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午飯時,女兒對我說「爸爸,明天是六一,您送我什麼禮物呀!」,「你多大了,還要過兒童節?」,「人家是大寶寶,要過一字頭的最後一個六一嗎!」女兒撒嬌說。於是我就陪她逛了一下午的街。六一是兒童的節日,其實也是成人的節日,在陪孩子的同時自己的身心也得到了放鬆和愉悅。
做為主攻心臟病的大夫,六一就該為孩子寫點什麼!仔細琢磨了一下,就給年輕的父母們和準爸爸、媽媽們提個醒吧——關注兒童心臟病。
兒童心臟病,顧名思義就是兒童得的心臟病,分為兩種:一種是孩子生下來就有的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另一種是孩子出生以後因為各種原因得的心臟病,比如病毒性心肌炎等。因為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高,對孩子的危害大,故今天就重點談談先天性心臟病。
在我國,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為全部活產嬰兒的0.6-0.9%,每年新出生的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人數高達15萬。
妊娠早期(5~8周)是胎兒心臟發育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候出現狀況,胎兒就容易患先天性心臟病。
引起胎兒發育畸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遍認為引起胎兒發育畸形的主要原因有:遺傳因素、胎兒周圍環境因素和母體情況等,因遺傳因素不可改變,在這裡就不不談了。
胎兒周圍環境因素以子宮內病毒感染最為重要,近10%先天性心臟病是由於子宮內病毒感染引起,尤以風疹病毒為多,母親在妊娠3月內病毒感染會使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急劇增加。
母體情況主要是母親在妊娠期間服用可致畸形的藥物,或在類似高原地區氧分壓很低的環境生活,母親有糖尿病、營養不良、早期先兆流產、接觸放射線等也可以成為致病因素。現在不是有很多準媽媽們從知道懷孕起就開始使用防射線的衣服嗎!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手段。
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是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法洛氏四聯症。
他們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畸形的大小和複雜程度。複雜而嚴重的畸形在出生後不久即可出現嚴重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小的缺損如房間隔、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早期可以沒有明顯症狀,尤其是房間隔缺損,可以沒有症狀到50-60歲時才可能被發現,期間患者可以結婚生子,但疾病仍然會潛在地發展加重,需要及時診治,以免失去手術機會。
1.經常感冒、反覆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
2.生長發育差、消瘦、多汗。
3.吃奶時吸吮無力、餵奶困難,或嬰兒拒食、嗆咳,平時呼吸急促。
4.兒童訴說易疲乏、體力差,不喜歡運動或不能運動,喜歡蹲踞。
5.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鬧或活動後青紫,杵狀指趾。
6.嚴重時可出現暈厥、咯血。
7. 心臟聽診有雜音。
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並不困難,只要父母注意觀察到孩子上述的一些不正常的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醫生的心臟聽診和心臟超聲的檢查,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都能及時得到診斷,並能估計其血流動力學改變、病變程度及範圍等給出合理治療方案。
對合併多種畸形、複雜疑難的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專科醫生會根據情況,有選擇地做進一步檢查,如多排螺旋CT、核磁共振檢查、心導管檢查等手段,了解其病變程度,類型及範圍,綜合分析作出明確的診斷,並據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先天性心臟病治療主要是心導管的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中僅有少數類型可以自然恢復,大多數則隨著年齡的增大,併發症會漸漸增多,病情也逐漸加重。選擇何種治療方法以及什麼時候最適宜手術應根據病情,由心臟專科醫生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制定。
介入治療大致分為兩大類:
由於醫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材料及工藝不斷的研究與完善,介入治療目前在國內外臨床應用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僅可避免開胸手術的風險及創傷,而且住院時間短、恢復快,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
先心病的外科手術方法主要根據心臟畸形的種類和病理生理改變的程度等綜合因素來確定,手術方法可分為:根治手術、姑息手術、心臟移植三類。
先天性心臟病預防是關鍵,主要是避免上述的各種足以引起本病的各種有關因素,做好計劃生育,優生優育。
最後,祝孩子們六一節快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