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一篇推送中,我們介紹過了韻母結構的劃分,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幫助。今天我們就在韻母結構劃分的基礎上回過頭來看看音素、音節的劃分及關係。
音素是語言中最小的語音單位,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
這句話,怎麼理解?
所謂最小,就是不能再往下劃分了。比如:你(ni),可以分成n和i,不能再繼續往下劃分,所以是兩個因素。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意思每一個音素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你只需要看看音節中有幾個不同的即可。比如:好(hao),裡面存在著三個不同的,h、a、o,所以,是三個音素。
這時可能同學會問,上(shang)是五個音素嗎?
不對!在shang這個音節中,s和h兩個字母一起表示舌尖後音sh,n和g兩個字母一起表示輔音ng,所以在shang的音節中,其實就存在著三個音素sh、a、ng。在現代漢語語音中zh、ch、sh、ng都是由兩個字母表示一個音素。
在音素裡面還存在著一個特殊的音,捲舌元音er。請大家記住,捲舌元音是一個音素,其中的r只是一個捲舌符號,不代表音素。比如:花兒(huar),就只有三個音素。
但是,同時請大家記住,分析音素個數時,韻母必須是最原來的樣子。比如:英(ying),分析音素時要先還原成ing,再數音素個數,所以英(ying)是兩個音素。再如:月(yue),王(wang)應為:üe、uang所以應該是兩個音素、三個音素。
以上是音素的情況,下面我們來看看音節的情況。
音節是由音素構成的最小的語音片段。其實可以簡單地理解成我們說話時一個停頓就是一個音節。更加通俗的意思就是,一個音節就是一個漢字(這是一般情況)。比如:國際漢語教師證書,有八個音節:國、際、漢、語、教、師、證、書。但是,在這裡依然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兒化音,兒化音的情況是一個音節對應兩個漢字。比如:我想送你一朵花兒,有7個音節:我、想、送、你、一、朵、花兒。
所以,綜上,我們可以說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情況下一個音節就是一個漢字,但是兒化音除外,兒化音是一個音節對應兩個漢字。
那麼音素和音節的關係是什麼呢?
音節由音素構成,一個音節最多可以有4個音素,最少有一個。比如:雙(shuang),四個音素:sh、u、a、ng:先(xian),四個音素:x、i、a、n;啊(a),一個音素:a。
請大家分析一下:國際漢語教師證書的音節個數及每個音節的音素個數。
答案:八個音節:國(guo、三個音素)、際(ji、兩個音素)、漢(han、三個因素)、語(yu(ü)一個音素)、教(jiao、四個音素)、師(shi、兩個音素)、證(zheng、三個音素)、書(shu、兩個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