

另一方面,這個廣告技術上實在太差;刻板印象、尷尬的語法、迷惑的戲劇衝突和邏輯鏈,零成本服化道,給人一種美式多元政治中亞裔果然還是不大受重視的感覺。而且,無論是這個,還是另一個父女對話的普通話廣告,重點似乎都落在了「去填表如何好」上,似乎果然華人還是不愛參與美國公共生活的群體。我看到的西班牙語廣告完全就是另一個畫風:漂亮的濾鏡和小孩,太空衣、琴房、棒球場,「夢想」主題無言貫穿,解說詞隻字未提普查有何好處(似乎默認拉美裔都很清楚)而只強調兩個重點,一是「十年等一回的大機緣」,二是「您的信息不會洩露」。有種為非法移民量身定做的感覺……

後來八月份去了一趟車管所(DMV),在他們牆上看見了一張人口普查宣傳海報,那是我唯一一次見到關於人口普查除信件外的實體宣傳品。可惜當時沒拍。

2.2 實際流程

原本看到Youtube廣告時,我還想著美國人(包括美國華人)的人口普查自然與我們無關了。不料到4月初,我在我們公寓的信箱裡收到一張藍色的小卡片,還有一封人口普查局3月12日寄來的「邀請」信。

寫這篇文章時特地找了找,所有這種卡片的原件都已被我扔掉了,下圖是網上找的:

也就是看到Your response is required by law,我膽子小,怕不填萬一真引來一群FBI破門而入什麼的怎麼辦(註:事後查證,歷史上共有3起因未答覆人口普查而被普查局起訴的案子。現在故意拒答則有一定概率被罰款5000美元),就去打聽了一番,得知我們作為非美國公民應該也是要填的。於是按說明,去USCB官網,填入了卡片上所示的12位代碼,系統自動識別出我的郵寄地址。

普查詢問的問題共12個,分別為:

1. 到2020年4月1日,有多少人住在這棟房屋,公寓或移動房屋中?

2. 除問題1中列出的人外,2020年4月1日當天,還有其他人住在此地嗎?

3. 這是房屋,公寓還是活動房屋等?

4. 你的電話號碼?

5. 此地「第一人」的姓名?

6. 此地「第一人」的性別?

7. 此地「第一人」的年齡和出生日期?

8. 此地「第一人」是西裔/拉美裔/西語裔嗎?

9. 此地「第一人」的種族是?

10. 此地「第二人」的姓名?

11. 此人通常住在其他地方嗎?

12. 此人與「第一人」的關係?

每個問題下會有一些小問題。所謂「第一人」,大致可以理解為戶主,至於這個「第二人」在表格上如果繼續答了,可以延續到第三、四、五、六……人,這樣設計問題的意義我也不知道。「種族」劃分包括:

White; Black or African American; American Indian or Alaska Native; Chinese; Filipino; Asian Indian; Vietnamese; Korean; Japanese; other Asian; Native Hawaiian; Samoan; Chamorro; other Pacific Islander; some other race.

大體上是,亞裔被細分了,其他按膚色。拉美人被分別歸到白人、黑人(桑博人)和原住民裡。應該不止加州,全國的問題都是這樣。我填完了全部問題,然後提交成功。

大概5月初的某一天,我男友(住一起)從郵箱裡拿回一個紙質大信封,問我是不是人口普查的網上填報沒有填上。我打開一看,是人口普查的實體問卷,還附了一封信,英語西班牙語雙語,大意是:您應當曾經收到我們的邀請參加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請立即填寫問卷表並寄回!一看心裡時間是3月16日。需要說明的是,3月到5月有一段時間,美國的各種郵寄服務都有點抽,當時買過亞米的應該知道,加州這一帶連聯邦快遞一度都不準點了。這個問卷表長這樣,一半是英語,一半西班牙語:

一模一樣的問題。有點詭異的是,這次給我們分配了一個不同的12位地址代碼,這資料庫地址編碼還能中途變的?不過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吧,我們又填了一次。

接下來我們又收到至少兩次卡片、三封信和一次完全相同的調查問卷大信封。我們自認為填了兩次,便不再理會,卡片全被我扔了。我男友為了學西語,很有耐心地把這些英西雙語的信紙逐頁消毒保存了下來:

