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上課不集中、丟三落四、作業拖延……因為兒童注意力而產生的問題與症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有耳聞,卻甚難解決。兒童的注意力問題不僅是孩子們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同樣也是萬千家長、教育從業者,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議題之一。
因此,12月6日卓越巧問教育與中國教育智庫網以及亞洲幼教年會三方聯合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3.0),在數百位行業專家、幼教從業者與權威媒體的共同見證下,卓越巧問教育公開了中國首份「4-5歲兒童注意力發展研究報告」(下簡稱「斑馬塗色實驗」),與學前教育同行共同探討中國4-5歲兒童的注意力現狀。
圖1:《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順利發布
巧問×中國教育智庫網×亞洲幼教年會聯合發布,白皮書3.0引爆幼小銜接行業
「這個研究,之所以應該大力點讚,因為這是我們的教育實踐家,和我們的教育理論家,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感悟。」在楊志彬會長的熱情致辭中,《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發布會拉開了帷幕。
圖2:楊志彬會長做開場致辭
此次白皮書3.0由卓越巧問教育與中國教育智庫網(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的國家級的教育智庫平臺),以及亞洲幼教年會(亞洲大型幼教行業交流平臺)三方聯合發布,不僅為幼小銜接行業帶來指引,更藉助集合全國眾多智庫、機構研究成果的中國教育智庫網,將研究成果分享至全教育行業,為行業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教育方法。
圖3: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鄭德林(左)、卓越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周貴(中)、亞洲幼教年會執行主席楊文澤(右)完成現場籤約
長久以來,我們通常憑藉主觀經驗去判斷孩子的專注力水平,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專注力培養方法卻一籌莫展。究竟如何界定兒童的注意力發展水平?不同注意力水平的兒童有著什麼樣的表現?兒童的注意力問題成為幼教行業亟待探究的課題。而此次白皮書3.0,正是為此而來。
如楊文澤主席所言:「巧問一直是從問題出發。所以,這三次白皮書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有更明確的問題導向。第一次,他們解決家長怎麼看幼小銜接的問題;第二次,他們解決行業怎麼看待幼小銜接的問題;而第三次,他們選擇直面孩子和兒童注意力的問題。」正是由於在2018-2019的白皮書調研中,卓越巧問教育洞悉到普遍存在於家長群體中的「注意力」問題,才於2020年著手展開「斑馬塗色實驗」,嘗試為幼小銜接階段群體答疑解惑。
圖4:亞洲幼教年會執行主席楊文澤
對於巧問這種由問題出發,以數據科學解決兒童教育問題的舉動,中國教育智庫網鄭德林院長也發出了由衷的讚賞。他表示,教育有很多的問題,從困惑到焦慮,到能夠把握痛點,提出問題,最後嘗試解決,實際上這一路是不容易的。所以當看到這樣一份自己調研、實驗、發布的報告後,中國教育智庫網也希望給予支持,同時也讓白皮書的報告得以傳播,讓更多的教育界同仁一道順著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5:中國教育智庫網鄭德林院長
聚焦兒童注意力領域,卓越巧問教育填補行業空白
「斑馬塗色實驗」深入兒童心理學領域,是國內首次針對4-5歲兒童開展的注意力個別化測驗研究。實驗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作為課題總顧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兒童心理學專家李忠忱教授作為研究的主設計與報告執筆人,通過對160名兒童的真實調研,最終根據年齡嚴格劃分精篩出130份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科學、真實、立體地展示了中國兒童的注意力現狀及發展規律。在發布會上,「斑馬塗色實驗」的主導設計及研究報告撰寫人李忠忱教授就分享了此次研究的實驗結論。
圖6:李忠忱教授解讀「斑馬塗色實驗」
「斑馬塗色實驗」表明,4-5歲兒童注意力隨年齡的增長顯著提升,5歲可能是兒童注意力加速發展區;同時,4-5歲兒童注意力的發展亦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女童注意力水平普遍比男童要高。而不同注意力表現的兒童,其獲得的測試成績以及塗畫的斑馬圖結果呈現出極大的差別。可見,注意力發展水平對兒童的學業表現具有顯著的影響,家長對於孩子注意力問題的關注和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共話幼小銜接未來,專家大咖探討如何「因材施教」
隨後在論壇環節中,李忠忱、張梅玲、成君霞、楊文澤四位專家大咖圍坐一桌,進一步探討幼小銜接行業的未來,共同論道如何針對不同注意力水平的兒童進行「因材施教」,幫助更多兒童度過幼小銜接階段。
李忠忱教授提到,「注意力不是一種完全獨立的心理過程,它是時刻作用在其它心理活動當中的。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繪畫、音樂、體育,都涉及著注意力的教育。因此注意力的培養和訓練,需要很好地按照心理學的規律進行設計,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方法。」
而對於如何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問題,張梅玲教授則表示「首先我們要知道,教育本身就是有差異的。對於那些注意力較差的孩子,我們首先可以從興趣入手,培養他玩的興趣。然後再慢慢延伸,對於一些不那麼感興趣的事情,我們要求他,堅持5分鐘,下次堅持6分鐘,再下次堅持7分鐘,通過訓練讓他的注意力從有興趣的介質逐步遷移到其他事情上。」
圖7:成君霞、張梅玲、李忠忱、楊文澤共話幼小銜接未來(從左至右)
持續三年探索研究,背後是卓越巧問教育情懷的沉澱
發布會上,卓越巧問教育創始人成君霞老師表示,卓越巧問教育做幼小銜接階段教育的探索、實踐、研究至今已有13年了。在這13年的過程中,對幼兒園小學化問題的困惑、對家長普遍焦慮的現象以及幼小銜接階段兒童需求的不明,都促動著卓越巧問教育持續聚焦幼小銜接領域進行科學、系統的調查與研究。
圖8:成君霞老師現場回顧三年白皮書研究歷程
於是從2018年開始,卓越巧問教育就率先針對幼小銜接的家長需求、行業發展現狀展開持續的研究,同時邀請眾多兒童教育專家、學前教育從業者共同探討中國特色的科學幼小銜接教育,推動幼小銜接教育科學理性發展。
「引科學之方,新教育之業」,這是發布會上一位與卓越巧問教育合作多年的聯盟校校長申立榮老師對巧問教育發自肺腑的稱讚。申校長直言:「在白皮書發布之前,我們很少能夠看到有機構能夠這樣認真、嚴謹的運用數據實驗去研究、跟蹤幼小銜接,但是巧問教育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3年。白皮書的成果,也讓我們見識到原來教育是可以數據化的。」
圖9:巧問教育聯盟校長現場贈予字幅
做科學理性的幼小銜接先行者與推動者,是卓越巧問教育永遠堅守的初心。相信在卓越教育集團的支持下,未來卓越巧問教育也將持續探索研究,不斷挖掘幼小銜接行業數據與家長認知,同時幫助家長們學會如何更系統、科學地完成幼小銜接,並以適應新時代孩子發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為幼小銜接階段群體指引未來。
另外,錯過了發布會現場精彩內容的朋友們也無需擔心,12月8日白皮書將進行網絡首發。以「從中國兒童注意力的典型案例看如何給孩子「因材施教」」為題,成君霞老師與李忠忱教授將於線上再次探討孩子注意力問題,微信搜索「巧問教育」,關注公眾號即可獲得白皮書的第一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