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公園打造「螢火蟲棲息地」 鬧市區與螢共舞

2020-12-22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北公園打造「螢火蟲棲息地」 鬧市區與螢共舞

  未來在市中心就能輕易體驗置身螢光海中。本圖僅為螢火蟲示意圖。(圖片來源於臺媒)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北市政府今年開展了一系列「螢火蟲復育計劃」,並從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池開始,希望通過對螢火蟲棲息地的營造,提高營火蟲族群的數量。

  螢火蟲向來是生態環境的一項監測指標,而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池有乾淨的湧出地下水,在「低幹擾生態」的管理措施下,為生物提供較好且多元的棲息地環境。

  木柵公園萃湖未來也將成為能讓遊客感受「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愜意與驚喜之地。臺北市公園處表示,木柵公園萃湖近年早就已經成為臺灣水生螢火蟲「黃緣螢」美麗的家了,湖畔錯落著豐富的老樹群,動植物種類豐富,很適合螢火蟲的培育。

  但是榮星花園和木柵公園萃湖一樣,近來都因大量外來種動植物的侵入,壓迫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同時影響了螢火蟲食物攝取的來源,因此文山小區大學展開萃湖外來種移除活動,以行動守護原生動植物的生活空間。

  公園處表示,1月至12月將陸續與荒野保護協會、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及臺灣大學教授等學術及專業團體合作,進行螢火蟲復育計劃。(高鶴溪)

