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銘體檢中心被指誤檢 某企業8成員工查出病菌

2020-12-14 騰訊網

相關單位向慈銘體檢中心發出意見函。郭現中 攝

  日前,深圳某企業負責人向本報反映,該公司近期組織16名員工,到深圳慈銘健康體檢管理公司(以下稱「慈銘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結果顯示,八成以上的員工感染了一種名為「幽門螺桿菌」的可致癌病毒,這樣的檢測結果在公司內部引起了恐慌。

  不過離奇的是,當這些「病患」在多家醫院復檢後卻發現,僅1人染此病毒。隨後,林先生代表所在公司對這家號稱「國內規模最大」的體檢機構提出質疑並要求賠償。記者隨即對此事展開調查。

  復檢僅1人為陽性

  「拿到體檢報告時我嚇了一跳,居然有八成員工查出有病。」7月初,深圳某科技公司負責人林先生組織16名員工到深圳慈銘體檢中心進行體檢。

  一周之後,林先生收到了體檢報告。報告中有一項「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顯示,有13名員工呈陽性。林先生說,「當一些員工知道結果後,紛紛失眠、食欲不振,已經無法正常工作。」

  據悉,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據北大深圳醫院一名醫生透露,在該院消化科中,疑似胃病患者Hp感染率也只有30%—40%左右,「健康人群體檢根本不可能達到80%以上。」

  為了徹底打消疑慮,林先生馬上組織疑似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員工,分別在北大深圳醫院、福田人民醫院及廣中醫附一院進行復檢。在隨後收到的13份復檢報告中,僅有1人該項指標為陽性,其餘12人均為陰性。

  林先生斷言,「一定是慈銘體檢中心誤檢,因為其他醫院不可能同時出錯。」他隨後給記者出示了不同體檢機構的對比檢測報告。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一項不只是性質有別,兩者絕對值也差距明顯。

  其餘數名員工在福田人民醫院採用了不同的方法(碳14尿素呼氣實驗)復檢,其檢測值幾乎均未超標,且至少有4人檢測結果為0。林先生隨後以公司名義向慈銘體檢中心發函質疑,同時提出了道歉、退款、賠償、整改4項要求。

  體檢中心:試劑靈敏度高 陽性結果更確切

  據慈銘體檢官方網站介紹,該公司是一家以健康體檢為主業的連鎖體檢機構,成立於2004年,目前已在北上廣深等國內主要城市擁有31家體檢中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年體檢量及累計體檢量最多的專業體檢機構。」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民田路的這家慈銘體檢中心,此次遭受質疑的幽門螺桿菌檢測,是作為預防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的重要檢測項目,在慈銘多個套餐中均有涉及。該項目的通用檢測方法是「碳13尿素呼氣實驗」或「碳14尿素呼氣實驗」,慈銘體檢公司採用的是前一種。

  據介紹,碳13尿素呼氣實驗是讓體檢者先用溫水完整口服一粒13C膠囊,靜坐15—20分鐘後向專用的呼氣卡(袋)中吹氣,然後將呼氣卡(袋)插入專用的檢測儀中即可取出診斷結果,該檢測幾乎不需人工分析,實驗藥盒(13C膠囊)和檢測儀的準確性是關鍵要素。

  目前深圳慈銘體檢中心使用的檢測儀和試劑,均由深圳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深圳慈銘體檢公司總經理劉發軍曾給南方日報記者出示過設備生產企業的經營許可證、稅務登記證以及試劑國家批准許可證。

  慈銘公司負責人表示,涉事員工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率確實偏高,但是正常環境下的小概率事件。該體檢中心的檢測結果和多家醫院呈現不同,可能是因為檢測方法及試劑規格不同等客觀原因造成的。

  據介紹,目前在我國13C尿素呼氣試驗藥盒的規格有75mg、50mg、45mg等幾種。慈銘體檢中心使用實驗藥盒規格為75mg,而復檢所在的北大深圳醫院使用的是規格較低的45mg試劑。

