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就是守拙
人的精力有限,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長的領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期貨也是如此。
猴子掰玉米,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態,容易導致情緒化交易,追漲殺跌,失敗率提高,心態會更浮躁,容易迷失自我。
適合自己的交易機會其實並不多,沒有必要天天操作。
但想贏利更多的心態導致自己還是忍不住試單,結果接連虧損。
雖然虧損是在止損範圍內的,但這也證明了自己還是沒能克服人性貪婪的弱點,總想捕捉市場上突然而至的機會,結果卻落入風險的圈套。
交易,如對弈,吃掉對方才能勝利,所以每個交易員都應該謹小慎微。
在雙方都保持理性的時候,往往很難有機會,也不會有太大的行情,機會往往出現在一方一個卒子都不捨得丟棄的時候。
做交易也需要付出成本,這個成本也會縮水,這是每一個交易者必須想明白並且能夠接受的。
一點虧損都不捨得接受的時候,往往都是更大虧損的開始。
交易是個性化的,自己多觀察下自己交易什麼情況下產生情緒,針對性制定規則。
比如說規定自己一天內只做一個方向,一天最多2次止損,最多轉換一次方向。
如果沒中就休息,因為我知道如果我繼續交易,肯定會起情緒,造成思路混亂,賭性大發。
控制自己的情緒,表面是靠規則,裡面是靠認識。只有認識提高了,激發情緒的閾值才會提高了,才會更好地遵守規則。
執行
如果找到交易系統了,也並不一定保證你就能夠馬上開始盈利了。
很多有交易系統的人,也照樣擺脫不了不能穩定盈利的痛苦。
在還沒有達到穩定盈利之前,你有沒有恆心和毅力,把一個交易系統專注的堅持下去。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人用了一個交易方法,還沒堅持幾個月就立馬放棄了,然後再去尋找下一個交易系統。
你有一個好的交易系統,即使你能夠堅持使用它,但是人性的弱點始終存在。
它會讓你在交易系統的執行過程,不斷違反原則屢犯錯誤,最後甚至失去對交易和對自我的信心。
這才是交易中,最難的地方。
股票成交量很低,但股價跌得快,預示著什麼?
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本質上就是供求關係,供大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原理是很簡單的,但企圖在股市裡面應用好,卻非常難,想要指導交易,則難上加難。
因為股票市場訊息萬變,隨時可能遇到突發事件或者利空因素。
個股遇到重大利空,持股者集體踩雷,紛紛掛低價出貨,這種情況下往往迎接投資者的是一字板跌停。
股價一字板跌停,跌停板上都是搶著掛單拋出的單子,但是沒有多少外面的投資者接盤。
因此,裡面的投資者跑都跑不掉,硬是吃了個跌停,當天僅成交了914萬。
個股前期累積了一段可觀的漲幅,買盤減少,獲利盤出逃,導致成交量萎縮,價格快速調整。
在調整階段,個股的基本面情況未變,僅是技術性整理,所以不會引起清倉式出逃,成交量維持低量狀態。
但由於承接盤還不足,速度下跌得快,這個過程一般出現在大漲後的第一次調整。
總的來看,股票縮量快速下跌,出現在下跌途中的加速和上漲途中的調整,背後的心理變化才是值得研究與分析。
股票縮量下跌意味著什麼
對於個股來說莊家為了能夠吸貨打壓股票的價格,但是股票的成交數量並不是特別的大。
說明散戶惜售這種時候應該進場這一隻股票,莊家在這種時候也會拉升股票的價格,從而能夠更好的方便自己吸貨。
股票的縮量下跌,在一般情況之下也都會有人進行止跌。
然後進入到大盤休整的狀態,股票的價格在下跌的過程當中不放量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經常會出現無量陰跌,股票價格天天下跌的現象,只有在出現恐慌性的拋盤之後,再次放量這一隻股票才會有所企穩。
縮量下跌洗盤?
縮量下跌洗盤時,成交量變得越來越小,與前期的放量上漲相比,當前的量能大幅萎縮。
縮量下跌洗盤從技術形態上很容易區別,只看成交量就可以辨別了。
相比而言,縮量下跌洗盤的安全性比放量下跌洗盤高得多,因為主力是無法在不斷萎縮的量能過程中完成出貨。
上升行情中,一直保持著幾乎無大波動的窄上升通道的平穩走勢,突然有兩根3%跌幅以上的陰線相繼出現。
可以從成交量上非常直觀地看出來,下跌並沒有引起成交量的放大,所以下跌只是主力停止拉升、散戶離場的行為
股票下跌縮量和放量
股票下跌途中放量,吸引別的資金接盤,也就是出貨。
這隻個股高位縮量橫盤,表現為莊股走勢,因利空打壓,連續一字板跌停。
然後在第五個跌停板上翹板,當天收了一根陽線,成交量十分大。
接下來該股橫盤一段時間,成交量仍然比較大,主力繼續出貨
這隻個股下跌是放量的,是裡面的大資金出逃造成的短期快速大幅下跌。
但是,下跌過後,又有新的大資金進來,因為當一隻個股被市場看好時,裡面的機構持倉比例較高。
外面的機構進不去,當裡面的機構減倉或者清倉,外面的機構就可以接力了。
股票下跌縮量,底部放量。
隨著價格跌幅足夠大的時候,股票再次有吸引力,資金關注度提高。
越來越多的資金進場,形成底部放量的局面,價格不再跌了,並出現了反彈。
大家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筆者,然後給我發消息,更多股市心得和交易技巧,每天第一時間就可以看到。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