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只是成年人,就連很多小孩子都已經開始了競爭,家長們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懷孕的時候開始胎教,剛出生的時候開始上早教課,再大一點就開始上興趣班,好像稍微落下點什麼就要被別人超越了一樣。
但好像只是家長在著急,孩子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家長都是名校博士生碩士生,但是孩子在班級裡卻是倒數第一名;月薪幾萬還不夠孩子報一個夏令營的,這樣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家長總是想著揠苗助長,把孩子在短時間內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模樣。
這種精英教育、「快養模式」確實是促成了很多神童的出世,但更多的是讓孩子背負著無盡的壓力成長,但是有這麼一位爸爸卻是不同的,他並沒有像別的家長一樣快養,而是奉行一種慢養的方式,將他的4個「問題子女」送入了名校。
不打不罵,佛系老爸將4個問題孩子送入名校,這樣的教育值得學習
這位父親名叫黑幼龍,四個孩子的父親,除了老大稍微省心點,其他的三個孩子是不折不扣的「問題孩子」。
二兒子名叫黑立國,成天偷雞摸狗,不幹正事,還因為在超市偷手套被當場抓獲;
三女兒叫黑立琍,不學無視,從小學的時候就學會了化妝,上了初中之後開始早戀,成日裡有一大堆的男生圍著他轉;
最小的兒子叫黑立行,學習成績倒是很好,但是性格太固執了,聽不進別人的管教。
好像壞孩子的特點都集中在這幾個孩子的身上了,性格叛逆,無所事事,打架偷東西,化妝早戀,這樣的孩子有一個就足夠「毀了」一個家庭的了,更不用說有3個了,但是這位父親用他自己的方式將這4個孩子全都送進了名校。。
老大是耶魯大學的碩士,老二是加州大學的博士,老三是加州大學法學院畢業,小兒子史丹福大學碩士,個個都是學霸。
我們非常的好奇,很多即使是從小家長就開始嚴抓的孩子都不一定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更不用說是幾個問題孩子了。
據他自己說,他的教育方式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他只是說了一句話「慢下來」。
他們一家原本是住在美國的,後來搬回了臺灣,二兒子黑立國才剛剛上小學,第一次考試就帶了一個大鴨蛋回家,換做普通的家長早已經開始責罵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學習了,可是黑幼龍並沒有,他溫和的對兒子說:「沒關係,下次考得好一點就行了。」
就連他在商場裡偷東西當場被逮住,黑幼龍也沒有過多的責備,而是跟孩子講,做錯了一次事情並不代表就是個壞人了,他自己小的時候比他還調皮,這種事情都是可以慢慢改正的。
就這樣到了高中,黑立國突然跟他講,自己不想上大學了,當一個垃圾車的司機都比當老師掙得多,所以以後當一個司機也挺好。作為父親又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呢,但他還是很開明的表示支持。
這位父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注重孩子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強制性的將孩子按照自己所理想的樣子打造。
他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控制住自己的脾氣耐心開導孩子,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也會在成績不理想的時候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培養好心態;更會在孩子偏離自己想法的時候表示支持,給予尊重,幫助培養孩子高情商。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方式,給了孩子們自信,讓孩子有了安全感,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曾經最調皮的二兒子曾經說過,正是因為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讓他懂得了自己的人生,應該有自己來做主。
寬鬆的教育、慢養的氛圍,讓這幾個原本頑劣的孩子最初的天性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而這種天性就變成了日後的優勢,而這種優勢恰恰是很多傳統學霸所不具備的,不信我們接下來看看,那些被家長用為你好束縛住的學霸們究竟變成什麼樣了。
年少成名,卻只不過是一個學習機器
還記得前不久有關於孩子的兩則消息嗎,一則是一位女孩日均作詩2000首,能寫15000字的小說;還有一則是關於一個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
1歲的時候就和父親一起參加土逼,4歲的時候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的時候學會開飛機,8歲就已經考入了國內著名的南京大學,12歲碩博連讀。
這樣的孩子可以稱之為「天才」了他們從小就有著與常人不同的經歷和智慧,但是真的有這麼多天賦異稟的孩子們嗎?就算是真的智商超高,但是在家長的這種催化下,孩子的情商能夠得到發展嗎?還是說他們的家長只關注孩子取得了什麼成績,不會考慮孩子承受了什麼。
還記得上面說到過的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嗎,最終這個獎項還是被收回了,理由是他所研究的東西已經超出了一個小學生的認知範疇,而這位「神童」的父親則是發表聲明道歉,承認自己過度參與了孩子論文的編撰。
很難說這位父親的本意是怎樣的,是真的想幫助孩子進行科研,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還有一位神「神童」可以說是傷仲永了,13歲進入湘潭大學物理系學習,17歲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題研究所,20歲被學校勸退。
你沒看錯,就是在20歲的時候被學校勸退,按說一個這樣的天才怎麼會被勸退的,原因就是沒有生活自理能力。
他的母親堅定的奉行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論,從小隻讓孩子學習,不讓孩子出去玩,甚至吃飯,洗臉穿衣服都是家長幫忙完成的
原本以為自己已經遠遠地超越了旁人,可以回頭看看,哪裡是甩下了別人呢,真正別甩下的其實是自己,他沒有基本的自理能力,沒有正常的人際交往,也沒有一個原本可以快樂度過的童年,這種快養的方式,剝奪了他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權利,也剝奪了她成為一個正常人的權利。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先跑的不一定能先到終點。
慢養並不代表著溺愛和無底線
看過了這麼多神童翻車的案例,我們才驚覺,原來黑幼龍的這種慢養方式是真的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又能夠兼顧孩子的心理。
但是這種慢養並不代表可以無底線的縱容。黑幼龍夫婦對於女兒的要求就是畫質昂可以,但不能接觸毒品和性。
而且她的媽媽主動帶她去買正規化妝品,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慢養並不是溺愛,也不是無底線的縱容,而是在一個原則之內,儘可能地給孩子自由。
孩子可以在路上停下來歇歇腳,看看風景,也可以去人跡罕至的小徑探索一番,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站在馬路上靜靜的等待著他。
我們要的是一個鮮活的孩子,是一個人格健全,有能力有思想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只會學習的機器。所以家長慢養,注重培養孩子的性格、習慣、價值觀、心態比一味的追求成績更重要。
而這些行為習慣或者是思想價值觀都是屬於情商的範疇,可以說這位老爸的培養方式與其說是慢養,不如說是注重孩子情商的培養,讓孩子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比什麼都重要。
情商高的孩子不管走到哪裡都是受歡迎的,而且將來也更有機會能夠成功,所以說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除了讓孩子自己學習繪本提升情商之外,自己的言傳身教同樣重要,這檔專欄就是專門幫助家長學會教育孩子,學會提升孩子的情商。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所有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父母身上,父母情商不高,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為此,我們請來了兒童教育專家——小古老師,從現在開始,跟著小古老師一起培養高情商孩子,讓孩子擁有受用一生的能力!
一共17節課。只需要99就能幫助您提升情商,也能夠幫家長提升孩子的情商,一舉兩得,很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