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扭傷也要打石膏,醫生是不是搞錯了

2020-12-19 曉曉世界

姚明和他脆弱的腳踝

2005.06.17 左腳腳踝骨折

2006.10.27 右腳腳踝扭傷

2009.05.10 左腳腳踝骨裂

2010.11.11 左腳腳踝扭傷

在這四次腳踝受傷中,姚明幾乎都打上了石膏,有沒有覺得不太對勁,骨折骨裂打石膏沒問題,腳踝扭傷怎麼會打上石膏呢?

本文科學嚴謹的講述:

● 為什麼只是扭傷還是要打石膏

●為什麼腳踝那麼脆弱

●為什麼崴腳會形成習慣

● 只有疼的不能走路才是骨折嗎

很多人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扭傷了踝關節,到醫院拍X線片一看並沒有骨折,但醫生仍然給你打上了笨重的石膏或是支具。很多人就納悶了:石膏在通常的印象是骨折才需要的,踝關節扭傷很常見,也沒幾個人打過石膏,為什麼我遇到了就得打?

為什麼只是扭傷還是要打石膏

先說結論:沒有骨折卻打了石膏,是因為醫生覺得你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有很可能斷了,需要固藉助石膏固定關節來利於韌帶的癒合。

那麼如何判斷扭傷級別呢:

西點踝關節扭傷分級系統

I級 沒有撕裂

輕度疼痛、腫脹和壓痛,一般沒有淤血和關節不穩。

負重行走沒有困難

康復時間:1 — 3周

II級 部分撕裂

中度疼痛、腫脹和壓痛.。可能有淤血。輕至中度關節不穩 。踝關節一定程度上運動喪失和功能障礙。

負重或行走疼痛

康復時間:3 — 6周

III級 完全撕裂

嚴重疼痛、腫脹和壓痛和淤血。踝關節不穩,運動喪失和功能障礙。

不能負重和行走

康復時間:幾個月

小貼士

踝關節扭傷時,韌帶的損傷可以是部份纖維的撕裂,也可以是全部韌帶纖維的斷裂。有很多人在初次扭傷時也許只是部份纖維的撕裂,但往往本人不予重視,反覆扭傷,最後整個韌帶徹底斷裂了。

還有一個現象,初次扭傷時,疼痛非常劇烈,以後再次扭傷時疼痛卻反而不十分明顯,出血也不嚴重,很多人還以為這次扭傷不如以前那麼嚴重,殊不知這是因為完全韌帶斷裂,關節失去保護更加明顯,情況更加嚴重。

是否打石膏,取決於扭傷是哪個級別。美國骨科學會(AAOS,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推薦:II級、III級損傷須要制動,石膏或者支具都是制動的方式。其中II級損傷稍微輕一些,可以用空氣夾板制動。

看的一知半解的對吧,那我們從腳踝講起:

為什麼腳踝那麼脆弱

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站立時全身重量均落在踝關節上,行走時的負荷值為體重的5倍,對外傷缺乏緩衝,易於受到各種傷害,因此急性踝關節扭傷是日常生活中最易發生的外傷。

踝關節周圍韌帶扭傷發病率在全身各關節韌帶扭傷中佔首位,但卻不能引起很多人的重視,如處理不當會致韌帶鬆弛、瘢痕形成、踝關節不穩,以致反覆扭傷,日後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

姚明的腳踝經歷過扭傷,骨折,骨裂。鑑於腳踝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約佔所有損傷的15%,也就是說10個運動損傷當中就有1.5個人扭傷了腳踝。所以,這次著重說腳踝扭傷,也就是「崴腳」:

什麼是崴腳

崴腳學名為踝關節扭傷,多由於行走時突然踏在不平的地面上或上下樓梯,走坡路不慎踏空, 或騰空向後足蹠屈(即墊腳的動作)落地,足部受力不穩,而導致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造成的扭傷。

一般分為內翻損傷,外翻損傷和高位踝損傷,以內翻損傷(外側韌帶的損傷)最為常見,這是由於踝關節解剖結構所決定的,外側的韌帶較內側韌帶薄弱,內翻肌群也比外翻肌群要強一些,內翻活動度比外翻大,而人在放鬆狀態下就有內翻和腳尖向內的趨勢。

內翻損傷一般損傷外側的韌帶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和跟腓韌帶,以距腓前韌帶損傷最多(外踝前下方的凹陷處);外翻損傷則損傷內側的三角韌帶,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所以不容易撕裂,常常外翻損傷發生的是內踝的撕脫骨折。

