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患者被檢查出口腔癌時,都非常的詫異、不敢相信,明明自己只是口腔潰瘍,怎麼就變成癌了呢?會不會是誤診了?醫生表示,口腔癌的早期信號和口腔症狀相類似,若是錯誤判斷,可能會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因此發現異常時,需提高警惕。
舌頭給出的一些表現,別再誤以為只是潰瘍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大家每天都要進食,一頓不吃就感覺餓得不行,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進食時,食物會經過口腔進入人體,如果日常沒有保護好你的口腔,就很容易出現潰瘍,雖然很煩人,但是持續時間短,一般幾天就會好了。若是潰瘍遲遲不好,已經兩周過去還沒有好轉的跡象,則要考慮是否是癌的症狀。
不少人都有出現過口腔潰瘍,一般是嘴巴裡面一處發病,如果是多個部位出現潰瘍,或是舌頭上面出現了小白點,則需要警惕癌症。癌細胞的到來,會伴隨著舌頭有腫塊的現象,吃東西可能不是那麼的方便,出現這些症狀時,最好是及時就診。不少的患者沒有考慮過癌症這個可能性,所以一味的以為自己只是潰瘍,隨著癌症的發展,癌細胞會不斷的擴散,最後會有疼痛、流口水等現象,發現明顯異常時,就別再拖了。
近些年來,口腔癌出現的概率是比較高的,致病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吃檳榔。前幾天去小店買水,看到一群男人在買檳榔,從他們和店家的交流當中,可以看出他們是買檳榔的常客。許多人都不了解檳榔的性質,只是覺得嚼起來很有勁道,越吃越上癮,有的人一天能吃一包。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世衛就已經給出了一個調查的結果,百分之六十的口腔癌都和檳榔有直接的關係,臺灣人對檳榔情有獨鍾,該地區患口腔癌的人數增長得非常快,禍根就在於嚼檳榔。檳榔當中含有多種物質,其中的一些物質會促進口水的分泌,還會影響呼吸的頻率,屬於一級致癌物。為了能讓檳榔的口感更好,不少廠家會在其中加入一些物質,這些物質中含有二級的致癌物,每天都在吃的人,無異於是在吃癌細胞。
有吃檳榔習慣的人,要注意觀察口腔的變化,長期的咀嚼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若是發現口腔有異常情況,或是癌前病變的信號,要注意及時檢查。一些人吃檳榔是覺得可以緩解寂寞,建議採取別的方式去緩解,要知道檳榔吃得太多會有致癌的可能性,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最好是換一種愛好。
其實舌頭上的症狀還是比較容易發現的,大家每天都有刷牙洗臉的習慣,照鏡子時不妨看看舌頭,如果發現舌頭上有異常表現,需仔細區分是潰瘍還是癌,自己無法區分的情況下,可諮詢醫生。癌症早期的信號要善於發現,早發現早治療,有利於身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