  慈銘體檢中心解釋稱,「試劑13C含量越高、則靈敏度越高,我公司所使用的正是含量為75mg的試劑,是屬於較高濃度的試劑,所以靈敏度高,陽性檢出結果也會更確切。」而對於在福田人民醫院的復檢,由於對方採用的是14C尿素呼氣試驗,「測量方法不同,就不具有可比性。」

  不同劑量測試無明顯差別

  「醫學的複雜性就在於個體差異,只有用同一方法、同一儀器檢測,結果才有可比性。」深圳市人民醫院消化科王主任稱,要判斷哪種結果更準確,還需要進一步鑑定,但根據慈銘體檢中心出具的體檢報告,至少可以肯定一點,健康體檢一般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感染率。

  記者還從深圳某三甲醫院消化科處得知,該院此前做「碳13尿素呼氣實驗」時,曾使用過75mg和45mg兩種規格的試劑。臨床試驗中,雖然沒有比較過兩種試劑的誤差值,但是就陽性率來看,兩種試劑測試結論相差無幾,均未達到過80%的陽性率。

  在臨床實驗中,使用75mg試劑和45mg試劑的合理誤差值究竟是多少?高靈敏度試劑更容易導致陽性結果嗎?深圳市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黃明河稱,「目前這個問題比較混亂,沒有精確對比標準。」而記者查閱大量醫學文獻發現,目前國內對兩種試劑效果的對比研究,存在太多的空白。

  「一般建議成年人使用75mg試劑,而小孩使用45mg試劑,至於兩者測試值如何換算,沒有權威的意見。」深圳慈銘體檢公司總經理劉發軍仍然認為,不排除兩者存在較大誤差的可能。

  不過,在一篇名為《利用不同劑量的 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的論文中,醫療人員卻通過實驗證實,使用不同劑量的測試試劑,不會導致較大的誤差。這篇文章也是目前通過網絡能搜索到的唯一一篇研究13C試劑誤差值的論文。

  一名醫療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在13C呼氣試驗測試中,誤診的可能性不排除,試劑、儀器故障、操作方法等都可能造成誤診,但造成這種檢測差異的真實原因,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這裡的每一項設備、試劑的生產肯定是沒問題的,即使是試劑換批號,醫療器械公司也一定要派人調試機器、校準檢測值。」慈銘公司劉發軍稱,「會不會因為這臺機器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什麼狀況,我也不敢保證它百分之百沒有問題。」

  體檢市場缺乏專門監管條例

  記者手記

  記者了解到,醫療、體檢機構的每一型號測試機、每一批次的藥物,在投入使用前都需經質檢、藥監部門檢測。醫療體檢設備使用後,每年需請醫療器械提供商做技術診斷。臨床實驗室測試雖然也要進行,但都只是一年一次不定時進行。

  對於一些體檢機構來說,由於不需要治療,自身風險很小。他們在設備維護、員工素質培訓方面,並非都很積極,呈現良莠不齊的狀況。一些非正規體檢機構,受利潤驅使,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據了解,深圳的體檢專營機構發展總體比京滬地區遲,民營體檢公司多半是在近6至7年內開設。市場人士分析,深圳每年的體檢市場總量約為15億元。此前有媒體披露,包括數十家醫院及專業體檢機構在內,每年的體檢市場實際份額約為3億至5億元,「還有近10億元的市場蛋糕有待發掘。」

  由於市場巨大,各類公立、民營體檢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記者了解到,在體檢業蓬勃興起的同時,各類漏診、誤診、轉包責任糾紛、團體體檢中私拿回扣等現象也頻頻曝出,違規行為幾乎已經司空見慣。