扭傷時,損傷處的韌帶遭受超過其生理限度的強大外力,緊張性增高或發生纖維斷裂等病理改變。有事內翻損傷時,雖然外側韌帶損傷,但也可能引起內踝的擠壓傷,要注意辨別。

為什麼運動的人容易崴腳呢

這其實就是踝關節韌帶的特性所致。一般有點經驗的人都會發現,踝關節扭傷多發生在剛運動時或運動快要結束時。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未做好熱身容易扭傷」、「運動到最後太累了容易扭傷」。這是因為,正常的行走和奔跑時,踝部韌帶的拉伸程度非常小,所以韌帶有足夠的能力來維持踝關節的穩定,也就不會扭傷。

如果正常走路都會扭傷,那就是韌帶有大問題,一般是韌帶過松或韌帶纖維化。而在運動時,由於腳部動作需要發力,急停、急轉等。而這些發力又是在不斷地進行中,導致踝部韌帶的壓力很大,一旦超出了韌帶所能穩定踝關節的能力,就會發生扭傷,姚明的幾次扭傷就是這麼來的。

1.溫度的影響

韌帶離表皮很近,因此外界的溫度對韌帶影響很大。夏天倒還好,冬天沒有做好熱身的兄弟,由於韌帶還處於比較低的溫度,其拉伸能力相對比較低,一下子加大運動量和對踝關節的壓力,導致韌帶無法承受,造成踝關節不穩地,就扭了腳踝。在長期運動後,肌肉處於疲勞狀態,而韌帶是與肌肉一樣的,也會處於疲勞狀態,此時也容易發生韌帶疲勞所導致的關節不穩,在一次非常規動作後發生扭腳踝。

2.熱身的影響

相對而言,未完全熱身而導致的腳踝扭傷更嚴重。因為韌帶在沒有完全活動開的情況下,是很容易造成韌帶撕裂的,那修養的時間就長了,甚至要通過手術來修復韌帶。而在運動中由於非常規動作、或運動末期因疲勞而導致的踝部扭傷腫大多為關節瞬間錯位壓迫血管和損傷肌肉纖維,小血管破裂、肌肉局部撕裂壞死導致的,雖然看著腳踝腫的很大,其實傷害倒並不嚴重,適當的處理後很快就能恢復的。

總體來說,踝關節扭傷不管是否造成韌帶的撕裂,都不是太嚴重的傷害,只要足夠的修養和適當的治療、康復訓練,是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的。但這裡僅限於自身原因如熱身不夠、疲勞做動作、站立不穩等原因造成的踝關節扭傷,因外力導致的踝關節扭傷情況可能是大不一樣的。特別是由於拼搶時,一方球員的身體壓在另一方球員腳踝上導致的腳踝扭傷可能會是非常嚴重的損傷,必須尋求專業醫師的救治。

足骨變異

足副舟骨是發生在足舟骨結節第二化骨中心的先天變異。正常人約14%由此變異,踝扭傷或跑跳訓練過度,常常損傷足副。據說,這也是姚明左腳傷病不斷的根源所在。

既然提到了再次扭傷,那麼,有個詞大家應該想起來了:習慣性崴腳,這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崴腳會形成習慣

一次崴腳之後,踝關節周圍組織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導致韌帶損傷、關節變形、腳踝結構不穩定,要是恢復不好,當然容易再次崴腳。其中有兩個是對之後踝關節功能影響很大的。一個是韌帶鬆弛,另一個是本體感覺缺失。

1.韌帶鬆弛

先說第一個韌帶鬆弛。韌帶是連接固定關節的緻密結締組織,它的強度很高,但是缺乏彈性「相對於肌腱而言」,並且不像肌肉一樣存在自主收縮的能力。一次損傷之後,韌帶很有可能被撕裂或者部分斷裂,那樣的話就會表現出鬆弛,如果鬆弛,那麼穩定關節的功能必然減弱。所以一次崴腳之後,從結構上講,是比之前更弱更容易再次受傷了。

在此插播一個小常識:很多人管牽拉叫拉韌帶,實際上牽拉的是肌肉和肌腱,而韌帶是不能被拉長點,或者說不應該被拉長更合適。如果你把韌帶拉長,那麼無異於給關節鬆了綁,接下來你就等著受傷吧。

