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杜絕浪費的情況下,還能讓媽媽明白,她做的飯實在難以下咽

2020-08-27 阿琪侃影視

假如媽媽做的飯很難吃,但這又是她辛辛苦苦為你準備的,作為孩子,你是選擇大快朵頤討媽媽歡心,還是選擇抗議。

上面的命題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 你有一個溫柔貼心的媽媽。這一類的媽媽在生活中處處替孩子著想,她為了孩子可以選擇不買昂貴的衣服,轉而習慣穿價格低廉的衣服出門。

但這樣的媽媽在對待孩子方面出手非常闊綽,哪怕生活拮据也不想讓孩子受一點苦。相對而言,媽媽做的一切孩子都記在心裡,所以哪怕媽媽做的飯很難吃,孩子也會覺得很香。

2. 你有一個脾氣不好且耐性極差的媽媽。這一類的媽媽應該是過慣了被寵溺的生活,所以即便有了孩子,也仍然無法適應媽媽這個角色。

而媽媽之所以無法改掉一些舊毛病,和爸爸有很大的關係。在生活中,爸爸可能也是一個責任心不強的人,或者說比較懶,所以他會故意忽略很多麻煩事,比如養育孩子。

那麼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勢必會影響到媽媽的情緒,因為育兒是一場異常艱辛且需要極具耐心的持久戰。而這樣的家庭帶出來的孩子,性格、心理都會有很大的缺陷。

自然,假如媽媽給孩子做了一頓很難吃的飯,孩子不但不會吃,或許還會打擊、嘲笑媽媽。

還有一類媽媽,各方面都很優秀,對待孩子很有耐心,且從來不會亂發脾氣,但就是不會做飯。可是從孩子成長發育的角度看,這一類媽媽是有必要學會做飯的,哪怕飯做得不好吃呢。

所謂萬事開頭難,想要學會做飯的第一步,就是得下定決心做飯。有一位網友媽媽分享了她第一次為了孩子下廚的經歷,事實證明,從來不下廚的媽媽,讓孩子明白了媽媽第一次做飯有多難吃。

假如你從來沒有做過飯,某一天突然心血來潮想給孩子做一頓飯,你會選擇做什麼?大多數媽媽應該會下麵條、或者煎雞蛋……

而這位網友媽媽她第一次下廚就選了做汆丸子。可是汆丸子是極有難度的,這位媽媽大概覺得丸子也不必非得是圓形的,也可以是長條形的,只要在配料方面一樣,規整不規整應該沒關係的。

然後這位媽媽做的汆丸子就新鮮出爐了(容孩子躲在角落靜靜的沉思一會兒)。

這位媽媽大概覺得孩子從來沒有吃過她做的飯,讓她心生愧疚,所以為了讓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不留下遺憾,還是要將做飯這一短板補齊,但她做得這頓飯看上去好像少了點什麼,又好像多了點什麼。

媽媽將飯菜圖片發到了網上,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乍一看只覺得香味濃鬱,仔細一看才驚覺真的吃不下。

毫無疑問這位媽媽人生第一次為孩子做的飯失敗了,而究其原因,還是在飯菜的品相上面。可是這畢竟是媽媽煞費苦心為孩子做的飯,裡面不僅包含了媽媽在學會成長,還有媽媽對孩子的愛。

那麼為了不讓媽媽傷心,更要體現孩子懂事,如何讓媽媽明白她做的飯實在難以下咽呢?

首先,孩子從小就會接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節約思想,不浪費糧食從孩子做起,所以現在的孩子早就學會了節約。

其次,孩子的思想很單純,他的世界觀裡沒有對與錯,只有好與壞。假如媽媽做的飯不好吃,懂事的孩子會提出意見,調皮的孩子會童言無忌。

最後,浪費糧食是很不好的習慣,所以這個時候可以說一個善意的謊言,表示自己不餓。可能這個時候媽媽會疑惑,是不是自己做的飯不好吃,所以孩子才會說不餓,那麼她就會親自品嘗一下,然後她就會明白自己做的飯有多麼難以下咽。

今日互動:你還記得小的時候媽媽第一次給你做的是什麼飯嗎?好吃嗎?