  在福田區某公立醫院,記者實地體驗發現,該院體檢部與治療部並未分開,健康人群與病患在同一處採血。而按照衛生部下發的《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醫療機構需具有相對獨立的健康體檢場所及候檢場所,建築總面積不少於400平方米,每個獨立的檢查室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在該醫院體檢,走過場的現象也十分普遍,「身高、體重根本就不去測量,隨口一問就填在體檢報告上。」一名參與體檢的張先生抱怨說,這樣的體檢「一支煙的工夫」就草草結束,根本沒有價值。

  在另一家民營醫院的體檢中心,記者做完一套「入職體檢」套餐後,第二天居然收到醫院發來的一條簡訊,稱「已為您成功預約五官科專家,請於某某月某某日來就診。」

  而最令人擔心的是誤診的情況。「像幽門螺桿菌這種,如果誤診後要治療的話,就需要吃抗生素,而抗生素是有副作用,這就額外增加了病人的身體和心理負擔。」深圳市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黃明河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政府對體檢市場並沒有專門的監管條例,現行的《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條文較為粗略。專家建議,應當加快建立健康體檢服務規範標準,對體檢場所市場準入、人員資質、人員配置、服務規範、設備設施等軟硬體條件做出更詳細的規定。

  統籌:劉麗 撰文:鄧翔 攝影:週遊

相關焦點

  • 慈銘體檢漏診惡性腫瘤惹爭議 醫師未在執業地備案
    導讀公司代表承認漏診,且指責醫生責任心不夠;B超檢查容易出現漏診,但業內人士指這例不應該發生全文3919字,點擊文末連結可暢讀全文,也歡迎參與文末評論。但期間該患者在上海慈銘門診部進行企業員工例行體檢中,內科檢查及腎臟彩超結果均顯示正常。財新記者就此向慈銘體檢方面求證,截至發稿前尚未有回覆。不過患者提供的6月12日與慈銘方面溝通錄音顯示,一名自稱公司專門處理糾紛的工作人員明確承認這是「漏診」行為,指責檢查醫生不負責任。慈銘體檢創立於2002年,業務涵蓋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綠色就醫轉診、保險支付等領域。
  • 慈銘體檢被曝服務態度惡劣體檢結果失實
    近年來,體檢作為一種保障個人健康重要的預防環節已經廣泛受到國人的重視,大家在體檢中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近日有市民反映,慈銘體檢中心服務態度惡劣,體檢過程敷衍了事,體檢結果失實。  「這麼多項目也沒人引導,大部分人根本就兩眼一抹黑!
  • 2014中國十大健康服務企業排名出爐,慈銘體檢位居榜首
    近日,前瞻性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十大健康服務企業慈銘集團榮登榜首。這是慈銘集團繼8月7日第八屆中國品牌節榮獲「2014品牌中國大獎·最佳健康醫療服務品牌」之後再次被社會肯定,除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外,其他9家健康服務企業也榜上有名。
  • 慈銘體檢率先行業通過I509001-2015版質量體系認證
    2017年6月14日,在慈銘體檢集團大廈召開「2017年度質量管理大會」,本次參會的領導有中國質量管理認證中心總經理劉水祥、慈銘體檢集團創始人兼總裁韓小紅博士、慈銘體檢總經理韓聖群、慈銘集團黨委副書記楊豐偉、慈銘集團總工會主席李濤,慈銘集團志願者協會會長張碩、慈銘集團婦聯主席聶豔敏及各職能中心領導
  • 錦旗感謝慈銘體檢好醫生,仁心仁術挽救生命
    10月底,慈銘潘家園分院的老朋友李先生和女兒一早就來到分院,將印有「中國體檢領軍機構,健康保障為民服務」字樣的錦旗遞交給潘家園分院院長王志,以此感謝慈銘好醫生,仁心仁術挽救生命!據悉,2015年李先生70歲在慈銘體檢時,報告顯示PSA前列腺腫瘤篩查指標偏高,在慈銘醫生的建議下,李先生在女兒的陪同下到各大醫院複查,李先生女兒介紹道:「我們連著3個月3次複查後結果都顯示PSA指數異常,幸運的是確診為癌症0期,我們全家人都特別感謝慈銘,救了父親一命!」