韌帶鬆弛之後怎麼辦

韌帶是關節周圍最直接的穩定結構,如果韌帶鬆弛,對關節的保護能力下降,那麼就要通過加強肌肉來輔助穩定關節了。當你關節周圍肌肉足夠強大,就可以代替韌帶吸收外力,關節自然也就能保持穩定了。

2.本體感覺缺失

接下來說第二個,本體感覺缺失。小編估計得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本體感覺。簡單的說本體感覺是感受肢體運動狀態和空間位置的精密感覺,它不像觸覺嗅覺之類有那麼真切的體會,但是每一次舉手投足它都在參與其中。

本體感覺的核心來源比例圖

一般來說崴腳之後第一個階段是炎症期,炎症期受迫害最大的就是本體感覺。本體感覺缺失之後你就不會那麼自如的控制自己的肢體運動了,因為失去了反饋肢體運動狀態的裝置,就像開車沒有儀錶盤一樣。本體感覺缺失之後同樣需要訓練才能恢復,一些平衡練習就是很好的訓練手段。

3.可能患有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 (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

骨質疏鬆的嚴重後果為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輕微創傷時或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的骨折。所以崴腳後去醫院檢查時可增加一項骨密度檢查,正常值參考範圍在-1至+1之間。

很多時候崴腳了,還能走路,大家就以為不是骨折。其實不是這樣的:

只有疼的不能走路才是骨折嗎?

踝關節扭傷不僅可能傷及軟組織,而且可能傷及骨頭。前者就是我們常說的腳踝扭傷,後者則是足部骨折。而有些人崴腳後出現足部骨折,仍然可以走,是因為負重骨頭沒有損傷,不特意壓骨折處,不會出現劇烈疼痛,而且骨折後有些斷裂表面看不出有異樣,走路也能勉強。因此,崴腳後即便可以走路,也有可能是骨折。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腳踝處是否骨折呢?

渥太華腳踝損傷診斷標準

加拿大學者 Stiell於1992年提出的渥太華腳踝損傷診斷標準(Ottawa ankle rules)對此有比較明確的建議,可通過簡單的體格檢查判斷,敏感性為100%,特異性為48.75%,不建議非專業人士自行套用,以免經驗不足發生漏診,參見下圖:

上圖所示,ABCD處,都是崴腳後特別容易發生骨折的壓痛點。崴腳後如果按壓有明顯的疼痛感,同時受傷後即刻或就診時患肢不能獨立支撐體重「走4步,不管有無跛行」,則需要高度懷疑是足踝部骨折。

出現以上情況,都需要及時拍片明確有無骨折。

注意事項

注意:18歲以下的患者不適用;腫脹明顯的;腿部因基礎疾病有感覺減退的應及時就醫。

如果疼痛和行走能力在5-7天內無改善情況下應及時就診。

此種只能初步判斷是否有骨折可能,是否需要照X片,不適用於判斷韌帶損傷情況,韌帶情況需要核磁查MRI。

崴腳幾天後才發現骨折,傷後還在走路,會留後遺症嗎?

很多人崴腳後,當時感覺還行,能夠堅持走路,後來感覺越來越疼,等到就診時發現確實是骨折。那麼,這時是否會因為救治不及時而落下後遺症呢?

其實,腳扭傷幾天後才發現骨折,說明病情不是特別嚴重。一般扭傷後1-2周內及時就診且得到正規的處理,都不會留下後遺症。但是扭傷兩周,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去就醫,骨頭自己長骨痂了,但癒合得有畸形,可能會落下後遺症。

