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海州區海州街道:一步一景 文明花開古城老巷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5月18日連雲港訊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細血管」,一條條小街巷就是一幅幅生活畫卷。為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優化居民出行環境,延續居民對歷史人文的記憶,連雲港市海州區海州街道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積極開展背街小巷提升工程,對硯池社區參府巷進行淨化、綠化、美化、文化,在一系列充滿創意的打造下,參府巷成為一條集歷史底蘊、黨的建設、文明宣傳等為一體的特色古街老巷。

古巷蝶變居民紛紛點讚

青磚黛瓦、古韻悠悠。踏上青磚小路,走進參府巷,道德模範牆、黨建文化牆、文明新風牆、學習強國牆次第排開,綠化園、健身路徑、黨建小遊園、好人廣場錯落其中。參府巷的蝶變讓周邊居民驚喜不已。「看看我們現在的巷子多美啊,出門就能見美景,感受歷史和文明的薰陶,又隨時可以鍛鍊身體、休閒娛樂。」說起家門口的變化,參府巷4-5號的居民李士蓮滿是驕傲與自豪。

硬體提升改善老巷環境

誰又能想到,過去這裡由於建成年代久遠,路面破損、牆皮脫落、亂堆亂放、下水道堵塞。為了改善巷內環境,街道從基礎設施維護入手,修補破損路面,清掏下水道,更換窨井蓋,並將破損牆體粉刷一新。因地制宜打造微花園,選種月季、爬牆梅、木香花等花卉,並成立黨員護綠小組,定人定崗,定期養護花草。同時,將綠化樹木根部用防腐木做成休閒凳子,方便附近居民休閒聊天。徹底改變「老、破、亂」面貌。

挖掘歷史留存城市記憶

參府巷是一條長約280米的小巷,北起秦東門大街,南至西大街,經多方考究,因舊時附近有府衙而得名。背街小巷改造以來,邀請古城鄉賢探究參府巷歷史,製作參府巷簡介於西大街巷口,讓大家入巷便可知曉參府巷由來,是為鄉愁記憶之處。黨建小遊園算是第一個重點挖掘和呈現當地歷史文化底蘊和典故的小景觀。園內設置硯臺造型的休閒區域,佐以碑刻文字再現硯池由來。還有一口宋代遺留下來的「馬蹄井」,因府衙養的馬匹在此飲水,又形似馬蹄,故得名「馬蹄井」。

黨建引領凝聚治理合力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凝聚治理合力,推動文明創建,積極打造參府巷黨建陣地。製作黨建文化牆,建立墨香角,黨員帶領群眾看書、讀報、學知識,增加思想凝聚力。設置黨員護綠崗,推動黨員亮身份,作表率。同時,打造「午後陽光俚事點」,黨員群眾在點內討論小巷發生的大事小情,努力形成小事不出「巷」的治理機制。通過文化薰陶、志願踐行、俚事自治,使參府巷成為古城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縮影,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示範巷。

學習模範築成精神園地

從西大街走進巷子,右側道德模範牆五個大字首先映入眼帘。利用老舊廠房的牆面和廢棄窗戶改造道德模範牆,鍾南山、李蘭娟等抗疫一線專家學者、道德模範的抗疫事跡一一呈現。巷子盡頭是好人廣場,原是堆放雜物的地方,雜草叢生,現在是展示「海州好人」風採的陣地,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卻有一顆實實在在捨己為人的愛心。通過道德模範、海州好人事跡傳播,形成了濃鬱的學習道德模範、爭當「海州好人」的濃厚氛圍。

創意牆繪傳遞文明新風

一條道路,兩側風景。剛剛完成的兩幅牆繪,更加注重與周圍環境的融合,水墨畫配上文明標語,更加吸睛。目前,參府巷共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志願精神、和諧鄰裡等講文明樹新風牆繪12處,面積約1000平方米。這些牆繪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不僅使原本破舊的外牆「美顏」,而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成為文明新風「流動課堂」,潛移默化滋潤群眾心靈,讓人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

如今,行走在巷子裡,既有一份獨屬於老城區的靜謐安寧,又有改造後的一步一景的宜居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是通過一系列創建工作的開展解民之所需,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硯池社區負責人張平霞表示。創文以來,通過硬化、亮化、美化、綠化讓背街小巷面貌煥然一新,下一步,將繼續在文化上下功夫,打造古城文化街巷小品,提升街巷文化內涵,助推文明創建,改善老城區面貌,讓文明風尚在海州古城蔚然成風。(陳小燕 封雲)

