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亞的五種溝通模式

2020-12-19 寶寶知道

親子之間溝通模式可分為五種:

1、討好型(只關注到情境他人)

2、指責型(只關注到情境、自己)

3、超理智型(只關注到情境)

4、打岔型(都沒關注到)

5、一致型溝通(關注到自己、他人、情境)

表裡一致型是薩提亞所倡導的目標。

這種模式建立在高自我價值的基礎之上,達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諧互動。

這種模式的人言語表現出一種內在的覺察,表情流露和言語一致,內心和諧平衡,自我價值感比較高。

比如:剛剛考完的孩子一臉不開心的樣子,媽媽這時對他說:「我看到你一臉的不開心,我擔心你,我知道你平時學習很努力,希望可以取得好成績,我們都希望付出努力可以換來收穫,你和媽媽分享一下你的心情,我們可以一起分析一下,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在一致性溝通的狀態下,我們尊重自己、他人與情境,容易培養出自我覺察、負責任的、開放的、關懷自己與他人的;有活力的、有創造力的、有生命力的、自信的、能幹的、負責任的、接納的、有愛心的、平衡的;高自尊、有價值的孩子。

討好型

討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內在價值感比較低。言語中經常流露出「這都是我的錯」,「我想要讓你高興」之類的話。行為上則過度和善,習慣於道歉和乞憐。

比如「媽媽不知道這雙鞋你不喜歡,你想要什麼樣的?我明天就帶你去買」 。 「怎麼,我給你買的這本書不喜歡?媽媽太沒用了,明天我再去重買。

」討好型溝通的家庭,表面一團和氣,但缺乏一種家庭成員之間真摯的愛,而且會養成一個人依賴而又固執、軟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點。孩子在這種討好型溝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孩子自己很少遷就父母,久而久之,對家庭成員缺少包容力。

指責型

指責型的人則常常忽略他人,習慣於攻擊和批判,將責任推給別人。「都是你的錯」,「你到底怎麼搞的」是他們的口頭語。究其內在經歷,指責型的人通常孤單失敗,但他們寧願與別人隔絕保持權威。

比如:「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髒了!成天跟在你後面洗衣服,我是你的傭人啦」。「你看你又不好好吃飯,什麼時候能讓我省省心啊!」……

這些語句體現出一個共同特徵——指責和埋怨。這種溝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相互指責」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可能有一個較為固定的指責對象,家庭問題往往在相互指責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歡而散,問題最終並未真正解決,成為一個未了結事件遺留下來。這是一種很具破壞功能的家庭溝通模式,被指責者或逆來順受,或一味逆反、攻擊性強,對子女人格的成長不利。

超理智型

超理智型的人極端客觀,只關心事情合不合規定,是否正確,總是逃避與個人或情緒相關的話題。他們告誡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論代價,一定保持冷靜、沉著,決不慌亂。」這類人表面上很優越,舉動合理化。而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敏感,有一種空虛和疏離感。

比如「媽媽,我要買球鞋。」「為什麼要買?」「原來那雙壞了。」「剛剛買的怎麼就壞了?你怎麼這麼不愛惜東西?」……「好了,下次可不準再搞壞了,要知道愛惜物品。」……

超理智型溝通有兩大特點:一是夫妻對孩子,夫妻之間往往並不是「超理智」:二是父母「教育」意識、「規範」意識過強、戴著過濾鏡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優點都被過濾掉,剩下的只有缺點和危險,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規範孩子。

這是一種嚴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溝通,特別容易產生親子感情障礙。對孩子的影響有時會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從長遠來說,對孩子人格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親子矛盾往往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爆發出來。

一些孩子在整個中小學期間都可能是一個十分規矩的「好學生」,但在進入社會的關口或以後,可能出現種種適應障礙。而刻板、缺少熱情、固執、偏執、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會成為在超理智型家庭溝通下長大的孩子的人格特點。

打岔型

打岔型的人則永遠抓不著重點,習慣於插嘴和幹擾,不直接回答問題或根本文不對題。他們內心焦慮、哀傷,精神狀態混亂,沒有歸屬感,不被人關照,還常被人誤解。

孩子說:「媽媽,今天比賽跑步,我得了第一名,真開心!」媽媽說:「哎喲,你看你這身汗,臉上髒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別著涼!」……雖然有問有答,但各說各的,沒有互動。

孩子說:「媽媽,小區門口新開了一家書店,咱們去看看吧。」媽媽說:「怎麼總花錢啊,從有了你,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錢了。你看看現在,一個月生活費幾百,你今天買這,明天買那,以後花錢的地方多著呢,省著點吧……」

一句話,引出那麼多的話和事。打岔型人最大的特點是,聽到別人的一句話,立即進入自己的個人世界,看是在處理別人的事,實際上是在處理自己紛亂的情緒。

打岔型溝通主要表現在母親以及一些過於瑣碎的父親身上,一般情況下,這樣的父母不太關心別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許多意義不大的瑣事纏繞,給孩子最大的感覺是嘮叨、煩人。