相關焦點

  • 腳踝扭傷了,沒有骨折為什麼還要打石膏?
    很多人遇到過這種情況:腳扭傷了關節,到醫院拍X線片一看並沒有骨折,但醫生仍然給你打上了笨重的石膏或是支具。很多人就納悶了:石膏在通常的印象是骨折才需要的,踝關節扭傷很常見,也沒幾個人打過石膏,為什麼我遇到了就得打?
  • 腳扭傷了要怎麼辦
    運動的時候,奔跑的時候腳容易扭傷,那麼腳扭傷之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什麼樣的處理方法才是正確的,一起來看看吧!使用冷敷:腳扭傷之後要儘早的採取冷敷(就地取材,可以用冷水衝洗,最好可以有冰塊敷在患處)千萬不要用熱敷,同時不要用手去按摩患處,以免造成2次的傷害。
  • 男子崴腳後醫生竟讓打石膏,靠譜嗎?
    近日,讀者劉先生向瀋陽晚報新聞熱線求助:他一周前打桌球時不小心崴了腳,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一次普通的崴腳竟然還要打石膏。劉先生說,崴腳後自己並沒當回事,可是幾天過了仍不見好轉。他去醫院拍片,未發現骨折,只是踝關節扭傷,但醫生說需要石膏外固定。劉先生覺得醫生有點小題大做,只是普通的扭傷,有必要這樣嗎?
  • 踝關節扭了一下就要打石膏?這家醫院是不是想多收我錢?
    昨日門診看到一位老太太,一進門就說:「大夫,我就扭了一下腳腕,怎麼三個月還沒好啊,片子也拍了,醫生說沒骨折啊。怎麼這麼久還腫著?」我聽完讓患者脫了鞋襪,仔細檢查了一下,發現:患者踝關節周圍腫脹特別明顯,外踝尖及前外側劇烈壓痛,踝關節抽屜實驗「+」,外側韌帶鬆弛。
  • 扭傷腳怎麼才能好的快 這樣做有利於恢復
    在平時生活中,不管是運動或者是下樓梯,都會有人不小心扭到腳,這個時候切忌不要立馬就站起來活動腳,要先檢查一下是否已經發生錯位,你知道扭傷腳怎麼才能好的快嗎,扭傷腳怎麼辦呢,扭傷腳吃什麼好,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消腫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一、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二、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
  • 上海一市民被醫院判定骨折打石膏 隔天竟然健步如飛
    原標題:【獨家】上海一市民被醫院判定骨折打石膏 隔天竟然健步如飛  最近,市民陳先生向看看新聞和《新聞坊》微信公眾號反映,說他偶爾崴腳,被奉賢區中醫醫院診斷為右足舟骨骨折,並當場打了石膏。第二天起床後,疼痛消減了,經過其它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自己的腳並沒有骨折,讓人大跌眼鏡。接到投訴,記者吳浩亮展開了調查。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
    六、如扭傷傷到骨頭,醫生給打上石膏後,一定要注意:1、剛上石膏約10、20分鐘內,不能隨便移動患足。因為此時石膏還未發硬,易變形。2、上好石膏的最初24小時內,應注意石膏的鬆緊。3、足部上石膏後,一般不宜著地行走。
  • 腳關節扭傷腫痛怎麼辦?腳後跟肌腱拉傷了怎麼處理?
    如果踝關節發生損傷,要及時就醫處理,讓專業醫生來判斷損傷的情況,然後做出專業的處理,儘可能地減少損傷的影響。腳關節扭傷腫痛怎麼辦?腳關節扭傷腫痛其實也是可大可小的,第一步還是要儘快到醫院去就診。因為就診之後要拍一個X光片,先看看有沒有骨折、有沒有關節變位移位等情況。
  • 孩子腳扭傷要立刻休息、冰敷?原來我們都做錯了!
    小寶貝開始會走、會跑以後很容易扭傷到腳。許多父母都認為腳踝扭傷只要多休息、冰敷就會好。但急診專家說,這樣做反而會阻礙傷口復原!到底是為什麼呢?快來看專家解答!
  • 腳扭傷了怎麼恢復最快 盤點各類扭傷的處理方法
    腳扭傷了怎麼恢復最快 盤點各類扭傷的處理方法 2、腰部扭傷見於突然的轉身或二人抬物時的用力不均,其治療要點也是要靜養。應在局部作冷敷,儘量採取舒服體位,或者側臥,或者仰平臥屈曲,膝下墊上毛毯之類的物品。
  • 腳踝打石膏多久可以拆?
    多數是因缺鈣的比較多,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因為車禍或者是一些扭傷導致的骨折。一般要是腳踝骨折就是需要進行打石膏的,那麼腳踝打石膏多久可以拆,接下來,讓我跟大家敘述一下。一、一定時間的才可以拆腳踝部位骨折後42天才可形成較牢固的骨性連接,三個月才基本恢復正常。患者現在是不可以取掉石膏託的,至少42天後才可以去掉石膏託,才可以扶拐下地行走。