相關焦點

  • 重點打造48條古街老巷 連雲港海州古城復興版圖全面呈現
    夜幕下,臨洪門華燈初上,標誌著海州古城復興版圖全面呈現。圍繞「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的建設時序,海州古城「山城融合」的功能框架已逐步拉開。如今,隨著海州區重點打造「三區兩城」,海州古城成為青山入城的重要節點。
  • 走進海州古城,聆聽那些古街老巷的述說……
    編者按: 今日起,連雲港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陸續推出《光影70年·連雲港那些老街道》系列短視頻,通過被時光收藏在這座城市的一處處老房子
  • 「海州街道看點」文明好苗子
    2020年9月13日晚上,連雲港市海州區海州街道孔巷涼亭旁,海州實驗小學二年級八班學生劉希雲同小夥伴勸導撿破爛老漢不要將垃圾帶出桶外。自連雲港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海州區海州街道通過持續廣泛宣傳,使轄區居民和學生不但崇尚文明,而且爭做最美文明人。劉希雲也希望撿破爛的老爺爺講文明。
  • 2014江南遊:連雲港印象
    建築很新,給我的感覺是它與長春的 某條街道沒有什麼區別。   海州古城是連雲港的前身,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位於錦屏山北面,距市區心僅5公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海州建朐縣,並立石闕,作為「秦東門」。在秦漢時期,海州已是能泊數十隻商船的開放商埠。秦始皇五次東巡,三次途徑海州,使之成為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
  • 連雲港市區10條特色商業街將改造:隴海步行街、海州古城等
    日前,筆者從海州區獲悉,市區10條特色商業街將迎來改造。改造後,以古城歷史文化為底蘊,以產業特色為依託,以市場業態為基礎的不同風格、不同層次的商業街區將呈現在市民面前。   據了解,目前海州區擁有商貿業態較為集中的特色商業街區10條,總營業面積55萬平方米,商戶2395家,實現營業收入約44.8億元,吸納就業近15000人。其中由政府主導管理的街區5條,第三方管理或無管理機構的5條。
  • 江蘇連雲港海州區三個值得一去的景點,除了花果山你還去過哪?
    海州區: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位於連雲港市區南部,是連雲港市「三個主城區之一」中心城區,區域總面積697.09平方千米。海州有印跡可考的歷史1萬年,建城2000多年,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花果山、連雲港桃花澗、孔望山等,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 海州古城五月花,看完東家看西家
    市區主幹道上的草花開得激情似火小街小巷,小花境,是不是很有情趣?花開富貴:立體綠化好漂亮爬上朐陽門古城牆的爬山虎、小區居民們用陽臺打造出的空中花園、景山秀水小區外牆「穿」上的」花衣裳「、鬱洲南路的木香花爬路邊柵欄……走在海州古城的大街小巷,立體綠化儼然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見縫插綠」地提升著城市的景觀,為海州增添「綠」的風情。
  • 大紅春聯再次懸掛連雲港兩座古城牆 港城百姓歡歡喜喜迎新春
    中國江蘇網1月26日連雲港訊 兩幅大大紅色春聯今日起將分別高高懸掛在連雲港海州古城的鐘鼓樓和朐陽門城門兩側,讓厚重而滄桑的城牆在大紅春聯映襯下,再次陪伴海州人民度過一個喜慶的春節。、海州街道黨工委書記呂芳芳共同揭開鐘鼓樓春聯面紗,來自連雲港古城上千名市民共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 連雲港海州區:掀起全民「閱讀潮」 引領時代新風尚
    人之初,性本善……」每周日下午2點,在路南街道葵花社區二樓活動室總能響起朗朗讀書聲,在國學曹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從四書五經讀到詩詞經典,感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迄今為止,路南街道國學大講堂已開課150餘場次,惠及轄區未成年人4500餘人次。「腹有詩書氣自華,惟有書香能致遠」。
  • 江蘇省連雲港海州區,三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海州區: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位於連雲港市區南部,是連雲港市「三個主城區之一」中心城區,區域總面積697.09平方千米。海州有印跡可考的歷史1萬年,建城2000多年,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花果山、連雲港桃花澗、孔望山等,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 連雲港十大景點景區排行
