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銷社交電商風雲湧動 究竟是網購省錢「神器」還是傳銷騙局?

2020-12-20 李旭反傳團隊

作為社交電商的一種,打著「自用省錢、分享賺錢」口號的分銷模式,最近走進了越來越多市民的生活。它並非今年才興起,近幾個月卻成為不少人在朋友圈、微博、QQ群每天輪番發布的一種賺錢「副業」。由於層級不清,這種模式良莠不齊,也頻頻遭到涉嫌傳銷爭議與質疑。

最近朋友圈優惠券分享連結有點多

「捲紙原價46.9元券後價27元,複製這條即可搶購。」「這款商品有『漏洞價』,快搶!」「今天直接發放60立減優惠券,買它!」最近打開微信群和朋友圈,記者經常看到有人分享各種商品的優惠券連結。

「那些下載了這種返利App的人每天不停地發各種商品的優惠券,說是自用省錢,但老是強行推送給別人很多不需要的產品,感覺挺煩人的。」市民傅霖對記者吐槽說,她身邊的兩個同事還有幾個朋友,自從下載了這些號稱可以自己搶券又可以拿佣金的社交電商App後,每天都給她發十幾條購物連結,傅霖表示已經不堪其擾。其中有一個同事,以前是做日韓商品代購的,現在甚至已經完全放棄原先的副業,在朋友圈做起了「推客」,此前還遊說她作為其「合作夥伴」一起加入賺錢,讓傅霖避之不及。不過,比起這些沒有明確目標的購物連結發布,傅霖有個朋友群裡倒是有真正的社交圈「KOL」,推薦的東西很合她的胃口。「對我來說目標是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不是放下面子到處找人幫我分銷。」推手小閔本身是電商平臺從業人員,疫情期間她把一些廚房小家電和烘焙食材、生鮮產品的連結放在了小區的業主群,群裡的吃貨朋友也很捧場,小閔每月都能拿到一筆平臺佣金。

從早期的微商賣貨,到當下的網紅直播帶貨,基於社交圈的擴大,衍變出了越來越多的社交模式。事實上,這種「自用省、分享賺」的「社交+電商」的營銷手段早已遍地開花,芬香、淘小鋪、好省、網易推手、蘇寧推客、貝店、花生日記、粉象生活、蜜源……這些前兩年就興起的分銷社交電商模式,近來緣何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電商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人找貨」成了「貨找人」。電商平臺陸續推出過一些新的營銷模式,但覆蓋面依然不夠廣,不夠下沉。商品想讓更多人看到,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擴散到社群。如今網購和社交越來越緊密,在社交平臺上,人人都能成為「推廣專員」。這也讓社交傳播成為最有效的傳播途徑,而這種高效的傳播網絡正是電商行業所急需的。今年年初的疫情,更是助推了這種全民營銷的趨勢。一些人收入減少想通過副業增加收入,也有一些海外代購因沒有貨源被迫停業,轉而尋找新的賺錢門道。

無限層佣金模式涉嫌傳銷?

據悉,過去,商家要花大成本做投放和引流,現在有很多人幫他們推廣,商家也願意拿出一部分優惠券來引流。一些電商平臺商家為了提高自己的銷量,會在一些社交電商APP上發放購物優惠券,消費者只需點擊自己喜歡的商品領取優惠券,直接進入平臺下單,享受平臺所有的購物待遇。這種社交電商APP不僅幫助賣家提高銷量和知名度,同時幫助網購者低價淘到高性價比的商品,分享給別人購物成功還能拿到佣金,看起來確實一舉三得。不過,這些APP的運營模式並不盡相同。一類如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淘、蘇寧易購旗下的蘇寧推客等平臺,每一名分享者只能獲取他分銷出去的連結產生的成交額所含的佣金,下一層人即使再分享新的連結,頂層的人也不能獲取佣金。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超過三層就屬於多級分銷涉嫌違法。