  • 微分享 打石膏堅持上課 女教師在朋友圈火了
    可就在前一天,人文分院的周芸老師意外扭傷。周老師並沒太在意,覺得忍忍就能過去。所以按期來學校參加了相關迎新工作的會議,7日新生報導,8日召開了15級翻譯1班新生班會,跟同學們見了面,還選了班委。但她不知道的是,扭傷部位正在不斷惡化。在家人的堅持下,周芸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撕脫性骨折,需要打石膏並靜養1個半月。 「醫生會不會看錯?能不能不打石膏?
  • 腳扭傷後,有4個處理方法要記牢,做到位了好得快
    在日常一些活動中,比如步行、跑步,有時會意外發生腳扭傷。腳扭傷雖然在多數人看來不算嚴重外傷,但對生活多少會有影響,且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的話,很可能會形成習慣性崴腳。因此,對於腳扭傷的處理治療,是需要予以足夠的重視的。那麼,一般腳扭傷後該如何處理?多久能好?
  • 77歲拜登腳骨裂後首現身,穿石膏鞋秀「金雞獨立」
    視頻:拜登足部骨裂後首次公開露面:腳穿專用步行靴,「感覺不錯」,時長約35秒當地時間12月1日,即將成為第46屆美國總統的喬·拜登(Joe Biden當地時間11月29日,拜登的醫生表示,下任美國總統在和寵物犬梅傑(Major)玩耍時,不慎滑倒導致右腳扭傷,之後根據CT檢查結果顯示,拜登的右腳中足外側和中間楔形骨發現細微骨裂,想要行走就必須穿上骨科的石膏鞋。拜登夫婦一同飼養了兩隻寵物犬,除了讓未來總統受傷的梅傑外,還有一隻叫做錢普(Champ)的牧羊犬,兩隻狗都會在明年搬到白宮居住。
  • 女子打石膏治骨折差點被鋸腿 專家:千萬別隨便打石膏
    夏女士右腳摔成粉碎性骨折,去打石膏治療,結果差點因此截肢。昨天,夏女士提起這次意外仍覺後怕。  11月初,48歲的夏女士騎電動車下班途中不慎摔倒,右腳劇疼不已。她被路人送到一家醫院拍片,發現右腳腳踝粉碎性骨折。接診醫生給她打了石膏後,讓她一個月以後等腿消腫再來複診。  回家後,夏女士的腳疼得特別厲害,尤其是晚上,經常整夜痛得睡不著。
  • 腳扭傷扭傷腳腳扭到了筋及崴腳怎麼辦
    扭傷在醫學上又稱為軟組織損傷。扭傷腳或者扭到腳筋了很痛,有時候不小心崴腳了腳扭傷了有哪些應急處理呢?小編分享如下。立即停止運動。找個穩定的地方坐好,或者找個固定的物體墊起受傷的腳部。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正確使用冷敷。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使血液堆積得少,減少內出血、腫脹、疼痛及痙攣,減輕淤血症狀,控制傷勢發展。
  • 扭傷腳 腳上起泡 這些你應該都知道
    當然,可能你忙於工作,受迫於生活壓力,感覺旅行離自己很遠,或者是你剛好就在路上,這樣的情況,你要考慮旅行過程中遇到的種種事情。例如,扭傷了腳,腳上磨出了水泡、腳後跟被磨出血。這樣的情況,看似很常見,不少人也不會放在心上,其實,不應該這樣,應該重視。  選對鞋有助於出行  在出門旅行的時候,你是不是隨便穿雙鞋就出門了?有運動鞋、休閒鞋、布鞋。其實,這裡都有較大的講究。
  • 小孩腳扭傷了怎麼快速痊癒
    小孩子經常跑跑跳跳所以腳扭傷的機率比較大,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扭傷腳後治療時應該更加小心。到底小孩子腳扭傷怎麼辦?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下中醫教你五招治療小孩腳扭傷的按摩方法。學齡時期的兒童運動量大,在跑步跳躍下樓梯時不小心踝蹠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內翻就造成了扭傷的現象。
  • 穿高跟鞋扭傷了腳,到底應該怎麼辦?
    但是,在沒有他人輔助的情況下,如果穿高跟鞋的妹子們不小心扭傷了腳,第一時間究竟能做點什麼呢?什麼樣的人容易扭傷腳?所有的腳踝扭傷都需要去醫院解決嗎?什麼樣的人容易扭傷腳踝?在生活中,哪些人的腳踝會更容易扭傷呢?一般包括以下三種情況:一個人的腳越靈活、越活躍,扭傷腳踝的風險就越大。經常登山、踢足球、打籃球的運動員需要利用腳踝的力量來移動或者變相,就很容易造成腳踝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