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英語檔案】給我講課吧,真的

2020-12-13 參考消息

Lecture Me. Really.

給我講課吧,真的

Before the semester began earlier this fall, I went to check out the classroom where I would be teaching an introductory American history course. Like most classrooms at my university, this one featured lots of helpful gadgets: a computer console linked to an audiovisual system, a projector screen that deploys at the touch of a button and USB ports galore. But one thing was missing. The piece of technology that I really needed is centuries old: a simple wooden lectern to hold my lecture notes. I managed to obtain one, but it took a week of emails and phone calls.

在今年秋天本學期開始前,我去檢查了一下我將講授美國史入門課程的教室。像我所在大學裡的大多數教室一樣,這個教室裡有許多有用的裝置:與視聽系統連接的電腦控制臺、按一下按鈕就能展開的投影幕,大量USB埠。但是缺一樣東西。我真正需要的那項技術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一個簡單的木製講臺,能放我的講義就行。我設法弄到了一個,但發電子郵件和打電話花了我一周的時間。

Perhaps my request was unusual. Isn't the old-fashioned lecture on the way out? A 2014 study showed that test scores in science and math courses improved after professors replaced lecture time with 「active learning」 methods like group work — prompting Eric Mazur, a Harvard physicist who has long campaigned against the lecture format, to declare that 「it's almost unethical to be lecturing.」

也許我的要求非同尋常。老式的授課方式不是已經過時了嗎?2014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教授們以小組作業之類的「主動學習」法取代授課時間後,學生們的自然科學和數學考試成績有所提高——這促使長期以來一直反對演講式授課的哈佛大學物理學家埃裡克·梅熱宣稱「喋喋不休地講課簡直不道德」。

Today's vogue for active learning is nothing new. In 1852, John Henry Newman wrote i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that true learning 「consists, not merely in the passive reception into the mind of a number of ideas hitherto unknown to it, but in the mind's energetic and simultaneous action upon and towards and among those new ideas.」 The lecture course, too, has always had skeptics. In his 1869 inaugural address as president of Harvard University, Charles Eliot warned that 「the lecturer pumps laboriously into sieves. The water may be wholesome, but it runs through.」

目前流行的主動學習並不是什麼新鮮事。1852年,約翰·亨利·紐曼在《大學的理想》一書中寫到,真正的學習「不僅僅是被動地將一堆原來不知道的觀念都接納到腦子裡,同時也是針對和圍繞這些觀念積極開動腦筋」。講課課程也一直有懷疑者。1869年,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埃利奧特在發表就職演說時警告說:「演講者辛勤地往篩子裡倒水,水也許有益,但都從篩孔裡流走了。」

Eliot was a chemist, so perhaps we should take his criticisms with a grain of salt. In the humanities, a good lecture class does just what Newman said: It keeps students' minds in energetic and simultaneous action. And it teaches a rare skill in our smartphone-app-addled culture: the art of attention, the crucial first step in the 「critical thinking」 that educational theorists prize.

埃利奧特是一位化學家,所以,對於他的批評,我們或許應該持保留態度。在人文學科,一堂好的講課達到的正是紐曼當年所說的效果:使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它還能教授一種如今在被手機應用敗壞的風氣中罕有的技能:全神貫注。全神貫注是教育理論家所重視的「批判性思維」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Those who want to abolish the lecture course do not understand what a lecture is. A lecture is not the declamation of an encyclopedia article. In the humanities, a lecture 「places a premium on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facts,」 Monessa Cummins, the chairwoman of the classics department and a popular lecturer at Grinnell College, told me. 「It is not a recitation of facts, but the building of an argument.」

希望廢除講課課程的人並不了解講課到底是什麼。講課並不是朗誦百科全書上的文章。格林內爾學院古典研究系主任、講課很受歡迎的莫內薩·卡明斯告訴筆者,在人文學科,講課「非常重視各個事實之間的聯繫。它不是在背誦事實,而是在組織論據」。

Absorbing a long, complex argument is hard work, requiring students to synthesize, organize and react as they listen. In our time, when any reading assignment longer than a Facebook post seems ponderous, students have little experience doing this. Som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minority and low-income students struggle even more. But if we abandon the lecture format because 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we do them a disservice. Moreover, we capitulate to the worst features of the customer-service mentality that has seeped into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business world. The solution, instead, is to teach those students how to gain all a great lecture course has to give them.