但也有一些社交電商APP的模式是通過金字塔型的邀請機制發展無限層下級,獲取佣金獎勵。一位「好省」APP的使用者在論壇上發帖稱,「好省」一共分三個級別:合伙人、團長、高級團長,高級團長有五險一金,而且隨著逐步升級,佣金比例會提高很多。其還稱:「只要你敢來,我有方法,第一步要做的是帶你從合伙人升級團長。你邀請別人註冊在你下面,他們買東西自己拿佣金,你也可以拿他們的佣金。他們再邀請人,你還可以拿他們下面人的佣金,無限層。」另一款社交電商App花生日記,註冊填寫「上家」的邀請碼後,就能成為超級會員。通過超級會員的連結或邀請碼註冊的用戶都能算作它的粉絲,當粉絲達到一定規模,這個超級會員就能升級成為運營商。這時,粉絲再拉來的粉絲也會成為運營商的業績,而這些粉絲購物後會員都能拿到相應的佣金,同樣採取的是多層級佣金計提制度。

從多款社交電商的運營模式來看,其利益著眼點並非通過銷售商品賺取差價獲得利潤,而是通過發展下線獲得返傭,多個平臺APP因此而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社交電商雲集微店曾因以交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的行為開展運營,涉嫌傳銷,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958.4萬元。此前環球捕手也曾因涉嫌傳銷被微信封號。去年3月,花生日記也因涉嫌傳銷(直銷)違法行為,被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出累計7456萬元的罰單。

勿被「躺著賺錢」口號誘惑

「買貴的不如買對的」「物美價也廉」,這些看起來非常實惠的廣告語吸引了一大批精打細算的消費群體。有市民認為,一些正規的有返利性質的社交電商為振興經濟、助推消費升級提供了更多可能。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偽社交電商平臺出現,他們打著社交電商的名號,通過各種概念、模式的包裝,讓很多人一起加入創造「財富神話」,其模式的爭議一直都沒有斷過。

「當前網絡傳銷犯罪手法翻新,具有很強的迷惑性、誘導性,但其非法牟利的本質不會變。遇到收入門費、拉下線就要高度警惕。」江蘇創合元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震表示,目前傳銷組織利用網際網路,把傳統傳銷活動衍生出了多種變異形式。傳銷實質上就是上線瓜分下線投入資金的圈錢遊戲,要想獲得傳銷資格就要繳納入門費,想要獲取收益就要拉人頭加入。「入會只需把錢交,一拉人頭就回報,拉人越多層級高……」符合這些特徵的,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是傳銷了。

王震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的微信朋友圈裡都有微商、推客在銷售和發展代理。有人堅持每天上貨、曬訂單、曬收入,告訴你一天掙了多少錢,做好了就可以買豪車、買房。對此,王震認為一方面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傳銷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面他也提醒市民,不要被「躺著賺錢」的口號所誘惑,要理智辨別隱藏在背後的傳銷陷阱,增強安全意識。對於以發展會員、加盟等名義要求交納資金、購買產品、發展下線,並以下線所交納的資金或銷售額作為報酬提成依據的,均屬於傳銷行為,敬請遠離。(朱潔)