  • 慈銘體檢的IPO之路
    體檢行業曾今的龍頭企業  「報告期內(2009年—2011年)公司吸納了鼎暉、平安、天圖等一眾PE入股,並靠這筆私募融資大肆併購,奠定了行業第一的龍頭地位。」這是2012年3月23日,中國證監會公布的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慈銘體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的一句話。
  • 放心體檢為何那麼難
    創立於2002年的慈銘體檢,業務涵蓋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綠色就醫轉診、保險支付等領域。2017年,慈銘體檢被國內規模最大的體檢企業美年健康所收購。當時,有不少人稱之為「行業老大把老三收購了」。而行業內規模第二大的愛康國賓對此項收購頗有怨言。兩大行業龍頭企業之間的競爭呈現白熱化,甚至直接爆出對方的「黑料」。
  • 愛康國賓和慈銘死磕體檢第一股 業務單一成隱憂
    中新網3月8日電 (證券頻道 陳鴻燕)綜合報導,IPO前夕被突然叫停的慈銘體檢,至今仍未重啟發行程序,本唾手可得的「體檢第一股」桂冠,可能將落入其頭號勁敵愛康國賓的手中。  在「體檢第一股」競逐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愛康國賓、慈銘體檢對於IPO相關問題都保持「謹慎」。中新網證券頻道連線兩家企業相關負責人時,均對與上市事宜拒絕進行答覆。  「關於上市問題,現在公司內部所有人對外都不會有任何回復的。」對於愛康國賓為何繞道美國上市等相關問題,愛康國賓市場部經理董怡潔在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採訪時這樣表述。
  • 慈銘體檢被指報告作假 檢查項目「走過場」
    記者致電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郭先生,對方表示會對此事進行調查。後郭先生又聯繫記者解釋說,日期錯誤是系統BUG(漏洞)所致,不可能不體檢就出報告。  5月27日下午,楊先生再次來到慈銘體檢領取體檢報告。拿到體檢報告,楊先生驚訝的發現,報告中有一項檢查,竟然建議他減輕體重,「我身高170cm,體重55kg,難道還需要減肥?」楊先生不解的問。  中國經濟網記者曾就此事詢問郭先生,對方則表示,一定要要相信專業,專業化的建議一般沒有太大的問題,我們慈銘有項體脂肪檢測,會測很多項脂肪含量,不能只靠目測就斷定胖瘦。
  • 2020:慈銘體檢再度亮相服貿會引人注目
    慈銘體檢成立於2002年,由留德醫學博士韓小紅醫師創立,開創了中國健康體檢「慈銘模式」,以預防醫學為核心讓國人受益。經過18年的積澱,在慈銘體檢模式的基礎上升級創建了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服務生態產業鏈的平臺——韓博仕醫療集團。旗下享有「國九條」特殊政策的「慈銘博鰲國際醫院」、三萬平米的韓博士未來健康城、美國紐約曼哈頓GFG國際轉會診及試管嬰兒中心等,極大的提高了慈銘體檢核心競爭力。
  • 濱州市民質疑:慈銘體檢結果與權威醫院檢查結果差異大
    近日,有市民反映濱州慈銘體檢中心體檢的不準,比如在人乳頭瘤病毒(HPV)、癌症指標、大三陽等體檢結果上,市民和單位同事均存在不正常的情況,這嚇壞了他們!於是趕緊又去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核實,令人奇怪的是,濱醫附院檢查的結果和慈銘體檢的結果存在很大的分歧,這邊是陽性那邊是陰性,這邊檢查的指標正常那邊檢查的指標不正常!
  • [上市]慈銘體檢:北京市天達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
    問題七、請保薦機構、律師核實臨沂慈銘的經營範圍,目前實際從事的業務。臨沂慈銘健康體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沂慈銘」)成立於2010 年11 月17 日。臨沂慈銘原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登記的經營範圍: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無;一般經營項目:體檢檔案管理。臨沂慈銘本部不從事具體業務,臨沂慈銘下設的臨沂慈銘健康體檢管理有限公司門診部實際從事健康體檢業務。
