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各地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2020高考成績開始陸續放榜。十首放榜詩詞,祝莘莘學子們金榜題名,鵬程萬裡。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辦酒,已將春色入關來。唐朝的進士考試是在正月,二月放榜,其時天氣依然寒冷,各種花兒還未曾開放。但作者的心中卻早已是春風得意,春意盎然了。
《七和》:南宮放榜已蜚英,此闕傳臚卻漏名。潛救八人文最敏,盡歸一網氣難平。白生作麼教持杵,越石爭些已見坑。莫倚晴天頻吐綬,兒童見了又須驚。科舉考試放榜之日,激動人心。幾家歡喜幾家愁,考中的喜氣洋洋;考不中的也不要氣餒,更不要怨天尤人。只要努力不放棄,就一定還會成功。
《南鄉子》:十月小陽春。放榜梅花作狀元。重慶禮成三日後,生賢。第一龍飛不偶然。勸酒自彈弦。更著班衣壽老仙。見說海壇沙漲也,明年。此夜休嗔我近前。「小陽春」指的是:每年的十月份在立冬和小雪之間,某些地方的氣候溫暖如春,植物會再度開花。考試也是一樣,即使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也要逆境而上,勇往直前。只要努力不放棄,就一定會迎來人生的春天。
《放榜日作》:一聲開鼓闢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葛水霧中龍乍變,緱山煙外鶴初飛。鄒陽暖豔催花發,太皞春光簇馬歸。回首便辭塵土世,彩雲新換六銖衣。放榜之日,生機勃勃,萬象更新。暖暖的陽光催開鮮花朵朵,在春光明媚裡騎馬遊行。一旦科舉及第,便是人生新的開始,前程似錦,前途無限。
《放榜日》:吾唐取士最堪誇,仙榜標名出曙霞。白馬嘶風三十轡,朱門秉燭一千家。郄詵聯臂升天路,宣聖飛章奏日華。歲歲人人來不得,曲江煙水杏園花。到了唐朝,科舉制度已經發展的相當完善了。科舉制度也成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的主要的方式。放榜前日,人人翹首以盼,徹夜難眠;放榜之日,曲江流水,杏園花開。
《及第後作》: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侶,江海回思耕釣人。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塵。昇平時節逢公道,不覺龍門是嶮津。 十年寒窗苦讀,尋尋覓覓終於在榜文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幸福來的太突然,一切恍如夢中。中榜之後,不禁回想起在江上田間耕釣的友人。人生在於踏實努力,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可以了。
《喜子及第》:御榜今朝至,見名心始安。爾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賀客留連飲,家書反覆看。世科誰不繼,得慰二親難。這是一首父親寫給自己中進士的兒子的詩。今天是科舉放榜之日,終於在榜文上看到了你們的名字。所有的付出和辛勞沒有白費。看到今天你們取得的成績,再苦再累,也覺得值得和欣慰。可憐天下父母心,做子女的唯有至親至孝,刻苦攻讀,方能報答一二。
《放榜日》:喧喧車馬欲朝天,人探東堂榜已懸。萬裡便隨金,三臺仍借玉連錢。花浮酒影彤霞爛,日照衫光瑞色鮮。十二街前樓閣上,捲簾誰不看神仙。放榜之前,人聲鼎沸,車馬奔流,充滿著熱鬧和期盼。放榜之後,新科進士們,衣衫煥然一新,神採奕奕。京城的百姓都爭相一睹他們容貌,熱鬧非凡。在過去,放榜日無異於和過節一樣重要,是京城當天頭等的大事。
《宣上人遠寄和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繼和》:禮闈新榜動長安,九陌人人走馬看。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自吟白雪詮詞賦,指示青雲借羽翰。借問至公誰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觀。 在古代,科舉考試由禮部主持。放榜之日,整個長安城都會轟動,人人爭相觀望,熙熙攘攘。一旦中榜,馬上就會名動天下,大好前程就在眼前。蒼天不負有心人,莫讓年華虛度,就是最好的人生努力方向。
《看榜日》:禁漏初停蘭省開,列仙名目上清來。飛鳴曉日鶯聲遠,變化春風鶴影回。廣陌萬人生喜色,曲江千樹發寒梅。青雲已是酬恩處,莫惜芳時醉酒杯。春風蕩漾,旭日送暖。曲江池邊的梅花正在盛開,到處洋溢著喜悅興奮的氣氛。進士們青雲直上就在眼前,切莫辜負這美好的時光,快來盡情的暢飲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