來源:無錫日報

相關焦點

  • 好省APP究竟是網購省錢「神器」還是傳銷騙局?
    近日,有網友後臺留言諮詢一款社交電商「好省」軟體究竟是不是傳銷?對此,社交財經進行了一番調查與相關諮詢。據相關律師告訴社交財經:「這是錯誤的。繳納入門費,只是傳銷模式的一種。根據《禁止傳銷條例》,有三種模式的傳銷,一種是拉人頭計酬傳銷,一種繳納入門費式傳銷,還有一種則是團隊計酬式傳銷。這三種傳銷模式中,共同本質特徵,都是拉人頭,也就三種傳銷模式定義中都提到的「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還有個本質特徵,是三種模式都沒有提到的,就是「三種傳銷模式,都存在層級性返利」。
  • 易網購「跑路」,創始人賈永龍捲走「200億」,消費返利「騙局」
    以消費投資,獲得返利的社交電商平臺不少。消費越多,返利越多。類似的詐騙融資案例總是重演,稍有不慎就會陷入「騙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消費投資騙局接連不斷。一家號稱消費返利的社交電商易網購又出事了,1200萬會員消費投資「打水漂」,網傳董事長賈永龍已逃至澳洲。
  • 社交電商史現最大罰單 「花生日記」被罰沒7456萬
    此外,2017年8月,環球捕手官方微信公眾號「環球捕手」被微信官方永久封禁,理由是「涉及多級分銷」。 無論是花生日記,還是雲集微店、環球捕手,被查的這些社交電商平臺,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傳銷的特徵:首先是交入門費,然後是拉人頭,最後是提供計酬方式。 事件發生後,有疑似花生日記內部人士在朋友圈回應,「學費有點天價,不過,現在我們一切往正軌上走,往IPO努力」。
  • 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怎麼做?眼鏡商家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很多社交電商平臺在陸續上線,而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是產品運營的重要手段之一。那麼,什麼是代理分銷模式的社交電商,眼鏡商家如果想要進行代理分銷模式產品運營,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呢?一,常見的三種代理分銷模式1,分銷模式分銷模式中,每一個社交電商平臺,都有他的計算方法。計算方法雖然不同,但大多都是多級分銷。
  • 2020年到來之前 社交電商正在加速死亡
    由號稱「微商之父」的吳召國創辦的社交電商平臺未來集市於2019年7月1日上線,宣稱「自購省錢,分享賺錢」,但上線不到10天,公眾號就因「涉嫌違規分銷」被微信官方封號。10月28日,騰訊微信發布《微信外部連結內容管理規範》,其中近半內容指向社交電商的各種裂變式玩法。
  • 律道|律師評社交電商:是傳播還是傳銷?
    作者:蘭臺律師事務所 蓋皓、馮爽歆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APP逐漸佔據移動端的主要流量,具有使用頻次高、粘性強、流量價值豐富等特點,為傳統電商轉型帶來新的思路,社交電商自此開始快速發展。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6268.5億元,同比增長255.8%,成為網絡購物市場的一匹黑馬[1]。
  • 三級分銷消亡史:小黑裙、環球捕手、雲集微店集體被封背後,究竟是...
    先是李文星和 boss 直聘事件,原本以為離我們很遠的傳銷其實就在身邊。 緊接著知名社交電商平臺雲集微店多個官方公眾號被封,關於三級分銷和封號的討論又火熱起來。 周五,全國首列「 我是微商 」地鐵廣告來襲,朋友圈做微商的朋友強勢刷了一波屏。
  • 納美森活分銷模式合法嗎?屬於傳銷嗎?
    這種分銷模式,就是靠分享來賺取佣金~很多想要加入的朋友們會想,這樣的分銷模式真的合法嗎?屬於傳銷嗎?和微商有什麼區別呢?首先納美森活的分銷模式是合法合規的,也不屬於傳銷。因為納美森活是一個以社交基因為核心,以產品、服務為驅動的正規電商平臺。成為納美森活的創客,相當於你零投資,只賺錢。
  • 達令家疑雲:社交電商,還是傳銷「新」模式?-虎嗅網
    從公開信息可知,達令家前身「達令」曾獲得今日資本、IDG、紅杉資本、光際資本、蘇寧易購的多輪投資,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新成立的達令家獲得不同渠道頒發的「電商之王」「2018社交零售十大影響力平臺」等稱號,在如此光鮮的成績單背後,究竟暗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疑雲?
  • 淘小鋪涉嫌傳銷,阿里夢斷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是阿里的命門 隨著拼多多,京東的崛起和快速發展,騰訊系的電商平臺不斷蠶食著阿里電商的市場份額,阿里社交電商平臺的市場份額從之前的58%下降到50%,而且依靠社交電商起來的拼多多,正在超越淘寶,同時呢,京東系又不斷孵化出了自己的東小店,以及各種以京東為核心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如芬香等。