    院內的兩棵銀杏樹,都過一千一百年了。享有「蘇北夫子廟」之稱的海州古城,是連雲港市的前身。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就在海州建朐縣,並立石闕,作為「秦東門」。相比燈火輝煌的市區,海州古城的生活環境相對幽靜,生活成本也稍低。住在海州古城的人,對連雲港的物價成本了如指掌,白虎山小商品批發市場和沿街兩側的商鋪,幾乎承包了連雲港人大半輩子都離不開的日用品。
  • 關於公示海州區預防接種指定單位的通知
    >新東街道 320705A003 海州區新東街道蒼梧路41號(電大和加油站中間) 周一至周三、周六上午 周六上午 0518-85268130 9 海州區海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東海名郡」連雲港海州區知名旅遊景區介紹
    海州區,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是連雲港市的城市之根、文化之源,素有「東海名郡」和「淮海東來第一城」之稱。海州區歷史悠久,自先秦時期置朐縣建置歷史2000多年。《西遊記》、《鏡花緣》兩大世界名著誕生於此,中國四大磷礦之一的錦屏磷礦位於境內。
  • 連雲港海州區「四點共圓」增強商圈黨建向心力
    中國江蘇網12月5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孫晗)為打破原有的條塊分割局面,改變「各家自掃門前雪」的陳舊現狀,連雲港市海州區高度重視商圈黨建工作,不斷提高商圈黨建的組織融合力度,強化黨建對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創新服務載體,豐富服務內涵,抓牢「四個點」,畫出商圈黨建「同心圓」。
  • 連雲港雙龍井,位於海州古城,開鑿於明代,現已成為景觀園
    連雲港雙龍井景觀園,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古城幸福南路西側。雙龍井開鑿於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時稱沙井。清嘉慶十九年,海州知州鄭時舉命復修治,於井壁出水口處嵌入一對石雕龍頭,始稱雙龍井。清光緒三年,海州州牧林達泉再修雙龍井,並於井側立雙龍井石碑。
  • 連雲港海州區農房改善繪全面小康「風景線」
    便民超市、衛生室、圖書館等成了「標配」;路邊裝的是太陽能燈,垃圾處理也實現了城鄉一體化……海州,這座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搭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幸福快車,牢牢抓住農房改善這一「牛鼻子」工程,繪就了一幅生態宜居、產業崛起、文化繁榮、鄉村治理、鄉風文明的都市新型農村社區斑斕畫卷。
  • 海州之城連雲港,最全的美食和旅遊攻略,在這裡連接你和TA
    圖片來自網絡連雲港,連接雲端的港灣,很唯美的一個名字,江南水鄉的城市都是如此美好啊。不只是現在我們稱之為連雲港,在古代我們叫它「海州」,海邊之州,亦是如此的美名。」「香」也不差喲,一盤黃橙橙的蝦搭配一兩片綠菜,更像是一個藝術品。
  • 連雲港10條特色商業街將改造 吸納就業近1.5萬人
    原標題:調整業態 完善基礎設施 連雲港市區10條特色商業街將煥新顏 在港城,提起步行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隴海商業步行街。作為港城第一條步行街,它承載了不少人的記憶。日前,筆者從海州區獲悉,市區10條特色商業街將迎來改造。改造後,以古城歷史文化為底蘊,以產業特色為依託,以市場業態為基礎的不同風格、不同層次的商業街區將呈現在市民面前。
  • 美麗中國之江蘇連雲港十大最美景點
    連雲港歷史久遠,是全國49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自古有「東海明郡」之稱的連雲港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依山伴海,幽靜的海岸,海浴、楫舟、散步、垂釣,無一不宜;更有山色錦繡、美如畫屏的山林及豐富的文物古蹟,具 「海、古、神、幽、奇」等眾多旅遊特色。
  • 《太原名街老巷》首發 藝術再現山西千年古城
    《太原名街老巷》首發 藝術再現山西千年古城   中新網太原4月21日電 題:《太原名街老巷》首發 藝術再現山西千年古城  作者 王燕君  21日,山西專欄畫家肖剛繪畫集《太原名街老巷》新書首發儀式在山西省外文書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