表面上,雙方都在說話,而且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但信息根本沒有交流;另一種情況就是,家長在喋喋不休,另一種是孩子則陷入煩躁、焦慮,盼望著這種嘮叨早點結束,家長說了什麼根本沒有聽進去。

這種毫無效果的溝通,不但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還會使孩子及早出現對親子關係的逆反和牴觸,容易在成人後出現自信心不足,安全感缺失等問題,以及對應的一些行為問題。

提醒家長,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孩子牴觸的是家長的嘮叨,根本不會關注家長真正想說的內容,情緒發洩在溝通中佔據上風,無法達到溝通的真正目的。

教育孩子的過程,恰恰是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一個過程。有的家長把自己生活中的不滿和成長過程中的負面能量,不自覺地通過抱怨、指責以及對孩子不切實際要求等發洩、重壓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會出現和孩子無法溝通,家庭教育無效等情況。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其次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做一個能不斷學習,主動反思,讀懂孩子的家長。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薩提亞模式說:溝通中的「不良姿勢」源於缺愛
    這是一篇關人際溝通的文章,寫於二零一六年,翻出來分享一下。這篇文章,討論了薩提亞模式中的四種不良姿態,結合我的學習體驗,進行大膽自我解剖。你可以了解人際溝通中的不良溝通姿態,反觀和覺察自我,也讓你更加了解他人。從而讓你有意識的增加積極溝通的內心力量。1.初識薩提亞模式去年11月在備考二級心理諮詢師的時候,初步了解過薩提亞這個人及她創建的療法。
  • 溝通你我他 | 薩提亞家庭治療視角的溝通模式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溝通能力成為決定其人際關係和生活狀況的一個重要因素。她曾提出,當人們感覺到威脅並對此做出回應的時候,會嘗試使用四種表達方式來掩飾自己的軟弱: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
  • 【花開松外 新城 心靈之約】家庭教育|薩提亞模式下的親子溝通
    3. 長時間居家生活帶來的煩躁。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作為經驗派家庭治療的代表,能夠讓我們了解如何進行家庭治療。它裡面的溝通理論、內在冰山理論、天氣報告等,都是非常實用的家庭治療工具。
  • 薩提亞模式,讓你在生活中看見自己
    王俊華在薩提亞模式理念基礎上對每個案例進行分析、解讀以及評述,呈現出一段段真實心靈成長軌跡,試圖勾勒出一幅「成長地圖」,從而讓成年人經過探索與身心靈整合之後,對事業、家庭、婚姻、健康以及個人成長有更深層次的學習和感悟,重獲並掌握生命的意義,做一個身心一致的人。
  • 薩提亞五大經典「溝通姿態」
    薩提亞心理學認為,生活中有五種溝通姿態:指責型、討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裡一致型。但往往,生活中出現更多的溝通姿態是:指責型、討好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這四種溝通姿態,都很容易給彼此帶來不好的溝通體驗,甚至引發不滿和爭吵。
  • 你眼中的薩提亞和別人告訴你的薩提亞,它們都不是真正的薩提亞!
    薩提亞女士這是來自於百度百科的解釋:薩提亞模式又稱薩提亞溝通模式,是由美國首位家庭治療專家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女士所創建的理論體系,薩提亞模式,又叫聯合家庭治療 。薩提亞建立的心理治療方法,最大特點是著重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狀」,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個人達致「身心整合,內外一致」。薩提亞,簡單理解就是一種心理治療模式。它是一門實踐心理學應用的結果。
  • 薩提亞成長模式走入重慶山區公益活動火熱進行
    薩提亞成長模式走入重慶山區公益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運用薩提亞成長模式幫助山區兒童在內心播下一顆愛的種子,陪伴生命之樹生長收穫希望和力量,這個美好的畫面正在描繪著,實施著。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註定被全世界的人類關注!
  • 薩提亞模式心理諮詢師及國際認證課程(2015年4月開班)
    薩提亞模式心理諮詢兩年連續培訓及國際認證課程是您改變命運的機會,您不僅自己可以從心而發、由內而外地成長和改變,是您終生事業堅實的起步,還可以因為您的改變和您助人的技能,影響和幫助身邊所有的人和您所愛的人,讓他們的生命因你而不同,讓世界因你更美好。
  • 釋放過去的影響·在溫暖和愛中成長 ——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
    2019年3月17日,九州心理主辦的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體驗及個人成長工作坊進階班在長沙順利結束,本次工作坊由資深薩提亞模式導師——郭慧萍主講,課程主要從探索原生家庭、天氣報告、冰山練習、應對姿態及一致性溝通體驗、轉化家庭教條影響等方面展開,郭老師通過理論講解+實操體驗+現場個案的授課方式,讓學員們深度體驗並學習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的理念和技術
  • 蔡敏莉:中國九型人格的領軍人,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亞洲第一人