結果到9月初,某一天我一個人在家(原本應該去實驗室的,僅僅是不舒服沒去)剛洗了澡,外面有人敲門,以為是快遞,在屋裡喊了下放外面就好,誰知他一直敲個不停。

當時我是真的嚇到了,新冠期間,聽說過冒充防疫人員詐騙的,還有入室搶劫的,但美國確實有很多服務必須入室,即使疫情期間也一樣(例如社區的蟲害控制,不能不讓人進,否則會被投訴),因此膽戰心驚拿了個防狼噴霧戴上1860出去開門。結果是個白人大叔,掛著個工作證,自稱入戶人口普查員,很禮貌地站在門口,說我這戶是這一帶唯一沒有回答問卷的人。我說我敢對上帝發誓我用不同方式填了兩次,他聳聳肩,說「我接到的指令就是訪問你。」

於是站在門口,又把那些我都快背下了的問題全部重新答了一遍。還好那位大叔記錄完就走了。唯一的槽點是他沒戴口罩,不知道他怎麼進小區的(小區強制戴口罩,不戴的物業罰款100)……

事後曾上網查了查,還真有關於預防普查員詐騙的宣傳:

很遺憾,由於原本對遭遇普查員毫無準備,我並沒有第一時間打圖中的熱線電話。寫這篇文章時,調查已經結束,現在我已無法確定那天上門的是不是真正的普查員了。

假設我當時遇到的是真普查員只是沒遵守口罩規定,那就意味著,我們在一個恆定的地址,網上提交成功後(本不應再收到紙質問卷),不但收到紙質問卷,還收到了兩次;當我們完成網上填報近半年、寄回一份問卷兩到三個月後,又被人口普查員找上了門。換句話,直到9月初,我們的地址在USCB的資料庫裡還是「未回應」狀態。

很多人想必還記得美國疫情初期(2月底到3月)一個舉世聞名的笑話,咳咳,我要講笑話了:美國疾控中心官網。哈哈哈哈哈哈~

實事求是地說,相形之下,USCB本次普查中至少對外展現的透明度還是非常高的,在他們的官網上可以查詢自3月10日以來,每1天~5天更新一次的全美「普查自行回應率」分州統計結果。

但是,如果我們能在網上申報一次(當時確認彈出了「提交成功」)、郵件申報一次後還被系統標記為「未回應」以致需要人工入戶調查,那麼有理由懷疑,人口普查局的工作存在嚴重的、非技術性的問題,恐怕還有和我們一樣已自行填報過的人被他們漏掉了。

我以前從不認為美國聯邦政府的技術官僚團隊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但今年我們已經見證了太多顛覆三觀的事:美國財政部的紓困支票發給了已故的人和留學生(我男友就曾收到他們學校的電子郵件,要求任何因有SSN而誤收到聯邦支票的留學生自覺退回……)甚至一些和美國八竿子打不著的奧地利人(對,他們用郵政把支票寄到了奧地利);美國國務院突然撤銷了一些中國留學生的籤證,然後又通知其中一部分人撤銷錯了;還有CDC今年各種病毒臥底般的神奇操作。這麼多活久見以後,再猜想USCB出點統計問題,也沒太大心理負擔了。

但是,假設我的猜想是事實,那麼美國人口普查局那個形象生動、公開透明、能讓人們看到一堆數據不可靠的「實時回應狀態」而自以為和總統一樣隨時掌握調查進度的分州統計地圖,比CDC網站當初的Yes和No又好到了哪兒去呢?

3. 本次普查中止對美國政治的預期影響

首先要說明的是,普查本身對今年的大選應該沒什麼影響。因為按原定計劃,8月11日至10月31日,普查還處於人口普查員走訪補缺的階段。雖然這一工作現在已被中斷,但11月大選前也不可能產生任何結果,更不會改變本次大選的選區(選區早就劃定了)。

此外,我個人觀感是,懂王對此次人口普查的各種幹預,只能說是他儘量破壞了結果的可靠性,很難說實際上能使本次普查產生什麼明顯的誤差偏向。

早在2018年3月,懂王的商務部就放出話說,將在2020年人口普查問卷中加入一個關於國籍的問題。但就我今年回答的問題來看,這一計劃並未實現,問題仍然僅限於種族(黑、白、亞裔、原住民)和是否西裔(拉丁裔)。

