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網球需要急跑急停,這對膝蓋的損傷是很大的。相當數量的職業球員都遭受過膝蓋傷病的困擾,業餘球員更是如此,我身邊球友中很難找到自認為膝蓋沒問題的人。
我的膝蓋也有問題。在打網球之前,我從沒有關注過自己的膝蓋,旅遊時從不坐纜車,都是自己爬山下山。直到某年我第二次去峨眉山,在下山中途覺得膝蓋疼痛難忍。當時我很納悶,五年前我上下峨眉山健步如飛,為何五年後感覺上下每個臺階都痛苦不堪,難道自己的體能出了問題?
回來後我仔細一想,原因很可能是我打網球造成了膝蓋的慢性損傷。從此以後,我去任何需要爬山的景點都會選擇纜車上下。我的辦公室在三樓,即便如此我都是乘電梯。對於缺乏鍛鍊的人來說,爬樓梯是比較好的日常運動項目,但對於我這樣運動已經超量的人來說,乘電梯可以避免步行上下樓梯對膝蓋造成的磨損。
有研究表明,膝蓋的磨損是不可逆的。這就更加警醒像我這樣有著很長球齡的、年近五旬的人。為了儘可能避免或延緩坐輪椅的時間,我們不得不認真考慮一下採取措施保護可能已脆弱不堪、傷痕累累的膝蓋了。
以下是我保護膝蓋的幾點經驗總結,寫出來與有類似經歷的球友們一道分享。
第一,儘量避免在很硬的場地打球。在大部分時間內,我都在矽PU球場打球,這片網球場有很厚的類似於塑膠的減震層,手指用力按壓可以感到明顯的凹陷。可別小看這一點點的凹陷,它能起到很好的減震作用,對膝蓋非常友好。每次到當地奧體中心的丙烯酸球場打完球之後,我的膝蓋和腰的酸痛感都會更強烈,我覺得這顯然與不同的場地類型有關。
目前,國內網球場大多是丙烯酸硬地球場。據我多年的觀察比較,除了承辦大型網球比賽的球場之外,能供業餘球友長期使用的平民化球場,其施工工藝很難達到國際或國家規定的層數標準,有的甚至就是水泥地上簡單刮一層丙烯酸塗料,我戲稱其為「彩色水泥地網球場」。長期在如此堅硬的球場上打球,對膝蓋的傷害可想而知。
第二,選擇減震效果好的網球鞋。對於膝蓋來說,減震是最重要的。拋開球友的體重、技術動作等不談,減震主要取決於球場類型和球鞋質量。穿網球鞋而不是跑步鞋、休閒鞋上場打球,這是對這項運動和膝蓋最起碼的尊重。其次是,選擇看起來厚重一些的網球鞋。我並沒有看不起國內品牌的意思,我只是更傾向於選擇耐克阿迪亞瑟士之類的大品牌球鞋。有國外網球專家認為,從理論上來講這些大品牌網球鞋的鞋底越厚重,填充物或減震層可能做得越好,其減緩衝擊的效果也就越好,這與有些人認為的球鞋應以輕薄為佳的觀點正好相反(這裡僅說的是理論上,謝絕抬槓)。
另外,如果選明星款網球鞋的話,我覺得納達爾款比費德勒款更耐磨、減震性也更好。畢竟,納達爾的跑動和磨損比費德勒要大得多。這僅是我個人經驗和看法,僅供參考。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要捨得及時淘汰已經破損的舊網球鞋,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已表明了這一觀點,此處不再贅述。
第三,穿加厚毛巾底的棉襪。在我看來,加厚毛巾底的棉襪是網球鞋的必備伴侶。我曾看到過某女球友的網球鞋和絲襪的「神搭配」,絲襪不僅不能給膝蓋增加減震效果,還容易造成腳在鞋內打滑,如此搭配實在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在昨天的文章裡我還說過,我習慣買大1-2碼的網球鞋,這樣可以穿兩雙加厚毛巾底的棉襪,舒適性和減震效果會有意想不到的提升。有報導說,穆雷打球時就習慣穿三雙襪子。
第四,在恰當的時候佩戴護膝。很多中年球友會佩戴護具,常見的有全包型的護膝和髕骨固定帶,這些護具可以避免和減少膝蓋損傷,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強調的是「適當的時機」,而不是像某些球友那樣,只要打球就一定戴上這些護具。
如果你的膝蓋並沒有出現不適感,那就沒必要每次都戴著這些護具,尤其是全包型的護膝。護膝的作用是在關鍵的時候給你提供支撐,這當然能減輕膝蓋的壓力,但副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戴上護膝會讓原本應該為膝蓋提供支撐和保護的肌肉、韌帶「偷懶」,長此以往這些肌肉韌帶因缺乏鍛鍊而變得越來越虛弱,讓你對護膝產生依賴。因此,對於膝蓋類護具,既要在需要的時候使用,更要防止不必要的濫用。
第五,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骨科鞋墊。每個人的奔跑動作和發力習慣都存在差異,而有些動作在醫生眼裡可能是不當的,是易於造成損害的。但是,矯正長期形成的固定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覺得自己跑動的動作與別人存在較大差別,並且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膝蓋和髖部損傷,那就有必要去諮詢專業的骨科醫生。
在一些醫生看來,骨科鞋墊是解決膝關節或髖關節問題的最佳方案之一。這是非常專業的問題,我也僅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閱讀相關文獻知道一些皮毛,最穩妥的辦法當然是求助於專業的醫生,去找一位擁有豐富診療經驗的醫生好好聊聊,他的建議比任何球友的話更值得信賴。
第六,遵照醫生的建議做好運動防護和加強膝蓋的鍛鍊。幾乎所有的球友都知道賽前熱身和賽後放鬆等運動防護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做到的卻為數不多。天氣越冷、年紀越大,賽前熱身和賽後放鬆就越重要。此外,我們平常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一些針對膝蓋的鍛鍊,避免在辦公室久坐,每隔1小時就要站起來走走,活動一下,這都是我一直在堅持的日常生活習慣。當然,減肥的重要性已無須言說,減掉1公斤體重可以讓膝蓋少承受幾公斤甚至10幾公斤的壓力,其效果是驚人的。
第七,保證必要的休息。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停下來休息是應對傷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過,對於球癮很大的球友來說,這確實是很難做到的事情。明明已經很累了,明明膝蓋還有隱隱的疼痛,球友一個電話一條微信,還是忍不住去打球了。
疼痛其實是身體對你的保護性提醒,提醒你檢討自己的行為,反思可能存在的過錯,避免讓你遭受更大的傷害。當傷害累積到一定程度後,疼痛會迫使你不得不停下來,這是身體與你的終極對抗。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是防範和化解風險的最有效手段,保護膝蓋也是如此。
以上七條是我應對膝蓋傷病的個人經驗總結,顯然帶有主觀性和局限性,謬誤也在所難免。我寫出來與球友一起分享,並沒有誤導的主觀故意,我誠心接受所有的批評意見,也熱忱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的是,保護膝蓋最靠譜的方法是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並持之以恆地執行。(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