理解說理性長篇大論頗費腦筋,要求學生們在聽講時進行綜合、組織並做出反應。在凡是長度超過臉書上一條帖子的閱讀作業都顯得冗長乏味的當今時代,學生們這樣做的經驗很少。一些研究顯示,來自少數族裔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面臨的困難更多。但是,如果我們因為學生們也許會發現很難而放棄講課課程,那我們就是在害他們。此外,我們還是在「屈從於」從商業社會滲入到大學裡的客服心態的最糟糕特點。解決辦法應當是教會這些學生如何獲得一門精彩講課課程能提供給他們的所有東西。

Listening continuously and taking notes for an hour is an unusual cognitive experience for most young people. Professors should embrace — and even advertise — lecture courses as an exercise in mindfulness and attention building, a mental workout that counteracts the junk food of nonstop social media. More and more of my colleagues are banning the use of laptops in their classrooms. They say that despite initial grumbling, students usually praise the policy by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對大多數年輕人而言,持續一小時聽講並記筆記是一種非同尋常的認知體驗。教授們應該欣然接受甚至宣傳講課課程,指出它們是提高學生注意力、使他們專心致志的一種訓練,是可以抵消像食用垃圾食品一樣沒完沒了地接觸社交媒體所帶來危害的心智鍛鍊。在筆者的同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禁止在教室裡使用筆記本電腦。他們表示,學生們起初頗有怨言,但在學期末通常都會稱讚這項規定。(金進龍譯自美國《紐約時報》10月18日文章)