END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鄉市十二中:「小份飯」「半個饃」,杜絕浪費出新招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習總書記號召大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全國掀起了一股「光碟行動」的時尚風。就餐時,學生自帶餐具取餐,按男、女分成兩縱隊,食堂阿姨按照男女分別為他們打取大份飯和小份飯,湯按需自取,饅頭則是將一部分分成兩半,目的是為了根據學生需求自行取餐,極大避免了舌尖上的浪費。
  • 被北方人「黑的最慘」的南方小吃,北方人:實在是難以下咽!
    被北方人「黑的最慘」的南方小吃,北方人:實在是難以下咽!中國是個美食之國,各種美味簡直數也數不清。但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區人民的飲食習慣差異還是蠻大的,其中最大的差異還得數南北差異。今天小編要盤點的,就是4種被北方人黑得最慘的南方美食。
  • 比甘蔗渣還難以下咽的它,被中國人當垃圾扔掉,卻成韓國人盤中餐
    比甘蔗渣還難以下咽的它,被中國人當垃圾扔掉,卻成韓國人盤中餐。而且更是一種精神上面的滿足和享受了,所以美好的一些東西,只要是在適合的地點和時機才能夠吃的更加美味,而對於世界上各地的一些食材來說也都是相當的繁多,所以美食的種類還真的是多種多樣的呀,而且裡面也是更包含了各種各樣的一些營養物質,那麼這樣一來才能夠補充我們身體所需要的能量,但對於美食來說也是不單單出現在我們餐桌上的一些菜餚,而且還有一些深藏不露的小吃飲品和零食,對於今天在這裡給大家隆重介紹的,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美食,它比甘蔗渣一樣難以下咽
  • 平頂山學院推出「半份飯」,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平頂山訊:為教育引導廣大師生養成珍惜糧食、合理飲食、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杜絕餐飲浪費,自9月17日起,平頂山學院後勤管理處在全校各餐廳均推出了「半份飯」的用餐方式,受到了師生們的歡迎。平頂山學院師生們在各餐廳就餐時,看到各取餐窗口都張貼上了「半份飯」
  • 平頂山學院推出「半份飯」,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冰珂 通訊員陳留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9月20日,走進平頂山學院各個餐廳,只見各取餐窗口都張貼有「半份飯」的提示標誌,並擺放著樣品。前來就餐的師生紛紛為學校此舉點讚。為教育引導廣大師生養成珍惜糧食、合理飲食、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平頂山後勤管理處在日前推出了此舉,以提醒大家按需取餐、杜絕浪費。
  • 杜絕浪費,學校準備好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近期,全市上下都積極採取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對於即將迎來學生返校的各個學校,在如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反對餐飲浪費,在全社會營造厲行節約的氛圍」重要指示精神上也都做足了準備,制定了各種政策措施。漢中市仁德學校貼出了「光碟行動——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倡議書,倡議同學們既要做「光碟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碟行動」的推動者,讓更多的人了解並且參與「光碟行動」。
  • 炒菜吃出洋蔥皮 「病號飯」難下咽
    江淮晨報8月6日訊 剝開煮雞蛋,裡面有黴點;端來炒洋蔥,吃出洋蔥皮……這幾天,晨報熱線不斷接到讀者反映醫院「病號飯」存在質量問題,一位患者家屬直接將「病號飯」的特點總結為「多鹽缺油」,情況真像讀者反映的那樣嗎?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杜絕浪費 從我做起丨聽聽市民怎麼說
    杜絕浪費 從我做起丨聽聽市民怎麼說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1日 16:52:44 | 作者:黃保平 | 編輯:劉海傑  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做到不浪費食物?記者採訪了幾位市民,聽聽他們的小妙招。
  • 「寧吃開眉粥,不吃愁眉飯」,和這四種人吃飯,山珍海味難以下咽
    老人們常說,「寧吃開眉粥,不吃愁眉飯」,表達的實際上是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對這一個浮躁的社會也很有實際意義。不論在什麼樣子的環境裡吃飯,不論吃的是什麼,時下的心情很重要,一起吃飯的人很重要!為了追逐名利,低聲下氣、委曲求全而相聚的飯局,再美味的食物也是食不知味!更直白地說,寧可在心情愉快、自在舒坦的環境中摸爬滾打,也不願意在壓抑負面、粗言穢語中享福享樂。
  • 牛油果直接吃難以下咽,試試把牛油果這樣做,味道好吃,營養高!
    牛油果直接吃難以下咽,試試把牛油果這樣做,味道好吃,營養高!水果是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能夠吃到的一種食物,現在我們所吃到的水果的種類也有很多,那麼在吃水果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吃到一些進口的水果,在選擇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也會選擇那些營養價值更高的水果,比如說牛油果。
  • 長江村開展 「勤儉節約 杜絕浪費」科普活動