(來源: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士林官邸生態園參與螢火蟲復育 臺北再添一處賞螢公園
    ­  2017年舉辦了「螢火蟲國際年會」的臺北再添一處賞螢公園。臺北市公園處與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合作,1月23日在士林官邸生態園野放200隻黃緣螢幼蟲,預計四五月份可以成蟲,燃起婆娑螢光。­  這是繼大安森林公園、木柵公園、榮星花園之後,臺北第四家公園參與螢火蟲復育。臺北市公園處處長黃立遠表示,該市正加速公園生態化,打造螢火蟲棲息地。
  • 士林官邸種「螢苗」 臺北賞螢公園達四家
    中新社臺北1月23日電(記者肖開霖 黃少華)2017年舉辦了「螢火蟲國際年會」的臺北再添一處賞螢公園。
  • 全國首個螢火蟲主題公園落戶武漢東湖,放歸千隻「武漢螢」
    全國首個螢火蟲主題公園落戶武漢東湖,放歸千隻「武漢螢」 澎湃新聞記者 周琦 2017-06-12 14:16 來源:澎湃新聞
  • 去臺北賞螢,螢火蟲觀賞
    導語:去臺北賞螢,螢火蟲觀賞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內湖大溝溪溪畔步道大溝溪溪畔步道因鄰近的大溝溪水質清淨,是適合螢火蟲生活繁衍的環境。白天可在溪畔觀賞到翩翩飛舞的群蝶,夜晚則可觀賞螢火蟲活動的足跡。
  • 臺灣賞螢好去處
    螢火蟲歸來  位於臺北中心地帶、離地標臺北101大樓僅兩站捷運車程的大安森林公園,佔地面積約26公頃,曾獲評為臺北市十大最受歡迎公園第一名,有「都市之肺」的美譽。  大安森林公園1994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首座位於臺北市中心的大型生態公園。  既是森林公園,多樣化的植物必不可少。
  • 30萬隻螢火蟲邀你去臺灣,只在動漫才能見到的美~
    臺北千蝶谷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雙溪環境優美即使在繁華熱鬧的臺北市臺北市士林區內雙溪的千蝶谷昆蟲生態農場,2015年4月17日到5月20日,黃緣螢、黑翅螢、黃胸黑翅螢、擬紋螢及山窗螢漫天飛舞。為維護螢火蟲棲息地環境及遊客賞螢品質,每日限制最高入園人數為150人。 日期:2015/4/17~2015/5/20地點:臺北陽明山千蝶谷生態農場
  • 公園散步能看流螢飛舞 臺北市府推賞螢地圖
    華夏經緯網4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每年4月是春夏之交,是螢火蟲發光飛舞的季節,沒時間到郊區追蹤螢火蟲的身影嗎?臺北市公園處製作「賞螢地圖」,讓民眾一邊螢火蟲、一邊體驗城市公園生態環境,前往大安森林公園、榮星花園、木柵萃湖及富陽公園,一起「賞螢趣」。
  • 溧陽螢火蟲夜公園賞螢節正式開幕!
    與螢相伴,為愛發光!這個夏天,兒時記憶中的螢火蟲又回來了!溧陽市美岕野生螢火蟲生態夜公園裡的小精靈們,恍如千億個美夢,營造出一道浪漫的森林奇景。日前,由溧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溧陽市南山景區管委會主辦,美岕山野溫泉度假村承辦的「2020年美岕山野賞螢節」正式開幕。開幕式上,溧陽市副市長陳峰表示,2019 年,美岕螢火蟲生態夜公園的開園,成為了溧陽全域旅遊和研學旅遊的新亮點。
  • 看臺灣:賞螢臺灣新流行
    臺北動物園的螢火蟲奇觀。(臺北動物園提供)臺南鄉間小路入夜可見螢火蟲。陳曉星攝臺灣鄉間人家,水田是螢火蟲的棲息地。陳曉星攝曾經夜宿臺南鄉下一家民宿,窗戶對著稻田,入夜蛙叫蟲鳴,愈顯人靜月明。了解了這些知識,「性本善」的幼童會對螢火蟲這一微小的生命產生憐惜和愛意,就連陪著孩子的大人都會動容,生命教育在賞螢這一過程中紮實落實。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雲林一所學校舉辦了「螢火蟲守護活動」,師生們宣誓守護螢火蟲,善待螢火蟲棲息地。這所學校地處山區,周邊環境成為學校的生物課堂,螢火蟲更是學校師生最珍愛的「芳鄰」。
  • 樂山綠心公園30萬隻螢火蟲飛舞 學者建議打造城市螢火蟲主題公園
    近百畝面積內30萬隻螢火蟲在全國城市公園中非常罕見經曹成全和他的科研團隊調查統計,目前綠心公園內,螢火蟲分布面積達到近百畝,以三葉蟲螢為主,數量多達30萬隻,這在全國的城市公園中,是非常罕見的。曹成全告訴記者,螢火蟲生長於生態環境好、溫暖潮溼、雜草多、植被茂密的自然環境,樂山的自然環境十分適宜螢火蟲生長;加之綠心公園近年來實施了村民搬遷政策,生態保護工作持續進行,使得螢火蟲的生長環境進一步提升。然而,哪怕沒有多少人為捕捉,僅燈光的強烈和噪音的汙染,也有可能造成螢火蟲的減少。