下一頁:【時尚英語檔案】如何防止機器人搶走你的工作

相關焦點

  • 時尚英語口語秀:我真的該減肥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時尚英語口語秀:我真的該減肥了 2013-08-22 13:35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晉升:名師手把手教你整理檔案、講課答辯
    一線教師從激烈競爭中獲得晉升職稱的指標以後,要準備相關檔案材料,還要準備講課答辯。本文將詳細解讀一線教師職稱晉升時,如何進行檔案整理和講課答辯。
  • 英語每日一句:他覺得我講課有趣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他覺得我講課有趣 2017-01-05 16:18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英語老師:我穿漢服講課,語文老師:有我美嗎?歷史老師:漢服是這樣穿...
    英語老師:我穿漢服講課,語文老師:有我美嗎?歷史老師:漢服是這樣穿的? 相信學生們也似乎聞到了自然的味道吧。
  • 51talk英語怎麼樣?睜眼看看我的遭遇吧
    51talk是一家我聽說比較多的機構了,我平時出門在公交站和地鐵都有看到相關的廣告,而且看電視也能看到51talk的廣告,還有明星王俊凱做代言,知名度自然就提升了,51talk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有外教老師的上課,不過外教老師是來自於菲律賓的,51talk的課程除了青少年英語還有成人英語,51talk的外教老師不固定,經常在過一段時間後就要換老師了,你都不知道換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多大
  • 考研英語老師激情講課被學生做成「表情包」,自稱「非典型」
    這兩天,一段考研英語老師激情講課的視頻在網上走紅,登上微博熱搜。那位女老師講課時的表情也被網友們贊為「史詩級表情包」。網友評論說遇到這種老師真的是很幸福了!真是睡意全無啊。這位老師講課的風格為何如此獨特,「史詩級表情包」後面是個什麼樣有趣的靈魂?
  • 時尚英語vs傳統英語
    還記得英語教材第一課時講的什麼嗎?兩個人見面互相問候「How are you」但是現在美國人見面真的這麼問候嗎?  緊接著「我今天很不爽」「我被晃點了」等常被中國人掛在嘴邊的話被他用英文說了出來,這些看來不適合編入正規教材的口語,卻又是日常生活當中最容易表達心理的詞彙,難道我們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卻被人說老土?在公司,在家裡,「我不爽」這個詞用的機會非常的多,而且也漸漸形成一種新的口語標準,現在誰還說「我今天心情不怎麼好」?
  • 別逼功哥了,我們這裡真的不講課也不適合入門……
    功哥:「我們不講課……」家長:「什麼?不講課?那怎麼提高?」功哥:「您孩子之前報那麼多課,還沒聽夠嗎?」家長:「我以為你們有跟其他機構不同的解題技巧或者學習方法。」功哥:「我們確實沒有。您現在是要一個分數結果還是要一個備考過程?」家長:「不講課不行,我不放心啊,那我再考慮考慮。」
  • 東北男孩塗上口紅模仿英語老師講課,令網友笑噴:直接學表演得了
    視頻中一個東北小男孩徹底火了,塗上口紅模仿自己英語老師講課,令不少網友笑噴,講課內容如下:「閉嘴,稍等一下,閉嘴。你說說她們,動詞變shangnan規則,動詞變ing規則。一個都沒有讀對?你回家背啥了,啊?背啥天天,天天都想啥呀,他們都快吃喜糖了吧,估計邀請函都發了吧。
  • 從英語專業到時尚編輯,我辜負了家長的期許嗎?
    至於我的身份,上面已經大概說明了,一個普通211大學英語專業大四學生/業餘攝影愛好者/公眾號自媒體/編輯/天蠍座。當我考入大學時,我信誓旦旦地說以後一定要「吃英語的飯」,因為我真的非常熱愛英語,喜歡張口說話總是嘰嘰喳喳。雖然我現在仍然很愛英語,也喜歡說話,但是我卻成了一個時尚編輯,開始在網絡上說話。
  • 子曰:我真的沒有「課上不講課下講」!
    孔子說,弟子們以為我對你們有隱瞞嗎?我沒有對你們隱瞞。我沒有什麼是不讓你們知道的,這就是我孔丘啊。阿鐵老師在講解時說,如果孔子生活在現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課上沒有對你們隱瞞什麼。我絕對木有「課上不講課下講」啊!
  • 2019檔案學深造證書班(北京)在中國人民大學開班
    5月27日上午,2019檔案學深造證書班(北京)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開班式。本次培訓由國家檔案局、國際檔案理事會東亞地區分會、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檔案學院)聯合舉辦,旨在幫助我國中青年檔案工作者豐富檔案專業知識、拓寬國際視野、提高英語能力。
  • 日常分享|檔案er的假期生活
    我們分別採訪了非畢業年級和畢業年級檔案學子的假期安排,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七月份實習了一個月,八月初「三下鄉活動」,現在在跟著老師做項目,同時也準備今年九月份的英語六級。我先在檔案公司實習了一段時間,現在是跟著老師在做課題,還有日常處理學生工作。在檔案公司實習可將在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聯繫,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 時尚的母上大人——重新為我拾起了英語!
    我從小開始學英語,可是很遺憾,是個渣渣。雖然自己也很努力,但是吧成績總是不同意我這個說法。媽媽拿我也沒有辦法,有的時候她看我作業,然後心生感慨,都還給老師了。有一天,回家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媽媽在帶著耳機聽什麼,還以為是聽音樂,也就沒有注意。到了晚上,我在做作業的時候,媽媽突然問我,今天英語學了什麼?然後開始和我對答了課文內容。好驚奇呀!
  • 說說講課(續)
    繼續說講課。說句心裡話,沒有誰天生擅長這事,人通常缺乏在眾多人面前講話的經驗。所以,克服緊張情緒很不容易。
  • 奉新講課行
    奉新是我們的近鄰,早上七點出發,驅車四十多分鐘便到了奉新朝日國際大酒店,在奉新教體局閔股長的熱情招待下草草用了一下早餐,雖然酒店的早餐很豐富,但不能太貪嘴,每次講課三個多小時,太貪食了一旦腸胃不適,中途讓眾多學員等你上衛生間那就尷尬了,一般我水都很少喝,而且每次上課之前都要認真思索,修改課件,講完之後,聲音都有些沙啞,所以光鮮的背後是辛勤的汗水,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 「太解氣」李蘭娟給「美國」專家講課,全程用漢語,不懂拉倒
    很久沒說心裡話了……看到這一段,我心裡為之一震,沒想到我們國家都變得這麼強大了,在過去,不管什麼樣的會議,都要翻譯成英語,或者自己用英語講課,而這一次,李蘭娟院士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操著一口流利的「江浙」口音,讓「美國」專家們有點捉急。
  • 我是一名教師,做好這些,評高級職稱講課答辯容易通過
    我從年後開始就時刻準備講課答辯,但一直沒有消息,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的,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我們這一屆是不是作廢不評了。現在學校通知講課答辯,看來這次是真的,原來的設想、擔心看來是多餘的。緊張的是:第一次參加講課答辯,評委專家們到底會問到我什麼樣的問題?萬一我不會回答怎麼辦?
  • 英語教師課堂用語:講課之前應該說什麼
    英語課堂口語是教師上課的常用語,也是師生互動所需要的交際用語,體現了一個英語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英語課堂口語系列精選課堂英語常用句型和短語,它們是千變萬化的課堂口語之核心。熟練掌握它們,你就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了。
  • 你算過嗎,英語老師到底有多少套衣服?
    ……後來的我們除了幾句蹩腳的英文,基本上再也說不上兩句英語但英語課上學唱過的英文歌,看過的歐美電影卻印象深刻尤其是忘不了永遠走在校園時尚最前沿的那些英語老師們因為當你的化學老師▽▽這樣「英語老師定律」所以英語老師到底有多少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