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濟南市公安局歷城區分局發布通告,濟南優萊美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正在偵辦,請該案集資參與人儘快進行登記。
近年來,醫美機構涉嫌非法傳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查處的案例多次被媒體報導。一些機構以「免費整形」「消費返利」「合夥入股」等名義吸引顧客,最後並沒有兌現諾言,甚至攜款人去樓空。
有業內人士表示,部分醫美機構的這些行為,不僅嚴重擾亂了醫美市場秩序,還帶來了極大的社會隱患,一旦這些機構資金鍊斷裂捲款潛逃或者不予以返款,最後都是由客戶來承擔,給社會帶來很大的不安定因素。有觀點認為,儘管很多機構的生存壓力很大,但醫美機構更不應該飢不擇食,走上不正確的路,最後墮入深淵,這樣沒有贏家。
設下套路貸、消費返利陷阱
整形醫院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查
2019年11月,21歲的女大學生李華(化名)向媒體反映,大學畢業後,在網上找工作的她被一條「當主播月薪過萬」的招聘廣告所吸引,之後她入職了濟南大唐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做起了主播。
為了達到月薪過萬,李華聽從公司對其的「包裝」意見來到一家整形美容醫院,通過貸款的方式進行了整容,然而如此大費周章之下,當了21天主播的李華,不但沒有拿到上萬元的薪資,反而自己還搭錢進去。
在接到反映之後,記者暗訪揭秘傳媒公司與整形美容醫院之間的利益鏈條,以及招聘主播背後的套路等,而這家整形美容醫院就是濟南優萊美整形美容醫院。濟南大唐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已被列入異常名錄,而優萊美整形美容醫院對在採訪中稱與大唐天下存在普通合作關係。
為了當主播,李華選擇整容。
時隔一個月後,記者再次接到市民吳麗(化名)反映,通過朋友介紹,在濟南優萊美整形美容醫院花費4萬多元辦理了一種「消費返利」的儲蓄卡,所謂的消費返利卡,就是在醫院消費可返現80%,2年之內每三個月返現一次,而且介紹顧客前來就醫,可拿到手術費的40%。然而,說好的返利幾乎沒兌現,醫院就返利了1500元之後就沒有了下文,更糟糕的是優萊美醫院已經「人去樓空」。
隨後,記者調查發現,優萊美醫院內存在兩個醫療團隊,雖然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只是因為房租問題暫時關門,優萊美還會回來,但記者發現,優萊美公司股東存在多次變更,甚至還涉及經濟糾紛案,事發之後,公司負責人無法取得聯繫。
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偵辦優萊美整形美容醫院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案件,警方提醒該案集資參與人迅速到公安機關進行登記。
整形醫院成為傳銷窩點
100多人被抓涉案千餘人
今年8月,煙臺市警方打擊了煙臺IB醫療美容醫院從事的非法傳銷活動,抓獲了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及100餘名非法傳銷人員。
據了解,該傳銷組織以王某鵬、李某、王某某、王某、毛某5人為首,2016年成立整形美容公司,在芝罘區3處地點、德州等地,以經營美容美體業務為掩護,以交納五萬、十五萬、三十五萬、九十五萬不同標準的加盟費成為高級加盟商、初級合伙人、中級合伙人、高級合伙人的名義,以拉人頭、人傳人形成層級提成的方式,分別按照直接提取發展下線35%、二級15%、三級8%提成的模式,大肆開展非法傳銷活動。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研判,民警基本摸清了該傳銷組織的組織架構、運作模式以及相關證據。
8月7日下午3時許,在分局的統一指揮下,經偵大隊聯合南大街派出所兵分兩路對煙臺、德州兩地同時收網,徹底端掉了這一非法傳銷組織,控制涉嫌非法傳銷人員100餘名,王某鵬、李某、王某某、王某、毛某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經調查核實,目前涉案人數達到1000多人。
目前,王某鵬、李某、王某某、王某、毛某5名犯罪嫌疑人被芝罘公安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醫美機構老闆被判14年
今年7月,長沙市嶽麓區人民法院一審第二次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涉嫌以免費醫療美容等為幌子、謊稱投資美容項目返本且定期分紅的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並當庭宣判。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黃某曾從事醫療美容業務工作,熟知行業銷售提成規則。為謀取非法利益,2017年10月起,黃某先後註冊了湖南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長沙某醫療美容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並以免費做美容的名義採取多種方式公開宣傳、推廣。