今年7月21日,懂王就非法移民影響人口普查後「分配基準」的現象發布了一個備忘錄,詳細闡述了他對憲法的理解和將非法移民排除出統計的必要性,但他實際能做的,也只是下令由自己掌握對人口統計結果的最終解釋權。(其命令白宮網址可見,點這裡)

今年8月底讓商務部長下令人口普查提前收攤(人口普查局隸屬商務部),提前結束人工走訪,理論上會使一部分居無定所或未響應填表邀請、需要人工走訪的人被漏掉,但這只是理論。普查局官網上,所有州的人工調查+自行回應總覆蓋率10月初都已達到了99.9%。

至於倉促結束核算、上報結果(點此查看觀察者網報導),懂王應該是想造成數據的進一步混亂,並確保自己在本屆任期內對數據擁有解釋權,留足供自己操作非法移民問題的空間。但就我們一戶的實際體驗看,9月以前,普查局的數據採集已經夠混亂的了,本就是渾水一灘的原始數據再被一通攪,到底會使最終誤差「紅移」還是「藍移」,計入非法移民增加還是減少,只能說是個未解之謎——這和早先USPS到處拆郵筒阻止大家郵寄投票的操作沒啥兩樣。唯一的變數還是最後懂王自己對數據可能的隨意操控。

關鍵是,通過對這次人口普查的一系列成功或失敗幹預,懂王再次從頂層撼動了美國人對「美國人口如何定義」這一問題的習慣理解。

懂王7月21日的備忘錄明確提出:

「(美國憲法)沒有明確規定哪些人必須包括在分配基數中」;

「憲法要求……列出『每個州的人口,不包括未納稅的印第安人』,但這一要求從未被理解為包括人口普查時在一個州邊界內的所有實際存在的個人。相反,『各州居民』應理解為只應包括各州的『居民』。為了進行分配,決定哪些人應該被視為『居民』,是需要進行判斷的。」

這到底在說什麼呢?其實他就是在回答亨廷頓的著名問題——「我們(美國人)是誰」,並試圖用權力把自己的回答判做標準答案。

和中國與傳統上的歐洲不同,在美國,「非美國公民」和「第一代移民」的界限從來不是那麼清晰的,只要你成功踏上美國土地並住下,社會都默認並相信你最終會成為某種程度上的美國人——這也是「美國夢」曾長期在全世界、至今仍在拉美地區充滿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即使對非法移民也是如此,因為多年以來,每個時間周期裡的所有非法移民最終都會被各種大赦、移民新政和親屬歸化所消化,變成真正的「第一代」美國人。

不過,這種已有漫長歷史的文化習慣——只要來到美國這片土地上,你就被當作廣義的「美國人」——即將要一去不復返了。

在懂王的笨拙領導下,美國正在不自覺地完成其帝國衰落歷程中十分關鍵的一步:由全球各民族精英嚮往的應許之地、世界各地形形色色平凡人追求夢想的開放舞臺,跌落回一個保守、正規、內外界限分明、人口成分相對穩定的典型民族國家。