  • 愛康國賓和慈銘死磕體檢第一股 業務單一成隱憂(圖)
    中新網3月8日電(證券頻道 陳鴻燕)綜合報導,IPO前夕被突然叫停的慈銘體檢,至今仍未重啟發行程序,本唾手可得的「體檢第一股」桂冠,可能將落入其頭號勁敵愛康國賓的手中。近日愛康國賓發布上市公告,公司繞道美國擬登陸赴納斯達克市場。
  • 美年健康擬27億全控慈銘體檢 與愛康國賓之爭或加劇
    摘要 【美年健康擬27億全控慈銘體檢 與愛康國賓之爭或加劇】美年健康近日宣布擬以26.97億元向天億資管、東勝康業、韓小紅和李世海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慈銘體檢72.22%股權。
  • 慈銘體檢:發揮專業所長 身體力行踐行公益
    原標題:慈銘體檢:貢獻公益力量,承擔社會責任連續多年開展免費義診,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組織醫護人員奔赴一線······近年來,慈銘體檢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身體力行地踐行公益。做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是慈銘體檢的目標,在公益這條路上,慈銘體檢從未停下腳步。
  • 慈銘體檢:貢獻公益力量,承擔社會責任
    疫情暴發初期,慈銘立即啟動線上義務諮詢服務,200多名醫生在線守護健康;還為各地捐贈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動員各地慈銘人參與社區街道志願服務;當得知各地血庫告急之時,號召全體職工義務獻血,打好熱「血」戰役;作為專業的體檢機構,慈銘擁有11臺CT設備,在集中核酸檢測時期開展核酸檢測業務,為北京地區企業復工復產做好篩查,多措並舉投入戰「疫」中,積極貢獻社會力量。
  • 美年大健康入資慈銘 體檢業巨頭或「三變二」
    導讀  慈銘體檢這家業內「領導品牌」與美年大健康這家「規模最大」企業的牽手,二者累計的全國服務網點將達到200家,年體檢總量接近900萬人次,其服務範圍也將覆蓋全國所有省市,形成了佔據健康體檢主導份額的市場新格局
  • 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摘要
    (二)商譽預測及減值風險   截至2013年9月30日,發行人的商譽為7,016.15 萬元,其中:①2009年度發行人完成了北京佰眾3家體檢中心及深圳我佳8家體檢中心的併購交易,聯想橋門診部、上地門診部、慈雲寺門診部、深圳慈銘和武漢慈銘5家公司成為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發行人合併上述子公司形成的商譽合計為7,140.35萬元,其中合併深圳慈銘形成的商譽2010年年末計提減值損失425.92萬元;②2012
  • 慈銘體檢被質疑漏診淋巴瘤,29歲小夥一年放化療27次求生
    2019年4月末,段宇飛在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亞運村門診部做全身體檢,當時的體檢報告中寫明身體無任何問題,尤其是腎臟彩超顯示,雙腎形態大小正常,皮髓質清晰,腎盂無擴張。但僅隔數月段宇飛便被查出晚期惡性淋巴瘤,病灶正起於腎臟,且癌細胞已擴散至多處。段宇飛認為,如果不是慈銘體檢的漏診,這一切本來是有機會挽救的。
  • 有病檢不出,沒病亂編病,你的體檢報告可能是假的!
    有一家體檢機構的董事長在公開演講中曝出行業醜聞:很多企業在給員工選擇體檢中心時,只看中價格便宜,而不注重質量。但有些體檢中心會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給消費者做完血檢後,血液樣品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扔掉,然後再偽造血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