黃某以上述公司名義與有意願做美容手術的客戶籤訂協議,約定客戶先向由黃某指定的長沙某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某醫療美容公司等實際實施美容手術的醫療美容公司支付全額美容費用,黃某則承諾分12期(每月一期)將費用全額返還給後者。協議同時約定,客戶必須每月通過微信等開放式平臺為前者免費做宣傳、推廣。
2017年10月以來,黃某通過本人及其代理共招攬參與「全免」的美容客戶彭某等511人,涉案金額高達2600多萬元。黃某亦從實際實施醫療美容手術的美容公司獲得客戶美容費用的60%—75%作為巨額佣金提成。這些提成加上尚未進行醫療美容的客戶交付的資金合計1600多萬元。除案發前已按合約退還給客戶的美容費用,黃某非法謀利690餘萬元。
2018年9月,黃某還謊稱已收購鄭州某整形公司股份,並面向社會出售該股份,騙取黎某等人32萬餘元。在此期間,2018年1月,黃某在未取得合法資質、未正常開張運營的情況下,通過微信朋友圈、招商會等面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宣傳投資其籌建的某醫療美容公司,並承諾投資項目正式啟動後6個月全額返還投資資金,且每季度分紅一次。通過此舉,黃某非法吸收張某等人資金合計235萬元。
就這樣,黃某做著「拆東牆補西牆」的資金流轉遊戲,最終,難以為繼。2018年10月,黃某到公安機關投案。案發後,其父母代其退贓46萬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黃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最後,法院依法判決黃某執行有期徒刑十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追繳黃某犯集資詐騙罪的違法所得,發還被害人彭某等人;責令黃某退賠騙取黎某等人的資金及集資參與人張某等人的本金;扣押在案的黃某家屬代其退繳的人民幣四十六萬元,按比例發還給前述被害人和集資參與人。
渠道醫美「米蘭柏菲」涉傳銷
涉案4億 17名主犯落網
2019年12月,桂林警方打掉了一個以醫學美容、血液檢測以及醫商的名義進行非法獲利的傳銷組織,共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17人,涉案金額達4億多元。
記者了解到,桂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在工作中,發現廣西米蘭柏菲投資有限公司譚某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經過大量調查取證工作發現,自2017年5月以來,該公司打著醫商的名義大肆在全國各地招募所謂的醫療諮詢師和代理,利用集中培訓的方式(洗腦),通過認購整形項目以及血液檢測(購買3萬元的整形項目或血液檢測項目)取得入門資格。
據警方介紹,這個組織通過介紹他人發展下線形成層級關係,並以發展人員的數量為依據計酬返利,非法獲取利益。該組織共計發展代理1萬餘人,其中廣西籍貫會員5345人,桂林籍會員共計675人。
記者查詢到,由廣西米蘭柏菲投資有限公司成立的「米蘭柏菲」醫美機構,在全國有5家分院,分別位於桂林、南寧、長沙、武漢、柳州。
2019年12月3日,桂林警方分赴南寧、武漢、湖南及桂林,對該案主要嫌疑人實施統一抓捕行動。
據悉,此次行動共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17人,凍結銀行帳戶130多個,凍結資金8千多萬元,査封、扣押房產37套,估值3000餘萬元,扣押涉案車輛9臺。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免費整形」發展下線涉嫌變相傳銷
醫美機構不應飢不擇食
對於「免費整形」陷阱,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韓國文分析認為,醫美機構以免費整形的幌子要求顧客去發展新顧客,本質上就是一種變相傳銷,用滾雪球的方式發展客戶。
「一級滾一級,看似前面的消費者沒有掏錢,但是事實上都是後面的人為第一個人買單,當這種傳銷與貸款相結合,其性質更加惡劣。」韓國文說,這種傳銷會帶來嚴重的潛在問題,一旦出現整形機構無法提供這麼多服務、資金鍊斷裂捲款潛逃或者不予以返款等情況,其後果非常嚴重,「到時候所有的單,都由最後一級的客戶購買。」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表示,「客戶介紹客戶,不僅可以免單,還可以有提成,本質上就是一種傳銷,但是在界定上存在一定難度。」
劉瑞認為,其區別於傳統傳銷的不同點有二。第一,其傳銷的不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服務;第二,這可能是一家正規機構利用傳銷發展下線。一般的傳銷找不到上級,但這是一個整形機構,可能具備相關經營和醫療資質。「如果是三無機構,那麼界定為傳銷很簡單,但是如果是正規機構,可能就是在打『擦邊球』。」
有業內人士表示,儘管許多醫美機構生存壓力很大,但醫美機構更不應該飢不擇食、慌不擇路,走歪門邪道者必然自取滅亡。還有觀點認為,「這樣不僅傷害了消費者,毀了自己,也傷害了整個醫美行業,到最後沒有贏家。」
來源:綜合齊魯晚報、芝罘公安、紅網、平安桂林、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