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語言班的好處/
因為我達到了奧克蘭理工大學的語言班的入學標準,所以我選擇來這邊讀3個月的語言,成績合格後就可以直接入學了。這樣對我來說有幾個好處:
1是通過的機率比較大。如果在國內,我再準備3個月,我感覺也很難讓Speaking和Writing達到雅思6分。但是在這邊,只要好好上課,好好完成作業,通過考試的機率是很高的。
2. 這個語言課程,不僅僅教英語,還教大學裡用的技能。再加上純英文教學環境,讓我可以提早適應大學生活。
3. 我一個人先過來,能有時間先適應下環境,然後租房子之類的。比一家人同時入境要穩妥一些。
我是4月2日抵達的奧克蘭,4月3日去學校溜達了一圈,熟悉熟悉環境。
/報導與註冊/
4月4日是第一天上課。雖然我去之前,對於中國學生的比例已經有一些預期了,但是實際情況還是讓我大吃一驚,比例達到了70%! 因為還沒開始到接待時間,我們一群中國留學生聊的火熱,一會微信群就拉好了。這一屆學生一共一百個左右,分成了6個班。我們班有16個學生,其中11個是中國學生。
上午主要是學校接待我們。包括檢查我們的籤證,給我們發放學生卡,給我們講解在紐西蘭生活的注意事項,給我們講上課要求,給我們演示學校的系統,因為我們要用這個系統教作業。整體過程感覺安排的井井有條,很有秩序。老師說的英文,我感覺我95%能聽懂,也舒緩了一口氣。
還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就是每個老師會帶著自己班的學生,熟悉校園。老師帶著我們去圖書館,醫務室,健身房,學生中心等。雖然這些學校網站上都有,但是老師還是要親自帶我們去認路,感覺做的很到位。
對於老師提的要求,印象比較深的有以下幾個:
進了教室就不能再講母語,要講英文。這個是為了保持對其他國家學生的尊敬,也是為了促進大家講英語。老師說」You all come here with your great New Zealand dreams, so why speak your ownlanguage」。然而我感覺很遺憾,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遵守這個要求。
課堂不要用手機,偶爾用手機當作字典是可以的。然後我還是感覺很遺憾,很多人上課拿著手機玩,發消息什麼的。有時候老師忍不住了會說兩句。到了後來,老師明確要求上課把手機收起來,有不會的單詞查桌子上的字典。我從一開始就是,上課之前就把手機飛行模式,裝到書包裡。對於我來說,好好上課很重要,但是對於一些家境富裕的學生來說,好不好好上課沒那麼重要。
要求達到100%的出勤率。學校對於出勤率很重視的,大部分學生做的還是很好的。
中午吃飯,遇到了一個中國學生,大家一起聊聊天。他說老師說的他只能聽懂一半。
/第一堂課/
下午開始了真正的上課。老師是奧克蘭本地人,人很nice,很幽默,課堂氣氛很好。然後我就感覺到了這邊上課和國內的巨大的不同。
老師讓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互相自我介紹。這個自我介紹不是簡單的自己介紹一下自己。而是讓我們離開座位,走到一起,每個人隨意找其他人聊天,互相了解。相比自己介紹自己,這個互動感很強,人和人之間印象更加深刻,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都在用英語交流。第二個環節就是給10分鐘的時間,學生兩兩一組,互相了解。然後,每個學生給其他人介紹自己的夥伴。整個一堂課下來,每個人都說了很多英語,而且中國學生和中國學生之間互相說英語也不感覺怪異了。
接下來,老師發給了我們整個12周的時間表。接下來整個12周的具體安排都在裡面了,每天要學很麼,內容是什麼,非常具體。然後老師讓我們做一些練習。比如,他問,第一次作業應該什麼時候交?我們就去時間表裡找。這樣我們練習了很多。來之前就聽說AUT是以練習見長的,果然如此。
/考核標準/
然後老師介紹了很多課程的信息,包括都講什麼內容,考試怎麼考。
這個課程和雅思比,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除了聽說讀寫,還有兩項考核。一個是,3-4個人一組,要完成一個5000字的項目。第二個是,根據研究的項目,每個人用PPT講5分鐘。感覺這兩個是中國學生比較欠缺的。
然後,最終的考試成績由平時成績加考試組成。比如Writing的最終成績,10%來自課堂測驗,20%來自課後作業(assignment),70%來自考試。
還有,考試分兩次。第7周考一次MockExam, 第11周是期末考試。兩次考試,取最高成績。也就是說,學生有兩次機會,如果其中沒考好,還有一次機會。如果其中考的好,那麼後面的課程壓力就小了。而我也是計劃把其中考試弄好。
課程安排上,周一到周四每天有5個小時的課,周五有兩個半小時的課程。周一和周二,一般一天是有講座,一天要自習。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課後作業和一個大的項目。因此整體看來不是很輕鬆。
這樣第一天就結束了,對整個課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續會陸續更新聽/說/讀/寫/團隊項目/演講的具體情況,敬請關注。
青悠之家,每周更新,真實記錄兩個年輕爸媽帶兩個孩子闖紐西蘭的故事。想了解真實的紐西蘭的生活和學習嗎?識別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