如果這一步轉型成功,可以預期,美國有希望以一個本區域的強大民族國家身份繼續存在許多歲月,就像史達林以後的「蘇維埃聯盟」-俄羅斯聯邦之於列寧時代的「議會聯盟」、當今英國之於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帝國一樣。如果這一步失敗,它的未來就更加難說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我親歷了美國第24次人口普查,一言難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編者按 今年不僅是我國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份,也是美國進行人口普查的年份。相比於中國,美國的普查歷史要悠久的多。普查作為一項需要動員全國資源的大項目,對了解國家的基本國情與人口變化態勢、制定合適的社會政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美國網站: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為何重要
    美國MSN網站10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口普查及其為何至關重要?中國將從今年11月1日起啟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收集有關個人和家庭的廣泛信息,包括生活在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居民的年齡、學歷、職業、婚姻狀況和流動狀況等。
  • 2020年中國第7次人口普查的深遠意義!
    那麼,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背後意義有哪些呢? 目前,距離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010年已經過去10年了,10年間中國的人口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0年中國老年人口(年齡大於65歲)總數為11894萬人,2019年中國老年人口總數為17603萬人。
  • 預言2020丨第7次人口普查能否推動人口政策徹底放開?
    第7次人口普查能否推動人口政策徹底放開?極有可能。第七次人口普查會是推動人口政策徹底放開的一個最大契機。回顧中國人口政策制定的歷史,多與普查有關。1953年,新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數據大大出乎人們所料,於是1954年11月,啟動了影響深遠的中國人口政策。
  • 人口普查 惠及萬家——馬立航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紀念郵票的...
    與每一位公民息息相關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於今年11月1日開啟。中國郵政當天發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紀念郵票一套1枚,由著名郵票設計師馬立航設計。國之情,民之意,查人口,定大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將全面查清我國的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提供準確完整的數據支持。此前,我國已進行過6次人口普查。為配合宣傳人口普查的意義,郵電部門曾兩次發行郵資票品。
  • 大國點名:第七次人口普查來了
    定期開展人口普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明確規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中國邁入新時代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針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口工作和人口普查非常重要。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全局性、戰略性問題。
  • 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籲亞裔積極參與2020年人口普查
    中新網3月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即將啟動,當地時間3月5日,美國人口普查局在休斯敦的華人社區中心與當地亞裔媒體會面,強調需要精確而完整地統計所有亞裔美國人人數。2020年4月1日就是人口普查日。
  • 人口普查開始長表登記 普查員將二次入戶
    別煩別煩,千萬不要煩,為了調查更加詳細的人口結構信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二次入戶長表登記開始啦,請大家積極配合!11月1日至15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進行短表登記工作,由全部住戶(不包括港澳臺居民及外籍人員)填報,既可自主填報,也可由人口普查員入戶登記。從11月16日起,人口普查開始二次入戶進行長表登記,將於11月30日前結束。
  • 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測試題答案在哪裡?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測試題...
    這次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為了提高普查數據質量,在這次人口普查中將首次採集普查對象的身份證號碼。
  • 美國將公布大蕭條時期人口普查資料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上世紀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深陷其中,數百萬美國人經歷了大規模的失業來襲和社會動亂,而且從全球來看,一戰的陰霾還在持續。如今,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期間的1.32億人的私密詳情將被公開。
  • 老物件講述人口普查那些事
    貴陽市第三次人口普查紀念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起到12月10日,將徹查人口出生變動情況以及房屋情況。新中國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分別於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成功進行了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並於2020年11月1日進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 人口普查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必考」知識點來了~
    人口普查來啦全國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我們即將迎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看完這些重點知識相信你對人口普查也瞭然於心面對普查員 請大家積極配合讓我們一起成為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宣傳員
  • 紹興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在大唐試點
    紹興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在大唐試點 發布日期:2020-07-17 10:27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第七次人口普查收費?警惕詐騙!
    目前,全國正在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警方最新提醒上熱搜@平安綿陽 發出微博提醒:近期,全國多地發生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為由的詐騙案件,公安預警提示,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費用,通過電話、簡訊、網絡社交工具自稱人口普查工作人員以人口普查為由索取財物、財產、帳號密碼信息、簡訊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 大國點名 必須有我 ——記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鎮第七次人口普查指導...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隊伍中,活躍著這樣一位女基層工作者,她堅持著真誠、細緻、耐心的工作準則,化解工作中的難題,把便利和溫暖留給群眾,她就是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鎮第七次人口普查指導員、普查員武娟娟。    聞令而動 柔肩也能挑重擔    2020年7月,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拉開了帷幕。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知識宣傳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知識宣傳3.我國進行過幾次全國人口普查?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經成功進行過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分別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條例》規定,我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尾數逢0的年份為普查年度。今年,我國將進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 貴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貴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貴州省統計局   2011年5月10日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的決定,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
  • 人口普查戶在人不在怎麼處理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持續到什麼時候結束
    人口普查戶在人不在怎麼處理第7次人口普查就是以實際居住地為準進行普查,是不管戶口在哪裡的。人口普查與人是否在外地是沒有直接聯繫的,一般都是人在外地居住,就在外地進行人口普查。一般會登記現居住地、現在工作,以及登記原戶籍等一些情況。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有幾種普查表?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有幾種普查表?,具體分為四種普查表,分別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短表》(以下簡稱普查短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長表》(以下簡稱普查長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普查表》(以下簡稱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普查表)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調查表
  • 青海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知識競賽試題
    青海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知識競賽規則  一、本次知識競賽由青海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辦。  A、5年一次 B、10年一次  2、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哪一年?  A、1999年 B、2000年  3、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定於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