  • "火金姑"消失24年後重現臺北
    ▲重返臺北的黃綠螢。 ?志願者來到螢火蟲棲息地為螢火蟲建更宜居的「家」。由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臺灣昆蟲學會共同主辦的「2017螢火蟲國際年會」,26日在臺北拉下帷幕。經過辛勤培育後,在臺北市區消失了24年的螢火蟲,再度翩翩起舞、點點閃爍,民眾盡享與螢共舞的樂趣。
  • 桐花公園 日賞桐花夜賞螢
    桐花公園內闢有賞螢步道。      不知道螢火蟲和油桐花是不是姐妹淘?賞桐花的初夏季節,也是螢火蟲的求偶季,一個在白天搶盡遊人賞花目光,一個選在夜晚帶著小火把跳舞聚焦。臺北縣土城的桐花公園,也是北臺灣螢火蟲的家園,而且不僅可賞螢,還有蝴蝶與蜻蜓。      生態保育觀念普及,臺灣賞螢火蟲的地方也多了,從高山到平地,從鄉間到都會,春夏到秋冬都有螢火蟲可賞。
  • 臺灣「賞螢季」開啟
    深圳特區報臺北4月18日電(駐臺記者 張雪松)4月份開始,臺灣進入螢光點點的螢火蟲旺季。 臺北市在都會人工溼地野放、復育螢火蟲成功,大安森林公園3號池3月底就已發現螢火蟲蹤跡,「賞螢季」自4月16日開始。
  • 搭地鐵就能賞螢火蟲,榮星花園螢火蟲今年最多
    臺北市賞螢季今年從4月15日到5月5日,木柵萃湖區、榮星花園公園及大安森林公園,都有螢火蟲復育區,臺北市公園處在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臺舉辦「戀戀螢火蟲2019音樂會」,邀請邀請民眾一起來欣賞螢火蟲,也一起見證臺北市在螢火蟲復育上的努力。
  • 30萬隻螢火蟲閃亮臺灣,4-6月去臺灣這麼玩才講究!
    新竹內灣與螢共舞   內灣螢火蟲季結合當地野薑花粽、客家菜包、懷舊景點還有五月雪桐花,讓夏天旅遊行程更豐富。適合周休二日前往。   時間:即日起~2015/06/10   地點:新竹內灣鄉   新竹北埔與螢共舞   新竹北埔以擂茶、客家菜、古蹟與螢火蟲著名
  • 要在海灣森林公園放飛螢火蟲? 兩部門介入活動被取消
    6月21日,「秋香文化」發布告示:由於螢火蟲活動涉及動物保護相關條例,已接到相關部門投訴,文案已經刪除,螢火蟲活動也已經確定正式取消。同時,海灣森林公園微信也發消息稱:闢謠!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沒有放飛螢火蟲活動!  公園總工程師張永平向記者表示,秋香文化發布放飛螢火蟲消息前沒有和園方溝通過。
  • 紫金山成立螢火蟲保護區 招募護螢使者留住鄉愁
    螢火蟲發的光是一種愛的語言。但去年夏天,熱情的人們大批湧向南京紫金山,刺眼的車燈、喧鬧的人聲,嚴重幹擾了螢火蟲們「愛的交流」。  為了留住螢光,更好地引導公眾文明賞螢,6月12日,在中山陵園管理局、現代快報、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三方努力下,中國首個螢火蟲自然保護區——南京紫金山螢火蟲保護區正式設立。
  • 你們去臺灣都不看螢火蟲海嗎?(附全臺賞螢最全面地標)
    (據說:四川天台山、山東沂水螢火蟲水洞、南京紫金山、廈門螢火蟲主題公園、雲南西雙版納都還能看到螢火蟲,請萬能的朋友圈求證。)以後朋友圈請Po這些圖片 /※臺灣其實一年四季都可看到螢火蟲,只是季節不同出現的品種就不同,其數量與地區也不一樣。
  • 夏夜裡的夢幻,是螢火蟲和你
    賞螢時間:7月上旬-8月上旬數量:數千匹地址:北海道雨竜郡沼田町幌新巖手縣折爪嶽東北最大規模的螢火蟲棲息地,今年大約有一百萬匹螢火蟲。賞螢時間:7月10日-20日數量:100萬匹地址:巖手縣二戶市福岡字織詰北海道小樽螢火蟲公園這是小樽朝日廣場酒店在2001年是建立的,但免費向公眾開放,酒店還貼心地在公園入口準備了防蟲噴霧。
  • 每晚數千人賞「螢」,南京紫金山建國內首個螢火蟲保護區
    CFP圖       在南京紫金山,有一片螢火蟲聚集地,每逢夏日夜晚,無數閃亮的綠光遍布在茂密的植被中。去年南京這條「螢火蟲路」被網絡和媒體曝光後,今年越來越多的南京市民選擇在夏日夜晚前往賞螢。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7月15日晚上在現場看到,來紫金山觀螢的市民一波又一波,一個晚上至少上千人來到這裡,而人群中引人注目的還包括身著環保背心的志願者,他們積極勸導遊客不要捕捉螢火蟲或使用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