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15是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同時也是春節的尾巴。元宵節又名上元節、燈節、元夕、小正月等。元宵本為上元節的夜晚,古人稱夜為宵,同時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便將之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有一定的習俗,而且或多或少的有些不一樣,當然這也和歷史文化有關。元宵節定然要吃元宵,為團團圓圓之意。當然也有讀者要問,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其實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且寓意都為團團圓圓,起初是因為南北方地區的叫法不同,南方稱之為湯圓,北方稱之為元宵,最初還叫「浮元子」。後來又由於做法的不同從而區別元宵」和「湯圓」,「包」制出來的叫湯圓,「搖」制出來的叫元宵。元宵節有燒香拜神的習俗,風水上也說初一和十五是燒香拜佛的好時間,這裡最主要的還是寫寫習俗。說起燒香拜佛,以小編家鄉為例,一般到正月15的凌晨,就開始有人陸陸續續的開始燒香拜佛祈福。相傳只要在今天心誠祈福,願望就可以成真。如今許多年輕人已經不注意這些,但是因為習俗依然需要燒香祈福,而有一部人或許為了尋找一種寄託而心誠拜佛。據資料記載,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收到重視,漢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太一」,後來便有了祭祀天神的習俗。可能很多讀者不了解「太一」神。「太一」是漢代年間國家祭祀的最高神,而佛教則可能是在漢明帝時期傳入,而當時的西域(如今的新疆地區)傳入的時間更早。賞花燈、猜燈謎自然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習俗,古時候的元宵節可是屬於有情人的日子,相當於現在的情人節。電視劇裡的燈節總是有點暗戀的人表白的意思,其實,元宵節也是古代女子尋找有情郎的好時機。後來由於這種方式受到了人們的喜愛,。經過歷時發展,又增加了舞龍舞獅之類的內容。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而且民族眾多,元宵節的習俗與文化又是不盡相同,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但是元宵節都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