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人才,主要並不是看他的智商有多高,最終要看他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大小。貢獻大就是大人才,貢獻小就是小人才,如果毫無貢獻,恐怕再聰明也不能叫人才。實際上,最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崗位肯定就是自己最能發揮作用的崗位。」
在9月13日「開學第一課」上,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為2020級本科生上了第一堂有溫度、有深度的入學教育課,與同學們暢談交大、談求學、談理想,希望大家「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做與祖國同向同行的交大人。「開學第一課」由副校長王偉明主持。
談交大:
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
「我們的母校誕生於甲午戰敗的硝煙和覺醒之中。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秉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之宏願,於1896年在徐家匯創辦了交通大學前身——南洋公學,是中國現代意義大學中最早的之一。」楊振斌講到,建校一百多年來,交大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各類人才30多萬,造就了一大批治國英才、科學大師、產業巨子和文化精英,可謂桃李滿天下,花開遍神州。同時,交大始終以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為己任,交大人參與創造了眾多「中國第一」,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秉承著『飲水思源,愛國榮校』之校訓,歷經歲月滄桑、積澱人文精神,學校形成了為國為民、勇於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和與日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楊振斌生動講授了交通大學「源遠流長」「英才輩出」「貢獻卓著」「底蘊深厚」「勇立潮頭」的百年發展歷程,深刻闡釋了「愛國、科學、創新」的文化內涵,詳細介紹了今日交大「隨處可遇學術大師、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優質環境和獨特氛圍」的概覽。
談求學:
白日放歌須望遠,青春作伴好讀書
「年輕是人生的黃金時段,學習的巔峰,記憶力強,可塑性高,學什麼都事半功倍。」楊振斌書記結合自身經歷,語重心長地告誡同學們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大學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學不厭多,藝不壓身,要做到堅持不懈、與日俱進,要把外在的「知」內化為自己的「識」。他希望同學們能夠學在交大,協調好時間、全面發展,高效率地打好一生發展的思想基礎、知識基礎、能力基礎以及身心基礎;能夠不斷拓寬知識邊界,找尋興趣點,打開創新的源泉,突破既有的認知框架,提升學習的境界,獲得真知和智慧。
「第一課上,楊老師分享的經驗教會我正確的大學規劃。」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張博藝說:「青年時期是黃金時期,寸金難買寸光陰。今天我走進交大,未來我將學在交大,攜拼搏精神繼續前行,努力保證大學學習效率,以成第一等學問;保證大學體育鍛鍊,以成第一等體格;保證精神的充實,以成第一等品行;用最寶貴的青春時光做最重要的事,以成第一等人才。」
談理想:
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
「新時代中國青年正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談到新時代青年的擔當,楊振斌與同學們分享了交大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從以北鬥一號總設計師範本堯校友為代表的交大人潛心鑽研的事跡,「誓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的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院士報國奉獻、大氣謙和的崇高精神,到守護洱海水清月明的孔海南教授「老人與海」的故事……他以交大校史和故事為例娓娓道來,勉勵新生:「牢記『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不忘初心、勇敢追夢,勇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將青春的激情燃燒在奉獻民族復興的偉大歲月。」同學們被交大人堅守科學報國理想、勇擔強國建設使命的精神深深打動,現場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講課最後,楊振斌書記深情寄語這群即將開啟人生新篇章的「新交大人」:要有境界、有追求,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要早立志、立大志,勇於擔當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要愛祖國、為人民,涵養深厚的家國情懷;要做有感情、懂感恩、知回報的交大人;要做高尚、自信、大氣、辯證的交大人。
立意高遠、內容豐富的開學第一課,令新生們無比振奮,內心產生了強烈的自豪感和責任感,課程在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聆聽完楊老師的講課,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新生王鈺文說:「書寫創新、學習奉獻與責任,作為一名新交大人,用青春奮鬥告白祖國。我相信,在交大的未來定是閃閃發光的。」
文字:祁潔
攝影:梅秋武
值班編輯:尹靜一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新交大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