  • 一周輿情盤點:涉案14億元特大傳銷案告破;中脈被實名舉報傳銷!
    「CSC」社交電商模塊於2019年10月上線,僅3個月內會員就發展達十萬。成了本周最關注的熱點!這也將社交電商傳銷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了,近段時間相繼多家知名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斑馬會員、貝店)等屢屢涉傳被罰被查,整頓社交電商迫不急緩!
  • 究竟孰是孰非?ALIBABA旗下電商平臺「淘小鋪」涉傳銷風波真假?
    究竟孰是孰非?讓我們一探究竟!一、首先,我們來看看質疑方的報導:下面是某自媒體號曝光的關於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既然不能省錢也不能賺錢,為什麼淘小鋪在網上各種推廣卻如火如荼呢,這不得不說就是靠三帥六將近乎病毒式的洗腦和傳銷模式。
  • 分銷返傭電商平臺蜜芽也涉嫌傳銷?
    記者 梁至 發自北京蜜芽,在大家印象中這是一個母嬰用品的電商平臺,但是近日,關於該平臺涉嫌傳銷的說法卻不少,有網友在微博上表達了對做蜜芽的親人行為的疑惑之情。近日,記者進入該平臺銷售體系內,感受到了群裡「熱烈」的氣氛,同時請反傳銷專家解析,蜜芽的三級銷售體系,到底是一種什麼模式?
  • 起底「超級團購」:一部手機如何做成「傳銷生意」?
    表面新零售超級團購是該公司打造的一個專注於零售團購新模式的網站,集消費、分享、收益於一體的團購零售平臺,顛覆了傳統網購模式,真正實現消費、推廣、創收為一體,打造用戶、商戶和諧共贏生態圈。實際「龐氏騙局」這其實就是一場「龐氏騙局」,說白了用後入場者的錢,給先入場的投資者(返利),當沒有新的投資者入場,資金鍊斷裂的時候就會崩盤。但這個明眼人一眼就能看透的,依然吸引了那麼多人參與其中,除了被洗腦外,也是抓住了人性最關鍵的弱點——貪婪。
  • 最前線丨淘小鋪關聯公司涉嫌「傳銷」、資產遭凍結,阿里社交電商...
    經調查發現,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經營中涉嫌組織策劃傳銷,違反了《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該公司通過「淘小鋪」App會員管理系統的組織人員、發展人員、計酬返利等一系列制度設計,在濱城區組織策劃傳銷活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做出資產凍結的裁定,凍結金額共計超過4400萬元。
  • 又一家杭州社交電商APP涉嫌傳銷被重罰
    而此前,「朵拉試衣間」APP因傳銷被行政處罰2次,甚至在被凍結帳戶期間仍在運營。社交電商「朵拉試衣間」被罰沒4800萬元 此前已被處罰2次 (網經社註:圖片採集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據了解,2019年6月,朵寶公司被蒙陰縣公安局以涉嫌傳銷立案。
  • 社交電商「嘉悅購」APP相關公司及個人因涉嫌傳銷被凍結帳戶
    去年以來,「涉傳」風險仍然伴隨著社交電商行業。從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的消息引起關注,到粉象生活因資金提現限額問題一度被傳出因會員制度問題被凍結資金3800萬元,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可以看出社交電商未來發展之路也是略顯「迷茫」。
  • 涉傳風險下,社交電商出路何在
    涉嫌傳銷風險依舊伴隨著社交電商行業。6月2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而不久前,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
  • 豪享拼、拼多多、雲集,社交電商的三種模式有何不同?
    01距離社交電商拼多多和雲集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被喊了多年的社交電商,終於徹底迎來了春天!這是極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能夠從眾多社交電商中殺出來,衝到公開資本市場,拼多多和雲集實屬不易,而在他們之後,還有多家社交電商,發展形勢很好,比如豪享拼、環球捕手等等,他們誰能成為拼多多和雲集之後上市的社交電商呢?
  • 從淘小鋪涉傳被罰,看社交電商的下半場
    6月29日,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無獨有偶,近期社交電商「未來集市」、「斑馬會員」、「貝店」等平臺也相繼陷入傳銷風波。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