    師承家庭治療創始人維琴尼亞·薩提亞,將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引入亞洲蔡敏莉最先曾向維吉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1916-1988)本人學習薩提亞模式治療,在薩提亞逝世後,1987年開始跟隨John Banmen、Maria Gomori、Jane Gerber等大師學習薩提亞家庭治療,亦在2004年,將Jan Bnmen
  • 常見的求生存溝通模式
    小家庭溝通模式 求生存溝通 你有沒有習慣性的溝通方式? 當價值感低的時候,你習慣第一時間使用的溝通模式是什麼? 應對姿態,是一種不一致的溝通中,當分歧和壓力狀態出現時,一種條件化、自動化的反應模式,是一種不一致的溝通模式,類似於防禦機制,不屬於人格範疇。是人們童年時期為適應家庭壓力環境而自發形成的一種求生存的溝通模式。
  • 夫妻溝通技巧 五種溝通模式
    溝通是有技巧的,很多人是有溝沒有通啊,所以怎麼樣正確的溝通,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所謂的溝通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既然是互動,就代表是有來,有往,也就是你傳遞出一個信息出來,我接受了你的信息,之後經過消化,再回應出來,然後這個我的回應就已經變成是一個信息再發出去,再引發你的回應。所以它是一個不斷進行的模式,是一直往前滾動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溝通當中有三個重要的元素,就是說還有聽,然後是回應。
  • 想讓孩子聽話,避免這五種溝通模式
    家庭親子溝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是一位善於溝通的父母麼?到底怎樣跟孩子說話,才能更有效的去引導他們的成長?有沒有想過,問題出在我們跟孩子的溝通模式上,下面五種溝通模式,別再用了。親子溝通五種常見模式1.指使命令模式:「到時間了!馬上回房間!」「不許哭!趕緊回家」。這種模式會讓孩子感到不被尊重,激起怨恨、惱怒和敵對的情緒。久之,孩子會疏遠和反抗,叛逆期管教風險升高。
  • 薩提亞心靈成長工作坊(眾籌課程)
    薩提亞女士發展出的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是一種關注家庭對個人內在心靈的影響,以及個人內在心理如何與外界的人事物互動的一種心理成長模式。 如果您是願為自己生命負責任的人,願意為自己創造更美滿的人際關係,成為一個更身心一致的人,請進入薩提亞——修讀人生最重要的功課吧!
  • 5 種常見的溝通模式,你知道你慣用的是哪一種嗎
    每天都需要與別人溝通的你,有試著去了解自己的溝通模式嗎?咱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家庭治療的重要創始人維吉尼亞·薩提亞指出,在人群當中,無論人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是怎樣的,總會出現這5種溝通模式: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一致型、打岔型。
  • 薩提亞家庭溝通:見面就吵架、分開就想念,破局糟糕的親子關係
    看過很多文章、聽過很多故事,道理她都懂,她需要割裂這樣的親子模式。但是只要每次父母一開口,她自然就會傾其所有;父母用那樣的眼神看著她,她甘願肝腦塗地。《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指出這幾種家庭溝通模式會讓人一直無法很好處理自己的關係: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
  • 薩提亞模式:對每個求助者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這兩個字
    薩提亞模式:對每個求助者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這兩個字在家庭治療模式中,薩提亞是一個神奇的存在。這個在理論領域相對薄弱的治療模式,卻成為實踐治療過程中的覆蓋者。薩提亞對於各派技術的整合應用,以及在個案和團體工作中的顯著效果,都證實了它作為實用型心理治療技術的神奇之處。在薩提亞的眾多治療信念中,第一條就是「改變」:改變是可能的。即便外部的改變非常有限,內部的改變仍然可能存在。這句話簡單卻又經典,闡述了「改變」的特性——來自內部的改變更能夠成就治療的效果。
  • 長沙高新區200名教師體驗心靈大餐|心理健康|培訓課程|薩提亞_網易...
    6月27日,美國心理輔導學博士、國際著名薩提亞臨床督導及課程導師林文採博士來到長沙高新區,講授《林文採薩提亞模式長沙高新區教師心理健康培訓》課程,這是該系列課程的第二次講解。據介紹,這也是湖南省首次引進薩提亞心理健康培訓進入教師系統。
  • 石家莊一中東校區舉辦「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專家講座
    講座現場(學校供圖)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 遊莉霞) 2015年11月1日,石家莊一中東校區報告廳內座無虛席,「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專家講座在這裡隆重舉辦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是由美國心理學專家維琴尼亞·薩提亞創立的一種家庭治療模式。本次主講專家張憶文老師指出,人性是善良的,如果有適當的環境,人性的善良就會真正發揮出來。相反,如果得不到適當的環境,人性的善良就會受到阻礙,人也會因此產生無能和無奈的負面感覺。個人的良好自我觀念和自我評價對於個人及家庭非常重要。
  • 薩提亞人際溝通理論——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薩提亞人際溝通理論中的四種人際溝通姿態包括超理智型、討好型、指責型、打岔型和一致型。其中前四種屬於不良溝通姿態,後一種屬於良好的溝通姿態。首先來說一說討好型,從它的名字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它和「討好」有很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