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疾控中心專家釋疑—— 香港流感不屬「暴發」
截至前天,香港流感已致327人死亡。7月中旬,香港流感陽性檢測率達40.86%,超過自2015年冬季以來的38.71%峰值。坊間甚至傳出,此次流感大暴發死亡人數甚至超過2003年SARS病毒直接導致的死亡人數。
香港流感真的大暴發了嗎?病毒是否如個別媒體報導的發生變異?今年上海流感監測情況如何?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上海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急性傳染科主任潘浩釋疑解惑。
香港流感以「夏峰」為主
香港地處南中國,流感發病高峰與上海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香港流感高峰以「夏峰」為主,上海則分為「夏峰」和「冬峰」。香港流感夏峰為7至9月。從目前監測情況來看,無論發病人數、死亡人數均並未出現明顯異常。香港流感並未發生暴發。
許多市民對流感致327人死亡這一信息相當敏感。事實上,罹患流感後,一小部分病例的確會產生併發症,極少部分嚴重病例也會發生死亡。不過比起SARS病毒和MERS病毒,流感病毒的病死率並不非常嚴重。
流感病毒發生變異了嗎?
目前,香港衛生署的官方口徑表示病毒並未發生變異,仍為H3N2流感。學術界部分學者提出異議,稱此次流感有小抗原變異(N121K)。相關說法尚未被證實。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常引起流感暴發流行,乙型病毒常引起局限性流行,丙型病毒一般只引起散發,較少引起流行。病毒按照血凝素(H)、神經氨酸酶(N)又分為18種。今年春天,上海監測到的流感病毒為H3N2流感,隨後乙型流感一度流行。進入夏季,H3流感再度佔據「主流」。它們均屬於季節性流感。不過整體監測狀況趨於平穩。
今年秋冬上海會暴發流感嗎?
針對部分專家提出的「上海秋冬季可能出現流感暴發」的說法,目前看來尚無明確證據。流感暴發取決於兩點:當下病毒是否發生嚴重變異和人群免疫抗體能力。從本市監測情況來看,流感活動處於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