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

2020-12-16 人民網

  期盼白雲藍天,渴望綠水青山。生態環境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人關注,甚至成為人們的集體焦慮。現實一再告訴我們,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

  自然界有自己演進更替的法則。人類源於自然,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但是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是有限的,人不能在自然面前為所欲為。來自自然,依存於自然,又受制於自然,這是人與自然的基本關係。自然規律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漠視自然,掠奪自然,破壞自然,與自然規律對著幹。如果人們以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徵服者自居,肆無忌憚地逾越生態紅線,打破生態平衡,必定自食苦果。恩格斯早就指出:「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不顧自然條件,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盲目追求高速度,我們有過許多教訓。用高消耗、高排放、高汙染換來高速度時,卻發現藍天、綠地、淨水、清新空氣變成了稀缺品,這樣的發展又有什麼意義?

  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從無數經驗教訓中得出的必然結論,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必然選擇。新常態下,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加快,更加重視節能環保,更加突出生態環境建設。這就要求我們遵循自然規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呵護自然,人與自然協調,在維護綠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銀山,在共享發展的物質成果中共享發展的生態成果,這樣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才是惠及當代造福子孫的發展。

  新常態下,生態環境建設就是發展的重要內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就是提升發展的質量。發展要有一定的速度,這個速度應當是「省油的速度」。好比開車,既要跑得快,又要降油耗。節能降耗,治理汙染,保護生態,減輕資源環境壓力,都是發展題中應有之義。一個地方如果生態環境指標很差,其他經濟指標再好看也是殘缺的發展,沒有質量的發展。各地情況不同,在發展速度上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特別是那些生態區位重要、環境比較脆弱的區域,保護好碧水藍天就是發展,就是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巨大貢獻。

  新常態下,生態環境建設就是改善民生。發展以人為本,新常態下的發展更加重視提高人的生活質量。30多年前人們「盼溫飽」,現在「盼環保」;30多年前人們「求生存」,現在「求生態」。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綠水青山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搞建設、謀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增加人民的福祉。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就要轉變發展方式,生產生態兩手抓,生活生態齊改善。

  遵循自然規律,更加重視生態環境建設,讓人與自然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山笑水笑人歡笑的美好圖景。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27日 01 版)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評論員:「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人民日報評論員:「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4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做好「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5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牢牢把握教育改革發展的「九個堅持」 ——論學習...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人民日報9月14日評論員文章:牢牢把握教育改革發展的「九個堅持」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深刻回顧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系統總結了推進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九個堅持」,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人民日報評論員:穩中求進,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肯定上半年經濟運行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同時指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重大部署,為我們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
  •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內容提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五個堅持」。要充分認識這「五個堅持」的深刻理論內涵和重大戰略意義,將其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奮力實現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
  • 人民日報評論員:奮發有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人民日報10月26日評論員文章:奮發有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十三五」答卷①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員:堅持系統觀念,「十個指頭彈鋼琴」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員:堅持系統觀念,「十個指頭彈鋼琴」 劉少華/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1-26 06:25
  • 人民日報評論員: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優秀人才
    原標題:人民日報評論員: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優秀人才  人民日報7月9日評論員文章: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優秀人才——五論貫徹落實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習近平總書記站在贏得國際競爭主動、實現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指出,必須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這為我們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的競爭,關鍵是體制機制的競爭。
  • (日報評論)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促進大別山革命老區又好又快發展系列評論之三  本報評論員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安徽大別山革命老區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中專門就環境保護方面出臺具體政策,這對我市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建設綠色六安、生態六安無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利好消息。同時,省委省政府對大別山區環境保護問題的關注,也再次向我們證明,推動六安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真正樹立科學發展的意識。一是要糾正發展經濟上的認識偏差。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展望中國經濟發展大勢,宣示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信心與決心,彰顯了保持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底氣與定力,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 人民日報評論員: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人民日報評論員: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2021-01-0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
    人民日報評論員: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人民日報10月12日評論員文章: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重要講話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前瞻性引領更長遠發展
    用五年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特有的戰略模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以戰略眼光審視大勢和大局,認清機遇和挑戰,準確分析不利環境和有利條件,從而未雨綢繆,系統謀劃,趨利避害,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做好「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增強節儉意識 始終艱苦奮鬥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增強節儉意識 始終艱苦奮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1日 21:42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本臺消息,明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將發表評論員文章
  • 堅定不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新形勢更加要求我們從人類與自然協調和諧、環境與發展相互促進的高度,以更大的決心、更堅實的步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發言中,朱?基向與會代表闡明了中國政府促進可持續發展的5點主張:  一、深化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朱?基說,可持續發展是裡約環發大會確立的新的發展觀,其實質是改變傳統的發展思維和模式。
  •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新發展理念,正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凝聚著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思考,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個基本思維方式,就是從「長程歷史」想問題,以「世界視野」看問題。用這樣的思維方式,才能更好地認識新發展理念。
  • 時尚:必須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沒有人能夠忽視物質的可持續性發展,尤其是時尚行業。儘管有關該行業成為世界第二大汙染者的情況不斷地被重複報導,但這並不意味著時尚已經忽視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直到最近,該行業仍然對可持續生產充滿矛盾,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無論大小,都有著願意改變的這種說法。
  • 土木工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走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而土木工程,也必當立足長遠,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放眼世界,美國的現代化進程可謂先進,而現今資料表明:未來美國要投入16000億美元來解決已建工程的不安全狀態,譬如,氯離子所引發的建築鏽蝕等等。作為當代土木工程師,在傳承前人輝煌成就的同時,也必須多多吸取已出事故的教訓,在今後的工作中進行創新改良,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