    為積極踐行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近日,長江村關工委聯合便民服務中心開展「勤儉節約 杜絕浪費」青少年科普活動,受到了轄區少年兒童的歡迎。   活動現場,便民服務中心志願者帶領青少年一起了解到農作物生長的科普知識,通過視頻宣講為小朋友們介紹了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介紹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的生長過程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幫助小朋友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讓小朋友明白了「一粥一飯
  • 鮁魚圈中小學:落實「光碟行動」 杜絕糧食浪費
    因為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外點餐不要攀比,要做到吃多少點多少,不光我這麼做,我也會告訴我的爸爸媽媽這樣做。從今天開始,不光是在吃飯這方面,在以後的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少年。鮁魚圈區各學校也充分利用主題班隊會、手抄報、演講比賽、主題徵文等多樣化、常態化的節約教育活動,培養師生樹立歷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意識,爭做「勤儉節約、杜絕浪費」行動的踐行者,以勤養志,以儉修德,共同建設節約型校園。為從源頭上避免浪費糧食現象的發生,各學校也在不斷加強學校食堂的精細化管理工作。
  • 婆婆非要我去農村坐月子,看到她給我做的月子餐,真的難以下咽
    因為我是生活在外省的,沒有在這座城市,所以坐月子的時候,我老媽不能過來照顧我,畢竟家裡還有我爸爸,我爸爸也是一個生活自理能力堪憂的人,所以我就不準備打擾她了,只是沒想到讓婆婆來照顧我,雖然她沒有意見,但是卻提出一個「過分」的條件,說是一定要讓我去農村坐月子,她不願意進城。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我們在行動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平均每天就餐師生達13000餘人,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學校推出了考評機制,把浪費糧食情況納入學生的個人學習綜合素質測評當中,督促引導師生節約糧食,合理配餐。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何文靜說:「我也感覺浪費比較大,看見瀝水池子裡倒的比較多,所以我覺得打飯要適量,自己能吃多少打多少。」
  • 坐月子時,鄉下婆婆給她做的飯,大家來評評理,誰吃得下?
    坐月子時,鄉下婆婆給她做的飯,大家來評評理,誰吃得下?我從小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他們總是能夠給我我想要的條件。生活在城裡,在各方面絲毫沒有任何壓力。後來我遇到了我現在的老公,他是來自農村的帥小夥,但是我那農村的婆婆很不講衛生,坐月子的時候,她給我做的飯,實在是讓我難以下咽。婆婆說這是家養的雞,特別有營養,讓我多吃一些。可是看到這麼油的食物,我真的是很難有胃口,不是說月子的時候要少一些油的,看到這麼油膩膩的東西,真的一點胃口都沒有。
  • 高燒不退、食物難以下咽
    隨後,坐診的陳志凌主任檢查時發現,她的一側扁桃體已嚴重發炎,其炎症突破扁桃體外的一層包膜,形成了扁桃體周圍膿腫。  「這是化膿性扁桃體炎,需要手術並加中西藥物結合治療。」陳志凌說。  姑娘根本沒想到會這麼嚴重:「我怎麼得了和冰冰一樣的毛病啊?」  陳志凌做過粗略統計,患這種病的人以生活不規律的年輕人居多,尤其是經常失眠熬夜、愛吃辣的人。
  • 唐山這些小學舉行「厲行節儉、杜絕浪費」主題活動
    在開學第一周的「杜絕餐桌浪費,大家共同來做」系列活動中,高琬佳和她的媽媽給全校師生帶來一堂關於農作物「玉米」的科普課,介紹了玉米的生長期,以及除了作為糧食之外的許多其他用處。學校同時號召全體師生無論在校內、校外都要樹立節約意識,做傳承節儉美德的好公民。8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 樺甸市第三中學開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主題教育活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日前,樺甸市第三中學開展了「厲行光碟、杜絕舌尖上的浪費」主題教育活動。隨後,全校師生在「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承諾條幅上簽名。我們利用板報、倡導書及班會等活動,讓學生明白拒絕盛宴,這絕對不是口號,光碟行動應該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品質;我們想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為學生起到身正為範的作用,希望能夠以這次活動為契機,真正讓光碟行動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和責任。
  • 杜絕糧食浪費 五華工會在行動
    杜絕糧食浪費 五華工會在行動 2020-09-07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憑祥:厲行勤儉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勤儉節約之風,憑祥市第一中學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樹立節約意識,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校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走進憑祥市一中食堂內,「厲行節儉、杜絕浪費,光碟行動、以儉為榮」等標語在食堂的牆壁上隨處可見。