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大病,動輒幾十萬的醫療費用,這讓大部分人望而生畏。
由於保險在國內接受程度並不高,這也給互助計劃留下機會,相互寶就是一年來比較熱門的產品,參加人數已經突破 8 千萬。
近期留意到,隨著參與人員的增多,相互寶理賠人數也在激增,其中也不乏拒賠案例。
今天就來聊聊 相互寶的那點事,看看互助計劃值得加入嗎?主要內容如下:
一、為什麼扣費越來越多了?
自相互寶上線起,我就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 查看測評。
首先我們要知道互助計劃不是保險,互助計劃採用的是先保障後繳費,當出險後,會統一從所有參與者帳戶中扣錢。
最近不少朋友反饋,相互寶分攤的金額越來越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可以看到,7 月最新一期雖然每人僅分攤 1.48 元,看起來並不算多,但相比於 2 月份,卻增長近 50 倍。
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 3 點:
其實分攤金額變多,是在意料之中的,不過官方也曾說過,預計 2019 年人均分攤不會超過 188 元。
但是 2019 年以後,金額具體會上漲到多少,我們也不得而知,只能等待時間去驗證。
二、相互寶值得加入嗎?
相互寶上線一年來,發展十分迅速,除了支付寶的大力主推的原因外,主要是因為和傳統保險相比,加入門檻非常低。
上文也提到,相互寶採用「 先保障,後繳費 」的方式,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先享受保障,後續別人需要理賠時,大家再均攤費用。
另外相互寶還引入了「 陪審團 」機制,對於有爭議的案件,會公示出來,由會員決定該不該賠,讓人更有參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