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剛剛結束工作的環衛工人
提供四果湯、愛心早餐、免費飲料…
(圖/深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為遊客提供醫用包、
充電和行李寄存等服務…
集美這些避風港
實在太暖啦!
集美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心活動
致敬最美勞動者
「五一」期間,集美區通過志願者聯盟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各愛心單位,提前策劃布局,開展線上線下關愛活動,將「愛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愛心廈門」五大行動、四項機制,持續深化「愛心志願服務」機制,為建設「愛心廈門」助力,增亮愛心城市底色,傳承城市品質,建設溫馨和諧的「愛心集美」。
啟動愛心驛站
提供便利便民服務
「這裡可以熱飯、還有急用藥包、提供飲用水……」在集源路志願者服務驛站裡,一群剛剛結束工作的環衛工人正在此處小憩。志願者早早備好飲料水果,並介紹驛站提供的服務內容。
集美區首個省級志願服務驛站
集源路志願服務驛站於2017年7月正式啟用,是集美區首個省級志願服務驛站。該驛站位於集源路與石鼓路的交叉路口,這裡有石鼓路街區、萬達廣場,又毗鄰陳嘉庚紀念館、鰲園景區、汽車站等,人流量非常大。志願者們在這裡為遊客、行人提供茶水、充電、行李寄存、方向指引等便民服務。
19家志願服務驛站打造愛心之家
目前在集美區,像這樣的志願者服務驛站共有19家。今年,集美區委文明辦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在原有志願服務驛站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升級,增加「愛心廈門」服務功能,掛牌成為「愛心驛站」,為環衛工、外賣員等特殊崗位人員提供飲用茶水、加熱飯菜、避風遮雨等10餘種便利服務;並配備微波爐、電冰箱、擔架、急救醫藥用品等設備,設立愛心休息室、用餐角等,打造「愛心之家」,解決特殊崗位工人工間休息、飲水等實際問題。
通過不斷升級,集美區已在各鎮街掛牌了10個「愛心廈門」愛心驛站,後續將全部改造掛牌,將為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服務。
慰問勞動者
送去清涼飲品傳遞「溫暖」
一份親手做的四果湯、一份暖心早餐、一個精心設計的慰問禮包,一聲聲關切……這個假期,勞動者雖辛苦,卻感到很欣慰,他們看到那一抹抹紅,心裡暖烘烘。
在同集南路,來自集美區首支由臺胞組成的志願服務隊——「苔·芯」服務隊,為道路養護工人送來了飲用水和點心,助他們消暑降溫。
「有大家的關心,我們再辛苦也值得。」養路工人莊厥祥說,他從事公路養護30多年了,他的父親、妹妹、妹夫也都是公路養護人,全家都對這份職業有特殊的感情。他們以路為家,守護道路環境和安全。
而在石鼓路,集美街道聯合集美·誠毅志願者聯盟,為環衛工送去愛心早餐。「廈門是個有愛的城市。」環衛工林貞惠說,他們在工作期間,常常會收到來自路人的關愛,給他們飲料水果,很是感動。
55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集美區有55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假期間各實踐站發動社區居民,開展不同的愛心活動。在深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民為環衛、交警等送去春卷、銀耳湯等200餘份愛心點心;在潯江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包起了餃子,送給環衛工人;康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小朋友們製作「五一」勞動節手工貼畫,送給社區清潔工、保安、超市營業員等……
除此之外,集美區各文明單位也加入「關愛陣營」。集美區總工會機關黨支部在「愛心結對」上,集資給「愛心結對」困難戶跟換新門窗、玻璃;僑英街道為環衛工等送去口罩等慰問禮包;杏濱街道招募居民,走出戶外開展環保健步行活動,分擔環衛工人的工作量……他們皆以實際行動讓愛心得以傳遞,讓善心得以延續。
(圖/潯江社區新時代文明站)
▌集美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海西晨報集美站記者:宗琴 通訊員:張倩瑩
▌圖片來源:集美區委文明辦
▌編輯:胡曉倩 責編:寇亞南
▌編審:王德勝
▌天下集美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為咱集美「紅馬甲」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